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定都之慮,拍賣逆產

明朝開創時,將國家的首都確定爲南京,後來遷都至北京。而北京就在當時的勁敵蒙古附近,遷都被形容爲“天子守國門”。而末代皇帝崇禎,在國難臨頭的時候未曾丟棄皇都倉皇逃跑,又詮釋了“君王死社稷”這句話。

當然,成祖遷都北京,在很大程度上是爲了加強對北方軍隊的控制,抵禦北方敵人的侵擾。因爲明朝的威脅主要來自北方,前期是蒙古人,後期是滿洲人,爲了防禦少數民族的南下侵擾,必然要在長城沿線部署重兵,如果把首都放在南京,那麼皇帝就要把北方的重兵交給他人統一指揮。無論這個人有多麼忠誠,作爲封建皇帝始終是不會放心的。

天下精兵良將,盡在九邊。在沒有現代通訊、交通工具的時代,如果放手賦予戍邊重兵集團主將足夠的自主權,他們向安祿山看齊的風險很可能上升到令人無法承受的地步;如果仿效宋朝奉行“守內虛外”的政策,束縛戍邊重兵集團主將的手腳,軍隊的作戰能力又將遭到嚴重削弱。

況且,北京的地緣位置屬交通要衝。佔住北京,就挾制了西北到東北、北方到南方的四條關口(這是四條生命線),北京城外有太行山、軍都山、燕山,地勢高峻,“以燕京而視中原,居高負險,有建瓴之勢”,“形勝甲天下,層山帶河,有金湯之固,誠萬古帝王之都”。

有利則有弊,定都北京第一是首都位於邊境,對於國防要求太大,使得邊境部隊沒有多少戰略縱深。迴旋餘地很小,於國防有弊;其次是當時中國的經濟中心是江南一帶,供應首都的物資開銷,之前完全是靠大運河運輸從南方供應。這無疑加大了人力物力的耗費,且有可能拖慢江南地區的經濟發展。對整個國家的發展不利。

既然是有利有弊,便要反覆權衡,而朱永興最後決定依舊把北京作爲首都,最重要的一點其實還在“天子守國門”上。在來自北方的侵略威脅消失前,國都設在北京,是一種倔強的面對挑戰的態度。也能顯示中興後的大明王朝朝氣蓬勃、勇於直面挑戰、迎難而上的精神風貌。而且,北京一連數百年都是全國政治文化中心,人們自然有一種嚮往的向心力,會增加全國團結和統一的力量。

儘管有困難,但不是不能克服的。漕運可以轉爲海運。官家承運可以轉成商家承辦,在目前的航海條件下,是完全可行的。北方氣候和環境雖然惡劣,但小冰河期最寒冷的時期已經過去,自然條件正日漸轉好。

南京固然也是首都的選擇,但它充當國都的時代,幾乎全是分裂時代。而且很多建都於此的王朝,都在短短的期間內。發生變化,包括令後人惋惜的悲劇。朱永興雖然不是很迷信,可也擔心在這金粉享樂之地的時間太長。出現文恬武嬉的局面。

再從向外擴張墾殖考慮,向南向北是兩個方向,南弱北強是一目瞭然的事情。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保持並增強北方的軍事力量,並將熱力輻射到遙遠的東北地區和西北地區,定都北京也是相當必要的。

而從決定北伐成功後遷都開始。一系列的舉措便開始落實實施。而在這項重大的政治舉措影響下,政府亦隨之推出了相應的經濟活動。比如拍賣北方新光復地區的逆產、敵產。目前主要是一些大中城市的商鋪。更新的信息不斷由北方官員傳至戶部,經過整理後印刷成冊。或是張貼於外,廣而告之。

無疑,定都北京將是這種拍賣活動的催化劑,而北京及周邊城鎮的商鋪則是最受關注的。天子腳下,經濟發展和繁榮是可以預期的。

“天津,嗯,既是港口,又是商貿集散之地,比之京城亦不遑多讓。”張川天拿着一份剛剛抄錄回來的名錄在仔細分析。

因爲剛剛光復,名錄很粗疏,多是一些早已有漢奸定論的附清、助清皇商的家族產業,其餘的還要進一步整理甄選。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張施華有些鄙視地一笑,說道:“可錯看了形勢,也是家敗人亡的下場啊!想當年,他們何等風光,皇商啊,戴着官帽的商人呢!”

“不是看錯了形勢,而是違背了商道。”張川天輕輕搖頭,用筆將幾個中意的商鋪圈起來作爲備選,語重心長地說道:“聖上說過:商業無國界,商人有國籍。既是大明子民,卻資敵助虜,與漢奸何異?今若不以重罪治之,此等敗類還會出現,於國於民有大害也!”

“爺爺,其實也算是錯看形勢啊!”張施華不服氣地說道:“您看那商團,於萬歲潛龍時全力襄助,如今可都是發達了。就說這拍賣商鋪吧,同樣的價錢,他們可是有優先權,還不是萬歲在感謝他們?”

張川天微微一笑,讚賞地看着孫女,說道:“那是人家應得的,當初襄助也是冒了風險,要有膽量和眼光,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便象宮中的貴妃娘娘,與萬歲那是患難夫妻,萬歲又是個念舊重情之人,如不犯錯,這恩寵怕是不會衰的。”

張施華沉默了片刻,黯然地嘆了口氣。如果說之前因爲爺爺的攀龍附鳳還有些讓她不是很情願,現在由於對朱永興增加了瞭解,她的心態卻起了很大的變化。內宮空虛,只有三位貴妃,而且都幾乎沒有了成爲皇后的資格。位列中宮,成爲帝國最尊貴的女人,對那個時代的女人確實有極強的吸引力。

張川天也無奈地嘆了口氣,說道:“萬歲英明睿智,心思縝密。正因如此,他才遲遲不充實後宮,害怕有人不淑,引起後宮爭鬥,以致舊人受屈。所以呢,精明於外的,工於心計的,行事幹練的,心狹肚窄的,頤指氣使的……等等,皆不在萬歲挑選之內。”

張施華眨了眨眼睛,揶揄道:“那豈不是要找個傻子?”

張川天瞪了孫女一眼,說道:“你這丫頭,口無遮攔。好好想一想,你犯了哪條忌諱,想不通啊,永遠也進不了皇宮。”

張施華皺着秀眉,冥思苦想了一會兒,試探着說道:“萬歲是不是懷疑我工於心計,通過結好小公主來接近他?”

張川天點了點頭,說道:“怕是如此啊!”

張施華無奈地翻了翻眼睛,嘆息道:“這也沒辦法啊,不通過小公主,哪能進皇宮,哪能讓萬歲看到我啊?”

張川天沉思了一會兒,緩緩說道:“有些操之過急了。緩一緩,緩一緩,興許能有所轉機。”

……(未完待續)

第174章 奇襲潮州第42章 死地反叛,土官投效第125章 反攻之前第118章 破釜沉舟?第269章 光復神京,天下轟動第21章 登陸山東第71章 流寇戰術第195章 無題第90章 援助水西第273章 潰敗第246章 江浙內亂,朱三太子第114章 基礎——制度建設第62章 倖存者的打擊第75章 恬然自樂第64章 計議第7章 歡歌暢飲第67章 排除萬難第168章 多番的降將第213章 清廷之反應第145章 妥協第105章 二等輔兵第268章 南京城破,攻打滿城第79章 最親近的密諜第119章 棄滇,假投誠第23章 暹羅國情第160章 廣州戰役(六)第115章 緬甸的條件第134章 漢化土司第51章 渡河,渡河第83章 北望第26章 提點第86章 輕視,放鬆第21章 柔情蜜意第100章 英雄頌歌第263章 真假太子,山東於七第57章 豁賤爲良,成親納妃第6章 暹羅來使第78章 聯合部隊,籌劃大局第85章 急行第172章 無題第41章 天機不可泄露第140章 結局已定第137章 雄心壯志第77章 夔東十三家第132章 名人陰影第2章 高平莫氏第162章 廣州戰役(八)第115章 緬甸的條件第274章 定江南,見士紳第124章 隨想第105章 軍屬優待,女科第248章 下臺階,謀劃第134章 漢化土司第118章 極度震駭第88章 毒蘑第132章 名人陰影第119章 不動如山?第60章 會趙王第149章 經濟手段第64章 計議第181章 賤民奴僕,攻陷梅州第34章 盞達土司的難題第76章 神示,開源節流第121章 暫時相安第169章 譏諷第214章 家和萬事興第62章 亂汝心智,海上感慨第52章 血戰廝殺第41章 天機不可泄露第238章 薩摩藩,綁架成功楔子第257章 會見十三勳,明末失政第37章 緬局有變第89章 反攻之謀,三鬼之難第237章 京師暗戰,伐倭之意第134章 失敗,爭吵第107章 厭炮厭勝?第106章 不負第80章 京師大亂第229章 內政之治,疑惑未解第36章 坦白,困城聚殲第101章 鐵腳板和轟天炮第114章 沿海遷界第144章 主次之分第140章 工部主事第119章 棄滇,假投誠第101章 夜談第81章 襲擾第69章 軟實力第147章 一戰定遼?第147章 身心俱疲第15章 正妃虛懸第117章 斷臂?第109章 百無禁忌第2章 鬥熊救美第98章 以南養北第147章 一戰定遼?第116章 不悅的提議第111章 結果第213章 清廷之反應
第174章 奇襲潮州第42章 死地反叛,土官投效第125章 反攻之前第118章 破釜沉舟?第269章 光復神京,天下轟動第21章 登陸山東第71章 流寇戰術第195章 無題第90章 援助水西第273章 潰敗第246章 江浙內亂,朱三太子第114章 基礎——制度建設第62章 倖存者的打擊第75章 恬然自樂第64章 計議第7章 歡歌暢飲第67章 排除萬難第168章 多番的降將第213章 清廷之反應第145章 妥協第105章 二等輔兵第268章 南京城破,攻打滿城第79章 最親近的密諜第119章 棄滇,假投誠第23章 暹羅國情第160章 廣州戰役(六)第115章 緬甸的條件第134章 漢化土司第51章 渡河,渡河第83章 北望第26章 提點第86章 輕視,放鬆第21章 柔情蜜意第100章 英雄頌歌第263章 真假太子,山東於七第57章 豁賤爲良,成親納妃第6章 暹羅來使第78章 聯合部隊,籌劃大局第85章 急行第172章 無題第41章 天機不可泄露第140章 結局已定第137章 雄心壯志第77章 夔東十三家第132章 名人陰影第2章 高平莫氏第162章 廣州戰役(八)第115章 緬甸的條件第274章 定江南,見士紳第124章 隨想第105章 軍屬優待,女科第248章 下臺階,謀劃第134章 漢化土司第118章 極度震駭第88章 毒蘑第132章 名人陰影第119章 不動如山?第60章 會趙王第149章 經濟手段第64章 計議第181章 賤民奴僕,攻陷梅州第34章 盞達土司的難題第76章 神示,開源節流第121章 暫時相安第169章 譏諷第214章 家和萬事興第62章 亂汝心智,海上感慨第52章 血戰廝殺第41章 天機不可泄露第238章 薩摩藩,綁架成功楔子第257章 會見十三勳,明末失政第37章 緬局有變第89章 反攻之謀,三鬼之難第237章 京師暗戰,伐倭之意第134章 失敗,爭吵第107章 厭炮厭勝?第106章 不負第80章 京師大亂第229章 內政之治,疑惑未解第36章 坦白,困城聚殲第101章 鐵腳板和轟天炮第114章 沿海遷界第144章 主次之分第140章 工部主事第119章 棄滇,假投誠第101章 夜談第81章 襲擾第69章 軟實力第147章 一戰定遼?第147章 身心俱疲第15章 正妃虛懸第117章 斷臂?第109章 百無禁忌第2章 鬥熊救美第98章 以南養北第147章 一戰定遼?第116章 不悅的提議第111章 結果第213章 清廷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