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旱情

事實上,張有德的感覺沒有錯。

今年的氣候,確實整體偏向乾旱。

去年10月下旬至今年2月初,淮河以北大部地區降水量持續偏少,華北平原、西北部分地區,及黃淮大部分地區,持續無雨雪日數達到100多天。

這一段時間,淮河以北地區,降水總量不到10毫米,比往年同期的降水量,減少了50~80%。

乾旱成爲農業生產中最爲突出的問題,還造成部分地區人畜飲水困難,水庫蓄水受到一定影響。

造成這一次乾旱爆發的原因,是因爲北半球高緯度的高氣壓帶異常穩定,阻擋了低緯度水汽的北上。

加上高空平直西風的影響,導致華國的氣溫比同期提高了0.5~2攝氏度。

別看只有0.5~2攝氏度的提升,這個氣溫的提升,對降水量比較充分的年份,或許影響不大。

但是本身就缺乏低緯度水汽的北方地區而言,這就是火上澆油的結果,氣溫的提升,會增加土壤和地表水的蒸發量,進一步加劇了旱情。

在這一次大範圍的旱情中。

唯一勉強維持住基本盤的地區,只有魯省了。

由藍色時代管理的魯省水務總公司,在這一次旱情中,在保證了城市用水的同時,也給各地的農業區,緊急供應了12億立方純淨水。

而且隨着三個海水淡化工廠的投入使用,目前三個海水淡化工廠,已經進入滿負荷運轉中,平均每天供水150萬立方。

在受旱災影響嚴重的德州、泉城、濱州,由於淡化廠的水管沒有鋪設過來,現階段只能依靠污水處理廠的循環水,以及去年剛啓用的儲備水庫。

幸好去年接手魯省各地水務後,藍色時代將一部分老水庫,納入了管理範圍,通過加深、加固改造,變成戰略儲備水庫。

比如德州地區,基本就是每個縣城,配備一到兩個戰略儲備水庫。

然後設立簡易的污水過濾站,所謂的污水過濾站,就是隻有過濾系統,沒有污染處理能力的設施。

這種污水過濾站,主要是建設簡單,可以減少污水管道的鋪設,過濾後的污水,也同樣是純淨水。

而過濾站過濾後的廢渣,則由藍色時代的德州綜合回收工廠,定期運輸回去處理。

基本是一個縣城,就配備一個污水過濾站,污水過濾站處理後的純淨水,注入附近的戰略儲備水庫。

本書由公衆號整理製作。關注VX【書友大本營】,看書領現金紅包!

德州,平原縣。

平原縣附近的污水過濾站,就設置在平原縣城的西南不遠處,名爲相家河水庫。

佔地面積1.5萬畝,庫區蓄水面積1萬畝,沒有改造之前,最大蓄水量爲2000萬立方米,平均水深3.1米左右。

經過改造後,平均深度達到7.5米,最大蓄水量爲5000萬立方米,目前蓄水量爲4200萬立方左右。

事實上,平原縣多年平均地表水的徑流量,才4558.6萬立方;每年向地下開採水資源達到了1.36億立方,這一部分的地下水,主要是用於農業灌溉,然後是工業生產用水。

今年藍色時代入駐後,由於一部分大企業,都和藍色時代合作,改用了工廠用水內循環,減少了大約1400萬立方的地下水開採量。

而城鎮每天大約排放的15~22萬立方污水,小工廠、養殖場等每天排放7~12萬立方污水。

由於污水在管道中,被滲透了大約10~20%。

目前平原縣污水過濾站,每天可以獲得循環純淨水18~30萬立方,這些純淨水被源源不斷注入水庫中。

爲了緩解旱情,相家河水庫已經陸陸續續,開閘放水了五次,給下游提供了大約600萬立方的庫存水。

而那些沒有和相家河連接的鄉鎮,目前只能通過打機井,開採地下水來補給農田。

不過打機井,也沒有那麼快,由於多年來大量開採地下水,目前華北平原的地下水位,已經平均下降到五十多米,局部地區的地下水位,甚至到了兩三百米。

2000年之前,打一口機井,一般在十幾二十米,而到了今年,就來到了五十多米。

如果農業灌溉用水的問題不解決,華北地區每年超量開採的地下水,到達了60~80億立方,預計每年地下水位下降0.5~3米,局部地區可能每年下降十幾米。

這種行爲,導致了華北平原大漏斗的出現。

而地下水位下降,可不僅僅是農民開採地下水更加困難,更會導致地面下沉、建築物崩塌、沿海地區海水倒灌。

不少等不及打機井的農戶,只能自己開車去相家河水庫,或者相家河中下游,運水回去救急。

平原縣自來水管道,由於建設時間比較久,水務公司通過加壓,將自來水水壓從0.7公斤,提升到2.4公斤。

目的就是通過加壓,提高供水量,將之前的日供水量提升到60萬立方,給一部分鄉鎮的農戶供應一些水。

按照目前的供應量,相家河水庫庫存的4200萬立方,只能支持七十天左右。

所以超壓供水,都是計算好時間的,一般在凌晨一點鐘開始供水,讓農戶準備儲水容器,澆灌效果也比較好。

因爲凌晨澆水,可以減少蒸發量,讓植物農作物充分吸收水分,剩下的水,還會滲透到深一點的土層,進一步保住土壤水份。

經過這種計算,以及每天的定時放水,庫存水量的支撐時間,可以提高到150天左右。

加上每天18~30萬立方的循環水補給,維持當前的供水量,平原縣可以保證未來200天內的維度供應。

德州其他縣鎮的情況,都大同小異,或者說魯省各地中,除了穩坐釣魚臺的東營、日照、島城,其他區域都差不多。

魯省水務總公司的未雨綢繆,讓受影響的兩千多萬畝農田,沒有出現大面積乾旱的局面。

而同樣遭受大旱影響的冀省、豫省,則是同人不同命,儘管官方已經出手抗旱,但是沒有系統化的措施,損失是在所難免的事情。

大批農田無水灌溉,不少城市自來水供應都出問題。

這一次旱情的影響,讓各個城市也認清現實,獨善其身的魯省,就是藍色時代的活廣告。

雖然國內擁有淨水技術的公司,一共有三個,但是所有人都明白得很,藍色時代纔是隱形霸主。

目前北控水務雖然積極開拓市場,但是仍然不具備大規模管理水務的能力,不是冀省、豫省看不起北控水務,而是藍色時代太耀眼了。

在這兩個省看來,北控水務只適合給北平、津市供應自來水,即單一城市服務型。

而讓對方承包一個省的供水,還要協調工農業用水,估計只能讓藍色時代來。

當然聯合水務也有這個潛力,只是最近聯合水務的業務,都在西北地區,根本沒有精力進入華北。

第四百二十一章 南太平洋區第四百一十八章 影響力第三百八十三章 眼中的希望第三百四十五章 年度財報第一百零九章 合同補充第七百七十七章 堅冰之下第六百九十章 應對(二)第四百三十四章 東方超環第二百一十四章 思路和着陸第二百三十五章 片段47第二百四十七章 數據中心第一百八十一章 德州發電廠第一百一十九章 冷鏈第六百七十六章 鋪設光纖第六百四十五章 瑞克•卡恩第七百五十七章 航行第五十七章 城市蛻變第三百九十七章 竣工和發展第二百一十四章 思路和着陸第四百五十章 瑪爾斯第二百一十三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五百四十四章 奔月(一)第二百二十四章 崩潰邊緣第四百七十四章 激盪的時代第五百一十一章 佈局第四百零一章 深層影響第六章 鉅額獎金第一百八十七章 談判與電影第一百五十八章 各方反應第三百一十一章 極致和反思第六百三十五章 意外相遇第七百六十章 陸續抵達第四百六十一章 交通與小區第六百六十七章 變化(三)第二百三十章 大而不倒第五百四十九章 削弱中間第一百五十四章 議論與選擇第一百三十二章 採購與提防第四百三十五章 任重道遠第四百二十七章 清理和開拓第四十五章 無心栽柳第五百一十九章 廉租房第二百六十六章 燃氣燃油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支沙棘第一百九十五章 車展第四百三十二章 小項目第一百四十四章 席位第六百三十章 漸冷的現實第五百八十四章 意外發現第四百七十章 無可奈何第一百八十二章 北風廠第五百八十三章 新農村(四)第二百七十九章 開場第一百九十八章 竣工與空地第二百零四章 熱土第五百八十四章 意外發現第六十一章 各項安排第一百一十六章 體系第五百零八章 整頓安排第五百七十三章 技術發展第二百四十六章 身體問題第五百零六章 威懾失衡第十四章 燧人公司第四百九十五章 羅網第一百八十九章 夜幕第四百零三章 雨林中第二章 超憶困境第五百四十八章 插曲第三百七十二章 財產糾紛第四百一十二章 怪物第二百零三章 電力問題第七百二十四章 醫療支援第三百七十三章 大幕漸開第一百九十五章 車展第五百零五章 無懈可擊第五百七十五章 北上第六百七十二章 楓葉(二)第三百六十五章 困境第六百五十章 棘手第四百八十四章 配套第七百二十章 大同號第五百三十四章 漸變第一百五十三章 邀請函第四百三十四章 東方超環第六百五十七章 擴大的規模第二百五十四章 再次會面第六百八十一章 反作用力第五百九十四章 月球(五)第七百二十六章 波瀾(一)第二百零九章 致命溫度第四十九章 塗層第四百三十二章 小項目第八十一章 除夕年會第六百六十四章 應對第六百一十四章 着陸第六百章 迫切與定心丸第五百三十九章 重要性第二十七章 催化劑第一百九十一章 天網恢恢第一百九十章 東窗事發
第四百二十一章 南太平洋區第四百一十八章 影響力第三百八十三章 眼中的希望第三百四十五章 年度財報第一百零九章 合同補充第七百七十七章 堅冰之下第六百九十章 應對(二)第四百三十四章 東方超環第二百一十四章 思路和着陸第二百三十五章 片段47第二百四十七章 數據中心第一百八十一章 德州發電廠第一百一十九章 冷鏈第六百七十六章 鋪設光纖第六百四十五章 瑞克•卡恩第七百五十七章 航行第五十七章 城市蛻變第三百九十七章 竣工和發展第二百一十四章 思路和着陸第四百五十章 瑪爾斯第二百一十三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五百四十四章 奔月(一)第二百二十四章 崩潰邊緣第四百七十四章 激盪的時代第五百一十一章 佈局第四百零一章 深層影響第六章 鉅額獎金第一百八十七章 談判與電影第一百五十八章 各方反應第三百一十一章 極致和反思第六百三十五章 意外相遇第七百六十章 陸續抵達第四百六十一章 交通與小區第六百六十七章 變化(三)第二百三十章 大而不倒第五百四十九章 削弱中間第一百五十四章 議論與選擇第一百三十二章 採購與提防第四百三十五章 任重道遠第四百二十七章 清理和開拓第四十五章 無心栽柳第五百一十九章 廉租房第二百六十六章 燃氣燃油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支沙棘第一百九十五章 車展第四百三十二章 小項目第一百四十四章 席位第六百三十章 漸冷的現實第五百八十四章 意外發現第四百七十章 無可奈何第一百八十二章 北風廠第五百八十三章 新農村(四)第二百七十九章 開場第一百九十八章 竣工與空地第二百零四章 熱土第五百八十四章 意外發現第六十一章 各項安排第一百一十六章 體系第五百零八章 整頓安排第五百七十三章 技術發展第二百四十六章 身體問題第五百零六章 威懾失衡第十四章 燧人公司第四百九十五章 羅網第一百八十九章 夜幕第四百零三章 雨林中第二章 超憶困境第五百四十八章 插曲第三百七十二章 財產糾紛第四百一十二章 怪物第二百零三章 電力問題第七百二十四章 醫療支援第三百七十三章 大幕漸開第一百九十五章 車展第五百零五章 無懈可擊第五百七十五章 北上第六百七十二章 楓葉(二)第三百六十五章 困境第六百五十章 棘手第四百八十四章 配套第七百二十章 大同號第五百三十四章 漸變第一百五十三章 邀請函第四百三十四章 東方超環第六百五十七章 擴大的規模第二百五十四章 再次會面第六百八十一章 反作用力第五百九十四章 月球(五)第七百二十六章 波瀾(一)第二百零九章 致命溫度第四十九章 塗層第四百三十二章 小項目第八十一章 除夕年會第六百六十四章 應對第六百一十四章 着陸第六百章 迫切與定心丸第五百三十九章 重要性第二十七章 催化劑第一百九十一章 天網恢恢第一百九十章 東窗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