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龐大的計劃

“張總辦,製造局仿造出來的1200噸水壓機先供給造船廠,滿足他們加工船體所用。另外,新船塢最好是設立在長興島上,要儘量考慮到將來擴建的困難,事先都設想好。新船塢最好能夠在長與寬上滿足兩萬噸輪船修造,設備都要用新型設備。只有擁有不斷建造大輪船的能力,憑藉廉價的人力成本,才能在國際市場形成競爭力。另外,明年試着建造一艘油輪,就是運送成品油或者原油的專用輪船。目前美國之星財團對石油的運輸很頭疼,從荷屬東印度運輸的都是原油,運送到美國的煉油廠去。如何設計一款專‘門’用於運輸石油的輪船,我會提供一些建議與幫助,但最主要的是要靠我們自身的研發能力。油品運輸將來也是一大重頭,咱們的航運公司後來居上,就要在這上頭下功夫。希望到時候全世界的油輪大半都是由我們製造。而且我們永遠不能滿足,將來咱們還要造軍艦,造自己的軍艦,造自己的戰列艦。”

油輪基本都是大噸位,後世數萬噸十數萬噸的油輪很普遍,有了造大型油輪的經驗,將來造航空母艦也有幫助。

中國太缺乏大型船隻的建造經驗,在中國暫時還沒有能力建造大型戰艦的時候,在國內還沒有大型輪船需求之下,或許向美國之星石油公司乃至洛克菲勒等大型石油托拉斯提供大型油輪的建造方案,依靠建造大型油輪來累積大型輪船的建造經驗,鍛鍊培養技術人員,這是最好的辦法。

張士衡與薛策簡直就要興奮到發抖,造自己的軍艦,戰列艦,這是所有中國造船業上下的夢想,他們已經等待了多年,渴望了多年,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夠看到這一天。

今天李安生給他們帶來的衝擊太大了,簡直難以想象,之前將李安生當成賊一樣防着,此刻卻恨不得向他跪拜。

二期船塢纔是重中之重,將來很有可能會承擔建造戰列艦的任務,所以,對於船塢設在長興島,薛策也是認同的。

“我正在向美國方面爭取美國太平洋海軍的訂單,哪怕從千餘噸的炮艇起步,逐漸造巡洋艦,重型巡洋艦,然後造戰列艦,不急,一步步來。在這個過程中,咱們的內燃機工廠要迅速發展起來,將來民用的千噸以下的小輪船全部分包給民間造船廠,以此來扶持一大批的民族造船業,我們光是賣內燃機,獲利也不會少,還節省了人力物力,能夠專注於大中型輪船的建造,專注于軍艦的製造。”

美國太平洋海軍的訂單,這是什麼概念啊,哪怕是常駐在吳淞口與菲律賓的美國軍艦前來維修保養,改造,也是一筆相當大的利潤啊,更何況美國每年都要訂造些炮艇、巡邏艇、魚雷艇之類的小艦艇,耶鬆船廠就接到過美國太平洋海軍的訂單。

薛策的眼眶都熱了起來,眼神滾燙,要是李安生說的都能實現,那麼他雖死無憾。

可是,李安生還提到了三期船塢,他的意思是將來要考慮到造船業迅速發展,出現十萬噸以上的船舶,甚至是更大噸位的巨型輪船,所以船塢要儘量留足餘地。

“長興島地方夠大,咱們最起碼要圈出3裡左右的海岸線來,任何方面都要放寬餘地。將來技術更新換代頻繁,我們需要在碼頭上建各種工廠與技術局,這些也要考慮在內。”

長興島南岸有深水岸線近20公里,水深十二至十六米,最深處達二十二米,寬度爲1000米左右。水情穩定,沒有泥沙淤積,適合建造碼頭、港口機械、造船、修船、物流中轉基地。後世可是能夠停靠30萬噸級輪船,而且進出方便,這裡是個天然的可以發展海洋裝備產業的重要基地。

將新船塢開辦在長興島,能夠更好的保密,將許多手段隱藏起來。

在張士衡看起來,長興島與寶山相望,李安生要在寶山辦一個年產50萬噸粗鋼的大型鋼鐵基地,對於江南造船廠也很有幫助。

從今後的發展來看,製造局的鋼鐵產能將逐步滿足製造局本身所需,江南造船廠的鋼鐵需求都將依靠寶山鋼鐵基地——如果這個鋼鐵基地能夠順利開辦起來的話,張士衡始終抱着懷疑態度。

李安生來來去去都是大手筆,在製造局便是如此,只是還沒有看到實效。

說來說去,還是那臺3500噸的水壓機震懾了他,讓他徹底信服,李安生有這個手段與魄力。

但願李安生建立的一個龐大的框架,不要因爲根基不足而倒塌,如果真的能夠一步步實現,國家富強有望。

薛策此刻卻在盤算着,需要多少資本才能夠完成如此龐大的計劃。

即便不算三期船塢,一期的四個船臺,以及二期在長興島的新船塢,光是如此就能使得江南船塢的資產增值二十倍。

光是一期四個船臺以及配套設施的投入,就起碼在500萬兩銀子往上,這實在是筆大數字,光是江蘇與兩江衙‘門’撥款,截留朝廷的海軍開辦費,以及從洋人那裡搶稅收,或許銀子是夠的,但還要造船,還要添置其他家當,林林總總,都是錢。這可是個無底‘洞’,一般人還真堅持不下來。可想到李安生是個能人,薛策多少有些期待。

“一期船臺趕緊建,資金不足,上市融資。我準備結束上海並無證券‘交’易所,股票卻大行其道的零‘亂’局面,正式開辦上海證券‘交’易所,讓華商企業都能逐步上市融資,得到全社會的助力。”

的確,光是憑藉撥款、貸款等方式,根本就無法滿足大型工程大型項目的資金需求,也不穩妥。還是上市融資比較有效果,雖然比較新式,但是最起碼已經有了橡膠股票的先例,上海富餘資本對於橡膠股票的追捧,也讓李安生看到了在上海成立證券‘交’易所的契機。

雖然橡膠股票崩盤之後,會極大的打擊上海的投資股票熱情,但是低‘潮’之後正式一個破而後立的良機,若是上海的證券‘交’易所在現在開業,股票上市,很容易給熱‘潮’吞沒,外國資本興風作‘浪’,擾‘亂’整個市場秩序,如此反而得不償失,李安生不想去湊這個熱鬧,還是低調點好。

開始股票市場必定蕭條,但這正是李安生所需要的。

這對一些小型民族工業是很有好處的,也讓他們多一個融資渠道。

除了向親朋好友借債,銀行借款也是民族工業開始常用的融資渠道,但銀行的基本做法是“嫌貧愛富”,以風險控制爲原則,這是由銀行的業務‘性’質決定的。

對上海灘的華商銀行來講,由於資本薄弱,它主要是針對熟悉的企業有信譽的企業,包括同鄉等各種關係戶,它一般不願冒太大的風險,因爲銀行借款沒有利潤要求權,所以對風險大的企業或項目不願借款,哪怕是有很高的預期利潤。

相反,實力雄厚、收益或現金流穩定的企業,比如打出名氣的,虞洽卿、張謇之類,是銀行歡迎的貸款對象。

因爲以上特點,銀行借款跟其它融資方式相比,條件苛刻,限制‘性’條款太多,手續過於複雜,費時費力,另外主要也是借款期限相對較短,長期投資很少能貸到款。

即便能貸款成功,對於一些想要大跨步發展的民族工業來說,額度相對也小,通過銀行解決企業發展所需要的全部資金是很難的。

特別對於在起步和創業階段企業,貸款的風險大,是很難獲得銀行借款的。

像朱志堯,即便有了那份兩條3000噸海輪的訂單保證,華商銀行依然疑慮重重,不敢一下子貸出與求新機器廠資本額度相當的資金,還是李安生替朱志堯介紹了吉祥銀行,才借到了款子。

“其實上海、江浙等地的富餘資本很多,大部分都要麼存在外國銀行,要麼放在地下銀窖裡頭家中庫房裡頭,只有小部分在華商銀行、錢莊都金融機構之中。如何將這些富餘資本從外國銀行挖出來,從國民手中挖出來,加以利用,就要想各種辦法。中國通商銀行、四明銀行、浙江興業銀行等十餘家華商銀行與錢莊、票號,準備聯合成立一家規模能夠與外國銀行抗衡的上海銀行,中華鋼鐵公司的資金都將存入上海銀行,帶動上海富裕資本向上海銀行的流入。同時,上海銀行還將發行金融債,進一步壯大規模,擠壓外國銀行的生存空間。中華鋼鐵公司、中華航運公司甚至我們江南造船廠都將通過上海銀行與大通信託公司來發行公司債,貸款、‘交’替控股、公司債、持有銀行與其他金融機構的金融債,企業發行信託產品,企業內部募股,社會‘私’募債,各種金融方式都要運用起來,使得企業與銀行等金融機構互相依託,打造上海乃至中國最爲龐大的資本集團。”

金融債券這個設想是李安生深思熟慮之下做出的,並不是他想要標新立異,而是反覆思考當前華商銀行的生存問題,以及壯大問題,面臨的強大的外國銀行可能的阻撓與壓制,必須要想出奇招來。

上海銀行發行金融債的話,能夠較有效地解決銀行由於大規模週轉以及向民族工業提供貸款導致的資金來源不足和期限不匹配的矛盾。

李安生設想,上海銀行的資金有三個來源,即吸收存款、向其他機構借款和發行債券。

就目前來說,吸收存款以及向其他機構借款暫時還行不通,至少大筆款項還不現實,外國銀行牌子老信譽好,其他機構借款的話只能向戶部銀行等這樣的官辦銀行來借款,一時之間上海銀行孤軍奮戰,得不到太多的支援。

存款資金的特點之一,是在經濟發生動‘蕩’的時候,易發生儲戶爭相提款的現象,從而造成資金來源不穩定。

上海銀行開辦之初就會遇到這個問題,要防備外國銀行的惡意擠兌之類的‘陰’謀。

向其他小型華人商業銀行或戶部銀行借款所得的資金主要是短期資金,而上海銀行往往需要進行一些期限較長的投融資,比如新興的民族工業,甚至是江南造船廠,這樣就出現了資金來源和資金運用在期限上的矛盾。

想來想去,還是發行金融債比較妥當,債券在到期之前一般不能提前兌換,只能在市場上轉讓,從而保證了所籌集資金的穩定‘性’。同時,發行債券時可以靈活規定期限,比如爲了江南造船廠、民族機械工業、民間鋼鐵廠等一些長期項目投資,可以發行期限較長的債券。

因此,發行金融債券可以使上海銀行籌措到穩定且期限靈活的資金,從而有利於優化資產結構,擴大長期投資業務。

至於金融債的市場前景,李安生還是很樂觀的,他之所以要將中國通商銀行等金融機構到牽扯進來,除了是要抱成團共同發展,還是想要利用這些中國富豪大族背後的影響力與人脈。

靠着這些大家族的影響力與威信,自然有民間信譽存在,到時加以引導與宣傳,自然會有效果顯現。

李安生雖然沒有見到張謇,但是在南通的張謇還是主動的拍來電報,支持上海銀行的成立,表示將會全力配合。

像張謇這樣的企業家有很多,他們都明白這樣一個道理,他們的企業要想做大做強,需要一個強有力的靠山,需要有強大的銀行支撐,上海銀行寄託了他們的希望。

他們要想不小打小鬧,想要放開手腳的擴張,就必須要有一個強大的上海銀行給予支持。

對於李安生提出的公司債,他也很感興趣,企業融資需要多方面的渠道與辦法。

如何讓地窖與庫房中的死錢變成活錢,就需要更多的辦法,來引導民間的投資。

過去張謇這樣的有信譽的大企業融資,主要是通過親朋好友,宗族相借,向錢莊等金融機構短期融資,快速便捷,向華商銀行融資同樣如此,缺乏一箇中長期的融資方式。

不是不想,是張謇他們沒有這個實力,銀行與錢莊也沒有這個實力,至於向外國銀行融資,那只是在找死。

像他們這樣的大企業有時還尋找戰略合作者,向關係親近的個人或家族招商引資,這也是一種股權融資,但它不通過公開市場發售,是一種‘私’下尋找戰略投資者的融資方式。

企業想要做大,必須要有中長期的融資方式,無論是信託產品也好,公司債也好,或者其他手段,這個時代能夠立即應用的,李安生都想要拿出來嘗試一下。

不大膽拼命,怎麼能搏得過那些財大氣粗的外國銀行?尤其是匯豐銀行這樣的巨無霸。

公司債是由企業發行的債券,企業爲籌措長期資金而向一般大衆舉借款項,承諾於指定到期日向債權人無條件支付票面金額,並於固定期間按期依據約定利率支付利息。

李安生的打算是先讓求新造船廠之類的優秀民族企業上市,然後發行公司債,憑藉求新造船廠這些企業的迅速壯大來起到示範效應。

不僅是‘激’勵那些想要有一番作爲的民族資本家,也是在‘激’勵那些有富餘資本的國民,將錢拿出來,讓錢生錢。

有個穩妥的吃利息之處,總好過於將錢變成地產房產以及古董等死物,也好過於外國銀行的超低存款利息。

關鍵如何來‘誘’導這些死錢一步步的讓那些保守的土老財們肯拿出來,這是個大問題,總要有個幾年的時間,讓土老財們看看各種金融債券的紅利。

李安生想要在一戰前大力扶持民族工業,來獲取戰爭紅利,但是沒有戰爭的刺‘激’,又無法使得民族工業獲得前所未有的良機,大量的盈利,使得他們能夠輕鬆融資。

這倒是個可笑的矛盾,人家土老財們不見兔子不撒鷹,可李安生又希望先讓鷹飛起來,自己抓兔子,多抓兔子。

也幸好從橡膠股票上頭能狠狠的撈上一大筆,獲得了寶貴的資金,不然他的大手筆還真的大不出來。

美國之星財團的反哺必經也有限,自身也需要發展,李安生更多的只能靠自己的力量。

想來想去,除了證券市場,還是扶持自己的銀行更爲關鍵。

上海銀行必須儘快壯大起來,向外國銀行發起衝擊,挖外國銀行的牆角,此消彼長,然後戰而勝之。

匯豐銀行鼎盛時有兩億多兩銀子的存款,這想想就叫人眼紅髮瘋啊。

上海銀行要是有這兩億多兩銀子的存款,別說是中華鋼鐵公司、中華航運公司以及江南造船廠這樣龐大的融資,就是其他的民族工業,李安生也能大力扶持一番。

這兩億多銀子可基本都是中國人的民脂民膏啊,就這麼的給洋鬼子利用起來,反過來成爲剝削與壓榨中國人的工具,這怎能叫人忍受下去。

不過,李安生辛苦設下的陷阱,匯豐銀行已經一隻腳踏了進去,中華橡膠公司的股票基本上完成了轉手,匯豐銀行爲首的銀行團‘花’費了四千多萬兩銀子的代價,得到了中華橡膠公司手頭剩餘的所有股票。

消息傳出,橡膠股票立即止跌反彈,連續上漲三日。

第295章 全部燃油鍋爐戰艦第281章 飛機廠第12章 疑雲起第52章 傳奇將軍程德全第7章 禍起第15章 醉金剛怒懲惡霸(2)第151章 誰輸誰羅奔第294章 狡猾的英國佬第140章 衝突升級第126章 老子坑的就是你第310章 文萊大屠殺第406章 日置益爲日本妓女請命第57章 此仇不共戴天第50章 南下齊齊哈爾第264章 匯豐要一手遮天?第104章 梅依雲第295章 全部燃油鍋爐戰艦第226章 錦璦鐵路之設想第453章 反腐第195章 革命先驅胖叮噹第96章 步步緊逼第371章 西線完結篇第449章 東線危局第250章 求新機器廠第106章 陰謀的味道第3章 你就是俺兄弟第139章 這是在屠殺第79章 璦琿除暴(13)第359章 蔡鍔之戰略第303章 對民族工業的扶持第407章 老光棍也有春天第34章 農業之辯第334章 1911型輕機槍第421章 西藏特產第161章 民族糾紛?第268章 捏住錢莊的喉嚨第137章 引蛇出洞第337章 大刀隊第98章 這不是來送財嘛第226章 錦璦鐵路之設想第435章 日本瘋狂造艦第287章 江蘇新軍演習第130章 滿洲里告急第305章 東北大事記第336章 夜幕降臨第98章 這不是來送財嘛第245章 回國了第77章 璦琿除暴(11)第27章 王道清的毒計(2)第354章 這就是援軍?第285章 血腥鎮壓第265章 安琪的惡作劇第437章 先達成一致再說第365章 突襲還是突襲第305章 東北大事記第367章 殺戮第322章 坐看風雲起第437章 先達成一致再說第269章 遠東最大的鋼鐵公司第422章 邊疆經濟第310章 文萊大屠殺第161章 民族糾紛?第211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4)第380章 衛國軍南歸第396章 李安生訪俄第401章 陰謀敗露第44章 初試牛刀(5)第223章 識破日本的陰謀第395章 段祺瑞組閣第248章 東北振興銀行第110章 段芝貴傻眼了第198章 胖叮噹進化了第238章 對美國人的質問第337章 大刀隊第445章 文萊參戰第117章 奇襲結雅發大財(2)第6章 總有人不願意當奴才的第228章 揭穿康有爲第212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5)第221章 綠林盟主陸永國第169章 一起發財如何?第401章 陰謀敗露第131章 殺人盈野第278章 海關之爭第332章 空爆zha藥包第161章 民族糾紛?第64章 墨爾根墾務第71章 璦琿除暴(5)第331章 繼續進攻第332章 空爆zha藥包第311章 德國需要戰略儲備第288章 我有一個願望第425章 衆人心思第351章 錫良的動員第384章 文萊崛起第72章 璦琿除暴(12)第22章 林虎的心思第52章 傳奇將軍程德全第216章 楊玉容要被搶?第282章 英國鬼子來了
第295章 全部燃油鍋爐戰艦第281章 飛機廠第12章 疑雲起第52章 傳奇將軍程德全第7章 禍起第15章 醉金剛怒懲惡霸(2)第151章 誰輸誰羅奔第294章 狡猾的英國佬第140章 衝突升級第126章 老子坑的就是你第310章 文萊大屠殺第406章 日置益爲日本妓女請命第57章 此仇不共戴天第50章 南下齊齊哈爾第264章 匯豐要一手遮天?第104章 梅依雲第295章 全部燃油鍋爐戰艦第226章 錦璦鐵路之設想第453章 反腐第195章 革命先驅胖叮噹第96章 步步緊逼第371章 西線完結篇第449章 東線危局第250章 求新機器廠第106章 陰謀的味道第3章 你就是俺兄弟第139章 這是在屠殺第79章 璦琿除暴(13)第359章 蔡鍔之戰略第303章 對民族工業的扶持第407章 老光棍也有春天第34章 農業之辯第334章 1911型輕機槍第421章 西藏特產第161章 民族糾紛?第268章 捏住錢莊的喉嚨第137章 引蛇出洞第337章 大刀隊第98章 這不是來送財嘛第226章 錦璦鐵路之設想第435章 日本瘋狂造艦第287章 江蘇新軍演習第130章 滿洲里告急第305章 東北大事記第336章 夜幕降臨第98章 這不是來送財嘛第245章 回國了第77章 璦琿除暴(11)第27章 王道清的毒計(2)第354章 這就是援軍?第285章 血腥鎮壓第265章 安琪的惡作劇第437章 先達成一致再說第365章 突襲還是突襲第305章 東北大事記第367章 殺戮第322章 坐看風雲起第437章 先達成一致再說第269章 遠東最大的鋼鐵公司第422章 邊疆經濟第310章 文萊大屠殺第161章 民族糾紛?第211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4)第380章 衛國軍南歸第396章 李安生訪俄第401章 陰謀敗露第44章 初試牛刀(5)第223章 識破日本的陰謀第395章 段祺瑞組閣第248章 東北振興銀行第110章 段芝貴傻眼了第198章 胖叮噹進化了第238章 對美國人的質問第337章 大刀隊第445章 文萊參戰第117章 奇襲結雅發大財(2)第6章 總有人不願意當奴才的第228章 揭穿康有爲第212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5)第221章 綠林盟主陸永國第169章 一起發財如何?第401章 陰謀敗露第131章 殺人盈野第278章 海關之爭第332章 空爆zha藥包第161章 民族糾紛?第64章 墨爾根墾務第71章 璦琿除暴(5)第331章 繼續進攻第332章 空爆zha藥包第311章 德國需要戰略儲備第288章 我有一個願望第425章 衆人心思第351章 錫良的動員第384章 文萊崛起第72章 璦琿除暴(12)第22章 林虎的心思第52章 傳奇將軍程德全第216章 楊玉容要被搶?第282章 英國鬼子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