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節 綠教漢人

新修的庫扎克城還只是進行到接近完成,蓋好的木刻楞暫且還不能入住,至少要風乾十天半月,等內部的潮氣去掉纔好,況且各類的輔助設施還在進行中,所以東行營隊的人還是住在帳篷裡,老羅也是在帳篷裡等着李錚的彙報。

李錚從撒馬爾罕帶回的東西不少,足足有近二百噸糧食,還有收購來的皮毛和毛毯以及鍋碗瓢盆等各種雜物十幾車,隨行的人除了負責採買的,多是斥候營中的機靈鬼,所以並沒有什麼讓人出乎預料的事情。

這其實一點都不奇怪,這時節雖然通訊不力,但是一些有點轟動性的熱門消息還是瞞不住世人的,何況老羅就沒想過防止消息泄漏之類。布哈拉和撒馬爾罕之間的路程只有不足二百公里,當然更是瞞不住人。

所以撒馬爾罕城內雖有想找東行漢人麻煩的傢伙,也不敢輕舉妄動,卡迪爾汗把兵力都調到了喀什葛爾,憑藉貴族們手裡的些許私兵,只能是給老羅的刀下送肉。

李錚來得很快,畢竟他是老羅派出去的,回到老羅這邊覆命纔好做其他事情。

“見過將主!”李錚不算戰士,給老羅行禮也是標準的文人作揖禮。

“回來就好,坐吧,說說撒馬爾罕的情況。”老羅拱拱手算是回禮,伸手一攬,指着側面的軟塌請對方坐下。

“謝將主!”李錚也不虛套,直接打了這麼一段時間交道,他可知道眼前這位絕對是殺伐果斷不講虛禮的人物,從衣襟裡取出一個羊皮紙本子放在矮桌上,“將主,此次出去撒馬爾罕的事情都記在這裡,沒有任何疏漏。”

老羅翻開線訂羊皮紙本子,粗略看了一眼,但見上面用的類似顏體的楷書寫的密密麻麻的小字,豎排的文字讀起來倒是算不上什麼障礙,只是還是聽對方口述一下更爲清晰:“好,回頭我會細看,你大略說下都有什麼應注意的事情。努拉爾曼,負責記錄!”

後半句自然是對着充當文秘的阿拉伯小夥說的,這個小子現在就是老羅的跟屁蟲,很少言語,但是已經開始漸漸顯示出他曾經在愛資哈爾清真寺進學過的長處。

“是,將主!”李錚籌措了一下言語,躬身坐直講起了十多天內的事情,“錚在撒馬爾罕那邊總共關注了五件事。第一,撒馬爾罕城內的貴族們對我們的態度,有的家族在布哈拉的支系被我們殺了,所以極爲仇恨,有的則野心勃勃希望拉攏我們對抗卡迪爾汗,還有的漠不關心……”

“嗯,猜也猜得到,你接着說。”

“第二件事,撒馬爾罕城內有許多商人,有希望和我們長期交易的,也有想在庫扎克城內設立商站的,還有的想賄賂我買一些不能出售的物件的……”

“交易可以,但不包括禁售的東西,這個沒得商量,李錚你要注意你身邊的人,提醒他們誰敢犯忌,軍法行事,至於庫扎克城是我們的,暫時不需要商人入駐,不予考慮!”鬼才知道那些想入駐的商人什麼動機,東行營隊裡面稀奇的超越這個時代的東西太多,當不了強盜想當竊賊?沒那麼容易。

“遵令,將主!”李錚的後背開始冒汗,暗自慶幸自己沒犯錯,老羅的軍法雖沒有唐時的軍法嚴苛,但軍法就是軍法,即使不弄死人也會讓人脫一層皮。腦袋裡想着回頭一定要提醒幾個跟隨自己的族人,嘴上卻說着:“將主放心,我手下就沒有敢亂來的人。”

“大話不要說,誰也不知道別人腦子裡想什麼,我只看實際的舉動。”老羅不置可否的動了動嘴角,“接着說你遇到的事情吧……”

“是,第三件事,這是赫爾頓傳給我的消息,沒能證實的。據說伽色尼那邊派人拉攏撒馬爾罕城內的貴族,還給喀什葛爾的卡迪爾汗那裡派了使者,赫爾頓那裡猜測他們有可能合作在我們迴歸東方的路上攻擊我們……”

“呵,馬哈穆德坐不住了?卡迪爾汗也不是傻瓜……”老羅冷笑了下,經歷了多場大戰,雖然手下兵力不多,但他還真沒瞧得起突厥人和葛邏祿人出身的卡迪爾汗,如果不是治下人口太少——只要有超過二十萬人,他就敢停下不走。

李錚到底還是受限與時代,加上他並不是戰士,所以算不上真正瞭解隊伍中的戰力水準,當然免不了有些擔心,“將主,突厥人加上葛邏祿人可以輕易聚兵三十萬,不可小窺了他們!”

“沒關係,你不用擔心。三十萬人算什麼?烏合之衆,麪餅比刀子大不?只是被切割吃掉的命運。”老羅擺擺手,打斷了這個話題,示意對方接着說下去。

“第四件事是關於東方的,有東方來的商人說了些那邊的事情,宋遼兩國剛剛簽訂了停戰協定,好像要準備合力攻擊盤踞在隴右的定難軍,定難軍的節度使李繼遷①去年戰死,其長子李德明聯合了拓拔貴族和高原上的吐蕃人準備與兩國開戰……”

隨着隊伍的東進,一些東方的事情開始進入眼界,很多事情與老羅記憶中的歷史開始接軌,比如現在宋國的皇帝確實是真宗趙恆、比如檀淵之盟②在去年的十二月簽訂、比如李繼遷的孫子元昊已經兩歲……

老羅不記得有宋遼合攻西夏這檔子事,一時琢磨不定。莫不是蝴蝶效應?不可能,他老羅雖然在中亞鬧得場面有些大,但還不至於影響到人口衆多的東方,摸不着頭腦之際,他決定回頭再說,“這個消息準確與否都很難說,宋遼的勢力都很大,可不是這邊的小國可以相提並論的,你繼續關注這個事情吧。”

“明白了。第五件事情是有本地的漢人希望歸附我們回東方,只不過他們的數目有些多,沒有將主指示,我沒敢妄作決定……”

“有多少人?他們是什麼身份?”

“大概有三萬多人,一半是貴族家的奴隸,另一半是平民……”

“怎麼會有平民?”

“……他們是信奉了綠教的漢人!”

原來如此,連續問了幾句,老羅恍然大悟。

唐朝的中晚期開始失去了對中亞的控制,但是很多漢人還定居在從隴右一直到撒馬爾罕這片土地上,尤其是安西四鎮更是有大量的漢人軍民在此定居。唐滅亡後,這些人徹底成了沒媽的孩子,面對洶涌而來的綠教徒和祆教徒沒有還手之力,很多人或者被迫或者投機的改信成爲了綠教徒。這些人的大多數不再像漢人一樣尊奉祖先,而是多以安拉之名行事,他們就是後世**的由來。

或許這些人當初改信的時候有各種各樣的可憐原因,但老羅卻不這樣看,宗教這個東西或者可以令人的心靈不再空虛,但是用宗教信仰來武裝頭腦的人太容易被人所誤導,太容易盲從了。而盲從的人一旦出現在自己這個小隊伍裡面,無疑會讓本來就構成複雜的羣體變得更加脆弱,擴大一點,這也是歷來教權和政權之間矛盾的最關鍵所在。

所以宗教雙面針,尤其是單一神系的宗教,它可以有利於統一思想攻擊敵人,同時也會因爲思緒禁錮刺傷自己。

所以老羅的這隻隊伍裡,沒有純粹的基督徒,也沒有純粹的綠教徒,所以唯一對儒教有些狂熱的張家人始終處於隊伍構成的邊緣。

“暫時不考慮收納撒馬爾罕的漢人歸屬,尤其是信奉了綠教的漢人。”老羅沒有稍加思索的就下了決定,稍後一會兒爲了顯得不那麼不近人情,他又補充道:“冬季之後,再次啓程的時候,也許會收納漢人,但是這些漢人絕不可以是綠教徒。”

“將主,那些漢人也是有苦衷才改信了綠教,他們和我們一起迴歸也是有好處的,至少可以讓突厥人和葛邏祿人不敢輕易攻擊我們……”李錚當然也是有自己的想法的,對他來說,團結更多的人共度難關,至少可以減少自己的損失。

“不,突厥人和葛邏祿人不足爲慮。”老羅搖了搖頭,“只要那些漢人,姑且叫他們漢人,當年他們能夠爲了保命拋棄宗祖,未來免不了也會爲了保命拋棄我們,收納一羣牆頭草在隊伍裡,沒有一分好處,還要提防隊伍的秘密外泄,得不償失。這個事情不必再爭論了!”

聽了老羅如此說話,李錚再不敢多說,應諾退下交接其他的事情去了。

沒有了上司就有這樣的好處,老羅可以輕易的確定某項事情的選擇,好在他的決定並不盲目,唯一能夠束縛他的不過是曾經的閱歷與經驗,以及一些來自後世的價值理念。

————————————

①李繼遷:(963-1004年),党項人平夏部,祖先是鮮卑拓拔氏,拓跋赤辭歸唐之後,其時唐太宗李世民賜姓李,掌控銀州乃至夏綏宥靜四州的軍略和政治,其人在宋遼之間兩面討好,定難軍節度使是遼聖宗耶律隆緒給予的封號,宋真宗趙恆曾賜名給李繼遷爲趙保吉。1004年初,攻打吐蕃潘羅支時,中計重傷身亡。

②檀淵之盟:檀州,今河南濮陽,背景是宋遼因爲檀州一帶的拉鋸戰,兩方都難以繼續下去的前提下籤署的,不同的是宋國是因爲大商甲不想再繼續支持戰爭,遼國則是死傷過多難以爲繼。自此之後,南北的商貿和技術的交流開始增多,現代評價是促進了民族融合,用金錢平息了戰爭。但這個盟約也是宋遼兩國棄甲求利爭相向豬演化的開端。

第九節 屠夫羅第六十四節 與巴哈米爾的談判(下)第六十五節 利人利己第九十二節 倒計時(二)第三節 會州(中)第一百一十三節 醞釀第一百三十五節 重歸安寧第八十七節 綠教漢人第十五節 夜議(一)第十六節 攔截戰(下)第十六節 傾談第十七節 獎與懲第五十九節 艱難的溝通第四十八節 童子營第四十四節 喧囂與寧靜第一百二十八節 針鋒相對(上)第二十四節 糊塗事與精明事(三)第一百二十四節 雪色,血色(五)第三節 黑色的摩加迪沙第二十五節 鐵匠坊的唐人第五十二節 守戰(中)第六十八節 信息與決策第十六節 蠱惑第九節 反應第七十三節 比試(三)第四十九節 中場(上)第九十七節 倒計時(七)第二十二節 心魔與狡詐第三十七節 情報與決策(四)第十一節 卡米勒的誘餌第二十七節 君士坦丁堡第八十四節 瑣事第八十五節 駐紮(中)第一節 出海北上第二節 會州(上)第四十節 收宮(一)第二十六節 迫不得已的談判(上)第一百一十二節 識破血統論與文明論第六十四節 與巴哈米爾的談判(下)第七節 抱大腿的曷薩人(下)第一百三十二節 卻有猛士投第四十三節 送行(下)第二十一節 混亂的蒙巴薩外圍第六十二節 浪戰(六)第二十一節 路上(上)第八十一節 婚前教育與解讀(下)第十二節 轉變第十六節 傾談第三十五節 情報與決策(二)第一百零四節 尋仇(一)第四十四節 見聞(二)第一節 出海北上第六十八節 丁家老怪物的解析(上)寫在二百萬字之後第九十二節 見訪客(二)第四十三節 強弱易勢第七十節 漣漪(十)牟那山下第五十九節 紛擾與商議第五十七節 會議(五)第十二節 殺與罰(中)第七十二節 比試(二)第一百零六節 尋仇(三)第一百零三節 倒計時(十三)第五十二節 爭議(上)第十二節 平息第六十一節 迴歸東土的辦法(下)第六十三節 浪戰(八)第四十九節 種子第六十節 俘虜(中)第四節 裝傻的第十節 饒恕與感謝第三十二節 三方小會(上)第二十六節 迫不得已的談判(上)第五十八節 涌動第十三節 夜襲戰(下)第五十三節 來人第十六節 蠱惑第四十九節 告誡第五十四節 傷兵第二十四節 應對第二十二節 糊塗事與精明事(一)第七十六節 河邊第二十五節 都掛到十字架上第十二節 平息第一百一十二節 識破第三十五節 冷血第三十九節 應對法蒂瑪王朝第九節 反應第二十一節 沒有月的夜晚第三節 黑色的摩加迪沙第十五節 交鋒第七十七節 拖格魯吉亞人的後腿第三十九節 長談(下)第二十四節 花彪引發的熱鬧事第七十一節 比試(一)第四十一節 角鬥士第十四節 考察與決策
第九節 屠夫羅第六十四節 與巴哈米爾的談判(下)第六十五節 利人利己第九十二節 倒計時(二)第三節 會州(中)第一百一十三節 醞釀第一百三十五節 重歸安寧第八十七節 綠教漢人第十五節 夜議(一)第十六節 攔截戰(下)第十六節 傾談第十七節 獎與懲第五十九節 艱難的溝通第四十八節 童子營第四十四節 喧囂與寧靜第一百二十八節 針鋒相對(上)第二十四節 糊塗事與精明事(三)第一百二十四節 雪色,血色(五)第三節 黑色的摩加迪沙第二十五節 鐵匠坊的唐人第五十二節 守戰(中)第六十八節 信息與決策第十六節 蠱惑第九節 反應第七十三節 比試(三)第四十九節 中場(上)第九十七節 倒計時(七)第二十二節 心魔與狡詐第三十七節 情報與決策(四)第十一節 卡米勒的誘餌第二十七節 君士坦丁堡第八十四節 瑣事第八十五節 駐紮(中)第一節 出海北上第二節 會州(上)第四十節 收宮(一)第二十六節 迫不得已的談判(上)第一百一十二節 識破血統論與文明論第六十四節 與巴哈米爾的談判(下)第七節 抱大腿的曷薩人(下)第一百三十二節 卻有猛士投第四十三節 送行(下)第二十一節 混亂的蒙巴薩外圍第六十二節 浪戰(六)第二十一節 路上(上)第八十一節 婚前教育與解讀(下)第十二節 轉變第十六節 傾談第三十五節 情報與決策(二)第一百零四節 尋仇(一)第四十四節 見聞(二)第一節 出海北上第六十八節 丁家老怪物的解析(上)寫在二百萬字之後第九十二節 見訪客(二)第四十三節 強弱易勢第七十節 漣漪(十)牟那山下第五十九節 紛擾與商議第五十七節 會議(五)第十二節 殺與罰(中)第七十二節 比試(二)第一百零六節 尋仇(三)第一百零三節 倒計時(十三)第五十二節 爭議(上)第十二節 平息第六十一節 迴歸東土的辦法(下)第六十三節 浪戰(八)第四十九節 種子第六十節 俘虜(中)第四節 裝傻的第十節 饒恕與感謝第三十二節 三方小會(上)第二十六節 迫不得已的談判(上)第五十八節 涌動第十三節 夜襲戰(下)第五十三節 來人第十六節 蠱惑第四十九節 告誡第五十四節 傷兵第二十四節 應對第二十二節 糊塗事與精明事(一)第七十六節 河邊第二十五節 都掛到十字架上第十二節 平息第一百一十二節 識破第三十五節 冷血第三十九節 應對法蒂瑪王朝第九節 反應第二十一節 沒有月的夜晚第三節 黑色的摩加迪沙第十五節 交鋒第七十七節 拖格魯吉亞人的後腿第三十九節 長談(下)第二十四節 花彪引發的熱鬧事第七十一節 比試(一)第四十一節 角鬥士第十四節 考察與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