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鐵腕懲腐

洪武十八年,山東大旱,黃河故道兩岸飢殍遍野;朝廷下令直隸調撥糧米賙濟。然而錢糧一批批劃去,災情卻絲毫未減;反而愈發嚴重!派人前去訪查,數日後錦衣衛便傳來了消息:自當地上報災情以來,就從未見過一粒前來賙濟糧食!由此推斷賬面上的數字,應該是有人私下做了手腳所致……‘竟有此事?!!’一番話聽完,朱元璋當時便召來主管此事的戶部侍郎郭桓開始了質證。

‘前時朝廷耗費錢糧不少,爲何卻不見災區狀況絲毫緩解!此事你可知曉?’朱元璋單刀直入道。‘回聖上:其中內情臣不得而知,但每筆賬目都清清楚楚’見其詢問,苦笑連連的郭桓應聲回稟後立時便將賬冊呈送了上來。‘這賬冊雖是一目瞭然,工整漂亮!只是…..’認出了此冊確實是北平承宣布政使司李彧與提刑按察使司趙全德具名報送後,雖然上面的數目分毫不差;但朱元璋還是不由心中泛起了嘀咕。

於是再派人前往當地調查後,不久得出的結論卻更加使人瞠目結舌!原來:北平府庫糧倉根本就是空空如也,數百萬石糧食也早已不知去向!所以當日調撥與山東的賙濟數目,也僅僅只是賬目表面上的功夫……‘這還了得!竟敢拿百姓性命糊弄與朕?’瞭解了其中原由後,由於疑心郭桓與李彧等人共同舞弊;震怒無比的朱元璋立時便命人對其展開了調查取證。

天子一怒,滿朝震動之下;很快就有御史餘敏、丁廷舉告發郭桓利用職權勾結李彧、趙全德、胡益、王道恆等人貪污,並列舉了主要事項:一、私吞太平府、鎮江府賦稅,降低朝廷稅收。二、私吞浙西秋糧,浙西秋糧上繳四百五十萬石,郭桓只上繳兩百多萬石。三、徵收賦稅時,巧立名目,徵收多種水腳錢、庫子錢、神佛錢等賦稅,中飽私囊……經摺算,郭桓等人共貪污糧食多達兩千四百多萬石之巨!

更有甚者,以富庶江浙爲例;當地大地主爲逃避賦稅,則將大部分田產都登記在功勳貴族名下。同時地方豪紳與各級官吏勾結,通過僞造冊書、謊報災荒的形式;騙取國家救災糧款者有之,隱瞞田產逃避稅收者有之,甚至連本應由地主承擔的賦稅轉嫁與百姓頭上者也大有人在!凡此種種,但有重金酬謝;郭桓便廣開方便之門,使之大行其道!因此這就形成了一個由朝廷勳貴與各級地方官吏、地方豪紳組成的利益集團……‘雖說貪墨者歷來不乏其人,但如此行經還是少之又少!着實令人髮指。’粗略一算,涉案贓銀竟然與朝廷一年收入大體相當;任朱元璋早有思想準備,卻還是不由折舌不已。

於是再調閱了近幾年朝廷收支賬目後,朱元璋遂當即下令將一干人等逮捕羈押;並安排了審刑司吳庸親自主持審理。吳庸此人雖然官階不高,但由於手段毒辣詭奇新穎;不僅素有‘鬼開口’之稱,既是連那些有名酷吏也無不對其退避三舍。因此眼見出頭良機已至,渾身解數一同招呼之下;很快就將此案審理的一清二楚!

經查:此案共牽連全國十二個布政司,涉及禮部尚書趙瑁、刑部尚書王惠迪、兵部侍郎王志、工部侍郎麥至德等人,共使朝廷損失精糧兩千四百萬擔;僅自六部左右侍郎以下,貪墨便有數百萬石!至於詞連直、省諸官吏假手流失稅銀,則根本無法計數……‘既然如此敗壞朝廷,那便一個不留!’瞭解了此案箇中情形後,眼見各部官吏均有涉及;暴跳如雷的朱元璋當場便下令將六部左右侍郎以下官吏全部就地正法。同時爲挽回朝廷損失,還特意命吳庸深挖細查繼續主持追贓 事宜。

第八十四章 轉戰浙東第二百三十五章 奇襲夔門第八十四章 轉戰浙東第九十六章                                                                                                    指點江山第一百三十七章 英雄氣短第一百一十一章 大戰前夜第九十六章                                                                                                    指點江山第二百五十五章 奸相弄權第一百五十二章 淮東平定第二百二十七章 完勝收宮第二百五十一章 明初大案第二百四十八章 慘淡收場第一百五十九章 家門不幸第一百四十九章 隔空對弈第一百四十一章 未雨綢繆第二百一十七章 波詭雲譎第一百四十一章 未雨綢繆第二百一十八章 暗流涌動第七十章 喜得貴子第九十二章 仕途坎坷第二百二十一章 虎視狼顧第四十七章 英雄歿去第十四章 顛沛流離第八十四章 轉戰浙東第九十五章 龍灣大捷第二百一十七章 波詭雲譎第九十九章 顧此失彼第一百三十五章 孺子投誠第十五章 美人指路第二百三十一章 一觸即發第十九章 雪上加霜第十章 無奈離寺第二百一十三章 摧枯拉朽第一百二十二章 人心離散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相徑庭第六十五章 軍令統一第五十章 非凡風範第一百一十四章 殊死拼殺第一百九十五章 諭中原檄第二十四章 受人所託第二百一十二章 所向披靡第二十九章 順勢投軍第二百四十二章 釁端又起第一百二十章 故人來投第二百零四章 恩威並施第二百五十一章 明初大案第三十五章 佳偶天成第二百二十九章 分封諸王第一百六十五章 南征討逆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獲全勝第一百五十八章 進圍平江第一百三十七章 英雄氣短第一百零一章 將門虎子第一百二十三章 仁者無敵第二百一十一章 君恩浩蕩第一百三十九章 暗箭難防第十七章 人心險惡第二百零五章 暗潮洶涌第一百三十四章 宮室飄搖第五十一章 聲威大震第十五章 美人指路第三十一章 機緣巧合第一百一十八章 柳暗花明第一百零八章 應天見聞第六十一章 躊躇滿志第二百四十九章 營建中都第二百三十九章 收服巴蜀:第六十八章 龍蛇混雜第二百三十九章 收服巴蜀第三十二章 因禍得福第一百五十七章 湖州之戰第八十三章 渣滓泛起第一百四十一章 未雨綢繆第一百二十七章 直抒胸臆第八十四章 轉戰浙東第二百二十五章 敗走沈兒峪第五十章 非凡風範第七十章 喜得貴子第二百一十六章 瞬息萬變第一百三十五章 孺子投誠第一百二十八章 進圍武昌第三十七章 牛刀小試第五十九章 得隴望蜀第一百二十五章 死灰復燃第十五章 美人指路第九十二章 仕途坎坷第二百三十四章 南北並進第二百五十七章 雷霆肅奸第一百一十二章 一觸即發第一百一十八章 柳暗花明第一百六十七章 兵臨城下第二十五章 重返寺院第一百四十二章 挺進八閩第一百六十六章 南征北伐第二百二十二章 同心戮力第二百四十章 外剛內柔第一百九十三章 順天應人第二百零八章 戰前交鋒第二十四章 受人所託第一百三十一章 瞬息萬變
第八十四章 轉戰浙東第二百三十五章 奇襲夔門第八十四章 轉戰浙東第九十六章                                                                                                    指點江山第一百三十七章 英雄氣短第一百一十一章 大戰前夜第九十六章                                                                                                    指點江山第二百五十五章 奸相弄權第一百五十二章 淮東平定第二百二十七章 完勝收宮第二百五十一章 明初大案第二百四十八章 慘淡收場第一百五十九章 家門不幸第一百四十九章 隔空對弈第一百四十一章 未雨綢繆第二百一十七章 波詭雲譎第一百四十一章 未雨綢繆第二百一十八章 暗流涌動第七十章 喜得貴子第九十二章 仕途坎坷第二百二十一章 虎視狼顧第四十七章 英雄歿去第十四章 顛沛流離第八十四章 轉戰浙東第九十五章 龍灣大捷第二百一十七章 波詭雲譎第九十九章 顧此失彼第一百三十五章 孺子投誠第十五章 美人指路第二百三十一章 一觸即發第十九章 雪上加霜第十章 無奈離寺第二百一十三章 摧枯拉朽第一百二十二章 人心離散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相徑庭第六十五章 軍令統一第五十章 非凡風範第一百一十四章 殊死拼殺第一百九十五章 諭中原檄第二十四章 受人所託第二百一十二章 所向披靡第二十九章 順勢投軍第二百四十二章 釁端又起第一百二十章 故人來投第二百零四章 恩威並施第二百五十一章 明初大案第三十五章 佳偶天成第二百二十九章 分封諸王第一百六十五章 南征討逆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獲全勝第一百五十八章 進圍平江第一百三十七章 英雄氣短第一百零一章 將門虎子第一百二十三章 仁者無敵第二百一十一章 君恩浩蕩第一百三十九章 暗箭難防第十七章 人心險惡第二百零五章 暗潮洶涌第一百三十四章 宮室飄搖第五十一章 聲威大震第十五章 美人指路第三十一章 機緣巧合第一百一十八章 柳暗花明第一百零八章 應天見聞第六十一章 躊躇滿志第二百四十九章 營建中都第二百三十九章 收服巴蜀:第六十八章 龍蛇混雜第二百三十九章 收服巴蜀第三十二章 因禍得福第一百五十七章 湖州之戰第八十三章 渣滓泛起第一百四十一章 未雨綢繆第一百二十七章 直抒胸臆第八十四章 轉戰浙東第二百二十五章 敗走沈兒峪第五十章 非凡風範第七十章 喜得貴子第二百一十六章 瞬息萬變第一百三十五章 孺子投誠第一百二十八章 進圍武昌第三十七章 牛刀小試第五十九章 得隴望蜀第一百二十五章 死灰復燃第十五章 美人指路第九十二章 仕途坎坷第二百三十四章 南北並進第二百五十七章 雷霆肅奸第一百一十二章 一觸即發第一百一十八章 柳暗花明第一百六十七章 兵臨城下第二十五章 重返寺院第一百四十二章 挺進八閩第一百六十六章 南征北伐第二百二十二章 同心戮力第二百四十章 外剛內柔第一百九十三章 順天應人第二百零八章 戰前交鋒第二十四章 受人所託第一百三十一章 瞬息萬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