第七百三十二章 開端(三)

太平洋,赤道。

由於諾亞會的美洲被聯邦合併,現在這個太平洋,已經成爲聯邦的內海。

在太平洋的赤道海域,吉爾伯特羣島中間,這裡被燧人系經營了好幾年,早已經不是當初的小破島狀態,而是經濟繁榮的海上都市。

當然,當初黃修遠選擇控制這裡,其實還有另一個野心,而今天這個野心,終於達到了實現的全部條件。

一支龐大的船隊,包括50艘大型的工程船、50艘20萬~50萬噸級別的運輸船、1艘核聚變發電船(奮鬥號),從吉爾伯特羣島的塔拉瓦港出發。

黃修遠親自出現在船隊之中,由於聯邦的實力空前強大,他要面臨的外部威脅,也減少了非常多,不再像以前那樣,處於秘密安保狀態。

更何況,現在是太平洋腹地,四面八方都是聯邦的控制區,要在這裡襲擊黃修遠,那其中的難度,不亞於進攻本土的核心城市。

而這支龐大船隊的目的地,是距離這裡1240公里之外的貝克島,這個島嶼也是之前諾亞會控制的太平洋小島之一。

黃修遠在一艘工程船上,一旁是十幾名研究員和工程師,他們眼前正擺着一個龐大的沙盤模型。

這是貝克島附近的海底地形情況,也是燧人系這幾年來,一直努力收集到的。

貝克島究竟有什麼東西,值得聯邦如此大動干戈,派出一支如此龐大的船隊過來。

首先從地理地質條件來看。

貝克島位於太平洋中心區域,赤道從島嶼的島基南側貼着擦過去,這裡地殼板塊相對穩定,不是板塊交界處的火山地震活躍帶。

第二,這裡氣候條件相對穩定,雖然存在臺風天氣之類的,但是由於本身在赤道附近,常年受熱帶低氣壓控制,颱風其實並不常見。

第三,貝克島周圍人煙稀少,都是大面積海洋。

除了北側的豪蘭島之外,其他島嶼距離普遍在上千公里左右,典型的太平洋孤島。

黃修遠一行人來這裡的目的,並不是來觀光旅遊的,而是來建設一個超級工程——建木計劃。

建木計劃,其實就是太空電梯項目。

科學院和工程院、燧人系雖然各有各的想法,但財大氣粗的聯邦,可以支撐多種相同目的地項目,哪怕其中一部分項目失敗了,只要有一兩個成功了,那就是賺了。

太空電梯的選址,其實並不是隨隨便便就可以的。

首先,太空電梯的地面站,必須建立在赤道上,然後要求氣候相對穩定:常年風力低於2級,不經常出現積雨雲,遠離各種氣壓帶和季風環流。

考慮到太空電梯的纜繩,存在斷裂的可能性,因此必須遠離人類聚集地。

最後就是地質穩定,地殼可以方便固定纜繩。

因此全球各地的赤道地區之中,首先排除中美洲赤道地區、東南亞地區、黑洲中部地區,只剩下太平洋、大西洋、錫蘭洋的赤道地區。

這個三個海域,大西洋赤道海域第一個出場。

原因非常簡單,因爲大西洋赤道海域,不僅僅風急浪高,平均海水深度太深,又沒有海島,另外還有板塊斷裂帶經過,大洋中脊又處於造陸階段,地質並不穩定。

然後就是錫蘭洋,這裡同樣不太適合,錫蘭洋赤道海域的東段,和一條斷裂帶相鄰;而錫蘭洋赤道海域的西段,氣候、洋流和社會條件複雜。

最後只剩下太平洋的赤道海域。

這個海域中,從180度經線到西經120度附近,各種條件都非常適合太空電梯的地面站建設。

特別是現在,由於太平洋是聯邦的內海,比起大西洋和錫蘭洋,更加容易保護和操作。

貝克島是其中一個選址,而向東還有另一個選擇,那就是賈維斯島,還有萊恩羣島的海底山脈,如果採用填海造陸,也是可以作爲地面站的。

在貝克島設立太空電梯的地面站,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按照建木計劃的總規劃,貝克島的地面站,將是一個佔地面積30平方公里的巨大建築物,建築物高度爲3.5公里,呈現金字塔布置,這也是當前建造材料的極限承壓了

如果建築物高度超過4公里,哪怕是採用各種納米材料,除非底部全部都是實體填充物,不然沒有辦法建設。

3.5公里的高度,將卡在安全線以下。

之所以要建設佔地面積如此大、高度如此高的地面站,主要是爲了捆綁同步軌道空間站的拉扯力,相當於地面配重。

畢竟太空電梯不可能採用壓式主體,只能採用拉式主體。

如果要採用壓式結構,那就是類似於建造高樓的方式,從地面向上建設,上面已經說過了,當前的建築物高度極限,是3.5~4公里。

這種材料條件下,明顯不能使用壓式結構。

如果真的有材料可以達到,那太空電梯就沒有必要建造了,直接建造30~50公里高度的質量投射器即可。

因此太空電梯,只能採用拉式,就是利用同步軌道空間站拉扯纜繩,通過同步軌道的重量,將纜繩拉直起來。

這也是太空電梯的施工要點,那就是先將纜繩送上同步軌道空間站,然後一點點拼接起來,將纜繩逐步放下到地面。

不然沒有辦法施工,畢竟纜繩長度要達到35786公里,從地面拉上去,根本不現實。

同步軌道空間站方面,現在已經在施工了,爲了達到配重的目的,這個空間站的總重量,至少要達到8000~12000噸。

建木計劃設計的建木同步軌道空間城,總重量是5.2萬~6.5萬噸。

這個重量對於當前的聯邦而言,不過是毛毛細雨,不用半年就可以建設完成。

而纜繩的材料,本來是打算採用碳納米管的,聯邦的碳納米管合成技術,在14年前後就突破了,編織35786公里長度的纜繩,問題並不算太大。

但是碳納米管的斷裂極限長度爲4716公里左右,根本達不到同步軌道的高度。

由於纜繩要承受幾萬噸的拉扯力,顯然不可能按照極限的斷裂長度來計算,估計一半長度左右,就差不多到極限了。

兩千多公里的長度,明顯達不到太空電梯的要求。

直到去年十月份左右,謝清團隊通過電場合成技術,在月球合成出一種全新的納米線——多重碳納米管+硅烯頭,形成的硅烯—超碳納米管。

硅烯—超碳納米管的極限斷裂長度,是17萬公里左右,拉伸強度爲54萬MPa,比強度爲39萬。

綜合性能比碳納米管高了一個量級,剛好滿足超長纜繩的製造。

因此黃修遠才說,太空電梯的各項條件,已經達到了建設的標準,其他的問題,只剩下工程難度了。

第四十二章 重點實驗室第七百零五章 雪球(二)第二百九十章 合縱連橫第四百二十九章 特產品牌第一百三十四章 主不在乎第七百一十八章 重典第一百六十八章 崛起第三百一十四章 補充與滯銷第七百一十章 雪球(七)第五百九十章 月球(一)第五百三十九章 重要性第六百三十九章 腦庭第六百五十三章 人間地獄第四百四十六章 異常與棄子第七百四十章 建設(二)第五百三十九章 重要性第十章 春節期間第一百九十七章 市場大勢第七百七十八章 次世代第三百二十三章 首發第四百一十三章 驚爆眼球第二百二十六章 極限壓迫第二百七十四章 降解第三百一十三章 難度與方案第六百四十章 暗流第三百四十九章 天價第六百七十五章 打草驚蛇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支沙棘第七百三十一章 開端(二)第六百四十九章 蟄伏第七百章 暗流與不解第六百九十七章 調研第三百五十八章 強勢第三百二十八章 影響(三)第三百五十五章 慘烈第一百六十四章 閃退門第二百五十六章 爆發第六百七十六章 鋪設光纖第一章 寒冬家事第八十二章 萍水相逢第六百五十九章 納米前沿第六百二十七章 貿易第七百四十五章 地下深處第七百三十八章 應對第二百四十二章 整機測試第二百零七章 問題與邀請第一百九十四章 破鏡第一百零六章 農墾聯盟第六十五章 授權合作第一百八十八章 熱議和電器第七百一十五章 信念崩潰第一百零一章 緊急召回第三百零八章 不同的命運第二百三十五章 片段47第三百四十九章 天價第四百六十四章 見聞第七百五十四章 發電技術第一百八十章 不差錢第四百五十七章 辭舊迎新第一百五十一章 重啓談判第六百七十二章 楓葉(二)第四百五十五章 宴會第七百零五章 雪球(二)第七百零八章 雪球(五)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貴嶼(二)第五百四十章 地下水層第三百五十二章 能源交易第八十四章 豐民農業第七百五十二章 初稿暫定第六百零五章 反應第五百八十章 新農村(一)第一百五十章 合同到期第二百九十章 合縱連橫第六十九章 鮮奶上門第五章 仍是少年第九十五章 旱情(續)第六百九十八章 進化(一)第四百五十七章 辭舊迎新第二百五十五章 NLED第六百二十三章 前沿(二)第五百七十四章 民用第一百四十八章 各懷鬼胎第六十七章 在人間第一百八十三章 提升第二百三十五章 片段47第三百四十八章 缺口疑惑第一百六十章 開發和信心第五百七十四章 民用第一百一十七章 支付第六百四十五章 瑞克•卡恩第五十一章 一些變化第六百五十八章 產業與科研第二百九十一章 分而化之第七百五十三章 探索與修正第六百零二章 噩耗第三百九十五章 上市第六百二十二章 前沿第二百八十一章 利刃第六百八十六章 隕石第五百二十一章 一餐背後
第四十二章 重點實驗室第七百零五章 雪球(二)第二百九十章 合縱連橫第四百二十九章 特產品牌第一百三十四章 主不在乎第七百一十八章 重典第一百六十八章 崛起第三百一十四章 補充與滯銷第七百一十章 雪球(七)第五百九十章 月球(一)第五百三十九章 重要性第六百三十九章 腦庭第六百五十三章 人間地獄第四百四十六章 異常與棄子第七百四十章 建設(二)第五百三十九章 重要性第十章 春節期間第一百九十七章 市場大勢第七百七十八章 次世代第三百二十三章 首發第四百一十三章 驚爆眼球第二百二十六章 極限壓迫第二百七十四章 降解第三百一十三章 難度與方案第六百四十章 暗流第三百四十九章 天價第六百七十五章 打草驚蛇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支沙棘第七百三十一章 開端(二)第六百四十九章 蟄伏第七百章 暗流與不解第六百九十七章 調研第三百五十八章 強勢第三百二十八章 影響(三)第三百五十五章 慘烈第一百六十四章 閃退門第二百五十六章 爆發第六百七十六章 鋪設光纖第一章 寒冬家事第八十二章 萍水相逢第六百五十九章 納米前沿第六百二十七章 貿易第七百四十五章 地下深處第七百三十八章 應對第二百四十二章 整機測試第二百零七章 問題與邀請第一百九十四章 破鏡第一百零六章 農墾聯盟第六十五章 授權合作第一百八十八章 熱議和電器第七百一十五章 信念崩潰第一百零一章 緊急召回第三百零八章 不同的命運第二百三十五章 片段47第三百四十九章 天價第四百六十四章 見聞第七百五十四章 發電技術第一百八十章 不差錢第四百五十七章 辭舊迎新第一百五十一章 重啓談判第六百七十二章 楓葉(二)第四百五十五章 宴會第七百零五章 雪球(二)第七百零八章 雪球(五)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貴嶼(二)第五百四十章 地下水層第三百五十二章 能源交易第八十四章 豐民農業第七百五十二章 初稿暫定第六百零五章 反應第五百八十章 新農村(一)第一百五十章 合同到期第二百九十章 合縱連橫第六十九章 鮮奶上門第五章 仍是少年第九十五章 旱情(續)第六百九十八章 進化(一)第四百五十七章 辭舊迎新第二百五十五章 NLED第六百二十三章 前沿(二)第五百七十四章 民用第一百四十八章 各懷鬼胎第六十七章 在人間第一百八十三章 提升第二百三十五章 片段47第三百四十八章 缺口疑惑第一百六十章 開發和信心第五百七十四章 民用第一百一十七章 支付第六百四十五章 瑞克•卡恩第五十一章 一些變化第六百五十八章 產業與科研第二百九十一章 分而化之第七百五十三章 探索與修正第六百零二章 噩耗第三百九十五章 上市第六百二十二章 前沿第二百八十一章 利刃第六百八十六章 隕石第五百二十一章 一餐背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