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4章 永業田和職分田

第二天,馬林直到中午才醒來。然後,不知道想到了什麼,他忽然猛地從牀上坐起來,披上睡袍,穿着拖鞋,就從王宮後院跑到王宮前院辦公區去了。

“施瓦茨,那幫兄弟們走了嗎?”

施瓦茨看到馬林這副剛睡醒的模樣,愣了愣,纔回答道:

“還沒,他們今天還要去好幾個部門集中辦理手續。比如,退伍手續啊,還有退伍後的福利待遇落實問題。畢竟,他們至少都是小隊長級別的,退伍後還要分土地的。總得算下來,沒有幾天辦不好。”

“分土地?”馬林愣了愣。然後,他忽然問道:

“我在特塞爾島上不是給他們每家都分了5尤格拉姆土地嗎?還要分?”

施瓦茨點點頭,道:

“是啊,5尤格拉姆也就60畝,這是給普通退伍老兵的待遇。但他們都是軍官,按照我和科勒商議的方案,小隊長退伍都是200畝起步的。連隊長更高,是500畝起步。而那個副方陣長,估計得分1000畝私田。我和科勒商量過,這些田不算貴族封地,需要納入莊園體系集體耕種。到時候,這些田除了要繳納什一稅外,還需要另外交一成的田畝稅。但也有好處,那就是,莊園裡的農奴可以免費幫他們耕種。這是昨天我和科勒剛剛商議的,還沒來得及彙報呢。您看,這個方案如何?”

馬林想了想,道:

“方案是不錯,但是,之前送他們的每戶60畝(5尤格拉姆)田答應過免稅的。所以,那60畝還是免稅。另外增加的,按你們的方案算吧。還有,告訴他們,一成的田畝稅只在他們在世的時候生效。如果他們的子女繼承了土地,若是子女參軍了,繼續收一成田畝稅。要是子女不參軍,則要另外加收一成的戰爭稅。”

“以後,若是等到肥料秘密泄露了,那麼壟斷田畝就沒了意義。到那時,我會選擇將土地都分給農奴。然後,按照這個稅法收稅——每畝15磅的什一稅,一成的田畝稅,外加一成的戰爭稅。當然,戰爭稅軍人家庭可免徵。”

這是馬林的長遠計劃,眼下,他靠着掌握了肥料機密的優勢,壟斷了大量土地,作爲自己名下的莊園。但是,馬林知道,農奴制遲早是要取消的。到時候,難免要分土地給農奴們,讓他們成爲農民。

到時候,若是沒了莊園的產出,國家財政就容易崩潰。因此,馬林事先做好計劃。就算自己活着沒等到解放農奴,也可以交給凱撒來搞。有了穩定的兩成的稅收(什一稅是教會的),國家財政開支也就能頂過去了。

到時候,那一成的田畝稅,就是用來維持政府開支的。而那一成戰爭稅,則用於養活龐大的軍隊。

當然,眼下貴族的封地以後還是不收稅的。但那不要緊,因爲,馬林背後有一個偌大的美洲。以後,在美洲殖民地也可以這樣收稅。如此,就不怕稅收不夠了。

而現在,不管馬林也好,其他君主也罷,歐洲目前君主們的財政其實只依靠自家領地的產出。就連給大臣開薪水,也是自家領地產出。最多,可以收點商業稅和關稅。這樣的稅收體系,難怪歐洲各國養不起十幾萬大軍。就連法國這樣的歐洲頂級大國,打個仗也就出動幾萬軍隊。君不知,華夏春秋戰國時代,一個秦國,不過500萬人口,但滅楚的時候,在李信的20萬大軍慘敗的情況下,還能拿出60萬大軍……其軍隊數量,已經遠超過人口的十分之一了……

而現在的法國,人口1500萬人以上。要是按照戰國時秦國的舉國皆兵模式,得湊出200萬大軍才合理。可是,因爲國家沒有普遍稅收,君主都窮,10萬大軍都養不起……

當然,現在馬林獨佔肥料技術,還能吃獨食很多年,倒是不急着分土地。可是,也可以先在分到土地的退伍老兵身上試驗下田畝稅了。等大家都適應了田畝稅的存在,以後,等到全面分田的時候,大家也就見怪不怪了。如果軍人都接受了這種稅收,還用管農奴?軍人手裡握着的,可是槍桿子……

而且,這些退伍老兵的田畝收益,也是非常高的。有了馬林提供的肥料,他們的田畝,畝產至少都有400磅以上。就算扣除一成田畝稅,外加15磅的什一稅,至少也有345磅。刨除成本,獲利怎麼得也有300磅。在目前糧價高昂的前提下,每畝地年收入可達300芬尼,也就是5個金幣。60畝就是300個金幣,200畝的話,那就是1000個金幣啊……這個收入,比一般的采邑騎士都不差……

而且,因爲不像采邑騎士那樣需要養戰馬和侍從,開支要少一大半。這些收入,那可都是純收益啊……

……

馬林喝了點蜂蜜水醒了醒酒後,覺得應該改善改善這個計劃……

除了要讓士兵們適應稅收外,馬林還覺得,似乎土地繼承並不妥……

比如,這個老兵做到了連隊長,分到了500畝地。可是,他的兒子就算參了軍,也未必能升到連隊長啊。要是世世代代繼承500畝地,似乎,不太公平……

……

這時候,馬林忽然想到了唐朝的均田制。按照唐制,土地主要分爲永業田、口分田和職分田。

其中,永業田爲20畝,是可以傳家的,有土地產權。而口分田,則屬於分配給壯年勞力的土地。若是死了,是要收回去的。這種口分田,實際上相當於國有土地給私人種。而地租,就是田賦。

另外,針對官員,還有職分田。就是按照職務,分給田畝。這是用來抵消工資的,也就是說,給你田種,就不發你工資了。反正,職田的產出,也足夠抵消工資了。

按照唐制,從一品官到九品官,職田數量從12頃到2頃不等。而古代一頃地是100畝,2頃地就是200畝。就算華夏古代畝產只有200多斤,畝收益1石米的話,年收益也有200石米了,非常可觀。

事實上,這種職田制度,比發薪水省事多了。古代沒有銀聯,官員領薪水和將士領軍餉非常不方便。若是遇到貪官,中間倒個手,那就完蛋了。而職分田,讓官員自己折騰去,省事很多。而且,不怕中間有貪官過手盤剝。

……

馬林也打算在北海國推廣這種制度,當然,貴族分田方式不變,但以後儘量朝北美封。而對於退伍軍官,馬林則打算分60畝的永業田,外加職分田。

永業田不用講,自然是私家田產。而職分田,馬林則打算給予“傳一世”的安排。所謂“傳一世”,就是隻傳一代的意思。主要是怕軍官子弟不爭氣,給他們一代緩衝。如果再下一代還不行,這個田就要收回了。

另外,永業田是按丁口授予的。只要有一個男丁,都可以授予永業田60畝。這個標準是唐朝的三倍,但馬林有這樣的底氣。畢竟,唐朝只有那麼點大的地方,塞外沙漠草原是不算的。能給每丁分20畝永業田還是因爲經過隋末大亂,人口銳減,土地很多的緣故。

而馬林手裡有偌大的北美和南美的潘帕斯草原,不愁沒有土地分。只要你有丁口,我就有足夠的田分給你……

第482章 腓特烈三世的求助第248章 沒那麼簡單第606章 炮銅和海軍銅第1308章 我馬漢三又回來了啦!第1024章 調集第四軍團南下第1032章 演戲和暗示第573章 路易十二的決定第787章 皇城炮聲第1534章 改變了東歐格局第1960章 馬諾防線第413章 根本停不下來第53章 求炮第1363章 諸侯們的恐懼第297章 喬治戰敗第1215章 秘密返回本土第577章 亞美利哥歸來第964章 硝石不夠?去智利挖!第661章 血戰(下)第1193章 大明航海終結者——劉大夏第1383章 老忽悠泰勒第1840章 假扮海盜?我也會!第1592章 爭奪貴族遺產第197章 蜂蠟和軟木第1664章 發展石油工業第1995章 阿爾薩斯校長第192章 去東方傳教的可能第768章 劉老根的覺悟第1213章 菸草第1206章 ***?第543章 對瑞典關係的調整第152章 除蟲菊和土農藥第1337章 少年神射手第1600章 家鄉迴避制度第1267章 未竟全功第1237章 錢的戰爭第1695章 “水土不服”第441章 截殺第1952章 女售貨員、物流和人力三輪車第81章 日德蘭大海戰(中)第1717章 不可抗力第852章 北海國第一批初中生第1850章 陸地上可以動手了第1165章 來吧,射我!第632章 春耕急缺勞動力第1957章 新達比克草原之戰(中)第1688章 公開處決第985章 算計第236章 該去印度買硝石了第1252章 一口老血第1667章 帶頭認購贖罪券第149章 哥倫布再出發第48章 戰後第1950章 欽定長絨棉產區第129章 外交公文的效果第1692章 羅伯特拜師第269章 夏爾馬第1820章 備戰設防第625章 熱銷的《歐洲民族起源考》第1185章 去江南買太湖豬第286章 瓦特蒸汽機出第1036章 西班牙人先動手了第1802章 足尾銅山第958章 劍麻纖維第176章 借種第1565章 我啥都領先,唯獨輸在人口上第2014章 鄉鎮公路和菜籃子工程第1658章 糧食加工產業第320章 戰馬卡爾第1818章 機會來了第349章 英格蘭僱傭兵第322章 俞大猷獨輪戰車(下)第686章 秀一下無敵戰艦第1428章 送兵又送錢糧第1807章 向巴黎進軍第2004章 英格蘭老表(我回來了!)第480章 再臨哥本哈根第20章 瑞典獨立第1909章 “船堅炮利”只剩“炮利”第1824章 蠻子和棉甲第874章 熱死牛第792章 巴拿馬陸路打通了第1493章 威廉王子第610章 印第安僱傭兵第1358章 呂訥堡的鹽和草原第1078章 摩洛哥形勢第1944章 第一場大戲開演第547章 格德司人實力大損第1244章 那老貨還沒死?第1248章 密謀第461章 援軍就位第975章 愛德華的佈局第1421章 殖民地的民族和文化問題第971章 誰是凱子?第500章 自立的機會第755章 需要走個流程,你且明年再來第1055章 一朵菊花第559章 黑糖也是寶第184章 死人了第140章 自我膨脹了第1129章 撤回北方
第482章 腓特烈三世的求助第248章 沒那麼簡單第606章 炮銅和海軍銅第1308章 我馬漢三又回來了啦!第1024章 調集第四軍團南下第1032章 演戲和暗示第573章 路易十二的決定第787章 皇城炮聲第1534章 改變了東歐格局第1960章 馬諾防線第413章 根本停不下來第53章 求炮第1363章 諸侯們的恐懼第297章 喬治戰敗第1215章 秘密返回本土第577章 亞美利哥歸來第964章 硝石不夠?去智利挖!第661章 血戰(下)第1193章 大明航海終結者——劉大夏第1383章 老忽悠泰勒第1840章 假扮海盜?我也會!第1592章 爭奪貴族遺產第197章 蜂蠟和軟木第1664章 發展石油工業第1995章 阿爾薩斯校長第192章 去東方傳教的可能第768章 劉老根的覺悟第1213章 菸草第1206章 ***?第543章 對瑞典關係的調整第152章 除蟲菊和土農藥第1337章 少年神射手第1600章 家鄉迴避制度第1267章 未竟全功第1237章 錢的戰爭第1695章 “水土不服”第441章 截殺第1952章 女售貨員、物流和人力三輪車第81章 日德蘭大海戰(中)第1717章 不可抗力第852章 北海國第一批初中生第1850章 陸地上可以動手了第1165章 來吧,射我!第632章 春耕急缺勞動力第1957章 新達比克草原之戰(中)第1688章 公開處決第985章 算計第236章 該去印度買硝石了第1252章 一口老血第1667章 帶頭認購贖罪券第149章 哥倫布再出發第48章 戰後第1950章 欽定長絨棉產區第129章 外交公文的效果第1692章 羅伯特拜師第269章 夏爾馬第1820章 備戰設防第625章 熱銷的《歐洲民族起源考》第1185章 去江南買太湖豬第286章 瓦特蒸汽機出第1036章 西班牙人先動手了第1802章 足尾銅山第958章 劍麻纖維第176章 借種第1565章 我啥都領先,唯獨輸在人口上第2014章 鄉鎮公路和菜籃子工程第1658章 糧食加工產業第320章 戰馬卡爾第1818章 機會來了第349章 英格蘭僱傭兵第322章 俞大猷獨輪戰車(下)第686章 秀一下無敵戰艦第1428章 送兵又送錢糧第1807章 向巴黎進軍第2004章 英格蘭老表(我回來了!)第480章 再臨哥本哈根第20章 瑞典獨立第1909章 “船堅炮利”只剩“炮利”第1824章 蠻子和棉甲第874章 熱死牛第792章 巴拿馬陸路打通了第1493章 威廉王子第610章 印第安僱傭兵第1358章 呂訥堡的鹽和草原第1078章 摩洛哥形勢第1944章 第一場大戲開演第547章 格德司人實力大損第1244章 那老貨還沒死?第1248章 密謀第461章 援軍就位第975章 愛德華的佈局第1421章 殖民地的民族和文化問題第971章 誰是凱子?第500章 自立的機會第755章 需要走個流程,你且明年再來第1055章 一朵菊花第559章 黑糖也是寶第184章 死人了第140章 自我膨脹了第1129章 撤回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