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泖港老街

熱熱鬧鬧吃過中午飯,喝過老酒,又閒聊了一會兒。李尚提議去鎮上的老街走走,家裡人同意了。

從家裡出來,李尚笑了笑,說:“鄉下其實也沒有什麼好玩的地方。我怕你和我爸媽第一次見面,有些放不開,纔想辦法帶你出來透口氣的。”

王建浦笑笑,說:“第一次,沒有經驗,確實有些緊張。想起來,好像還有當初剛進單位,夏主任和我們處長找我談話時的感覺。”

李尚哈哈一樂,上前不動聲色挽着了王建浦的胳膊。

兩人沿着泖港中興路南走。

李尚說,“泖港”,因東瀕大泖港,故名。清咸豐年間泖港設立釐卡局。當時有顧、吳、陳三姓搭草棚設攤,後發展成鎮。

“卡子?什麼意思?”王建浦問。

“就是清朝時候,當局攔船收稅的地方啊,俗稱“卡子”。?講起來你也是在黃浦江邊長大的,這也不知道?”李尚問。

王建浦笑笑,不作聲。

鎮呈長方形,街道自東至西往北,很短,估計全長不到一公里,道路也很窄,時窄時寬,以四五米居多。

李尚繼續介紹,清朝晚期泖港鎮形成後,曾經以以氽來廟爲鎮名,解放後改爲泖港鎮。地處江浙滬水路通道,有“活水碼頭”之稱。

有一個典故。

不知是哪個朝代,從大泖港上“氽”來一個木佛像的頭像,比人頭要大,雕畫刻劃惟妙惟肖,有人在河邊看見撿到後先是不知道爲何物,一看是不實用的佛像後,就把它扔了,想不到,這佛像又回到了原地,又把它扔遠,哪想的到,過一段時間,佛像竟然又到和原來差不多的地方。

這時扔的人心裡開始發毛,在當地一些人的討論下,都說“這佛像神哩,恐怕它是不肯走了,大家應該在這把它供奉起來。”

於是,人們就給它把它留下來建了一座廟,因佛像是外來泊來物,人們稱它是“氽來之物”,後來定廟名叫日暉墩廟,但人們大都沿襲相傳着俗稱“氽來廟”。因此地歷屬泖港,“氽來廟”名望日盛,竟然代替了泖港這地方的名字。

不一會,兩人便來到了泖港中大街,這離就是當地人口中的“泖港老街”了。

放眼望去,一排排老房依然保留着上世紀江南水鄉建築的特色,帶着西洋氣息的五彩玻璃以及屋檐下胡纏的電線,讓你確信了這帶街區的歷史和熱鬧繁華。

老街的旁邊便是港口,正是夏季貨物物流高峰的時候,江面上來來往往的船隻絡繹不絕……

只是現在的泖港老街只剩下中大街一條街了。以大泖港河爲界,以南屬金山區,氽來廟的遺址就在大泖港河以南金山區三圖村裡。但一些上了歲數的仍習慣把泖港叫作“氽來廟”或“卡子”。

李尚說,泖港老街的歷史並不長,主要還是水路交通較發達,作爲港口而發展起來的。老街的歷史雖然有二百多年,但是並沒有什麼文人名士,缺乏深厚的文化底蘊。

往前走,過泖港糧站,王建浦看到一處高大的老宅。

這是一幢較完好的二層老建築,房屋外觀看上去結構還比較完整,木製雕花門窗,外面涼曬有衣服,應該是還有人住在裡面。

李尚說,這處宅子在從前是泖港鎮的一處大戶人家,後來成了公社,老早子我小時候,裡面甚至還有銀行,信用社的。

王建浦來了興趣,說進去看看。

推開門,只見老房子裡堆積了很多雜亂的老物件,竹梯子,老凳子,老桌子……

往上一瞧,房頂的木板已經明顯的看出發黴,有好些顯然已經腐爛了。

但是,整個院落看上去雖然有些破舊,但內有乾坤:

側門旁邊還有一處原生態的石頭砌就得天井。沾滿了灰塵的牆壁,已經斑駁的不成樣子了,裸露出一塊塊充滿歷史氣息的青磚。

還有青石板鋪就的小徑,在老樹枝葉的覆蓋下顯得很幽靜……

有一個老阿姨正站在最靠裡面的房間門口。

看到王建浦他們,王建浦他倆走過去和老阿姨交談了起來。

老阿姨現在80歲,是在這條街上土生土長的,曾經也是書香門第大戶人家。從21歲嫁到這邊,如今時光匆匆,少女變阿婆,曾經的繁華的大街也變得落寞……

院子裡得很多人都陸陸續續已經搬走了,去了居住條件更好的地方。

房間裡另一位老阿姨默默的坐着,不知道朝門口凝望着什麼。

出來院子,不知不覺便到了老街的盡頭,堆積着一些雜物。

長長的老街,發黑的木質樓房,交錯的電線,還有一些佝僂的老人……

王建浦反身看着眼前的這一切,不由得有一陣陣的傷感。

他看得出來,現在的泖港老街,雖然表面還是熱鬧,但是實際上已經逐漸被遺棄了。

街道上雖然老建築不少,但是很多已經人去樓空了。很多門面的大門或是窗戶上,都貼着“房屋出租”。

他心裡想,也不知如今這條街上土生土長的泖港人還有多少!

“這裡的年輕人,爲了打工,賺錢,做生意,大多已經搬到金山市區或者上海市區居住。泖港鎮的中大街可能要更像一處孤獨老人的療養所了。”看到這裡稍顯破敗的景象,李尚也很有感觸。

王建浦想了想,說:“但這裡畢竟是生養自己的地方,誰願意沒緣由的離開?”

兩人再往前走不久,就看到了泖港大橋。

有“中國斜拉橋之母”之稱的泖港大橋,位於泖港鎮東側大泖港之上,跨大泖港連接葉新公路。1982年6月,大橋竣工通車,是上海第一座斜拉橋,也是當時上海跨徑最大的橋樑。

泖港鎮是上海西南重要的交通樞紐,水、陸、空交通運輸都十分便利。

雖然時過境遷,這座大橋在當時卻是非常先進,也代表了松江浦南地區曾經的輝煌。

李尚心情明顯好了很多,開玩笑道:“從這裡坐船沿黃浦江順流而下,可以直接到達市區的。”

“也能到達董家渡我家的。”王建浦笑了笑,說道。

題外第76章 鮮活的大橋第135章 深以爲憾第247章 浦東成陸第256章 高橋鬆餅第336章 “農村三霸”之首第276章 心裡很不爽第138章 夜晚的黃浦江第289章 美則美矣第225章 蔥油餅第186章 衆怒第309章 查電話第71章 鋼宗鑊子第312章 住房的困難第201章 小爺爺第87章 一分銅鈿的艱辛第350章 半個知識分子第6章 沒出息?第144章 真是這樣?第68章 “ 粉絲廠長”第249章 “四眼”的廚藝第200章 乖乖隆地洞第211章 梨子的滋味第307章 淚眼婆娑第203章 上海丈母孃第228章 瑪瑙螺第215章 掉進露天糞缸第202張 鬥地主第249章 “四眼”的廚藝第288章 全運會火炬接力第230章 川沙幹部分流安置第88章 誰沒有規矩?第305章 江水波瀾起伏第118章 第一號工程第10章 何萍第6章 沒出息?第95章 兩條標語第261章 辦公室做衛生第111章 委屈與隱忍第307章 淚眼婆娑第269章 有事call我第151章 因材施教第109章 波光粼粼(新)第326章 小紹興白斬雞第258章 唯獨不可以放開肚皮吃的第146章 學習第298章 巨浪潮頭第282章 文登路商業街第191章 終於功成第248章 國營飯店第234章 工人俱樂部溜冰場第38章 誤會第246章 三林老街第206章 “挖地道”第231章 陸家嘴的規劃第109章 波光粼粼(新)第24章 造舟爲樑,不顯其光第99章 冬天汰浴第326章 小紹興白斬雞第212章 告誡和交代第121章 糊紙盒第138章 夜晚的黃浦江第87章 一分銅鈿的艱辛第143章 洋辣子第86章 出師大捷第160章 “橋頭跳車”第352章 三個囑咐第265章 “ 西服熱”第215章 掉進露天糞缸第11章 高強螺栓第201章 小爺爺第264章 “狠”第94章 要好好着讀書第362章 圖什麼?第81章 苦日子何時纔是個頭?第306章 再學習第214章 聯防隊員第343章 修行靠個人第362章 圖什麼?第257章 小花從東北迴來第233章 就差一點第362章 圖什麼?第355章 門當戶對第259章 排隊買“好書”第277章 爲什麼要搞金融貿易區?第79章 油墩子第215章 掉進露天糞缸第84章 改學業成績第313章 過了這個村第333章 盛開的水仙花第39章 囁嚅第302章 沒有結果第43章 菱角第274章 陸家嘴的形成第175章 早做準備第222章 識貨的老先生第219章 我跟着你?第258章 唯獨不可以放開肚皮吃的第34章 蘆葦根第197章 看“西洋鏡”的交警
題外第76章 鮮活的大橋第135章 深以爲憾第247章 浦東成陸第256章 高橋鬆餅第336章 “農村三霸”之首第276章 心裡很不爽第138章 夜晚的黃浦江第289章 美則美矣第225章 蔥油餅第186章 衆怒第309章 查電話第71章 鋼宗鑊子第312章 住房的困難第201章 小爺爺第87章 一分銅鈿的艱辛第350章 半個知識分子第6章 沒出息?第144章 真是這樣?第68章 “ 粉絲廠長”第249章 “四眼”的廚藝第200章 乖乖隆地洞第211章 梨子的滋味第307章 淚眼婆娑第203章 上海丈母孃第228章 瑪瑙螺第215章 掉進露天糞缸第202張 鬥地主第249章 “四眼”的廚藝第288章 全運會火炬接力第230章 川沙幹部分流安置第88章 誰沒有規矩?第305章 江水波瀾起伏第118章 第一號工程第10章 何萍第6章 沒出息?第95章 兩條標語第261章 辦公室做衛生第111章 委屈與隱忍第307章 淚眼婆娑第269章 有事call我第151章 因材施教第109章 波光粼粼(新)第326章 小紹興白斬雞第258章 唯獨不可以放開肚皮吃的第146章 學習第298章 巨浪潮頭第282章 文登路商業街第191章 終於功成第248章 國營飯店第234章 工人俱樂部溜冰場第38章 誤會第246章 三林老街第206章 “挖地道”第231章 陸家嘴的規劃第109章 波光粼粼(新)第24章 造舟爲樑,不顯其光第99章 冬天汰浴第326章 小紹興白斬雞第212章 告誡和交代第121章 糊紙盒第138章 夜晚的黃浦江第87章 一分銅鈿的艱辛第143章 洋辣子第86章 出師大捷第160章 “橋頭跳車”第352章 三個囑咐第265章 “ 西服熱”第215章 掉進露天糞缸第11章 高強螺栓第201章 小爺爺第264章 “狠”第94章 要好好着讀書第362章 圖什麼?第81章 苦日子何時纔是個頭?第306章 再學習第214章 聯防隊員第343章 修行靠個人第362章 圖什麼?第257章 小花從東北迴來第233章 就差一點第362章 圖什麼?第355章 門當戶對第259章 排隊買“好書”第277章 爲什麼要搞金融貿易區?第79章 油墩子第215章 掉進露天糞缸第84章 改學業成績第313章 過了這個村第333章 盛開的水仙花第39章 囁嚅第302章 沒有結果第43章 菱角第274章 陸家嘴的形成第175章 早做準備第222章 識貨的老先生第219章 我跟着你?第258章 唯獨不可以放開肚皮吃的第34章 蘆葦根第197章 看“西洋鏡”的交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