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8章朱慈烺巡視臺灣

大員灣附近的曠野上,到處都是帳篷,還有胡亂搭建的草棚,從福建沿海移民過來的百姓,大多被安置於此。

爲了管理百姓,鄭成功設立數個縣,委派官員,管理着島上近百萬漢人,以及數十萬熟番。

大員縣,也就是荷蘭人修建的赤坎堡周邊區域,成爲了移民的主要聚集點。

現在明廷流亡海外,瓊州島的開發程度,其實要好於臺灣島,不過鄭成功認爲瓊州島距離陸地太近,並不安全,所以建議朱慈烺移駕臺灣,並將大員改名爲新明京,作爲朝廷臨時都城。

受到鄭成功的邀請,朱慈烺決定到臺灣來看一看,順便與鄭成功商議一下,眼下的局勢,看怎麼對付魏軍。

這時朱慈烺在鄭成功的陪同下,來到赤坎堡外的移民營地,女人們正忙碌着洗衣做飯,一羣羣孩子在帳篷和棚戶之間捉迷藏玩耍,男人們則在遠處山林中,砍伐樹木,開墾荒地,揮汗如雨。

朱慈烺與鄭成功都穿着常服,可是一路走來,還是有不少百姓行禮。

鄭成功如今已經三十歲,整個人越發精悍能幹,他騎着馬,一邊走一邊給成熟許多的朱慈烺介紹道:“陛下,臺島是塊寶地,島上樹木衆多,巨木也不少,造船建房都可以就地取材。現在我正派人組織百姓,砍伐樹木,用不了一年,就能在此建起一座容納數萬人的城池。”

朱慈烺看向遠處伐木的漢子點了點頭,問道:“糧食能夠自給自足麼?”

這是朱慈烺最關心的問題,瓊州島上的糧食便消耗驚人,已經快撐不住了。

鄭成功道:“臣請老農看過,這裡日照充足,降雨充沛,新開墾的土地肥力足,等過段時間把種播下去,用不了幾個月就有收成。現在島上到處都是土地,缺少的是人,每家每戶可以隨意開墾,糧食自足並沒有問題。”

朱慈烺微微頷首,這時一羣人正好經過一片帳篷旁,便見有三四十人聚集在一起,席地而坐,似乎在召開家族會議。

朱慈烺遂即翻身下馬,衆多百姓見一羣兵士過來,嚇得他們紛紛站起來。

鄭成功連忙道:“大家不要害怕,陛下來看看大家的情況。”

百姓們聽說是皇帝來了,嚇得紛紛跪下,磕頭行禮,“草民拜見陛下!”

朱慈烺難得露出微笑,擺擺手,“大家都起來吧,不要多禮!朕與你們隨便說說話!”

侍衛搬來小馬紮,朱慈烺坐下,示意鄭成功,坐在自己身旁,最後招呼百姓席地而坐,

朱慈烺問道:“你們都是哪裡人?”

“陛下,草民等人都是潮州人!”一名老頭說道,看樣子應該是族長。

朱慈烺嘆息道:“讓你們背井離鄉,朕之過啊!”他沉默一陣,擡頭看着衆人又問道:“你們在這裡還習慣嗎?”

百姓大多低着頭,不敢和皇帝說話,最後還是老頭左右看了看,才磕頭回道:“陛下,潮州多山少地,其實我們那裡的人,很早以前就時常出海。有不少人去了呂宋,甚至更南的島上討生活,都過得很好,我們來到這裡,官府分了這麼多土地,氣候也與家鄉一樣,並沒有什麼不習慣,只是有點戀鄉而已。”

朱慈烺聽了這個回答,倒是有些意外,當下又與老頭說了幾句,詢問了一些情況,聽老頭說着潮州人出海,在呂宋等地生活的故事。

在朱慈烺看來,背井離鄉,是一件很傷感的事情,不到萬不得已,他不會選擇離開家鄉。

朱慈烺對於離開大陸,敗退到海島,始終耿耿於懷,心中非常痛苦,可是聽了老者的話,卻有一絲不一樣的感悟。

中國地大,各種地形都有,不一樣的土地,養育了不一樣的人,在平原地帶,人們安土重遷,可在福建和粵東,山多地少,種地養活不了那麼多人,便逼着多餘的人口往外發展。

下南洋,便是這種內因造成的特殊情況,高義歡對於如何移民,控制西伯利亞,傷透了腦筋,可是在南洋,福建廣東的先民,卻已經自發的向南洋移民數百年。

對於粵東和福建的百姓而言,他們依然戀家,但是走出去,並不是一件壞事,反而可能帶來更好的生活。

朱慈烺一直想返回大陸,可他清楚的知道,不可能了,所以他心中一直非常痛苦。

方纔的談話,讓朱慈烺忽然意識到,既然大陸容不下他,或許他可以像福建、粵東的百姓一樣。

交談了許久,朱慈烺才起身離開,整個人的心情,居然好了不少。

一行人視察一圈後,回到赤坎堡,朱慈烺看着堡壘,有些驚奇,“這是紅毛夷建造的堡壘?”

鄭成功點了點頭,“陛下,這確實是紅毛夷的建築。此堡防禦完善,難以攻打,駐紮千餘人就可以擋萬餘大軍的圍攻,臣圍困數月,才迫降此城。”

朱慈烺微微皺眉,“這個堡壘怎麼和高賊建造的城池有點像!”

鄭成功笑道:“陛下,高賊就是從西夷這邊學過去的。”

朱慈烺有些吃驚,“如何建築這種堡壘,卿家掌握了嗎?”

鄭成功道:“陛下,臣早就派人研究了此堡,並繪製了圖紙,將堡壘建造的技巧學會,並準備在澎湖和廈門建堡。”

朱慈烺點了點頭,“如此甚好!”

兩人邊走邊說話,來到堡內一間廳堂內,朱慈烺有些好奇的打量着西式建築的陳設,忽然見牆壁上掛着一副十分巨大的地圖,於是快步走了過去。

鄭成功當即介紹道:“陛下,這是臣從荷蘭人手中獲得的一副南洋地圖!”

朱慈烺注視着地圖,臉上露出吃驚之色,指着一個大島,“這裡就是呂宋?”

朱慈烺已前也聽過這些地方,只是不清楚大小,今天與那老者交流後,他一眼就看見了呂宋。

鄭成功點了點頭,沉聲道:“陛下,那裡就是呂宋,不過現在被西班牙人佔據了!”

朱慈烺微微皺眉,又指着爪哇等地,驚訝道:“這幾個大島,又叫什麼,一個個居然都比瓊州大!”

第113章高賊義歡第615章豫南決戰(三)第126章分攤糧食第791章朕絕不後退第283章點了個大炮仗第99章郾城大捷第218章真有埋伏第63章私下交易第761章長公主第670章下馬步戰第189章高義歡計取樊城下第988章高皇帝明牌第1053章生死激戰第911章蒙沂山區第974章安南八旗第223章兵臨城下第578章請封魏王第924章滅清計劃第1036章炮擊周軍第880章天山會盟下第859章高大王甩鍋第410章又搶我的圓圓第756章割據遼東第566章卑鄙的高大帥第64章官匪勾結第977章剽竊大王第585章整編順系第413章佈局隴右第89章決戰中州五第895章老奸巨猾第687章突襲河套第160章搶完了還想跑?第1054章援兵殺至第42章送甲送地第286章清軍暫退第428章劉黑子給老子頂住第224章炮擊壽州第700章接舷戰下第521章豐富軍旅生活第465章戰後總結第397章招降小袁營第201章是高某害了王將軍第590章多鐸西進第149章嫂夫人和餃子第419章襄城阻敵第128章清算賬目第483章寫深刻點第784章攻擊不利第122章面見李自成下第601章空心陣第529章黑雲壓城第732章拒絕聽命第915章迎頭痛擊第269章百姓苦第71章百里澤國第913章歪打正着第427章全線開戰第889章晴天霹靂第669章空心陣羣第803章令人悲痛的消息第858章多爾袞很堅強第369章延安失守第812章升龍城第973章淮河防線第987章大戰開啓第882章封建統治者中的叛徒第1021章紅毛夷毀約第519章這次不打高義歡第974章安南八旗第612章應對危機第709章誘敵決戰第927章同意交易第688章這是我帶的最差的一屆第809章放孫可望第859章高大王甩鍋第683章班師回朝第981章湖廣戰場第985章三科並舉第610章滿清使者第147章棱堡初成第208章西軍撤退第1095章統一中南半島第32章要升一級第502章欽差過河第335章退至襄城第186章鎮外遭遇第246章多爾袞輔政第846章城中內訌第827章進入戰場第1049章誘敵設伏第741章硬接一陣第14章殺韃的豪傑第776章明軍北伐第989章高義歡親征第508章公主也不小了。第53章進化的劉黑子第264章造反好玩呢?第86章決戰中州二第862章攻滅葉爾羌第827章進入戰場
第113章高賊義歡第615章豫南決戰(三)第126章分攤糧食第791章朕絕不後退第283章點了個大炮仗第99章郾城大捷第218章真有埋伏第63章私下交易第761章長公主第670章下馬步戰第189章高義歡計取樊城下第988章高皇帝明牌第1053章生死激戰第911章蒙沂山區第974章安南八旗第223章兵臨城下第578章請封魏王第924章滅清計劃第1036章炮擊周軍第880章天山會盟下第859章高大王甩鍋第410章又搶我的圓圓第756章割據遼東第566章卑鄙的高大帥第64章官匪勾結第977章剽竊大王第585章整編順系第413章佈局隴右第89章決戰中州五第895章老奸巨猾第687章突襲河套第160章搶完了還想跑?第1054章援兵殺至第42章送甲送地第286章清軍暫退第428章劉黑子給老子頂住第224章炮擊壽州第700章接舷戰下第521章豐富軍旅生活第465章戰後總結第397章招降小袁營第201章是高某害了王將軍第590章多鐸西進第149章嫂夫人和餃子第419章襄城阻敵第128章清算賬目第483章寫深刻點第784章攻擊不利第122章面見李自成下第601章空心陣第529章黑雲壓城第732章拒絕聽命第915章迎頭痛擊第269章百姓苦第71章百里澤國第913章歪打正着第427章全線開戰第889章晴天霹靂第669章空心陣羣第803章令人悲痛的消息第858章多爾袞很堅強第369章延安失守第812章升龍城第973章淮河防線第987章大戰開啓第882章封建統治者中的叛徒第1021章紅毛夷毀約第519章這次不打高義歡第974章安南八旗第612章應對危機第709章誘敵決戰第927章同意交易第688章這是我帶的最差的一屆第809章放孫可望第859章高大王甩鍋第683章班師回朝第981章湖廣戰場第985章三科並舉第610章滿清使者第147章棱堡初成第208章西軍撤退第1095章統一中南半島第32章要升一級第502章欽差過河第335章退至襄城第186章鎮外遭遇第246章多爾袞輔政第846章城中內訌第827章進入戰場第1049章誘敵設伏第741章硬接一陣第14章殺韃的豪傑第776章明軍北伐第989章高義歡親征第508章公主也不小了。第53章進化的劉黑子第264章造反好玩呢?第86章決戰中州二第862章攻滅葉爾羌第827章進入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