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少康復國

寒浞稱王后不敢有絲毫大意,他心裡清楚,如今他所佔據的只不過是夏朝的半壁江山,夏朝不滅,他的王位就很難坐穩。他知道自己還沒有力量去攻打夏后氏,但必須做好防範,他相信夏王相一定會聯合諸侯攻打他。

果然不出他所料,第二年春天,夏王相聯合了諸侯斟鄩氏和斟灌氏,兵分三路攻打寒國。由於寒浞早有準備,相的軍隊只是虛張聲勢地喊殺了幾天,繼而兩軍對峙月餘,最後無功而返。

寒浞並沒有因爲夏軍退去而放鬆警惕。他繼續徵招青壯年入伍,加強軍事力量,時刻做好戰爭準備。爲了爭取民心,他還對統治區內的平民實行削富濟貧減輕賦稅等一系列政策,使人民的生活逐漸得到改善,國勢也逐漸富大起來。

寒浞的原配夫人是北方女子,身材魁梧健壯,有一身的好功夫。她姓姜,叫作姜蠡,是九黎蚩尤氏的後人。當年寒浞領兵征討東夷,二人在戰場上相識,互相愛慕,姜蠡便率本部族投降了寒浞。寒浞得勝回朝後,國君后羿賜婚,並親自爲他們主持了婚禮。後來姜蠡先後爲他生了兩個兒子,長子名叫寒澆,生得豹頭、狼眼、虎背、熊腰。次子名叫寒戲,長得身長體壯,力大如牛。兩個兒子都天生神力勇猛善戰,既有母親勇武強健的血統,又有父親機智狡猾的智慧,在十幾歲時就開始領兵廝殺。寒浞十一年,也就是夏王相十九年,寒浞在兩個兒子的支持下,向夏朝的領地發動了一次突然襲擊。由於夏后氏族民毫無準備,這次襲擊十分成功,不僅掠奪了大批的財物,還捉獲了許多百姓。寒浞把這些夏朝的百姓全都賜給他的大臣做了奴隸。此次戰役更堅定了寒浞滅夏的決心,他在軍事備戰方面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決定選擇適當的時機向夏王朝統治區發起全面進攻。

寒浞十二年,寒、夏兩國的大決戰終於暴發。寒浞採用了分而治之、各個擊破的戰術,先命長子寒澆率主力部隊攻打斟灌氏的弋邑,自己和次子寒戲各率一軍虛張聲勢佯攻夏都帝丘和斟鄩氏,使他們不敢增援斟灌氏。結果斟灌氏孤軍作戰,很快被強大的寒澆軍擊敗,弋邑陷落,斟灌氏首領姒開甲帶領殘部退守斟灌。寒浞首戰告捷,大封功臣。他封長子寒澆爲過王,鎮守過邑,封次子寒戲爲弋王,鎮守弋邑。這次大戰寒國雖然獲勝,但也損傷了很多兵力,許多青壯年都死在了戰場上。寒浞決定暫時罷兵休戰,養精蓄銳,以利再戰。夏王姒相此時本來有足夠的能力反擊,但他被寒國強大的攻勢嚇破了膽,不敢組織軍隊進攻,而是下令加強各邊境城邑的防守,這就給寒國留下了休養生息的良機。寒浞十八年, 寒國的軍隊經過六年的休整,比以前更加強大。寒浞再次調集軍隊,與夏王朝展開第二次決戰。他仍命寒澆率主力部隊攻打諸侯斟灌氏,斟灌氏首領姒開甲率軍迎敵,中了寒澆的埋伏,伏兵四起,將夏軍四面包圍,姒開甲率將士拼死突圍,最後全部戰死。寒軍攻佔了夏都斟灌,大肆屠殺城中百姓。倖存者皆被捆索爲奴。寒浞十九年,寒澆乘勝進軍攻打斟鄩氏。斟鄩氏首領姒木丁聞姒開甲戰死,正欲興兵爲其報仇,如今得知寒軍又來進犯他的領地,大怒,立刻率軍迎戰。雙方乘船在濰河上展開了一場激戰。當時的濰河水深流急,水面寬闊,適宜水戰。姒木丁的軍隊多數不懂水性,只能在船上與敵人廝殺。寒澆利用夏軍這一弱點,派出了數十名水手潛入水下,鑿穿了姒木丁的戰船。夏軍見戰船漏水十分驚慌,寒軍乘機攻殺,夏軍大部落水淹死,倖存者亦被殺死。姒木丁也在混戰中被寒軍所殺。 斟鄩氏滅亡,其國土全部被寒國佔領,其民大部分淪爲奴隸。寒浞二十年,寒浞滅掉了斟灌氏和斟鄩氏兩大諸侯,除去了夏王朝的左膀右臂。緊接着便兵分三路圍攻夏都帝丘。夏王相率城中軍民拼死抵抗,終因勢單力薄,擋不住寒軍的強大攻勢。寒軍攻破帝丘,殘酷地屠殺城中軍民和夏后氏大臣,夏王相及族人皆被寒軍殺死,宮室內外血流成河。至此,夏朝正式亡國,夏朝的統治區域全部控制在了寒浞手裡。

寒浞自以爲已經把夏王朝的子孫斬盡殺絕,可是他萬萬沒有想到,夏王相已經懷了身孕的妃子後緡,人不知鬼不覺地從城牆下的水洞子爬了出去。後緡本是有仍氏之女,她裝扮成農婦逃回了母家有仍。相的妃子後緡在有仍生下了一名男孩,取名少康。少康在外祖父家裡長大,後來當了有仍國的牧正(主管畜牧的官)。不料身份泄露,消息傳到了寒浞那裡,寒浞大驚,立刻派自己的兒子寒澆帶人前往有仍抓捕。少康聞訊後逃往有虞。寒浞三十九年,少康在有虞被國君虞思招爲女婿。虞思還把倫邑(今河南商丘市虞城縣東)賜給他,賞他良田十頃,士兵五百名。姒少康不忘父仇和亡國之辱,刻苦習文練武,廣交天下勇士賢臣,爲復國準備力量。

寒浞五十五年,逃亡到有鬲的夏朝老臣伯靡,暗中聯絡殘存的斟灌氏和斟鄩氏族人,率領他們投奔少康,組成了一支復國大軍,向寒國宣戰。寒浞五十七年,少康的復國大軍攻打寒澆的封國,攻佔過城,殺死了寒浞的長子寒澆。寒浞五十九年,少康命長子杼領兵攻打弋邑,寒浞的次子寒戲領兵迎戰,被夏軍擊敗,少康殺死寒戲,收復了弋邑。寒浞六十年,少康的復國大軍先後攻克了寒浞的兩大封國,收復了中原地區的大部。緊接着便進軍攻打寒浞的老巢鄩都城。此時寒浞已經年近八十歲,無力征戰廝殺,只好躲在深宮裡苟延殘喘。他的部下見大勢已去,爲了給自己和家人留條活路,他們在夏軍圍城的時候突然反叛,殺入宮中,把寒浞從妃子的被窩裡拉出來,打開城門將他獻給了少康。少康下令將他處以極刑,同時命令將寒浞一族斬盡殺絕。

少康從政後,採取了一系列休養生息的政策,社會經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史稱“少康中興”。

第二百零九章教會分裂第一百七十七章國王託夢第四十七章大會萬仙陣第一百零二章西漢第五十五章三藏奉旨西行第二百零七章狄青第三十張棄朝歌渭水垂釣第二百一十六章張三丰第十一章烈山神農第一百九十七章一代女帝第一百六十九章五莊觀(二)第九十六章始皇帝第六十八章猴王拜師第二百零五章楊繼業第三十九章魔家四將(二)第一百零九章叛徒猶大第五十章大會萬仙陣(四)第一百章項羽(二)第一百一十一章道成肉身第二百一十九章王陽明第五章羊與蛇第一百四十章周瑜第六十六章齊桓公第二百零六章楊延昭第二十九章火燒琵琶精第一百零七章東方朔第九十九章項羽第一百八十四章真假美猴王第一百七十四章意馬憶心猿第九十九章項羽第一百零三章漢武帝第六十六章齊桓公第一百零七章東方朔第一百四十四章孝文帝第一百一十三章道成肉身(二)第一百二十三章耶穌昇天第一百六十二章高老莊第六十八章猴王拜師第一百一十四章王莽篡漢第六十六章齊桓公第五十二章兵臨朝歌第四十章魔家四將(三)弟三十五章子牙收徒第六十二章大衛(二)第一百九十一章悟空鬥女妖第五十五章三藏奉旨西行第九十五章秦王掃六合(二)第七十章回花果山第七十二章老子第六十五章東周第七章盤古兒女(二)第四十五章齊聚誅仙陣第五十五章帝辛自焚摘星樓第二百零二章包拯第一百七十四章意馬憶心猿第一百九十四章九九歸真第一百三十六章道教發展(二)第五十一章本元了恩怨第三十二章伯邑考進貢(二)第十二章軒轅黃帝第二百零六章徽宗趙佶第十六章少康復國第八十九章齊宣王第一百一十章王莽第一百五十一章涇河水龍犯天條第二百一十五章馬可·波羅第二百零三章王安石變法第一百五十八緊箍兒咒第四十五章齊聚誅仙陣第一百九十九章六祖慧能第三十一章伯邑考進貢第二十章劈山救母第五十五章帝辛自焚摘星樓第五十三章兵臨朝歌(二)第一百七十章五莊觀(三)第六十七章猴王出世第三十七章哪吒助西岐第七十七章太白金星招安第五十二章兵臨朝歌第五十九章白龍馬第一百二十三章耶穌昇天第九十七章二世胡亥第八十七章合縱連橫第五十九章白龍馬第二十七章姜子牙下山(三)第十四章五帝(二)第一百六十八章五莊觀第六十九章內門弟子第十二章軒轅黃帝第一百七十一章三打白骨精第一百八十六章路阻火焰山第二百零六章徽宗趙佶第一百六十一章收熊怪袈裟回第三十一章伯邑考進貢第一百七十七章國王託夢第一百零九章叛徒猶大第一百零九章大聖戰小聖第三十六章子牙爲相第二百一十九章王陽明
第二百零九章教會分裂第一百七十七章國王託夢第四十七章大會萬仙陣第一百零二章西漢第五十五章三藏奉旨西行第二百零七章狄青第三十張棄朝歌渭水垂釣第二百一十六章張三丰第十一章烈山神農第一百九十七章一代女帝第一百六十九章五莊觀(二)第九十六章始皇帝第六十八章猴王拜師第二百零五章楊繼業第三十九章魔家四將(二)第一百零九章叛徒猶大第五十章大會萬仙陣(四)第一百章項羽(二)第一百一十一章道成肉身第二百一十九章王陽明第五章羊與蛇第一百四十章周瑜第六十六章齊桓公第二百零六章楊延昭第二十九章火燒琵琶精第一百零七章東方朔第九十九章項羽第一百八十四章真假美猴王第一百七十四章意馬憶心猿第九十九章項羽第一百零三章漢武帝第六十六章齊桓公第一百零七章東方朔第一百四十四章孝文帝第一百一十三章道成肉身(二)第一百二十三章耶穌昇天第一百六十二章高老莊第六十八章猴王拜師第一百一十四章王莽篡漢第六十六章齊桓公第五十二章兵臨朝歌第四十章魔家四將(三)弟三十五章子牙收徒第六十二章大衛(二)第一百九十一章悟空鬥女妖第五十五章三藏奉旨西行第九十五章秦王掃六合(二)第七十章回花果山第七十二章老子第六十五章東周第七章盤古兒女(二)第四十五章齊聚誅仙陣第五十五章帝辛自焚摘星樓第二百零二章包拯第一百七十四章意馬憶心猿第一百九十四章九九歸真第一百三十六章道教發展(二)第五十一章本元了恩怨第三十二章伯邑考進貢(二)第十二章軒轅黃帝第二百零六章徽宗趙佶第十六章少康復國第八十九章齊宣王第一百一十章王莽第一百五十一章涇河水龍犯天條第二百一十五章馬可·波羅第二百零三章王安石變法第一百五十八緊箍兒咒第四十五章齊聚誅仙陣第一百九十九章六祖慧能第三十一章伯邑考進貢第二十章劈山救母第五十五章帝辛自焚摘星樓第五十三章兵臨朝歌(二)第一百七十章五莊觀(三)第六十七章猴王出世第三十七章哪吒助西岐第七十七章太白金星招安第五十二章兵臨朝歌第五十九章白龍馬第一百二十三章耶穌昇天第九十七章二世胡亥第八十七章合縱連橫第五十九章白龍馬第二十七章姜子牙下山(三)第十四章五帝(二)第一百六十八章五莊觀第六十九章內門弟子第十二章軒轅黃帝第一百七十一章三打白骨精第一百八十六章路阻火焰山第二百零六章徽宗趙佶第一百六十一章收熊怪袈裟回第三十一章伯邑考進貢第一百七十七章國王託夢第一百零九章叛徒猶大第一百零九章大聖戰小聖第三十六章子牙爲相第二百一十九章王陽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