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龍灣大捷

‘有道是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爲帥者又哪能計較一時的得失?與其在此徒增傷亡,我反不如......’越打越覺心驚,眼見對方將士已殺紅了眼;奮力衝開了一條血路後,遂當即便下令退往了太平暫避。此時駐紮於大勝港的楊王景部早已守株待兔了許久,遠遠地看到陳友諒軍乘小舟衝出;遂當即指揮大船截住去路。迎頭痛擊之下,立時便將其打得再度落荒而逃!

見其已逃往了江州方向,一路追擊到此的朱元璋遂順勢殺入城中,一舉收復了太平。此處失而復得後,於是乘着安慶防務空虛之機;一俟各部趕來會合,緊接着朱元璋便乘勢將其一併打了下來。幾乎與此同時,遠在江西的胡大海也傳來了已將信州攻佔的消息!

‘有了此處牽制陳友諒後方,諒其也不敢再來生事!’接報後,眼見應天屏障已再度形成;朱元璋這才放心率軍返回。事後點算:龍灣一戰中不但重創了陳友諒水師,僅僅是其被俘的降兵也有兩萬餘衆!若是再加上繳獲的‘混江龍’‘塞斷江’‘撞倒山’‘江海鱉’.....等百餘膄鉅艦及數百戰舸,說是完全大獲全勝也毫不爲過。

隨後再論起此役得失,雖然劉基調度得當功居首位;但想到了其此前做派後,衆人還是忍不住開始紛紛發問了起來。面對衆人諸多不解,劉基卻也毫不迴避,當場便說出了自己看法並給予了詳盡解答。原來:當日陳友諒攻陷太平之時,因考慮到其背後的天完政權過於強大;加上對此人行事做派的瞭解,所以他一直都主張靜觀其變。

因此當有人提出由主公親率人馬前去迎擊時,由於想到對方不但佔據了上游地利之便;而且還十倍舟師與我,若其只以小股部隊牽制我軍;而大部隊直驅應天,則順流半日便可到達!屆時我方人馬不但難以及時返回,而且百里趨戰;亦爲兵法所忌!所以這才力主按下了此議。果然不出所料!不久後陳友諒果然弒主自立,並打起了圖謀江東的主意。劉基當時雖然料定了張士誠不會輕易出兵,但想到了二寇一旦聯合;我方首尾受敵,定然難以取勝。所以得知有人早就與陳友諒相識後,這才定下此計;以便先將其重創......

‘這劉基統觀全局,拿捏精準;果然不愧是王佐之才!難怪主公一直將其當做軍師相待。’好一番面面俱到的講解下來,衆將在對其心服口服的同時;也不由對朱元璋識人用人之術佩服的更加五體投地。見衆人俱都心悅誠服,朱元璋這纔不失時機地又議起了日後發展大計。‘此事微臣已有打算!還請主公容我再做斟酌,三日後定有交待......’見朱元璋又問起了此事,仍與此前毫無二致,只稍稍應承了片刻後,劉基便以思慮不周提出了告退。見其再次藉故推辭,朱元璋雖然有些不快,但再轉念一想,便也心下釋然了。‘這劉基行事素來謹慎,說是考慮不周,定是還有值得推敲之處’心念及此,於是此後的兩天裡;朱元璋不但讓出了自己的密室供其斟酌獨處,而且還每日親自前去問候。

第一百四十章 收服嶺南第一百零一章 將門虎子第一百一十四章 殊死拼殺第二百四十一章 秦王娶親第一百五十七章 湖州之戰第二百一十一章 君恩浩蕩第十三章 世道艱難第九十二章 仕途坎坷第一百九十四章 大明昭彰第二百四十三章 再次北伐第二百三十八章 明夏歸附第一百零九章 再起干戈第一百零二章 人心所向第二百五十六章 謀定而動第一章 悽慘家境第一百五十一章 主帥風采第一百三十七章 英雄氣短第十五章 美人指路第一百四十六章 將軍蒙難第二百五十二章 空印由來第一百八十七章 君威畢現第二百三十八章 明夏歸附第一百二十二章 人心離散第一百零二章 城下問計第四十六章 遭人算計第一百六十八章 機關算盡第二百三十六章 挺進縱深第十四章 顛沛流離第一百四十七章 圖謀東吳第三十八章 利器出鞘第一百一十一章 大戰前夜第一百三十二章 再戰武昌第一百六十七章 兵臨城下第十一章 混跡市井第一百五十六章 臨機應變第二十四章 受人所託第八十七章 無風起浪第三十六章 衣錦返鄉第八十一章 暗流涌動第九十七章 運籌天下第四章 無辜受罰第二百五十一章 明初大案第二百章 深宮幽怨第五十三章 天從人願第八十一章 暗流涌動第四十六章 遭人算計第三十一章 機緣巧合第一百零八章 應天見聞第一百一十二章 一觸即發第一百五十六章 臨機應變第一百一十四章 殊死拼殺第五十五章 舊事重提第二百三十六章 挺進縱深第一百九十九章 勢如破竹第二百二十二章 同心戮力第二百一十二章 所向披靡第九十八章 以耕備戰第一百一十二章 一觸即發第三十七章 牛刀小試第二百章 深宮幽怨第一百一十九章 峰迴路轉第二百五十四章 法理人情第六十七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二十八章 進圍武昌第一百章 君心難測第四十六章 遭人算計第二百一十三章 摧枯拉朽第八十九章 未雨綢繆第一百一十章 顧此失彼第一百八十八章 沂州招降第一百五十三章 返鄉省察第二百二十五章 敗走沈兒峪第六十四章 平地生波第二百二十二章 同心戮力第六章 初識高人第一百三十六章 海納百川第五十五章 舊事重提第九十一章 君臣初遇第一百零二章 城下問計第一百一十四章 殊死拼殺第二百四十七章 老馬識途第九十章 招賢納士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相徑庭第二百四十三章 再次北伐第二百二十九章 分封諸王第二百五十六章 謀定而動第二百二十五章 敗走沈兒峪第二百四十六章 逐擊漠北第六十六章 大戰前夜第二百四十二章 釁端又起第二百三十九章 收服巴蜀第一百五十六章 臨機應變第一百六十章 氣象萬千第一百一十六章 悍將勇猛第十七章 人心險惡第三章                                                                                寺院棲身第一百三十五章 孺子投誠第二百五十二章 空印由來第一百六十五章 南征討逆第五章 英雄稟性
第一百四十章 收服嶺南第一百零一章 將門虎子第一百一十四章 殊死拼殺第二百四十一章 秦王娶親第一百五十七章 湖州之戰第二百一十一章 君恩浩蕩第十三章 世道艱難第九十二章 仕途坎坷第一百九十四章 大明昭彰第二百四十三章 再次北伐第二百三十八章 明夏歸附第一百零九章 再起干戈第一百零二章 人心所向第二百五十六章 謀定而動第一章 悽慘家境第一百五十一章 主帥風采第一百三十七章 英雄氣短第十五章 美人指路第一百四十六章 將軍蒙難第二百五十二章 空印由來第一百八十七章 君威畢現第二百三十八章 明夏歸附第一百二十二章 人心離散第一百零二章 城下問計第四十六章 遭人算計第一百六十八章 機關算盡第二百三十六章 挺進縱深第十四章 顛沛流離第一百四十七章 圖謀東吳第三十八章 利器出鞘第一百一十一章 大戰前夜第一百三十二章 再戰武昌第一百六十七章 兵臨城下第十一章 混跡市井第一百五十六章 臨機應變第二十四章 受人所託第八十七章 無風起浪第三十六章 衣錦返鄉第八十一章 暗流涌動第九十七章 運籌天下第四章 無辜受罰第二百五十一章 明初大案第二百章 深宮幽怨第五十三章 天從人願第八十一章 暗流涌動第四十六章 遭人算計第三十一章 機緣巧合第一百零八章 應天見聞第一百一十二章 一觸即發第一百五十六章 臨機應變第一百一十四章 殊死拼殺第五十五章 舊事重提第二百三十六章 挺進縱深第一百九十九章 勢如破竹第二百二十二章 同心戮力第二百一十二章 所向披靡第九十八章 以耕備戰第一百一十二章 一觸即發第三十七章 牛刀小試第二百章 深宮幽怨第一百一十九章 峰迴路轉第二百五十四章 法理人情第六十七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二十八章 進圍武昌第一百章 君心難測第四十六章 遭人算計第二百一十三章 摧枯拉朽第八十九章 未雨綢繆第一百一十章 顧此失彼第一百八十八章 沂州招降第一百五十三章 返鄉省察第二百二十五章 敗走沈兒峪第六十四章 平地生波第二百二十二章 同心戮力第六章 初識高人第一百三十六章 海納百川第五十五章 舊事重提第九十一章 君臣初遇第一百零二章 城下問計第一百一十四章 殊死拼殺第二百四十七章 老馬識途第九十章 招賢納士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相徑庭第二百四十三章 再次北伐第二百二十九章 分封諸王第二百五十六章 謀定而動第二百二十五章 敗走沈兒峪第二百四十六章 逐擊漠北第六十六章 大戰前夜第二百四十二章 釁端又起第二百三十九章 收服巴蜀第一百五十六章 臨機應變第一百六十章 氣象萬千第一百一十六章 悍將勇猛第十七章 人心險惡第三章                                                                                寺院棲身第一百三十五章 孺子投誠第二百五十二章 空印由來第一百六十五章 南征討逆第五章 英雄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