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送點半身板甲給愛德華

英國出兵,並不是幾天功夫就能做到的。畢竟,這個年代的英國,不設常備軍。所以,想要出兵,先得把軍隊都召集起來。

倫敦雖然有幾千兵馬,但是,亨利七世是不可能動用這支部隊的。畢竟,倫敦是英格蘭的核心地區。要是把軍隊全派出去了,法軍突襲倫敦,那亨利七世就玩完了。

所以,這次出兵,亨利七世動用的是在全國徵召的各地貴族的兵馬,和那7千長弓兵。英格蘭的長弓兵是一個很特殊的階層,他們不是貴族,但卻享有一定的特權,屬於介於貴族和平民之間的戰士階層。

眼下,火槍剛剛興起,除了馬林的軍隊、西班牙軍隊和條頓國的軍隊,以及受到支援的瑞典軍隊和西弗里斯蘭抵抗軍(大部分在呂伐登城破時被殺),其他國家的軍隊還沒有大規模使用火槍的歷史。

所以,這個年代,英格蘭長弓兵,還是全歐洲規模最大,遠程火力最強的兵種。當然,因爲板甲技術的加強,英格蘭長弓兵對騎士的殺傷力在下降。但是,用來打擊那些沒啥護甲的步兵,卻是恐怖無比。

即便是大名鼎鼎的瑞士方陣,若是遇到英格蘭長弓兵軍團,也是要跪的。就算是馬林的馬林方陣,遇到英格蘭長弓兵,也討不了好。

畢竟,不管是瑞士僱傭兵也好,還是馬林的西班牙方陣,也只有前三排的老兵,纔會穿胸板甲戴頭盔。後排的戰士,基本沒什麼護甲的。只要英格蘭長弓兵拋射,大量殺傷後排的步兵,簡直就是小菜一碟。

火槍兵唯一的優勢,就是訓練成本很低。像是馬林麾下的長矛手和火槍兵,都是訓練了幾個月就可以拉上戰場的。即使打沒了,再去招募和訓練唄。

但英格蘭長弓兵不同,他們都是從小開始練習射箭的,一練就是十幾年。不少英格蘭長弓兵的脊椎,因爲在發育的少年時期經常拉弓,都長變形了。

死一個火槍手,大不了再去招募或抓一個農夫來訓練幾個星期。可要是死一個長弓兵,那損失可就大了。因爲,長弓兵要十幾年的訓練才能出師。這一點,和騎士非常像。騎士的訓練,同樣要十幾年的時間。因此,拼消耗的話,長弓兵的損失,是沒法彌補的。

而這一點,也是最終英格蘭決定取消長弓兵階層的重要原因。英格蘭大約是在1596年取消長弓兵制度的,也就是在伊麗莎白一世的後期。當時,隨着宗教戰爭和西班牙大方陣的大放異彩,火槍已經逐漸成爲歐洲軍隊的主流。而弓箭,則慢慢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除了訓練成本過大和損失不起之外,板甲越做越儘量,使得長弓兵難以射穿,也是長弓兵被淘汰的重要原因之一。

雖然說,在很近的距離上,長弓爆發一下,還是可以射穿板甲的。但是,戰場上哪有機會讓長弓兵在很近的距離上悠閒地去瞄準板甲騎士啊?等板甲騎士靠近長弓兵了,這就意味着長弓兵將會遭到屠殺。因此,長弓兵一般只能通過拋射,隔着老遠打擊板甲騎士。但是,在板甲技術進步的情況下,遠距離打擊是無效的。

可是,火槍卻不同。即使距離上百米,只要鉛彈打中了,巨大的衝擊力,一樣可以傷害到板甲騎士。在這樣的情況下,各國自然更喜歡剋制板甲的火槍,而不是被板甲剋制了的長弓了。而且,訓練長弓兵,成本太高,時間太長。

……

當然了,因爲板甲成本高的問題,加上這個年代貴族們大多很窮。所以,你想找一個大量列裝板甲的軍隊也難啊。

說起來,板甲騎士數量最多的,大概就是法國了。其實說起來,法國弄那麼多板甲騎士,其實也是被英國人射怕了。後來法國板甲越做越堅固了,可以抵擋長弓了,加上火炮的使用,就漸漸贏得了英法百年戰爭。不像剛開始,基本被英國人射成了狗。

……

亨利七世下令舉國徵兵,動靜自然非常之大,想隱瞞也是隱瞞不了的。而那七千長弓兵被徵召的消息,自然被北海商會倫敦分部的情報人員打聽到了。然後,這個情報,被快速地送往了明斯特城……

馬林接到了北海商會密探的情報後,心中推演了一遍後,發現那些長弓兵的存在,還真的挺厲害的。

因爲,那些長弓兵可以通過拋射,用密集的火力,壓制城頭的守軍。除了那些穿了板甲的將士,其他普通士兵,完全可能會被英格蘭長弓兵的箭雨壓得擡不起頭。誰敢露頭,誰就容易被箭雨傷到。

雖然說,馬林支援了愛德華伯爵2000支火繩槍,可以用來和長弓兵對射。但是,英軍有7千長弓兵,愛德華伯爵只能拿出2000火槍手出來。若是對射,結果肯定是人數偏少的愛德華伯爵的火槍手們先完蛋。

畢竟,英格蘭長弓兵不僅數量多。而且,射箭的速度是比火槍要快的。火槍裝填好打一槍,弓箭手可能都射三支箭都不止了。

所以,唯一的辦法,就是讓火槍手們穿上板甲,頭盔也要戴上面罩,加上城牆的掩護,才能和長弓兵們互射。不然,毫無護甲的2000火槍手,絕對是給英格蘭長弓兵送菜的。

不過,愛德華伯爵的火槍手們,因爲有城牆的掩護,下半身肯定是不需要護甲的。因爲,有城垛擋着。但上半身和頭部,肯定需要嚴密的護甲,才能保證不被弓箭射傷。

因此,馬林打算再支援愛德華伯爵2000副半身板甲,裝備火槍兵,使得那些火槍兵擁有和英格蘭長弓兵對射的能力,且能做到自保,不被英格蘭長弓兵傷害。

但是,短時間內,馬林也拿不出2000副半身板甲啊。而且,需要注意的是,爲了掩藏自己的身份,馬林不能拿出東弗里斯蘭軍隊樣式的簡易鎧甲送給愛德華伯爵。不然,那就露陷了……

忽然,馬林想起了當年繳獲自法國前國王查理八世的軍隊的板甲……

當年馬林伏擊查理八世的軍隊,繳獲了7000套板甲和5000套馬鎧。但最後,馬林貪墨了1000套板甲和1000套馬鎧下來。

不過,這些板甲和馬鎧,都是法式的。現在,馬克西米利安一世已經研發出了更強悍的馬克西米連鎧甲,馬林也打算把軍中的板甲都更換成更先進的馬克西米連鎧甲,淘汰掉那1000套法式板甲。

於是,馬林決定——把這1000套法式板甲的上半身板甲,都送給愛德華伯爵。至於還缺少的1000套,馬林決定去收購一批二手板甲,價格便宜,而且也足夠抵擋弓箭了……

就這樣,馬林安排科勒,以北海商會的名義,在尼德蘭和法國地區,大肆收購二手板甲。同時,馬林也把軍中原本那1000套發下去的板甲給收了上來。當然,那些上交法式板甲的軍官和重騎兵,都可以獲得最新式的馬克西米連鎧甲一套作爲補償。而且,他們還可以保留法式板甲的褲子。

用半套舊式的法式板甲,交換先進的馬克西米連鎧甲,這些人自然巴不得呢。馬克西米連鎧甲的威名,已經傳播到東弗里斯蘭來了。因爲採用了新式的外凸結構,使得馬克西米連鎧甲的防護力更加提高,尤其對弓箭和子彈的防護力提高最大。

爲了趕時間,科勒指示北海商會,用新板甲的價格,從那些荷蘭騎士和法國騎士的家中,收購舊板甲。如此好機會,很多騎士家庭自然不會放過。

就這樣,馬林很快湊齊了2000套半身板甲,而且多半是法式和尼德蘭式樣的板甲。即使英國人看到了,也不會懷疑到自己身上去……

趁着英軍還在聚集兵馬和糧草,馬林趕緊派北海商會,悄悄地把這2000套半身板甲,用快船送到了都柏林,交給了愛德華伯爵……

第1386章 餓死還是談判第338章 合謀第三章 風起弗里斯蘭第1664章 發展石油工業第472 挖運河不缺勞力了第1061章 搶銀行第463章 雷聲大雨點小第244章 逼降奧斯納布呂克第1847章 蜥怪炮和混凝土炮彈第1132章 三哥的瘤牛第704章 生擒亨利七世第315章 當豐收已成爲習慣第1133章 紅薯也有種子?第866章 論如何弄死凱撒第1801章 鐵鑄炮和提高門檻第692 海上機動,繞到敵後第349章 英格蘭僱傭兵第196章 面對豐收,我已麻木第1106章 騎士的盒飯第1472章 想離開?殺無赦!第822章 利用印第安人採集楓糖第1782章 殖民地道路建設第1897章 兒子又冒出情敵了?第259章 西弗里斯蘭戰火再起第695章 生擒詹姆斯四世第1504章 少主的質問第1637章 蒸汽機第558章 殖民地也豐收第1578章 城中激戰(上)第240章 意外的驚喜第1658章 糧食加工產業第745章 內部挖掘見效更快第1139章 南少林無高手第85章 影響了海戰方式第43章 閃電突進第777章 叛亂緣由第789章 槍管是個技術難點第1611章 農耕奇蹟?第1109章 第一輪選拔和文化考試第1308章 我馬漢三又回來了啦!第249章 踏春趣事第1283章 投名狀和“一箭三雕”第77章 奔襲奧爾登堡第571章 申訴第1742章 城門激戰第169章 變故和攻城第442章 敵軍要轉攻漢堡?(二合一)第770章 我給你們劃一道線第1256章 弗倫茨貝格的思考第1932章 廉價皮革哪裡多?第十四章 美洲殖民地的艱難開始第367章 英格蘭移民第578章 印度硝石也不多第1503章 飛碟帽頭盔第148章 意大利戰局第1582章 愛德華也撤了第1317章 更改作戰計劃第1472章 想離開?殺無赦!第579章 印度賤民第582章 未來教皇當配角第1070章 幫教廷鑄幣第1972章 東番伯國開發計劃第1833章 醜話說在前頭第71章 一盤大米飯第687章 威脅和拉攏水手第1826章 幫明朝修炮臺第1184章 蜂窩煤出第1767章 開始種痘第156章 去北美造紙第541章 日德蘭半島的丹麥人第1965章 爭獻玻璃鏡子第267章 發動第332章 裡米尼問題第498章 盟友也得分攤點第1990章 海地島叛亂平息第520章 私下協定第1930章 遠東三角貿易第418章 雞飛狗跳的呂貝克第1722章 倫敦示威第834章 代價和目標達成(中)第449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第878章 紐卡斯爾煮鹽基地第487章 團隊比武第1454章 永業田和職分田第1399章 教凱撒講童話故事第358章 愛爾蘭戰事起第1541章 愛德華求援第1969章 菲律賓第1635章 埃及軍團第2013章 培養消費習慣和學校商店第51章 四方會談第1906章 深水灣大捷(上)第1270章 止損第1049章 兵臨城下第519章 完全不同的態度第1544章 聯合聲明第1796章 優勢互補的聯合第568章 覬覦日本人口第737章 上緣斜桁帆和減搖鰭(上)第1308章 我馬漢三又回來了啦!
第1386章 餓死還是談判第338章 合謀第三章 風起弗里斯蘭第1664章 發展石油工業第472 挖運河不缺勞力了第1061章 搶銀行第463章 雷聲大雨點小第244章 逼降奧斯納布呂克第1847章 蜥怪炮和混凝土炮彈第1132章 三哥的瘤牛第704章 生擒亨利七世第315章 當豐收已成爲習慣第1133章 紅薯也有種子?第866章 論如何弄死凱撒第1801章 鐵鑄炮和提高門檻第692 海上機動,繞到敵後第349章 英格蘭僱傭兵第196章 面對豐收,我已麻木第1106章 騎士的盒飯第1472章 想離開?殺無赦!第822章 利用印第安人採集楓糖第1782章 殖民地道路建設第1897章 兒子又冒出情敵了?第259章 西弗里斯蘭戰火再起第695章 生擒詹姆斯四世第1504章 少主的質問第1637章 蒸汽機第558章 殖民地也豐收第1578章 城中激戰(上)第240章 意外的驚喜第1658章 糧食加工產業第745章 內部挖掘見效更快第1139章 南少林無高手第85章 影響了海戰方式第43章 閃電突進第777章 叛亂緣由第789章 槍管是個技術難點第1611章 農耕奇蹟?第1109章 第一輪選拔和文化考試第1308章 我馬漢三又回來了啦!第249章 踏春趣事第1283章 投名狀和“一箭三雕”第77章 奔襲奧爾登堡第571章 申訴第1742章 城門激戰第169章 變故和攻城第442章 敵軍要轉攻漢堡?(二合一)第770章 我給你們劃一道線第1256章 弗倫茨貝格的思考第1932章 廉價皮革哪裡多?第十四章 美洲殖民地的艱難開始第367章 英格蘭移民第578章 印度硝石也不多第1503章 飛碟帽頭盔第148章 意大利戰局第1582章 愛德華也撤了第1317章 更改作戰計劃第1472章 想離開?殺無赦!第579章 印度賤民第582章 未來教皇當配角第1070章 幫教廷鑄幣第1972章 東番伯國開發計劃第1833章 醜話說在前頭第71章 一盤大米飯第687章 威脅和拉攏水手第1826章 幫明朝修炮臺第1184章 蜂窩煤出第1767章 開始種痘第156章 去北美造紙第541章 日德蘭半島的丹麥人第1965章 爭獻玻璃鏡子第267章 發動第332章 裡米尼問題第498章 盟友也得分攤點第1990章 海地島叛亂平息第520章 私下協定第1930章 遠東三角貿易第418章 雞飛狗跳的呂貝克第1722章 倫敦示威第834章 代價和目標達成(中)第449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第878章 紐卡斯爾煮鹽基地第487章 團隊比武第1454章 永業田和職分田第1399章 教凱撒講童話故事第358章 愛爾蘭戰事起第1541章 愛德華求援第1969章 菲律賓第1635章 埃及軍團第2013章 培養消費習慣和學校商店第51章 四方會談第1906章 深水灣大捷(上)第1270章 止損第1049章 兵臨城下第519章 完全不同的態度第1544章 聯合聲明第1796章 優勢互補的聯合第568章 覬覦日本人口第737章 上緣斜桁帆和減搖鰭(上)第1308章 我馬漢三又回來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