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收糧

第285章 收糧

日後,中國麪粉市場有十大品牌:古船,香滿園,金龍魚,河套,百樂麥,香雪,中裕,金沙河,五得利和塞北雪,這十大企業佔據了全國麪粉銷售五成左右的市場,剩下的中小企業再瓜分剩下的五成。

李耒在超市裡看到的五得利麪粉就是這十家企業之一,這家企業的老闆是號稱中國麪粉大王的丹志民,丹志民年齡比李耒還小,今年才二十五歲,出生於河北大名縣的一個農村家庭,家裡勉強能吃飽飯,但也沒啥閒錢。

高中畢業後他沒考上大學,便去了一家機械廠工作,工作了幾年後攢了一些錢,他看着當時社會上不少人下海賺了錢也覺得眼熱,便開始琢磨,這一琢磨還真被他琢磨出了一些東西來,當時的大名縣盛產小麥,但整個大名縣都沒有一家像樣的麪粉廠,他就覺得開面粉廠肯定能賺錢,然後便拿着這些錢和父親、弟弟以家庭聯產承包方式開辦了一家麪粉廠,取名爲五得利。

爲啥叫五得利呢?這就是丹志民給麪粉廠定下的經營理念——客戶得利、農戶得利、員工得利、國家得利、企業得利,五方得利,所以就叫五得利。

創業的過程是艱難的,五得利麪粉廠剛一成立就遇到了難題,十幾個人加工了15噸小麥,本以爲能大賣一筆,可曾想壓根就沒有人買;麪粉一直積壓在倉庫就意味着工廠不能正常運轉,一家人圍在一起苦思冥想,最後丹志民想到了一個方法,用糧食換面,靠收加工費賺錢。

丹志民怕大家覺得加工費太貴,他又決定只收市場價的一半,這種模式更能爲農民接受,因爲他們平時自己吃麪粉也要去找地方磨面,用石磨磨面效果遠不如機器磨面,五得利要價便宜、出面又快又好,一下就吸引了許多當地農民揹着麥子去磨面,漸漸地工廠就正常運轉了起來,丹志民一家也因此小賺一筆。

但麪粉行業門檻並不高,許多人看見丹志民賺到錢後,也動了開面粉廠的心思,一時間,整個大名縣的麪粉廠如同雨後春筍一般,從2家猛增至36家;好多小麪粉廠爲了搶生意,紛紛壓低加工費,同時爲了賺取利潤,又開始弄虛作假,五得利卻反其道而行之,繼續嚴把質量關,不管是給農民的麪粉,還是給其它客戶的麪粉,質量都非常好。

同時又用擴大生產規模來攤低成本,那些小廠的麪粉沒有五得利好、加工費也不比五得利的便宜、服務態度就更不如了,還怎麼和五得利競爭?於是乎,大名縣的小麪粉廠紛紛倒閉,五得利卻是越做越大,短短一年時間就成爲行業標杆,在當地徹底站穩了腳跟。

但是很快,五得利就遇到了瓶頸,大名本地市場已經被他們吃的差不多了,廠子想要繼續發展,就必須走出來,於是丹志民便親自帶着麪粉去HD市裡推銷麪粉,一開始沒人願意收他們的,因爲糧食行業都喜歡從老合作商那裡進貨,外來的廠家不清楚底子,萬一出問題就麻煩了。

好在五得利這兩年的功夫沒有白費,他們的產品成本比其它麪粉廠低得多,所以丹志民可以使用大幅度讓利的手段來吸引糧油店合作,他們的麪粉質量確實好,看着白、吃着香,顧客只要買了第一次,以後基本就只認他們家了,而糧油店進貨的時候,只要一個電話打過去,五得利就會在約定好的時間如數送來麪粉,還幫他們運到店裡面碼好,價格便宜、質量好、服務也吊打其它競爭對手,這樣的麪粉怎麼可能不受歡迎?

五得利很快就席捲了整個HD市場,等他再去河北其它城市談合作的時候,就不用那麼費勁了,當地的糧油店早就從同行那兒聽說過五得利的大名了,甚至不用他過去,SJZ等地的糧油店就紛紛打過來電話,要從他這兒進貨。

在拿下整個河北市場後,丹志民又將五得利麪粉送入天津,天津是大城市,耕地面積少、人口衆多,麪粉都需要從外面購買,所以這個市場拿下來也不算難;等徹底在TJ市場站穩腳跟後,丹志民又雄心勃勃準備進軍京城市場,這次就不那麼容易,因爲京城是全國的中心,所有大面粉廠都盯着呢,市場早已飽和,但他愣是憑藉質優價廉服務好,有驚無險地進入了京城,把五得利麪粉送入各大超市以及糧油店之中,所以纔有了李耒看到的這一幕。

李耒買了一袋五得利的麪粉,帶回四合院裡,讓廚師做點麪食嚐嚐,然後認真地開始考慮惠農進軍糧食加工領域的問題,之前沒有開始是因爲時機不對,想要進軍糧食加工產業就得獲取糧食,而此前糧食都是統購統銷的,私營企業沒有收購糧食的資格。

但是今年政策開始放鬆了,二月份的時候政務院發佈了關於加快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的通知,指出要在糧食流通體制改革要把握有利時機,在國家宏觀調控下放開價格,放開經營,增強糧食企業活力,減輕國家財政負擔,進一步向糧食商品化、經營市場化方向推進。

而且據李耒瞭解,細則也會在今年出來,具體內容包括國家定購的糧食全部實行“保量放價”,即保留定購數量,收購價格隨行就市……糧食價格和購銷放開以後,國家對糧食實行保護價制度,並相應建立糧食風險基金和儲備體系。

爲什麼會這麼做呢?原因有幾點,首先全國糧食連續幾年豐收,糧食總產量突破四億噸,去年已經達到4.43億噸,人均糧食接近三百八十公斤,再算上蔬菜、肉蛋等食物的總產量,人民已經不用擔心餓肚子了,所以適當放開糧食流通也在情理之中。

其次,現有的糧食流通領域存在許多問題,體制僵化、人浮於事、浪費嚴重、貪污腐敗、效率低下等其他國有企業存在的問題糧食流通領域都有。

另外去年國家再次提高糧食統銷價格,實現購銷同價,糧食統銷價格提高後,糧食部門的經營費用仍由財政補貼;對城鎮居民口糧繼續實行憑證、憑票、定量供應政策;對農村平價糧銷售也繼續實行計劃供應,在提高糧食統銷價格的同時,國務院決定給城鎮居民適當補貼。

這些補貼也給國家增加了不少財政負擔,所以就算是爲了減輕負擔、促進糧食流通系統進行改革,也要放開糧食流通的限制,讓民營企業來充當這條沙丁魚,促使國有糧食流通機構進行改革。

當然,也有後世的經濟學家分析,認爲這是在供大於求的情況下將市場風險轉嫁給農民;但不管究竟是什麼原因,糧食流通領域放開已經成爲定局,現在雖然還不是全面放開,但對惠農來說,進軍糧食流通加工領域的機會已經成熟。

至於橫跨多種經營,對李耒來說也不是問題,他現在開飼料廠也要收購糧食,再開面粉廠也就是多收購一些而已,中原省原本就盛產小麥,收購起來也不難,小麥拉回來磨成麪粉,麥麩拿去做飼料,麪粉還能供應方便麪廠,連配套方案都有了,絕對比其他企業更方便。

而且他之前爲了幫助哈薩克斯坦的麪粉廠恢復生產,就已經儲備了一些人才、設備購買渠道也打通了,幾乎可以直接上馬。

另外,麪粉和食用油的銷售渠道有很大的共同之處,日後金龍魚就橫跨了大米、麪粉、食用油三大市場,而且這三個市場都進入了全國前十,益海嘉裡能做的事情我爲什麼不行?

先回河陽把麪粉廠開起來,然後再去東北尋找機會,瞅瞅能不能在五常註冊一家米業公司,東北的商業環境肯定沒有南邊那麼好,但李耒之前開的飼料廠和食品加工廠也沒出啥大問題,而且他現在的身份地位又有提升,去那邊開家大米加工廠應該不會有太大的麻煩。

至於南邊就更方便了,全國稻米產量排名前五的省分別是:HLJ、湖南、江西、江蘇、湖北,湖南有袁老幫忙介紹,湖北的話早就和當地領導混熟了,江蘇和江西也都有當初華東水災留下的人情,到這些地方建廠就是一句話的事兒。

考慮了一晚,把思路理清楚,李耒便去找杜老和童老聊了聊,他倆對李耒的想法也很支持,“現在農民不愁吃的了,但掙錢還是不容易,賣糧尤其難,賣給糧站好多時候收回來的都是白條,這些白條是不可能拿去買油鹽、給孩子交學費的,所以引入民營經濟進入糧食收購行業,多少能給他們一點兒實惠。”

他倆身爲農業方面的高級智庫專家,很清楚當下的形勢,以現如今的糧食產量,已經不需要國家把糧食都握在手裡了,每年只需要完成保底收購量就行,剩下的大可以交給民營企業去收購、加工、出售,這樣有助於讓農民得到實惠,讓消費者吃到更好的精加工糧食,還能刺激國營企業改制,減少政府開支,所以沒理由不支持李耒這麼做。

他們倆的話在某種程度上代表了最高層的意思,聽他們這麼說李耒就放心了,但林毅夫針對這項政策提出了不同的觀點,“放開糧食流通確實是好事,但根據現在的情況,在剛開始放開的時候,很有可能出現糧食暴漲的情況。”

他總結了幾個原因,首先以前那些國有企業不擔心收購任務完不成,因爲農民除了把糧食賣給他們沒有其他選擇,現在有了私營企業加入收購,這就形成了競爭,農民肯定是那邊給的價格高賣給那邊,所以必然會出現雙方爭相漲價收購的情況,到時候你漲三分我漲五分,這漲價可就停不下來了。

其次,這些年農村人口一直在向城市進行大規模流動,導致農業生產和供給出現結構性短缺,雖然糧食的產量上去了,但花錢購買糧食的人也越來越多,糧食價格自然會增長。

最後,此前糧食市場是相對封閉的,地方上的糧食只能賣給本地糧站,現在外地企業也可以過去收購了,南方經濟好,城市人口多,對糧食的需求量大,糧食價格也高,到北方收購糧食去南方銷售顯然有利可圖,所以一定會有外地商人過來收購糧食,而糧價先期上漲的信息,通過各種途徑迅速傳播,肯定會助長農民的漲價心理預期和惜售心理。

他們就會不急着賣糧而是選擇待價而沽,如此以來市面上流通的糧食就少了,收購者爲了早日完成收購目標只能漲價,看到漲價農民更加惜售,這就形成了惡性循環,再次推動糧食價格上漲。

另外,朱總提出的人民幣貶值也會促使糧食漲價,現在國內的糧食價格雖然比國際市場高百分之二十,但算上人民幣貶值百分之五十七,那麼把糧食送到國際市場上出售依舊可以賺取百分之三十的利益,雖然國家嚴格控制糧食出口,但在巨大的利益面前肯定會有人想辦法,這還是會促使糧價上漲。

這不過這就跟李耒沒啥關係了,這是他們幾位專家要操心的事情,李耒只需要知道他能收小麥開面粉加工廠就好。

回到中原省,李耒先後跟邢書望還有河陽的父母官勞勇勝聊了聊,他們在大方向上都很支持,只是在細節上稍有猶豫,最大的擔心就是害怕李耒出價太高影響河陽完成正常的銷售任務。

“這個您放心,到時候糧食局出多少錢,我這邊也是多少錢,要是最後糧食局沒收夠,我直接按照收購價給他們補足缺口就行!”李耒這麼一說,勞勇勝也放心了。

回去準備一番,等三夏時節來臨的時候,河陽各鄉鎮都出現了惠農公司的小麥收購點,他們也開始收糧了。

這是今天的,明天的更新俺爭取正常時間發

(本章完)

第101章 接手第175章 電視廣告第2章 你還是太年輕啊第420章 資源共享第275章 開會第251章 華東水災第371章 互聯網的曙光第159章 多用拖拉機第101章 接手第32章 四系配套法和育種壟斷(求收藏)第121章 戰術第303章 一路向西第297章 麪粉分類第225章 砸錢第113章 蓋房子第370章 兔死狐悲第339章 大豆第345章 靚女先嫁第2章 你還是太年輕啊第296章 不一樣的麪粉第349章 民生開業第404章 恢復生產第342章 海南基地第341章 非轉基因育種第208章 紛紛亂亂第235章 奇貨可居第7章 超哥第361章 別尿老闆地盤上第46章 外包第155章 你們這還招人不?第42章 美國雞蛋就是好第373章 熱銷第170章 大禮第361章 別尿老闆地盤上第36章 雞你太貴第263章 大掃貨第1章 《母豬的產後護理》第283章 植入廣告第432章 循環產業鏈第366章 圖窮匕見第51章 再等半小時第316章 民族企業大反攻第411章 不錯的開始第159章 多用拖拉機第187章 又見老牟子第281章 自首第109章 王牌銷售第79章 一個人的命運啊第147章 希望誕生第243章 諸城第108章 熟人推介第216章 順便買點東西第105章 設備租賃第146章 年會第461章 輿論預熱第219章 東北第372章 《稻花香》上映第264章 方便麪大王第416章 有限多元化第300章 八七計劃第389章 網易第408章 挖人第184章 未來的對手第182章 洋廠長第228章 新時代的麥客第250章 託卡耶夫第404章 恢復生產第336章 辣條第208章 紛紛亂亂第15章 馬強東第316章 民族企業大反攻第83章 民豬第163章 蜜月旅行第409章 奶牛育種第144章 生意好做第265章 又一個人才納入麾下第403章 洪水來了第32章 四系配套法和育種壟斷(求收藏)第451章 入世前夕第138章 養豬院士第13章 康貝爾鴨第44章 鄉鎮企業第1章 《母豬的產後護理》第365章 百萬畝椰林第185章 益海嘉裡第21章 供港豬第241章 大哥大第363章 都是聰明人第47章 創業艱難第200章 白羽雞出欄第167章 異國相見第151章 比日本的好第424章 365便利第189章 盼盼第85章 推銷第273章 還沒發力你就倒下了第296章 不一樣的麪粉第300章 八七計劃第8章 又一位大佬第262章 萬里平川一片新
第101章 接手第175章 電視廣告第2章 你還是太年輕啊第420章 資源共享第275章 開會第251章 華東水災第371章 互聯網的曙光第159章 多用拖拉機第101章 接手第32章 四系配套法和育種壟斷(求收藏)第121章 戰術第303章 一路向西第297章 麪粉分類第225章 砸錢第113章 蓋房子第370章 兔死狐悲第339章 大豆第345章 靚女先嫁第2章 你還是太年輕啊第296章 不一樣的麪粉第349章 民生開業第404章 恢復生產第342章 海南基地第341章 非轉基因育種第208章 紛紛亂亂第235章 奇貨可居第7章 超哥第361章 別尿老闆地盤上第46章 外包第155章 你們這還招人不?第42章 美國雞蛋就是好第373章 熱銷第170章 大禮第361章 別尿老闆地盤上第36章 雞你太貴第263章 大掃貨第1章 《母豬的產後護理》第283章 植入廣告第432章 循環產業鏈第366章 圖窮匕見第51章 再等半小時第316章 民族企業大反攻第411章 不錯的開始第159章 多用拖拉機第187章 又見老牟子第281章 自首第109章 王牌銷售第79章 一個人的命運啊第147章 希望誕生第243章 諸城第108章 熟人推介第216章 順便買點東西第105章 設備租賃第146章 年會第461章 輿論預熱第219章 東北第372章 《稻花香》上映第264章 方便麪大王第416章 有限多元化第300章 八七計劃第389章 網易第408章 挖人第184章 未來的對手第182章 洋廠長第228章 新時代的麥客第250章 託卡耶夫第404章 恢復生產第336章 辣條第208章 紛紛亂亂第15章 馬強東第316章 民族企業大反攻第83章 民豬第163章 蜜月旅行第409章 奶牛育種第144章 生意好做第265章 又一個人才納入麾下第403章 洪水來了第32章 四系配套法和育種壟斷(求收藏)第451章 入世前夕第138章 養豬院士第13章 康貝爾鴨第44章 鄉鎮企業第1章 《母豬的產後護理》第365章 百萬畝椰林第185章 益海嘉裡第21章 供港豬第241章 大哥大第363章 都是聰明人第47章 創業艱難第200章 白羽雞出欄第167章 異國相見第151章 比日本的好第424章 365便利第189章 盼盼第85章 推銷第273章 還沒發力你就倒下了第296章 不一樣的麪粉第300章 八七計劃第8章 又一位大佬第262章 萬里平川一片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