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銳和劉孟兩位布政使,光顧着看大船了,倒是沒注意到送給大明的那批槍炮是啥樣。雖然船上也有炮,但都是安在木製的四輪炮座上的,看不出啥稀奇的。
而當北海大公國的炮手們在大明將士的幫助下,把40門佛朗機炮推到靶場的時候,沈銳和劉孟驚奇地發現——這些火炮居然都安了車輪……
“咦,這些番鬼的火炮好別緻啊,居然還安裝了車輪。如此一來,火炮的運輸方便了很多啊。不像我大明的火炮,需要數人擡着才能部署。”略懂軍事的右布政使劉孟驚奇道。
“倒是有些機巧和變通!”沈銳也贊同道。
“哎呀,屬下看着這些西洋火炮,倒是漂亮得緊!”看着金光閃閃的銅炮,廣州前衛指揮使徐勇眼熱道。
因爲是要上貢給大明的火炮,這50門弗朗機青銅炮全是磨光過的。所以,現場看起來,這些銅炮都發出稍微黯淡的金黃色光芒。不像那些船上的銅炮,因爲沒有磨光,顏色比較暗淡。
而徐勇這個喝兵血的將領,最是看不得和銅錢一個顏色的東西了。看到這40門錚亮的銅炮,徐勇此時滿眼都是銅錢的樣子了……
而沈銳這位左布政使也點點頭,道:
“這個什麼北海國倒也恭順,光是這四十門銅炮,就耗費巨大啊!”
身爲布政使,掌管一省之錢糧,自然對花費成本比較敏感。在沈銳看來,這四十門銅炮,每門就重幾百斤,價值數萬銅錢。四十門的話,光是銅價就價值200萬銅錢以上,摺合兩千多兩白銀,絕對是良心的貢品了。不像一些藩國,貢獻來的象牙、香料什麼的,雖然在大明也很值錢,但在其本國國內,其實都是些普通貨色。譬如象牙,派一隊兵馬去獵殺一羣大象,就能輕易獲得,也就欺負大明缺乏這種東西罷了。
沈銳既然當上了廣東布政使,主管這廣州市舶司,自然對於那些藩國朝貢的內幕門清。像北海國這樣實實在在送上幾十門銅炮的,絕對是良心朝貢者了。
事實上,大明的外交官員大部分都很清楚——所謂的朝貢貿易,根本就是一場騙局。具體來說,就是那些藩屬國帶着一羣土特產,來大明混吃混喝,然後帶回很多賞賜的騙局。
但是,明知道這是騙局,大明還是趨之若鶩。爲何?因爲在儒家傳統裡,“萬國來朝”是粉飾天下太平和國家強盛的不二利器。
也因此,門清的兩位布政使,面對那些所謂的朝貢者,都是高高在上的。因爲,他們知道,這就是一羣逐利的番邦騙子。
而北海國沒有用廉價的土特產來糊弄大明,倒是讓沈銳這個左布政使生出了好感。
不過,右布政使劉孟卻不以爲然地說道:
“那又如何?文進公,我朝想來厚待番邦。這個北海國上貢40門銅炮,雖然價值高昂,可禮部的回禮又豈會輕了?總之,肯定會讓他們滿意而歸的。”
“子賢兄言之有理!”
……
就在兩位布政使交談之際,40門火炮已經準備就位了……
“這西洋火炮的佈置好快啊!”略懂兵事的劉孟驚歎道。
就在他們聊天的功夫,40門火炮中的10門已經被部署到了預定位置,瞄準了目標。這種速度,在劉孟眼裡簡直是快得不可思議。
要知道,大明的火炮,就是一根粗炮管。戰場上,炮營的將士,先要用扁擔和繩索,把粗炮管擡到陣地前方。然後,用鐵鍬挖好坑,才能佈置火炮。
但北海國的這些銅炮,因爲有車輪,佈置簡直簡單至極——炮兵推着炮車,來到陣前,把炮架後方的駐鋤放到地上後,然後就開始目測瞄準。
當然,這個時代的駐鋤和現代火炮的駐鋤不一樣。現代火炮因爲有駐退機和炮口制退器抵消後坐力,所以,現代火炮的駐鋤,往往需要固定在地面。部署前,要挖坑固定駐鋤,避免炮擊後炮神移動,影響二次射擊。
可這個年代的火炮,顯然是沒有液壓駐退機和炮口制退器的。所以,每次炮擊後,巨大的後坐力,會傳遞到炮架上,最終傳遞到駐鋤和地面接觸的點。最終,火炮會整體後退。
所以,炮擊後,炮兵需要把火炮推回原味。這個做法,叫做復位……
不管是步兵炮還是海軍艦炮,都有這個過程。當然,海軍艦炮會用繩索拉住炮架。而艦炮射擊後產生的巨大後坐力,會掙斷繩子。而這個過程,會抵消掉大部分炮艦的後坐力。要不然,炮架的後退幅度可能會很大。
不過,步兵炮就沒那麼麻煩了。部署的時候,駐鋤觸地的地方,會有幾根類似釘子模樣的錐形鐵構件。部署的時候,這幾個“釘子”會扒住泥土。當炮擊後,炮架後退,那幾個觸地點會利用和大地的摩擦,來抵消後坐力,以降低炮車後退的距離。
而這種步兵炮的復位就很簡單了——退回原位置即可。在開炮前,炮兵會用石灰在初始的部署地點畫上白線。炮擊後,炮兵把火炮推回白線位置即可,簡單無比。
而重新瞄準,也比較簡單。爲啥?因爲這個年代的火炮,一般都是平射的。而敵人,一般也只有兩三百米遠。這個距離,不需要計算彈道,只要把炮口對準正前方即可,最多把炮口略微上擡一丟丟。而望山和準星的作用,就是讓炮兵看到前方的目標和炮口對齊……
按照約定,千戶所的士兵們,在靶場上百步之外豎起了幾扇破門,作爲炮擊的靶子。若是能打中百步外的破門,那絕對是厲害無比的老炮兒……阿不,是老炮手了……
在廣州前衛,能夠在靶場上用火炮精確命中百步外靶子的炮手,一隻手都數得過來。而且,能做到這一點的,基本都是大叔級別的中年人了。
但是,這次孔泰帶來的北海國炮兵,全是年輕人,連一個看起來靠譜的中年人都沒有。
按照大明人的傳統觀念——“嘴上無毛,辦事不牢”,這些年輕的炮手,真能打中百步外的目標嗎?
在大明官員和將士們或期待、或看笑話的目光中,北海國的炮兵們,有條不紊地進行着準備……
因爲是給大明用的火炮,所以,自然要用粉末狀的火藥,而不是顆粒狀的火藥。爲此,北海炮兵們開炮前,就要忙着一件事——攪拌火藥……
這是因爲,黑色火藥其實是由硝石、硫磺和木炭三種物質的混合體,而非單一的化合物。三種物質的密度不同,長途運輸後,經過顛簸,容易出現分層——密度大的往下層降落,密度輕的向上……
所以,在粉末火藥時代,炮兵們開炮前先要用木勺把火藥粉輕輕攪拌均勻了,然後才能裝藥。換成火槍兵,也要如此。
火藥粉攪拌完畢後,就是正式的裝填彈藥了。弗朗機青銅後裝炮的裝填方式很奇特,因爲——它是後裝的……
一門弗朗機炮一般會配備幾個子銃,何爲子銃?其實就類似後世的銅殼子彈。當然,和後世銅殼子彈不同的是,銅殼子彈是早就裝好的。而弗朗機炮的子銃,需要現場裝彈。
在大明官員和將士們驚奇的眼神注視下,北海國的年輕炮手們,輕鬆地把5個子銃全部裝入火藥,並把鐵球炮彈壓入,還塞上了破布以閉氣。當然,也給子銃的眼,插入引信……
經過一系列的準備,北海國的炮手們開始了表演……
“裝彈——”
隨着指揮官的下令,炮兵們紛紛把第一個子銃放入了弗朗機炮內。爲了做到閉合,子銃的前端是嵌入炮管內的。所以,子銃放入後,會有一個向前推的動作,好讓子銃和炮管契合度更高。隨後,後面會放一個木栓,防止子銃退後影響正常炮擊……
裝好子銃後,裝填手立即立正敬禮,表示裝填完畢……
看到10名裝填手全部敬禮了,表示都裝填完畢了,指揮官抽出指揮刀,大喝一聲:
“開火!”
同時,指揮刀重重劈下。當然,劈得是空氣……
頓時,10支火把靠向了引信……
實際上,在歐洲作戰時,炮兵們用的不是火把,而是火繩。但在大明還沒有獲得火繩槍技術的時代,馬林覺得還是用火把比較接地氣一點……
很快,10門火炮的引信都燃燒完了。然後,傳來一陣陣的“砰——砰——砰——砰——砰……”的連貫炮擊聲……
硝煙彌散後,大家紛紛把目光投向場中……
大明的官員和將士們吃驚地發現——10扇用來當目標的破門,有6扇被打解體了……
“十中六,很厲害啊!”略懂的劉孟驚歎道。
但很快,派去觀察戰果的大名將士傳回了更驚人的消息——沒有被打解體的4扇破門上,有3扇上面有一個圓孔……顯然,這是被擊中了,但破門質量好,沒有被砸解體而已……
如此,也就是說,這一輪炮擊,10門佛朗機炮居然10中9。在大明炮兵中,這絕對是逆天的成績了……
但讓大明官員和將士們目瞪口呆的是,當得知第8門佛朗機炮打偏了的消息後,炮兵指揮官怒氣衝衝地跑到第八門炮前,對着負責瞄準的那個炮兵觀察手,狠狠地甩了一個大耳刮子……
“廢物,這麼近都瞄不準!”炮兵指揮官的怒吼響徹了校場。而經過孔泰的翻譯,得知了炮兵指揮官怒吼內容的大明官員和將士,都驚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