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阻擊

感謝無名先生之能人,嗚嗚...,寒羽澤喜,lksos,同心契,龍馬123,Joe_Z,我想代表國家,飛虎有晴天,二個人的陽光,jforce,w123q123等書友的打賞和月票,祝朋友們萬事順意,財源廣進。

號稱“窮人武器”的地雷,終於可以提早普及,令清軍大吃苦頭了。炸死不容易,炸傷卻不難,黑火藥地雷就是這樣的特點。但作爲一種防禦性的武器,能夠起到威懾的效果,便可以滿意了。

趁着斥候隊被炸後的混亂,草叢中、樹木後突然出現了十幾個人影,弩箭、投槍飛向了敵人。在慘叫和驚呼聲中,十幾個人影又飛快地撤退,只看見草動樹搖,一會兒便蹤影全無。

斥候隊長又躲過了一劫,只是肩膀被激飛的碎石劃了一道口子,鮮血直流。望着倒在地上的士兵和戰馬,他既憤恨又無奈,還有後怕。這麼一次次的搞下去,早晚要了自己的命。如果真刀真槍的搏殺,他覺得憑自己的身手和經驗,能對付四五個敵人,可敵人就是不給他施展的機會。

一個被碎石擊中臉面的斥候在地上呼痛翻滾,血從捂臉的指縫中不斷流出。不遠處一個被弩箭射中脖子的斥候,已經一動不動,從傷口汩汩流出的血成了一個小血泊,眼見是死透了。還有一個大腿被投槍扎穿的斥候。叫得跟殺豬一般。另外還有幾個或者頭破血流,或者身上帶傷的斥候。倒是沒有生命危險。

戰馬也死傷了好幾匹,傷馬嘶鳴亂跳,好不容易纔安撫下來。更有受驚亂跑的,已經不見了蹤影。這一隊斥候算是基本報廢,無法再執行任務了。

重重地嘆了口氣,斥候隊長只好下令停止前進,一邊救治傷兵,一邊派人回去報信兒。入林追擊是下下之策。吃過虧的斥候隊長忘不了那竹籤、陷阱、伏地弩和懸空弩,還有那從暗處射來的梭鏢和弩箭。

對清軍的騷擾和襲擊,可並不只針對遠離大隊的斥候。總兵吳國貴此時便臉色陰沉地站在一個彈坑前,看着周圍的斑斑血跡和殘肢碎布,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沿邊臺牆之下,擇其平廣虜可集處,掘地埋石炮於內。中置一木匣。各炮之信,總貫於匣中。而匣底叢以火藥。中藏鋼輪,兼置火石於傍,而伏於地上。虜馬躡其機,則鋼輪動轉,火從匣中出。諸炮並舉,虜知其所自。”

“自犯鋼輪火”,吳國貴看過戚少保的書,知道這種武器的名稱,並且知道是誰發明的。卻沒想到會被自己碰上。

“大人——”一個親信軍官顯然不知道其中究竟,遲疑地問道:“敵用此物殺傷我軍。該如何防範?”

吳國貴輕輕搖了搖頭,說道:“無須防範,此物名‘自犯鋼輪火’,製造複雜,敵人有亦極少,不過恐嚇我軍,使我軍行進緩慢而已。”

如果真是按圖所造的“自犯鋼輪火”,當然零件很多,製造困難。但吳國貴顯然是錯誤的,當然,現在還沒有排雷技術,也沒有排雷工兵這個兵種,這種武器又數量極少,當然無須防範。再說,死傷些士兵算什麼,吳國貴只是爲敵人有這種武器而感到驚訝,卻不爲被視爲草芥的士兵而心痛。

事情的發展讓吳國貴覺得判斷正確,雖然不時有“自犯鋼輪火”帶來死傷,但數量真的不多。在給斥候增派了步兵保護後,儘管偵察的距離縮短,部隊的行進速度受到影響,但離預定的目標——石屏城卻也越來越近。

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並不是地雷不夠,而是能夠埋設地雷的人員太少。雖然在現代人看來很簡單,但經過專門訓練的明軍士兵本就不多,又要騷擾襲擊,又要教會別人,顯然不是短時間能夠完成的任務。

在實戰中學習、進步,這是朱永興根據時間倉促而推行的辦法。儘管在前期的使用次數並不多,可隨着使用經驗的不斷積累,埋設的方法不斷改進,培訓出的人員不斷增多,清軍的夢魘也離之不遠了。

而需要在實戰中鍛鍊、成長的還有元江的土兵,許家山山勢陡峻,大窪子立柵掘壕,新寨嶺谷嶺縱橫。三場阻擊戰打得越來越有模樣,參戰兵力中明軍的比例也不斷減少。到了第四場白夷衝阻擊戰時,負責指揮的還是明軍軍官,而一線參戰的便只是明軍炮兵,其餘三千明軍已成了後面的預備隊。

胸牆上的火光連成一片,伴着無數爆響發出濃重的白煙,兩百多支火銃幾乎同時擊發,鉛彈瞬間飛越五十步的距離,輕鬆撕裂清兵的盾牌甲冑,在他們體內變形解體,形成空腔效應,傷者的血液順着那些孔道向體外激噴而出,化爲一股股血箭。

清軍前進的隊伍不再從容不迫,一名軍官大聲叫罵着,讓弓箭手加速射擊,命令輔兵上前填壕。

叫罵聲戛然而止,比士兵要精良的甲冑沒有能擋住那顆便宜的鉛彈,這名軍官捂着肚子在地上拼命掙扎,發出非人的大聲慘叫,流出的血水中,還有着糞便的顏色。

火槍射擊不斷,被阻於壕溝前的清軍死傷得越來越多,弓箭手已經手軟筋疲,對面雖然也遭到了損失,但防守一方有戰壕、胸牆、盾牌等掩護,又是在坡上佔有地利,傷亡比清軍要少很多。

吳國貴的拳頭握得緊緊,在這處並不算險要的山坡上,付出的傷亡已經超出了他的預計。而更令他感到心情沉重的是對面的守軍明顯是服色雜亂的土兵,只在脖子上系紅巾。但打起仗來已經頗爲沉穩。

第一次阻擊面對的是多是紅衣明軍,土兵只有很少一部分投入戰鬥。其餘則是充當輔兵;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明軍的數量逐漸減少,土兵則不斷增加,從忙亂到沉穩,這樣的變化讓吳國貴不得不感到心驚。

當然,這是依託陣地的防守。不是野戰,守軍佔着很大的便宜,對土兵的心理壓力也不是那麼大,射擊,以及裝彈的動作便不致過於慌亂。但朱永興和明軍將領的要求也不高,元江戰役也是以守爲主。

總兵趙得勝在山頂舉着單筒望遠鏡瞭望着戰場,作爲參加過高黎貢山阻擊戰的老將。他對壕溝、戰壕、胸牆,再結合火槍兵攢射的戰術並不陌生,並且能夠根據具體的地形地勢進行調整。

“殿下曾言生死四百步,發火攢射只百步。亦即佈置陣地須在四百步,或壕溝,或木樁。或鹿砦,只爲遲緩敵軍衝擊,打亂其陣形。”趙得勝放下望遠鏡,隨手遞給身旁的許名臣,繼續說道:“而火槍只在百步內才威力強橫。遠了則空耗彈藥,自亂手腳。”

許名臣接過望遠鏡。觀察一番後,又遞給了高應鳳。

朱永興得到望遠鏡後,立刻派人坐船直下元江,給元江城送了四副,元陽馬寶處送了三副。這東西雖然稀罕,那嵩和吳子聖也知道是戰場急需,不好私留。所以,這四副都送到了前線,而其中三副都被趙得勝分給斥候使用,只留了一副臨陣指揮。

斥候有了望遠鏡,偵察距離大大增加。在遠方高處觀察到清軍動向後,便可以用旗號通知後面,這樣一路傳遞,情報傳送十分快速。

高應鳳觀察片刻,終於對現在的阻擊陣地有了新的認識,原來不解之處也豁然開朗。

火槍兵所防守的戰壕和胸牆之前,有兩道阻遏的壕溝,距離正在火槍射程之內;而更遠的地方又有數道壕溝,卻不是完全挖開的,有寬兩尺的過道。形象一點的話,就是一個個方形大坑,坑底是尖利的竹子,坑邊則可以行走。

這樣看似方便了清軍通過,清軍也確實是這樣做的。但卻造成了一個後果,那就是蝟集於壕溝之間,施展和躲避的空間狹小,敗退時更容易在那幾條預留的窄道上擠撞踩踏。

看明白陣地的佈置後,高應鳳覺得最穩妥的辦法便是把壕溝盡數填平,不管能否通過。然後再調火槍兵和弓箭手壓制,填塞最後兩道壕溝,最後形成短兵相接的廝殺。

當然,無論怎樣進攻,死傷是免不了的,而且會高於防守一方。如果再多設幾個阻擊陣地,怕是到了石屏城下,清軍的前鋒便會被消耗殆盡了吧?高應鳳浮起了這樣的念頭。

“還有火炮呢!”趙得勝指着山坡,微抿起嘴角,不是驚訝,而是有些不屑。

清軍把幾門小炮連扛帶拉地向山坡上運輸,是類似於虎蹲炮的輕型火炮,射程不遠,但容易攜帶。吳國貴所率的前鋒部隊,由於要快速行進,所以只帶了幾門五百斤以下的火炮,且數量不多。

“命令,炮兵準備轟擊!”趙得勝下完命令,便在旁邊的大石上坐了下來,招了招手,一個親兵立刻拿過銅製水菸袋,塞上菸絲,火石火鐮啪啪作響,點着了煙。趙得勝一邊望着清軍的行動,一邊悠閒地抽起水煙來。

中國的菸草歷史可以追溯到明朝,萬曆三年菸草由呂宋傳入臺灣、福建,後來,崇禎爲了禁菸,勒令以斬首示衆懲罰私種私售者。

禁菸令下達後,遼東與後金苦戰的兵部尚書洪承疇卻上奏說“遼東士卒,嗜此若命”,導致禁菸無疾而終。而水菸袋起源於古代的波斯,十六世紀後期傳入東歐,後經絲綢之路傳入我國,流行於明代末年,盛行於清代、民國時期。

無論是軍中,還是民間,嗜煙者已經不少。朱永興前世也吸菸,但屬於那種耍煙兒的,沒有太大的煙癮。所以,他也沒有禁菸的打算,甚至還想着以後生產捲菸,把紅河、紅塔山、玉溪等牌子先搞出來。

一窩煙抽過,趙得勝又等了一陣。在望遠鏡中看見清軍的火炮差不多架設完畢,冷笑一聲。命令開炮。

紅旗接連擺動,直傳到火槍兵陣地的側后土坡,炮兵已經觀瞄調整好,聞令而動,二十幾門轟天炮發出怒吼,把炮彈射向兩百米外的清軍。

二十幾顆炮彈凌空飛起,有的在空中分散成小炮彈,有的原封不動。在天空中劃過死亡的弧線,落在清軍的頭上。片刻後,爆炸象一串雷鳴,瘋狂捲起的黑色硝煙,淹沒了夾在壕溝之間的清軍和火炮。

突然間又是一聲猛烈的大爆炸,緊接着又是一次。爆炸中心十幾米範圍內的清軍非死即傷,塵土碎石在硝煙中飛揚而起。連壕溝也被泥土填平了不少。

硝煙還未散去,又是一輪轟擊,爆炸一聲接着一聲,煙霧中,一個火點一個火點陸續閃亮,每閃起一個。就伴着一聲爆炸,連清軍的慘叫和驚呼都被壓了下去。

吳國貴大吃一驚,立時明白上了敵人的當。本以爲在火槍射程之外便沒有問題,沒想到敵人的打擊範圍卻是在三百米以內,這下子可是損失慘重。連推上去的火炮也是凶多吉少。

硝煙淡薄了一些,熱浪夾着硫磺的味道涌來。刺得吳國貴睜不開眼睛。突如其來的打擊,讓他頭腦發矇。

吳國貴數不清落下來多少炮彈,但他知道,在被硝煙所籠罩的那個區域內,有多少自己的人馬。視線依舊被隔斷,幾匹受驚了的戰馬嘶鳴着,從濃煙中逃出。爆炸、煙柱、塵沙成了濃煙中偶而能見的全部景色。火光閃起的剎那,未曾出擊的清兵們,能看見濃煙裡被掀翻在地,絕望而痛苦的同伴。火光消散,一切又被掩蓋在濃煙當中。

延遲引信總是要留得長一些,這使得爆炸並不受控制,有的炸得快,有的半天才轟然作響。

血和硫磺的味道越來越重,倖存者從濃煙後逃了出來,跌跌撞撞地向本陣跑。一個,兩個,三個,更多,臉上是灰土和恐懼,身上沾着血污,丟了兵器,亡命地跑。

硝煙慢慢散去,慘叫聲聽得清晰,有的是倒地的傷員,有的則是視線不清掉下壕溝、被尖銳的竹槍刺穿身體。一片悽慘的景象終於顯現在清兵的視野中,

殘肢斷臂、兵器碎布,散落在被轟炸的區域內,血肉遍地,屍體枕籍,傷員哀嚎,幾門火炮橫七豎八地倒着,帶上去的幾桶火藥被引爆,炸出的彈坑還在嫋嫋冒煙。

“能攻三百步,卻只示敵一百步,待其鬆懈不備,再突以襲敵。”趙得勝很得意,這樣的詭詐戰術,還有遮斷防守,都在騰衝之戰時使用過,如今再施展,依然效果菲然。

“趙將軍高明啊!”“趙將軍智勇雙全,前途無量啊!”許名臣和高應鳳作爲反正的將領,還是有些自卑,趁機趕緊恭維。

趙得勝口中謙虛,心中卻喜悅,此戰過後,怕是少不得一個伯爵吧!這兩個土包子,還沒見到元江的城防,那才真是固若金湯呢!有些可惜的是沒能跟隨岷殿下,沒法讓岷殿下看見自己的功勞和長進。

任何一個封建王朝開國之初,都按“元勳”們立功大小,進行封爵。功高而受皇帝信任的,往往授予一方重任。因爲皇帝把整個國家視爲一人一姓所私有,希望傳之萬代,便妄圖讓功臣後嗣也效忠和輔翼自己的子孫。即使功臣後嗣昏憒無能,毫無建樹,也依然讓之襲爵襲職。

被封鎮一方的功臣,其後人在安樂富厚的環境中成長,多半耽於享樂,驕橫自恃,盤剝治下百姓,藉以滿足其奢靡生活。這便如同一個封建王朝的興衰,政治由清明而腐敗的過程,此類勳臣也基本如此。

世鎮雲南的沐家也是如此,從第三代的沐晟開始蛻化,由全盛開始走下坡路。殘民斂財、騷擾地方的惡行,到第七代國公沐朝弼時發展到頂點。家族內部也是爭權奪利,謀兄財產、姦淫親嫂、凌逼幼侄,甚至要殺害親子,其道德敗壞,駭人聽聞。

到了末代國公沐天波時期,沐府與明朝一樣,也是千瘡百孔,積重難返,在雲南的影響力更是大爲削弱。沐天波對南明小朝廷前來助餉的要求,一毛不拔,而沐府黨羽則繼續貪墨殘酷,先是激起了元謀土司造反,接着又有覬覦沐家豪富的沙定洲起兵作亂,沐府差點遭到滅頂之災。

崇禎死於北京時,沐天波曾號召各土司出兵爲皇帝復仇,但應者寥寥,可見沐府權威已極爲衰落。到了沐天波隨駕入緬,有數百年曆史的沐府可以說是勢微難振,朱永興自然不會放過興利除弊的機會。

在安南甫一立足,朱永興便下諭令,將所有在明軍控制地區的沐氏勳莊的莊租改爲有司代徵。對在自己管轄區的更不客氣,將沐府勳莊的管事兒全部罷職,送至安南安置,莊兵則就地解散,或入軍伍,或授田爲民。之後,朱永興便將勳莊田地盡數收爲國有,減租降賦,使莊戶受到的盤剝大爲緩解。

而在臨安府南部沿邊,也就是現在的元陽、金平和箇舊的部分地區,正是沐氏勳莊的集中地。經過圈田還民,勳莊歸籍,削減屯賦後,民心大定,成爲了較爲穩定的佔領區。

………

第49章 烽火燎原第98章 有後之喜,酒後之語第163章 廣州戰役(九)第143章 講武會一第276章 勸進風潮第39章 聖意第277章 登基即位,人生之巔第158章 輝煌大勝,揚帆的風第208章 英年早逝第221章 崇明之基,喪心病狂第103章 用間——擴散效應第175章 後來者的心思第245章 天變第49章 烽火燎原第69章 勳章,土地第50章 伏擊第117章 籌劃反攻第130章 人力優勢,有女舒心第54章 再退第274章 定江南,見士紳第100章 英雄頌歌第107章 厭炮厭勝?第45章 險地——灰坡第81章 書院第247章 兵至衡陽,說客第117章 困難的基礎工程第1章 陌生之地第136章 夢珠的憧憬第251章 晉封鄭王,三桂投誠第19章 景東會師第39章 三鬼與成醜第26章 提點第125章 軍人婚配第78章 聯合部隊,籌劃大局第142章 會晉王第119章 訓誡,南征第85章 急行第58章 少年夢,新錢,質變第7章 思想理論,倭國來使第79章 最親近的密諜第111章 結果第45章 元江接觸戰第144章 主次之分第11章 杭州,西湖第129章 僱傭海軍,新皇新象第101章 夜談第127章 權臣,制裁和獎勵第156章 金秋之時第146章 撤退不易第65章 佈署第82章 調整佈署第224章 討朔軍成,攻克福州第144章 空前激勵第113章 設想繁雜,姐弟情深第36章 史載之降將第48章 急轉直下第34章 攀龍附鳳,議和煙幕第113章 設想繁雜,姐弟情深第50章 低估與高估第83章 水西之變第34章 盞達土司的難題第196章 鑑第184章 臨機而變第155章 廣州戰役(一)第161章 廣州戰役(七)第262章 遼東攻略第119章 訓誡,南征第164章 廣州戰役(十)第249章 殿下不易,酒後點透第65章 佈署第211章 瓶頸的突破第61章 下龍開發,年節說客第110章 宗室臨陣第202章 總攻(二)第79章 最親近的密諜第118章 破釜沉舟?第14章 篡改聖旨?第25章 三鬼之謀第24章 隻手欲擎天第77章 突破,崩潰第70章 正面決戰第103章 產馬之地——河套第20章 緊鑼密鼓第196章 鑑第157章 廣州戰役(三)第239章 揚帆海上,鄭經去臺第59章 無題第13章 宗室留守第88章 毒蘑第44章 清軍名將張勇第259章 出乎意料的棄城第64章 變革的威力第197章 先挫銳氣第30章 無題第97章 草創的軍情司第211章 瓶頸的突破第59章 無題第90章 援助水西第90章 俘虜處置第142章 會晉王
第49章 烽火燎原第98章 有後之喜,酒後之語第163章 廣州戰役(九)第143章 講武會一第276章 勸進風潮第39章 聖意第277章 登基即位,人生之巔第158章 輝煌大勝,揚帆的風第208章 英年早逝第221章 崇明之基,喪心病狂第103章 用間——擴散效應第175章 後來者的心思第245章 天變第49章 烽火燎原第69章 勳章,土地第50章 伏擊第117章 籌劃反攻第130章 人力優勢,有女舒心第54章 再退第274章 定江南,見士紳第100章 英雄頌歌第107章 厭炮厭勝?第45章 險地——灰坡第81章 書院第247章 兵至衡陽,說客第117章 困難的基礎工程第1章 陌生之地第136章 夢珠的憧憬第251章 晉封鄭王,三桂投誠第19章 景東會師第39章 三鬼與成醜第26章 提點第125章 軍人婚配第78章 聯合部隊,籌劃大局第142章 會晉王第119章 訓誡,南征第85章 急行第58章 少年夢,新錢,質變第7章 思想理論,倭國來使第79章 最親近的密諜第111章 結果第45章 元江接觸戰第144章 主次之分第11章 杭州,西湖第129章 僱傭海軍,新皇新象第101章 夜談第127章 權臣,制裁和獎勵第156章 金秋之時第146章 撤退不易第65章 佈署第82章 調整佈署第224章 討朔軍成,攻克福州第144章 空前激勵第113章 設想繁雜,姐弟情深第36章 史載之降將第48章 急轉直下第34章 攀龍附鳳,議和煙幕第113章 設想繁雜,姐弟情深第50章 低估與高估第83章 水西之變第34章 盞達土司的難題第196章 鑑第184章 臨機而變第155章 廣州戰役(一)第161章 廣州戰役(七)第262章 遼東攻略第119章 訓誡,南征第164章 廣州戰役(十)第249章 殿下不易,酒後點透第65章 佈署第211章 瓶頸的突破第61章 下龍開發,年節說客第110章 宗室臨陣第202章 總攻(二)第79章 最親近的密諜第118章 破釜沉舟?第14章 篡改聖旨?第25章 三鬼之謀第24章 隻手欲擎天第77章 突破,崩潰第70章 正面決戰第103章 產馬之地——河套第20章 緊鑼密鼓第196章 鑑第157章 廣州戰役(三)第239章 揚帆海上,鄭經去臺第59章 無題第13章 宗室留守第88章 毒蘑第44章 清軍名將張勇第259章 出乎意料的棄城第64章 變革的威力第197章 先挫銳氣第30章 無題第97章 草創的軍情司第211章 瓶頸的突破第59章 無題第90章 援助水西第90章 俘虜處置第142章 會晉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