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巖離開西安的事情,李自成並沒有聲張。
現在李自成的威望,還是有些不夠,他冒然動李巖,只會讓河南產生動盪,影響他的東征大計。
他本來是想將李巖軟禁在西安,等他攻下北京,成爲真正的皇帝之後,再處理李巖,但現在李巖回到河南,他便只能暫時打消這個念頭,一切都等他攻下北京,橫掃北方,君臨天下後再說。
到那時,他想殺誰,不過一句話而已。
高義歡未在西安久留,他等到兵政府給他送來果毅將軍的印信,便匆匆返回河南。
崇禎十七年春,農曆甲申年,關中大地,李自成下詔東征,順軍將士歡欣鼓舞,意氣風發,充滿了一個新興王朝的銳氣。
數千裡之外的北京,卻陷入一片絕望之中。
李自成既然已經立國,那推翻大明朝,一統天下,便是必然之舉。
北京,在李自成於西安稱帝之時,就知道李自成會東征,但北京卻始終沒有應對之策。
明朝皇帝和大臣的關係,一向不好,這是明太祖建立明朝後,就存在的問題。
到了崇禎皇帝時,皇帝幾乎與所有的朝臣對立,幾條應對的策略,都因爲皇帝和大臣不願意擔責任,無法達成統一的意見,而沒有實施。
崇禎心裡想着南遷,但他希望由羣臣再三懇請,由內閣學士批准。只有這樣,等他到了南京,面對北京失陷的消息時,他才能甩鍋內閣,給天下和祖宗一個交代。
內閣方面也不傻,滿朝文武明知道皇帝的心思,但卻全都裝聾作啞,沒人想背這個鍋。
戰場被殺,還能混個忠臣之名,要是提出遷都,然後因爲北京失陷,而被皇帝處斬,卻要背千骨罵名,誰幹呢?內閣學士中,都有人翹首以盼,準備爲新朝效力了。
崇禎十七年,大順永昌二年,正月十五,李自成在西安祭天東征。
二十日,順將李友、白鳩鶴等部,便率先渡過黃河,佔領了山西榮河等縣,併發布討明檄文,“嗟爾明朝,大數已終,嚴刑重斂,民不堪命。誕我聖主,體仁好生,義旗一舉,海宇歸心。出商洛而定中州,入關西而席捲三秦。安官撫民,設將防邊,大業已定。止有晉燕,久困湯火。不忍坐視,我主提兵百萬,所過絲毫無犯。爲先牌諭文武官等,刻時度勢,獻城納印,早圖爵祿;如執迷相拒,許爾紳民縛獻,不惟倍賞,且保各處生靈,如官兵共抗,兵至城破,玉石不分,悔之何及?”
二十五日,李自成留下田見秀和皇后高氏等留守西安,便統率着大順軍老營精兵六萬人,附屬人馬三十餘萬,號稱大軍百萬,由西安出發,氣勢洶洶的開始了東征。
大順軍兵分三路,李自成、劉宗敏迫降明知府張麟後,稍事休整,便向太原進發。
李過、張能,馬重僖率領十萬人馬,爲北路,渡過黃河後,向大同進軍,準備牽制姜襄、唐通等邊鎮人馬,策應李自成攻打太原。
劉芳亮、馬世耀、劉汝魁則率領十萬人馬,爲南路,沿着黃河北岸進軍,攻佔大名後,沿着運河向北,與主力會師北京。
近些年來,晉燕之地,天災連連,朝廷又嚴刑催苛,再加上清軍頻頻入寇,百姓早就活不下去。
李自成均田免糧的口號一喊,三晉百姓都簞食壺漿,盼着順軍到來。
而這一次,李自成知道自己是要爭天下,他成爲天子之後,百姓都是他的子民,都是他老李家的財產,也一改往日的流寇做派,嚴禁士卒殺戮百姓,軍紀好的不像話,甚至有“殺一人如殺我父,淫一人如淫我母”的新說法,得到百姓的擁戴,不過士紳大戶,卻依舊悽慘。
士紳實力雖然強大,但是當百姓都站在李自成一邊時,那士紳便也不值一提。
一時間,整個三晉的貧苦百姓,都在傳送着,“吃他娘,穿他娘”的口號。
而想“吃他娘,穿他娘”的人,並不只是山西的貧苦百姓,還有大明朝的軍隊。
明朝的財政早就破產,到崇禎十七年,各地人馬普遍欠餉,連吳三桂的關寧軍,都已經十四個月沒有發餉,其他各鎮便不要提。
當兵拿餉,天經地義,軍餉都沒有,老孃和孩子都餓死了,還他孃的打仗賣命?
老李不是來了麼?姜襄、唐通等人一合計,咱們就吃老李,穿老李了。
李自成東征,氣勢洶洶而來,是準備打硬仗的,結果除了給他帶綠帽的高傑溜了,然後在寧武打了一場慘烈的攻堅戰之外,各地明軍,包括精銳的邊軍,全都投降。
шωш .тTk án .C 〇
十多萬山西明軍,一下全都變成了順軍,他們也沒啥別的要求,老李管飯,給餉就行。
順軍一路勢如破竹,將士們氣焰高漲,李自成心裡卻一下沒底起來。
一下多了十多萬人要吃他,而且隨着進兵,想吃他的人更多,李自成不禁心頭一凜,不當家不知柴米貴啊!
不過李自成雖然意識到,這個家可能不好當,但是既然已經東征,便也開弓沒有回頭箭。
關中,大順朝已經吹響了東征的號角,北京君臣之間,卻還在扯皮。
遷不遷都的事情,始終不能決定下來,有良知的大臣,便建議請太子南下,這下大臣們同意了,但皇帝卻又不幹了。
眼看着,李自成已經東征,事情總僵持着也不行,既然暫時遷不成,那就得擋一擋李自成,說不定能保住北京呢?
畢竟崇禎登基以來,北京也不是第一次被兵臨城下,前後都被人圍了五六回,不差李自成這一次。
大明朝不是還有關寧鐵騎沒動麼,有這張牌在手裡,大明未必會輸。
不過調兵卻需要錢糧,沒有錢糧,崇禎也調不動兵。
崇禎登基十七年,仗就打了十七年,國庫早就空空如也,根本沒有糧餉來調兵。
無奈之下,崇禎只能打起官員和勳戚的主意,想讓他們獻出家財來,幫助大明渡過難關,可這樣一來,只是讓大臣更加離心。
這江山是朱家的江山,要出銀子,也是朱家的藩王和勳戚帶頭出。
結果,大明朝的國仗,卻帶了一個非常不好的頭。不僅自己不捐銀,反而將周後送來的五千兩,扣下兩千兩,只交三千兩,自己還賺了兩千兩回去。
大明朝的勳戚貴族,同明朝的命運氣同連枝,世代享受特權,卻是這種表現。
明眼人一看,就曉得大明要完。
大臣們忠心的沒錢,有心無力,會撈錢的人,早準備投靠大順,結果卻只籌到數萬兩白銀。
錢沒籌到,兵馬掉不動,李自成卻已經殺入山西。
大學士李率泰,是山西人,家財萬貫,眼看這李自成快打到老家,與其家財被順軍洗劫,不如用來報效朝廷,於是自請督師,願意私財餉軍,不煩官帑,提師西征。
北面大順正和明朝進行最後一次大交鋒,河南的高義歡也沒閒着。
三月間,鹿邑城外的曠野上,從北面奔來幾匹快馬,激起了陣陣的馬蹄聲響。
李巖騎在馬上,不時驚訝的四處張望~
(感謝從前以後ing的1000打賞,感謝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薦,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