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有小唐歡樂多

謝莫如從來不是聖人。

她不是五皇子。

五皇子少時只是不大受重視,穆元帝卻從未忽視過他,應有的教育、地位,五皇子一樣不缺。及至成年,隨着五皇子展露頭角與謝莫如刻意的勸導,五皇子與穆元帝的關係逐漸親密。五皇子自己也很享受這樣的父子關係,他一向以己度人,才勸李九江去永安侯府的。

謝莫如對此卻有不同看法,她當初勸五皇子親近君父,那是因爲五皇子他爹是皇帝。有個做皇帝的爹,不要說只是不夠重視五皇子,就是從未重視過,爲了以後的生活,也得同穆元帝搞好關係。永安侯當然也是朝中顯貴,但永安侯還不夠身份讓李九江去和緩。

世上的事,從來不是一是一二是二,清官更是難斷家務事,但,如果有了不必違忤尊嚴的權力,何必再去對不想低頭的人低頭。

再者,謝莫如有此言辭,未償不是有感而發。

五皇子雖然勸人勸上癮,卻也不笨,立刻想到妻子同岳家的關係,岳家與他倒是不錯,當然,妻子對岳家也不錯,該提攜的提攜,該照顧的照顧……想來,這也並不代表親近吧。

五皇子拍拍妻子的手,沒再說什麼。

李九江自永安侯府出來後便去了北嶺先生那裡,李九江算是江北嶺的記名弟子,主要是當年江北嶺被請來帝都時,李九江需要借江北嶺的名聲來洗白自己,但李九江有才學也是真的,雖比不得江北嶺這等大儒,也是一等一的才幹。當年江北嶺奉命建築書樓,李九江便是其左膀右臂,這些年相處下來,二人還真有了些師生情分。

江北嶺笑,“我還以爲短時間你回不了帝都。”

“閩地港口建成,又趕上王妃生辰,這次回來,一則是向王爺稟明港口之事,二則可代閩地諸官爲王妃賀壽,也算一舉兩得。”李九江提起紅泥小火爐上的銅壺,燙杯之後,倒了兩盞茶,雙手捧予江北嶺一盞,問,“先生這幾年在帝都還好麼?”

江北嶺較之三年前並沒有太大的變化,只是年歲有了,兩道眉尾垂下,更添了些歲月的寬厚與豁達,他笑,“我是做學問的人,能在此安安生生的做學問,求仁得仁,自然是好的。”

“當年先生爲王爺所薦的幾位先生,於閩地傳業授道,開啓民智,頗受閩地百姓愛敬。王爺時時說起,治國治民,最需這般才德兼備的大儒。”江北嶺能有今日今時之地位,哪怕一把年歲了,亦是明敏過人。聽李九江這話,江北嶺以爲李九江是想讓他再薦些人的,李九江卻是未提,而是笑道,“王爺當年建港口之時就說了,待閩地財力寬裕,便會出資銀兩令各縣興建縣學,說來慚愧,閩地窮困之地,就是州學也是王爺就藩後多加恩賞方有所改善,各縣學荒廢已久,許多百姓縱有求學之心,也只能去私塾唸書。”

江北嶺能成就偌大名聲,與他多年來在北嶺一帶幾十年講學授課相關。想一想孔聖人如何成爲聖人的吧,不就是做老師做的麼。

江北嶺這樣的國朝大儒,對國朝教育自然深有感觸,道,“自前朝末年,天下動盪,以至人心喪亂,刀戈四起,人們哪裡還有向學之心。東穆立國起,也是外憂內患,近十幾年方得太平。今上建築書樓,便是有收攏天下學子之心。閩王有興學之意,乃閩地百姓福音哪。刀戈只是一時權宜,想長治久安,還是要文武並治。”

這等老生常談,不同的人卻是有不同感悟,李九江認真聽了,說起自己將轉任南安侯麾下糧草官一職,江北嶺自己是做學問的,並不反對弟子們建功立業,江北嶺道,“你正當盛年,有此歷練不爲壞事。江南亦有幾個你的師兄弟,只是,一入官場,各有各的政見,介時見了你自行拿主意吧,老朽就不攙和你們官場之事了。”

這是江北嶺的原則,來求學的,就只說學問,至於其他,他素來不聞不問亦不會給任何意見。

李九江笑應一聲是,江北嶺說到小唐,道,“你眼光不錯,收了個好弟子。”

“小唐是個實心人。”小唐也沒正式拜師,不過他一口一個師傅的,李九江初時沒應過,時間久了,也就應了。

江北嶺道,“能成就一番事業的,往往是實心人。”

小唐倒不知道自己還得了江北嶺一讚,他本身對江北嶺很有禮貌,雖然聽不懂江北嶺講的學問,江北嶺也沒強求他聽自己講學問,反是將他推薦到沈素沈翰林的進士堂去學寫科舉文章,這一點,小唐是很感謝江北嶺的。而且,他人雖然不大聰明,到底出身官宦之家,很有幾分眼力,逢年過節不必說,就是小唐十天一去進士堂補習時,都會帶些家常東西給江北嶺。

其實,想給江北嶺送禮的能從帝都城排到靖江王府,臉皮厚的也有很多,如小唐這般能入江北嶺眼的則寥寥無幾。

小唐自己倒沒覺着啥,他就是想着師傅不在帝都,師公一把年歲的,他當然得多照顧着些。至於能從江北嶺這裡得到啥好處,小唐倒沒多想,關鍵是,這小子忒自信。他覺着自己老爹有本事,自己又跟着閩王混,以後怎麼也不能差了,何必去盤算這麼一把年歲的師公呢。

至於有沒有人想借助小唐來接近江北嶺,自然也是有的,只是小唐雖笨了些,卻有個優點,都是把話說前頭。任何想借他跟江北嶺套近乎的,他都一句“師公喜歡清靜”給打發掉了。

至於有沒有人記恨他,小唐就不知道了,有人記恨他也不怕,他覺着自己靠山硬,而且,小唐自己交際廣啊。他爹不在帝都,他在帝都就常跟他爹的舊交走動,譬如唐家的世家永安侯府,小唐那股子天真活潑,文康長公主都挺喜歡他。

這次李九江回帝都,小唐主動請纓幫着師傅收拾好宅子,又安排了接風酒,第一場請的是李家人,在帝都的李宣李穹兩兄弟,再加上一個小唐。小唐知道師傅不願意見永安侯,雖然永安侯對小唐也不賴,小唐對永安侯的感觀亦是不錯,但在他師傅的問題上,小唐還是覺着永安侯有些偏心眼兒的。他乾脆請了李宣李穹兄弟過來他師傅的宅子裡吃酒,說來李家也是一奇葩家族,李九江與永安侯是兩看兩相厭,但李九江與幾個嫡出弟弟關係都不錯。所以,李九江回帝都不見永安侯,還是願意見一見弟弟們的。

李宣不必說,這是李氏家族未來的族長,李宣對李九江這個庶兄一向關心照顧,庶兄雖不是同母,李宣也是盼着庶兄能一展所長的。至於李穹,也是成親生子的人了,同李九江本就沒什麼矛盾,總是同父兄弟,關係上雖沒有同李宣李宇兩個同胞哥哥近,但李穹也知道尊敬李九江這位庶兄。

再加上小唐活躍氣氛,兄弟三人倒也和樂。

只是有一樣,小唐稱李九江爲“師傅”,到了李宣李穹這裡,則是“阿宣哥,阿穹哥”這樣的稱呼,鬧得李穹都有些受不了,道,“小唐,你這是怎麼算的輩份哪。”就這腦瓜子還能考出舉人來,閩地的舉人看來是真的好考啊。

小唐一面幫着執壺,一面機伶道,“當然是各論各的,你可別想佔我便宜!”

李穹捏杯壞笑,“你又不是大美人,我用得着佔你便宜。”

小唐翻翻白眼,“就是有大美人,怕你也不敢去佔便宜。”

李穹是李家兄弟中最風流的一個了,李宣娶的是公主,在這上頭得剋制,李宇是不婚主義者,很有些不近女色的意思,到李穹這裡,本就是幺子,父母原也多偏疼一些,李穹本人不算貪歡之徒,可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他正年輕,出身亦好,其實不必李穹主動做什麼,倒貼的女子不知有多少。李穹一聽還真來了興致,道,“說來尋常美貌多的是,絕色佳人則難尋吶。小唐你光棍光着,莫不是真見着什麼絕色人物了?”

小唐一幅篤定模樣,道,“說絕色都是侮辱人家。”

李穹更好奇了,問,“是哪位仙子?”

“說了阿穹哥你也高攀不上。”

李穹倒不是無法無天的性子,也沒較口頭高下,只問,“你只與我說說,叫我也長些見識。”

“行雲姐,你攀得上?”小唐道。

李穹險讓酒給嗆着,連連擺手,“那是不能,那是不能。”江行雲何等名聲啊,據說殺人如砍刀切菜,現下人家都領着三品將軍的俸祿,不要說他,大皇子先前想打江行雲的主意都鬧個灰頭土臉。更灰頭土臉的是,後來大皇子於閩地遇險,還是被江行動所救。李穹素有自知知明,人也有分寸,便是口頭上也不肯得罪江行雲的,正色道,“小唐你不地道,江姑娘非凡人也,如何能唐突。”

小唐笑,“那是,以前我是想把我師傅介紹給行雲姐的,誰曉得,她沒看上我師傅。”

小唐突然爆料,這回把李九江給嗆着了,李九江斥道,“如何敢胡言亂語!快閉嘴!”還有,你什麼時候認江行雲做姐了啊,你可真會套近乎!

小唐不覺着自己是胡言亂語,他又是個實誠人,見李九江不信,他就有些急,遂拿出證據道,“師傅,是真的,行雲姐嫌你生得不好看。”

聽這話,李宣李穹不禁雙雙望向李九江,李九江還不好看?說句實在話,李家嫡庶四兄弟,李宣李宇李穹相貌亦是中上,但要論出衆,還就得數李九江了。李九江非但相貌佳,氣度亦好,這樣的人物,江行雲還嫌不好看。唉喲,可算是找着江行雲找不着婆家的原因了。

聽小唐這話,李宣都起了八卦之心,道,“闔帝都城,我還沒見過比大哥更出衆人物。小唐,難不成閩地有此人才?”

“沒,要是有,行雲姐不早嫁了麼。”小唐說着,又很爲他家行雲姐的終身大事發愁。

李穹亦是感嘆,“江姑娘的眼睛,這是長到了天上啊。”料想江姑娘的姻緣怕是比他三哥還得艱難數倍呢。

第一場接風酒就在四個男人的八卦中結束,第二場的接風酒就是請藩王府的屬官們了。

張長史見小唐裡裡外外的照應,笑着打趣李九江,“徒弟比兒子還貼心哪。”

小唐嘴快道,“我師傅哪來的兒子,他連媳婦都沒有哪。”

前番剛被李宣李穹八卦了一回,今兒小唐又提這事兒,李九江多麼雲淡風輕一人也忍不住,斥道,“閉嘴!”

張長史等人已是大笑起來,紛紛道,“誒,九江,小唐也是一片孝心麼。”

小唐拱手,團團一揖,笑道,“諸位大人可別笑了,光棍都要面子,把我師傅笑火了,可沒我的好果子吃。”

光棍都要面子什麼的……更是逗得張長史等人噴飯不止。

李九江心說,有個徒弟就夠糟心的了,萬一倒黴生個這樣的兒子,那纔是夭壽哪。李九江胡思亂想一番,瞥小唐幾眼,小唐嘿嘿一樂,給師傅執壺斟酒。

總之,家有小唐歡樂多。

作者有話要說:  PS:還有一更稍晚~~~~~~

第207章 契成第35章 神交第144章 鬆口氣第344章 東宮之七第164章 延師之二第309章 奪嫡之十二第74章 迴歸第386章第394章 權握天下之下第182章 大皇子的對策第268章 交鋒之團聚第263章 交鋒之爭功第325章 奪嫡之二八第100章 側妃事件第70章 昨晚穿越了~第342章 東宮之五第307章 奪嫡之十第141章 庸人自擾第92章第268章 交鋒之團聚第81章 一塊兒老薑第87章 於氏第124章 年代第373章 皇后之十六第372章 皇后之十五第154章 更迭第100章 側妃事件第243章 交鋒之五第248章 交鋒之十第129章 五皇子的好評第122章 議儲位二第150章 迴歸~第385章 太后之六第142章 風又起~第354章 東宮之十七第81章 一塊兒老薑第377章 皇后之十九第13章 生存的智慧第261章 交鋒之極少數的人第195章 愛操心的人第12章 相像第35章 神交第284章 交鋒之戰事第284章 交鋒之戰事第82章 秦先生川第231章 有小唐歡樂多第52章 志向第91章 表章第374章 皇后之十七第136章 比神仙還自信第388章第372章 皇后之十五第74章 迴歸第102章 祭禮第215章 壽宴~~~~~~~~~~~第77章 南安侯第241章 交鋒之三第356章 東宮之十九第84章 出孝第374章 皇后之十七第247章 交鋒之九第84章 出孝第63章 帝心若何第150章 迴歸~第305章 奪嫡之八第94章 一個餿主意第191章 夫妻話第163章 延師第167章 一件東西第83章 神仙手記第313章 奪嫡之十六第300章 奪嫡之三第53章 外書館第275章 交鋒之行雲之二第387章第379章 太后之一第112章 後續第130章 哥哥們這是怎麼了?第272章 交鋒之寒噤第283章 交鋒飛羽你怎麼看第9章 家族,家宴第232章 蜀中……第322章 奪嫡之二五第84章 出孝第172章 就藩之一第155章 功夫第312章 奪嫡之十五第311章 奪嫡之十四第377章 皇后之十九第313章 奪嫡之十六第221章 爭功第190章 意在此處第52章 志向第321章 奪嫡之二四第285章 交鋒之戰事二第278章 交鋒之御膳第232章 蜀中……第132章 流言之一第210章 召見
第207章 契成第35章 神交第144章 鬆口氣第344章 東宮之七第164章 延師之二第309章 奪嫡之十二第74章 迴歸第386章第394章 權握天下之下第182章 大皇子的對策第268章 交鋒之團聚第263章 交鋒之爭功第325章 奪嫡之二八第100章 側妃事件第70章 昨晚穿越了~第342章 東宮之五第307章 奪嫡之十第141章 庸人自擾第92章第268章 交鋒之團聚第81章 一塊兒老薑第87章 於氏第124章 年代第373章 皇后之十六第372章 皇后之十五第154章 更迭第100章 側妃事件第243章 交鋒之五第248章 交鋒之十第129章 五皇子的好評第122章 議儲位二第150章 迴歸~第385章 太后之六第142章 風又起~第354章 東宮之十七第81章 一塊兒老薑第377章 皇后之十九第13章 生存的智慧第261章 交鋒之極少數的人第195章 愛操心的人第12章 相像第35章 神交第284章 交鋒之戰事第284章 交鋒之戰事第82章 秦先生川第231章 有小唐歡樂多第52章 志向第91章 表章第374章 皇后之十七第136章 比神仙還自信第388章第372章 皇后之十五第74章 迴歸第102章 祭禮第215章 壽宴~~~~~~~~~~~第77章 南安侯第241章 交鋒之三第356章 東宮之十九第84章 出孝第374章 皇后之十七第247章 交鋒之九第84章 出孝第63章 帝心若何第150章 迴歸~第305章 奪嫡之八第94章 一個餿主意第191章 夫妻話第163章 延師第167章 一件東西第83章 神仙手記第313章 奪嫡之十六第300章 奪嫡之三第53章 外書館第275章 交鋒之行雲之二第387章第379章 太后之一第112章 後續第130章 哥哥們這是怎麼了?第272章 交鋒之寒噤第283章 交鋒飛羽你怎麼看第9章 家族,家宴第232章 蜀中……第322章 奪嫡之二五第84章 出孝第172章 就藩之一第155章 功夫第312章 奪嫡之十五第311章 奪嫡之十四第377章 皇后之十九第313章 奪嫡之十六第221章 爭功第190章 意在此處第52章 志向第321章 奪嫡之二四第285章 交鋒之戰事二第278章 交鋒之御膳第232章 蜀中……第132章 流言之一第210章 召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