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第276章 搶地盤?

第276章 搶地盤?

每年十一月到來年正月,是一年中成婚最密集的時段。

選在冬季成婚,一來冬閒,不忙。

二來,可以依靠低溫最大限度保證喜宴食材不會快速腐壞。

更重要的是,此時成婚,新娘大多會在來年深秋初冬誕下子嗣,低溫也會減少婦人產子後感染的機率。

這些約定俗成的習慣,皆是先民以血淚總結出來的經驗。

隨着十月底陳初完婚,像是開了個頭,進入十一月後,蔡州留守司喜迎一波成婚大潮。

十一月初八,長子迎娶翠鳶。

長子是常伴路安侯身旁的臂膀,翠鳶和侯府趙令人、陳孺人關係匪淺,外人面前,令人更是與她姐妹相稱。

他二人的婚事,路安侯夫婦自然上心。

聽人說,路安侯不但給長子在壽州弄了個莊子,令人還爲翠鳶備了好厚一份嫁妝。

成婚當日,不但路安侯夫婦在長子家中支應了一整日,便是陳姨娘也挺着大肚子來送翠鳶出門。

翠鳶感動的淚水漣漣,甚至生出一股恍如隔世之感.

當年爲了還家中欠下的饑荒,無奈自賣三年去采薇閣做了侍女,誰能想到,這麼一個不起眼的小丫鬟,竟也有出人頭地、做了將門大娘子的一天.

世事無常啊。

消息傳回桐山,采薇閣裡那幾位和玉儂、翠鳶有舊的姐兒們,不免唏噓慨嘆,自戀自傷間總忍不住假設一番.若當年再主動些,有沒有機會攀上路安侯的高枝。

長子之後,便是劉二虎成婚。

接連支應完弟兄們的婚事,時間已來到十一月二十,又輪到了軍統李科娶妻。

陳初早就有言在先,答應過了李科,需帶貓兒回桐山一趟。

李科出身蔡嫿早期組織的‘說書人’,對後者有種近似知遇之恩般的感激。

所以,去往桐山前,陳初特意前去書院街邀請蔡嫿同行。

蔡嫿許是因爲陳初成婚後忙於支應別的事,感覺被冷落了,直接拒絕,說自己還有別的事忙,沒空.

這長腿御姐心裡有小疙瘩,需花些時間慢慢哄。

陳初打算從桐山回來後,好好和蔡嫿疏通一番,情人之間哪有隔夜怨,多堵幾回漏洞,什麼怨氣都消了。

十一月二十一,陳初夫婦出發前往桐山。

這也是陳初離開桐山後,首次回去。

時隔一年多,不知鷺留圩如今成了什麼模樣,陳初隱隱有些期盼。

同日。

六百里外的壽州路安縣東南,民和新村。

只聽村名,也知這處村子是新落成的。

淮北之亂中,賊人爲禍路安縣甚重,民和新村左近原有幾個村莊中的百姓,要麼被殺,要麼東逃至隔壁宿州懷遠縣。

如今淮北靖平,外逃百姓回鄉,但口戶已十不存一。

大亂之後,想要恢復,首重人口。

新任知縣唐敬安經過和路安侯相商後,號召蔡州部分滯留災民,桐山少地、無地農戶前來開發壽州。

路安侯批准後,將此項政策私下稱爲東進運動

而丁老漢父女便是第一批響應號召的東遷農戶。

一陣朔風吹過,長滿枯黃雜草的闊野上捲起一層一層形似海濤般的波浪。

正在揮鋤翻地的丁老漢捶了捶痠疼老腰,拄鋤四望,不由自主露出一抹樸實笑容。

阜昌八年夏,丁老漢被一對兒女苦勸後,從朗山逃荒去了桐山。

途中因一番有驚無險的奇遇,落戶在了桐山鷺留圩。

鷺留圩雖好,他們父女在莊子裡也有工可作,但爲曾經的飲馬莊鄭家做了半輩子佃的丁老漢卻對土地念念不忘。

得知此次東遷,每戶人家可分五十畝地,誰也攔不住丁老漢報名的熱情。

因爲是頭一批,招募的人並不多,丁老漢的兒子丁鵬在鎮淮軍效力,有了這個條件,他才搶來一個名額。

“金山銀山也不如一塊能傳給兒孫的田地啊!”丁老漢有感而發,自言自語道。

因爲軍屬身份,丁老漢這塊田稅賦定的極低,唯一讓人不太理解的是分來的田地,不能轉售、抵押。

不過,丁老漢也沒打算出售丁家祖上三輩都是佃農,如今好不容易有了自己的地,說甚也不能賣,傳給兒孫纔是正理!

想起兒孫,丁老漢不由嘆了一回,以前因爲窮,兒子丁鵬二十好幾了還沒個婆娘。

如今好不容攢下些餉銀,兒子的眼光卻高了,說什麼要娶蔡州紡廠裡的女工,還說紡廠裡的小娘都上過夜校,能掙錢、能識字、素質高也不知從哪學來那般多新詞。

除了操心兒子,女兒丁嬌的事也讓丁老漢頭疼。 去年鬧了場烏龍,自家和姚家差點把親事訂下,甚至納采、問名的流程都走完了,才知曉人家姚虞侯早有了心上人。

丁老漢父女都不是胡攪蠻纏之人,丁嬌事後不但把姚大嬸送她的鐲子、布料都退了回去,還將頗覺對她不住的姚大嬸夫婦安慰了一番。

但丁老漢知曉,女兒心裡怕是放不下了,不然也不會這般輕易就答應隨他來了路安縣。

想來,也是存了離開傷心地的心思。

“兒啊,歇會吧.”丁老漢喚了一聲幾丈外正在翻地的女兒。

“爹爹,我不累。”丁嬌擡頭擠出一絲笑容,微黑的臉盤上佈滿了汗珠,隨意用衣袖擦了擦,又道:“哥哥爲侯爺效力幫不上家裡,女兒需抓緊時間趁冬閒幫爹爹整理好田地,不耽誤來年春耕.”

見女兒如此懂事,丁老漢既心疼又欣慰。

正此時,卻見遠處走來兩名身穿布衣的年輕人沿着田埂快步走了過來。

“丁老丈~”

遠遠的,來人便招呼道。

丁老漢一聽便知來人是誰,不由先躬了腰,這纔回道:“唐知縣、徐縣尉,又下來看墒啊.”

來人正是知縣唐敬安,縣尉徐志遠。

“哈哈~”唐敬安先是爽朗一笑,接着道:“恢復一地,首重糧產。整日坐在縣衙值房又能忙出個甚?想當初侯爺在桐山時,剛接手鷺留圩便摸清了莊子周邊的水文、墒情、往年氣候規律,洋洋灑灑寫下了萬字的‘鷺留圩調查’報告。爲官之道,侯爺是本官的楷模,自然也要學上一二.”

丁老漢一輩子也沒和當官的說過幾句話,也聽不太懂知縣大人的話,只陪着尬笑。

卻不影響他覺着侯爺手下的官,和旁的官不一樣。

唐敬安蹲下身子,抓了把泥土攥了攥,擡頭道:“丁老丈,勞煩教我如何看墒吧”

“好說,好說!”

丁老漢忙不迭的跟着蹲了下來。

唐敬安一番耐心討教後,餘光瞥見一直默默翻地的丁嬌,不由站了起來,勸道:“丁家小娘子,這重活你就少做些吧。待入了臘月,侯爺派給咱壽州參加勞動改造的亂軍俘虜便到了,我爭取來八百人,還有數十頭耕牛,到時這些通渠翻地的重活,便交給他們幹”

丁嬌在生人面前是個靦腆的,聞言朝唐敬安屈身一禮,表示感謝,卻固執的繼續翻起了地。

唐敬安笑着搖搖頭。

倒是隔壁地塊,同樣來自桐山的東遷戶範家二郎聽了知縣的話,喜滋滋迎了上來,“父母大人,方纔所說爲真麼?侯爺果真要派俘虜、耕牛幫俺們犁田通渠?”

唐敬安雙手一背,笑的既威嚴又和善,“本官還能專門跑來與你們說笑?侯爺知曉諸位家中的兒郎在軍中效力,缺少勞力,才特意出了此策。對了,範二郎,你兄長叫什麼來着?”

“我家大兄名叫範廣漢!阜昌九年,神銳軍作亂桐山,他參加了民壯協助守城。當年十月,隨周宗發哥哥一同投了鎮淮軍,如今在姚虞侯手下,爲侯爺做親兵哩!”

範二郎提起兄長,一臉自豪。

一旁的丁老漢聽聞‘姚虞侯’三字,神色一黯,悄悄瞄了眼女兒的背影。

都是鄉里鄉親的,丁家小娘的事,範二郎也有所耳聞,這才意識到自己不小心提到了人家痛處,正待說點什麼扯開話題時,卻見東邊行來十幾名做短打裝束的漢子往這邊走來。

爲首那名黑袍漢子,也瞧見了丁、範以及唐敬安等人,卻只掃了一眼,渾似沒看見一般,繼續往前走,直到越過了東遷戶們剛剛平整打理好的土地,這才停下了腳步。

隨後向身後其餘漢子吩咐一聲,“就這裡吧。”

黑袍漢子話音一落,當即有幾名漢子揮起鋤頭刨了個坑,再有兩人擡來一塊長條石碑,放入坑內。

再填土、壓實.

一套流程樸實無華,行雲流水。

把唐敬安和徐志遠都看懵了,兩人好奇之下,連忙上前查看。

只一眼,二人同時大怒。

卻見,那石碑上刻有四字,正是‘懷遠縣界’!

“你們是誰!怎可胡亂移動界碑!此處已深入我路安縣五六裡,你們是要搶我路安縣良田麼!”

唐敬安眼下還不知曉對方到底是官還是民,說話已算比較剋制。

可那黑袍漢子打量一眼他的穿着,隨即扭過頭去,話都懶得和唐敬安說上一句。

“誰人褲腰沒繫緊,把你給露出來了?”隨行漢子中卻有人來了這麼一句。

脾氣火爆的徐志遠當即上前,掄起巴掌拍在了那開口譏諷的漢子臉上。

奶奶滴,搶地盤搶到老子頭上了,也不打聽打聽我們校長是靠甚起家的!

(本章完)

第14章 陳小郎 趙小娘287.第283章 風雪裹蔡州,三娘入侯府156.第154章 告桐山全體百姓書(二合一)355.第348章 莫道前路無知己266.第262章 祝我初郎騰於九霄之上211.第208章 我看上了,就是我的。第435章 瘋皇第488章 王府衆生相386.第376章 初露鋒芒254.第250章 狂徒!狂徒!140.第138章 南眺北望第503章 保護國76.第76章 歲月靜好第476章 嘉柔的嫁妝162.第160章 驚雷 紅日264.第260章 秋風不燥,陽光正好108.第107章 大鬧天宮第40章 交鋒第28章 松針也是樹葉255.第251章 世間溫柔待我,我自待世間溫柔84.第84章 送你一個小西瓜第380章 午夜鐘聲296.第292章 杯酒釋兵權245.第241章 貓蛇話家常371.第363章 和煦春夜,人心火熱282.第278章 ‘羣賢’畢至,‘賊人’夜襲103.第102章 喧囂靜謐341.第335章 菌王291.第287章 戰羣儒191.第189章 戌時二刻整,官舍東南畔第433章 天予不取,必受其咎第32章 廣而告之51.第51章 入籍第22章 做一個快樂的人第45章 男兒須要當自強196.第194章 陳都統給的實在太多了333.第328章 楚王胸懷,當世罕見!第409章 正統之爭 王妃來訪第537章 近鄉情怯,千里嬋娟187.第185章 愛兵如子第33章 菜花蛇第434章 風暴前夜227.第223章 我有一諾250.第246章 夜驚第502章 到底哪出錯了?93.第92章 你不開心麼?233.第229章 蔡南工業區第536章 南歸260.第256章 家有忠良,妻母必賢248.第244章 願天下同此月圓371.第363章 和煦春夜,人心火熱369.第361章 魚目混珠,殺人留名378.第369章 老陳的白月光90.第89章 正午鷺留圩第509章 北地來客250.第246章 夜驚228.第224章 淮北震動143.第141章 請你自重340.第334章 鄉紳根基242.第238章 神兵天降第532章 淮北是個好地方第491章 江寧吶喊第56章 七月十七,大雨如注第390章 戰地一夜第34章 棲鳳嶺愛情故事第24章 諢號143.第141章 請你自重347.第341章 大齊最後一個士人223.第220章 家有一老245.第241章 貓蛇話家常第425章 王見皇177.第175章 女大不由爹282.第278章 ‘羣賢’畢至,‘賊人’夜襲第16章 成了359.第352章 十萬火急?第513章 砍頭好還是槍斃好?第33章 菜花蛇303.第299章 死,也要死在我家!第54章 西瓜糖啊第491章 江寧吶喊451已解封94.第93章 來者不善141.第139章 桐山縣只陳都頭明事理!第37章 公雞下蛋第487章 岳母駕到286.第282章 陳小哥,當爹了68.第68章 陳小郎很委屈第65章 公子又誆人123.第121章 乙卯年370.第362章 忠奸難辨153.第151章 又是老五乾的?第62章 公門179.第177章 陳家後宅,起風了第36章 蛇蠍心腸156.第154章 告桐山全體百姓書(二合一)283.第279章 你們怎不去死?289.第285章 自有大儒爲你辯經第487章 岳母駕到326.第321章 少年郎,愈挫愈勇!第481章 梟臣
第14章 陳小郎 趙小娘287.第283章 風雪裹蔡州,三娘入侯府156.第154章 告桐山全體百姓書(二合一)355.第348章 莫道前路無知己266.第262章 祝我初郎騰於九霄之上211.第208章 我看上了,就是我的。第435章 瘋皇第488章 王府衆生相386.第376章 初露鋒芒254.第250章 狂徒!狂徒!140.第138章 南眺北望第503章 保護國76.第76章 歲月靜好第476章 嘉柔的嫁妝162.第160章 驚雷 紅日264.第260章 秋風不燥,陽光正好108.第107章 大鬧天宮第40章 交鋒第28章 松針也是樹葉255.第251章 世間溫柔待我,我自待世間溫柔84.第84章 送你一個小西瓜第380章 午夜鐘聲296.第292章 杯酒釋兵權245.第241章 貓蛇話家常371.第363章 和煦春夜,人心火熱282.第278章 ‘羣賢’畢至,‘賊人’夜襲103.第102章 喧囂靜謐341.第335章 菌王291.第287章 戰羣儒191.第189章 戌時二刻整,官舍東南畔第433章 天予不取,必受其咎第32章 廣而告之51.第51章 入籍第22章 做一個快樂的人第45章 男兒須要當自強196.第194章 陳都統給的實在太多了333.第328章 楚王胸懷,當世罕見!第409章 正統之爭 王妃來訪第537章 近鄉情怯,千里嬋娟187.第185章 愛兵如子第33章 菜花蛇第434章 風暴前夜227.第223章 我有一諾250.第246章 夜驚第502章 到底哪出錯了?93.第92章 你不開心麼?233.第229章 蔡南工業區第536章 南歸260.第256章 家有忠良,妻母必賢248.第244章 願天下同此月圓371.第363章 和煦春夜,人心火熱369.第361章 魚目混珠,殺人留名378.第369章 老陳的白月光90.第89章 正午鷺留圩第509章 北地來客250.第246章 夜驚228.第224章 淮北震動143.第141章 請你自重340.第334章 鄉紳根基242.第238章 神兵天降第532章 淮北是個好地方第491章 江寧吶喊第56章 七月十七,大雨如注第390章 戰地一夜第34章 棲鳳嶺愛情故事第24章 諢號143.第141章 請你自重347.第341章 大齊最後一個士人223.第220章 家有一老245.第241章 貓蛇話家常第425章 王見皇177.第175章 女大不由爹282.第278章 ‘羣賢’畢至,‘賊人’夜襲第16章 成了359.第352章 十萬火急?第513章 砍頭好還是槍斃好?第33章 菜花蛇303.第299章 死,也要死在我家!第54章 西瓜糖啊第491章 江寧吶喊451已解封94.第93章 來者不善141.第139章 桐山縣只陳都頭明事理!第37章 公雞下蛋第487章 岳母駕到286.第282章 陳小哥,當爹了68.第68章 陳小郎很委屈第65章 公子又誆人123.第121章 乙卯年370.第362章 忠奸難辨153.第151章 又是老五乾的?第62章 公門179.第177章 陳家後宅,起風了第36章 蛇蠍心腸156.第154章 告桐山全體百姓書(二合一)283.第279章 你們怎不去死?289.第285章 自有大儒爲你辯經第487章 岳母駕到326.第321章 少年郎,愈挫愈勇!第481章 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