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文登路商業街

知道胡曉輝從學校回來浦東,禮拜六下午,陳露特意過來陸家嘴找她。

閒來無事,晚上,她們倆人“邀請”王建東一起逛文登路商業街。

文登路作爲浦東第一商業街,這時候早已聞名滬上。這條商業街,本屬城建規劃中的上海2號地鐵建設保留地塊。它長達2.2公里,北起張楊路,南至峨山路,處於陸家嘴通往南浦大橋的濱江觀瞻大道上,雲集了近300家商業單位,商業總面積達10萬平方米。

在這之前,浦東其實並沒有一家真正意義上的商廈。

自從文登路商業街落成後,這裡每晚霓虹燈閃爍,流光溢彩,成爲浦東的一大景觀,也大大方便了浦東的市民。

而這條商業街,對於王建東而言,則更有另一層意思。

文登路商業街一期工程是由他所在的第三建築工程公司組織施工的。於1992年7月18日結構施工,從破土到封頂僅僅只用了57天的時間,創出了公司結構施工速度的新紀錄。

和王建東一樣,胡曉輝也是第一次來這裡。走一會兒,她問道:“小毛,我記得以前小辰光,文登路這裡的大部分路段都還是位於農村,小橋流水,一派田園風光的。對伐?”

王建東想了想,說:“是的啊。那年代,文登路浦東大道以北是一條小河,與黃浦江相通,每天隨黃浦江水潮漲潮落。這一段河道雖然不長,卻記得有兩座木橋一座石橋。”

“對的。我依稀還記得河邊地名叫作什麼蔣義村、張家宅、陳家宅什麼的。”

王建東繼續回憶,說:“越過浦東大道,有一截短短的僅五百米左右的砂石路,路西是建於50年代初的工人新村---嶗山新村,……”

胡曉輝插話,說:“對的。這個小區紅磚牆紅瓦片,小區裡面有綠化、道路、兒童樂園,雖然廚、衛共用,但在當時確已鶴立雞羣。聽我舅舅說,是勞動大衆翻身作主、揚眉吐氣的象徵。”

她笑了笑,說:“還有,路的東邊由北往南,有一個上海燈塔軟木廠。小辰光我只知道那是個生產瓶塞的小廠。”

王建東笑着說:“你記憶力不錯。靠挨着軟木廠的,就是我現在單位,建築三公司的石灰倉庫。倉庫裡有很多的露天石灰池,經常有車廂圍嚴實的車來運走稀釋了的溼石灰,車子開過,揚起一路灰塵並留下兩行石灰水,風一吹,太陽一曬,路上永遠有白色痕跡,空氣裡也有淡淡的嗆鼻味。”

石灰倉庫再往南便是居民與農田相連了。不過,田土的面積不大,其主人的身份也不是農民,是住在附近的土著居民,他們屬於黃浦區,農田的對面仍是嶗山新村。

走過這一片農田,右轉,是當時棲霞路的起點,前行,已是石階路,此路呈〝丁〞字型,向左即通向梅園宅和其昌棧;向右蜿蜒向南進入川沙縣嚴橋公社光輝大隊境內。

在石灰庫和農田間有一條田間的沙石小路也可通往百年老街其昌棧。王建東感概,當時絕對不會想到,就那條短短的砂石路到而今,竟然逐漸演變成爲了現在我們腳下的這條商業街前身。

不時有小商小販圍過來來兜售東西。三人不予理會,繼續邊看邊往前走。

陳露說道:“路牌是‘文登路’,上海話諧音,叫做‘墳墩路’。我就真搞不懂來,好好着一條馬路,爲啥要叫作‘墳墩路’,你們說奇怪吧?”

胡曉輝順口說:“老早子就聽我舅舅說過,原來嶗山新村一帶確實有亂墳堆。另外一種說法是那個路口以前經常出車禍死人,於是被叫做墳墩……”

“瞎講。不知道就不要亂說,好伐?”王建東打斷她的話,說,的確,上海話裡“文登”和“墳墩”的發音非常接近,另外,要說“墳墩”,這一帶有麼?的確有,但不在文登路,而是在源深路。

上世紀五十年代,浦東就有了源深路,在這條馬路的西側有一座名叫“欽賜仰殿”的道觀。欽賜仰殿到現在香火仍盛。

那裡最早的確有墳頭。從道觀出發到浦東大道的源深路這一段,以前有一個久安公墓。這個公墓四面環水,一座仿漢白玉的石橋,一頭架在源深路,另一頭通向公墓。

熟知這片區域的老上海都知道,這塊公墓安葬的多是民國時的有錢人家。當時橋欄杆上的石獅子,甚至能與瀘溝橋上的石獅子媲美。上世紀60年代,公墓被某空軍地勤部隊接管,隨後,連同河浜一起被夷爲了平地。

“不過話說回來,早年浦東是農村,說有墳地實際上也很正常的,曉得伐?”

王建東想了想,繼續說,“文登本無路,實際上,它是因爲建設嶗山新村才修築出現的。

文登路即以“山東文登縣”名命名,而絕非“墳墩路”。王建東想了想,說,我想即便當時的政府管理部門那怕主觀上再想讓市民永遠記住舊社會的苦,也不會低能、無知到將路命名爲讓人毛骨聳然的“墳墩路”的。用省地縣名爲路命名是個慣例,而我們很多人卻不去考證甚至常識缺乏,還自以爲是,會讓人啼笑皆非的,曉得伐?

陳露笑笑,說:“實際上,文登路名字也還不算很稀奇的。我記得有一條馬路,叫做雅緻路,用上海話講,發音就是‘野豬羅’。”

王建東哈哈一樂,說,講起來文登路名字的緣由,這其中還有一小段故事。

解放後,浦東區域幾經變故,沿江地帶從南到北依次有三個市區的浦東部分,它們是南市、黃浦、楊浦區。

上世紀50年代初,浦東造了第一個電影院,即東昌電影院,在電影院的周邊造了幾條馬路。

電影院東邊的叫嶗山東路,西邊的叫嶗山西路,還有幾條相互連接的路,招遠路,乳山路,棲霞路,在棲霞路的東端,有一條短短的路,這就是“文登路”。

90開始,浦東加大開放力度,文登路拓寬延伸。

到91年12月,連接文登路南端的南浦大橋,終於建成通車。

隨後,當年空蕩蕩的“文登路”兩旁,忽地有了鱗次櫛比的小高層住宅,各式各樣的商店,開張營業。

逐漸地,這一條小街,慢慢演變爲一個爲浦東居民提供全方位、多層次的商業平臺。

過一會兒,陳露又問:“小毛你知識豐富,那我還想問一句,浦東爲什麼有那麼多路,都是山東的地名命名?難道說,還是浦東的路名都是山東人取的嗎?”

陳露有所疑問的,其實正是浦東道路的命名規律。

在靠黃浦江邊街道道路的命名,確實有這樣一個規律:在浦東南路以西,大多數路名以當地傳統地名或附近工廠等命名,如陸家嘴、菸廠路、北護塘路、爛泥渡路等。而浦東南路以東、其昌棧以西,則多以山東省縣市名命名,如維坊路、昌邑路、榮成路、嶗山路、即墨路、招遠路、棲霞路、乳山路等。

露露你倒還是很有感知和觀察力的。王建東哈哈一笑,說,是這樣,一般而言,上海市區的街道,南北向的路多用省名,如河南路、四川路、西藏路、福建路;東西向的路用市名,如福州路、南京路、北京路、延安路。

50年代以後,上海的建設速度加快。新建的工業區,衛星城和馬路,對命名帶來很大的壓力,因此,迫切需要一個比較簡便的命名方法。

當時,有人建議,給道路起名,可以遵照上海的傳統、以行政地名來命名的同時,使用與上海道路方位相同的省份的地名來命名。

王建東笑道:“具體到浦東,浦東在上海的正東,中國版圖相對應的,就是山東。因此,浦東的道路起名,於是統一使用山東的地名。這是其中一種說法。”

第267章 承前啓後之年第126章 一點的奧妙第121章 糊紙盒第82章 會有好日子的第186章 衆怒第296章 能看到希望了的第313章 過了這個村第236章 喇叭褲第235章 哪來的”阿飛“?第19章 油菜花第285章 天地良心第301章 “ 迪多”第168章 第一次第135章 深以爲憾第91章 忍俊不禁第104章 新課題第308章 分組尋找第317章 黃浦江邊有個爛泥渡第96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208章 盾構機第139章 矮了30公分第236章 喇叭褲第42章 社隊經濟第241章 元旦致辭第57章 輕舞飛揚第161章 老胡的兩個感慨第289章 美則美矣第138章 夜晚的黃浦江第190章 “禍”不單行第282章 文登路商業街第99章 冬天汰浴第193章 王埭莊第124章 宿舍火鍋第221章 花鳥市場第57章 輕舞飛揚第334章 “巴拉巴拉”東渡第199章 驢車第106章 東昌路消防瞭望塔第35章 抓蟛蜞第312章 住房的困難第276章 心裡很不爽第230章 川沙幹部分流安置第61章 運氣好第39章 囁嚅第351章 深以爲然第136章 要有所準備第232章 好茶第131章 “花樣年華”第76章 鮮活的大橋第77章 菜滷蛋第23章 名額第272章 菜泡飯第202張 鬥地主第265章 “ 西服熱”第326章 小紹興白斬雞第135章 深以爲憾第187章 麼得勁第114章 說來話長第307章 淚眼婆娑第329章 期末成績第188章 試樁第151章 因材施教第323章 “搛起來吃掉”第26章 初夏的風第256章 高橋鬆餅第164章 校長相請第67章 借宿敬老院第196章 “咯噔”第248章 國營飯店第261章 辦公室做衛生第249章 “四眼”的廚藝第287章 紙上覺來終覺淺第341章 般配第36章 橫渡黃浦江第306章 再學習第276章 心裡很不爽第224章 外灘“情人牆”第255章 珍惜眼前人第32章 多多學習第164章 校長相請第24章 造舟爲樑,不顯其光第279章 豐收在望第268章 報社浦東辦事處第330章 村級供銷社第230章 川沙幹部分流安置第258章 唯獨不可以放開肚皮吃的第106章 東昌路消防瞭望塔第210章 心得體會第289章 美則美矣第135章 深以爲憾第42章 社隊經濟第173章 三點體會第116章 “三轉一響”第134章 動員大會第106章 東昌路消防瞭望塔第322章 傷腦筋的養豬場第166章 夜航船第79章 油墩子第92章 人間至味第293章 臨江中學學生
第267章 承前啓後之年第126章 一點的奧妙第121章 糊紙盒第82章 會有好日子的第186章 衆怒第296章 能看到希望了的第313章 過了這個村第236章 喇叭褲第235章 哪來的”阿飛“?第19章 油菜花第285章 天地良心第301章 “ 迪多”第168章 第一次第135章 深以爲憾第91章 忍俊不禁第104章 新課題第308章 分組尋找第317章 黃浦江邊有個爛泥渡第96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208章 盾構機第139章 矮了30公分第236章 喇叭褲第42章 社隊經濟第241章 元旦致辭第57章 輕舞飛揚第161章 老胡的兩個感慨第289章 美則美矣第138章 夜晚的黃浦江第190章 “禍”不單行第282章 文登路商業街第99章 冬天汰浴第193章 王埭莊第124章 宿舍火鍋第221章 花鳥市場第57章 輕舞飛揚第334章 “巴拉巴拉”東渡第199章 驢車第106章 東昌路消防瞭望塔第35章 抓蟛蜞第312章 住房的困難第276章 心裡很不爽第230章 川沙幹部分流安置第61章 運氣好第39章 囁嚅第351章 深以爲然第136章 要有所準備第232章 好茶第131章 “花樣年華”第76章 鮮活的大橋第77章 菜滷蛋第23章 名額第272章 菜泡飯第202張 鬥地主第265章 “ 西服熱”第326章 小紹興白斬雞第135章 深以爲憾第187章 麼得勁第114章 說來話長第307章 淚眼婆娑第329章 期末成績第188章 試樁第151章 因材施教第323章 “搛起來吃掉”第26章 初夏的風第256章 高橋鬆餅第164章 校長相請第67章 借宿敬老院第196章 “咯噔”第248章 國營飯店第261章 辦公室做衛生第249章 “四眼”的廚藝第287章 紙上覺來終覺淺第341章 般配第36章 橫渡黃浦江第306章 再學習第276章 心裡很不爽第224章 外灘“情人牆”第255章 珍惜眼前人第32章 多多學習第164章 校長相請第24章 造舟爲樑,不顯其光第279章 豐收在望第268章 報社浦東辦事處第330章 村級供銷社第230章 川沙幹部分流安置第258章 唯獨不可以放開肚皮吃的第106章 東昌路消防瞭望塔第210章 心得體會第289章 美則美矣第135章 深以爲憾第42章 社隊經濟第173章 三點體會第116章 “三轉一響”第134章 動員大會第106章 東昌路消防瞭望塔第322章 傷腦筋的養豬場第166章 夜航船第79章 油墩子第92章 人間至味第293章 臨江中學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