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當斷即斷(上)

天使的車仗再次啓程,浩浩蕩蕩開向夏河城,沒見到劉存的張敦只是略表遺憾,臉上依然帶着和藹可親的微笑。,頂,點, .可跟隨在張敦後面的程秉和蒼慈等人心裡明白,越來越受到天子寵信的張敦有多貪婪。

劉存不露面誰也不能指責他,他如今是東武縣令,不是琅琊縣令,沒義務迎接皇帝派出的使節,何況這個使節是奔着他腰包來的。

再一個,劉存不想授人以柄,他得珍惜來之不易的名聲,如今琅琊已是天下士子來來往往的地方,不少家境豐裕的讀書人已經在城東城南購買地皮修建住宅,若是讓人知道身爲東武縣令的劉存急巴巴迎接前往琅琊縣的天使,恐怕劉存的名聲要蒙上污點。

可一句“皇上有旨”就讓劉存無處可藏,王杞和郭棠等人知道劉存正躲在他的城北莊園裡,所以悄悄派人通知劉存,要求他最遲明天上午趕到城中縣衙領旨。

劉存正與百業學堂首屆一百二十名學生座談,接到消息也不着急,繼續傾聽學生們半年來的學習心得和各種要求,詢問學生們是否習慣新的度量衡和新編算術口訣,對莊園木器工坊出品的五珠算盤用的是否習慣?然後非常認真地將學生們的意見記錄下來,最後向學生們宣佈早已決定的重大消息:

百業學堂正式更名爲“琅琊農工商學院”,在莊園東面圍牆外一百畝土地上建造新校區,田牧先生任學院首任山長,力爭用五年時間,將“琅琊農工商學院”辦成大漢首屈一指的專業學府。

學生們歡欣雀躍奔走相告,回到莊園臨時住處的劉存卻頭疼不已,暗自揣摩天使張敦和身在洛陽的皇帝這回又給自己出什麼難題。

夜幕降臨,坐立不安的劉存正埋怨糜子仲爲何遲遲不到,糜竺的車駕就緩緩進入莊園大門,在值哨親衛什長引領下,很快來到劉存居住的小院前。

得到消息的劉存已經笑眯眯站在圓月形狀的小院門口,見禮後拉着糜竺的手往裡走。

糜竺略作洗漱返回客廳,看到圓桌上的精美菜餚和黑陶瓶的琅琊美酒頓時眉開眼笑,卻指着做工普通卻很結實的椅子問道:“賢弟喜歡胡椅啊?這張圓桌不錯,高度正好與胡椅相配,看來賢弟沒少在這上面花費心機。”

劉存看到糜竺說完大大咧咧地坐下,抓起黑陶瓶的美酒熟練地劃開蠟封開始斟酒,無奈地搖頭說道:“省着點,這特製的家釀老窖小弟沒剩幾瓶了。”

“哄別人去!”

糜竺小心端起五錢瓷杯,緩緩移到嘴邊然後一乾而盡,良久才吐出口**辣的粗氣,呲牙咧嘴地叫喚起來:“爽啊!喝了這酒,什麼琅琊玉液、琅琊醇酒都索然無味了,記得過兩天再送我十箱帶回去。”

劉存白他一眼,端起酒瓶給他添上一杯,自己也斟滿面前的杯子,相互碰一杯之後,給糜竺碗裡夾上一塊紅燒鹿肉:“天子派來的張敦是個怎麼樣的人?”

糜竺吃完塊美味鹿肉,愜意地用潔白的紙巾擦擦嘴:“放心吧,愚兄已經把他伺候好,之所以還要來琅琊,是因爲天子盯上你家的陶窯了,讓張敦帶來旨意,把你家燒製的描金白瓷定爲‘貢瓷’,以後每年都要爲皇家供奉一百零八套用於酒宴的描金瓷器,看起來是吃虧了,可只要細細一想,賢弟就該明白‘貢瓷’二字能值多少錢。”

劉存暗暗吃驚,倒不是不捨得百來套白瓷描金餐具,這種由莊園黃道山下的瓷窯特別燒製的餐具雖然精美華貴,但因窯溫只能燒到一千二百度左右,依然不能稱爲真正的瓷器,與義子劉振一手控制的珠山瓷窯燒製出的工藝陶瓷相比,根本不值一提,劉存吃驚的是,皇帝劉宏竟然把珠山陶瓷列爲“貢瓷”,而且糜竺對商機的把握,竟然到了無孔不入的超級奸商地步。

“發什麼呆呢?對了,船隊應該返程了吧?”糜竺邊吃邊問,他和劉存的關係發展到現在,已經是水**融,不需要再說什麼客氣話。

劉存點點頭:“這段日子晴空萬里風和日麗,海面估計也是風平浪靜的好天氣,所以我推測,交易順利的話這幾天就能回來,只是不知道你那兩船綾羅綢緞能換回多少人蔘毛皮,駿馬倒是便宜,遼東公孫家族送給咱們的貨單上,一匹肩高六尺以上的三歲駿馬售價僅是三千二百錢,可惜咱們船太少了。”

糜竺長嘆一聲:“是啊!船太少了,區區一匹肩高六尺的遼東駿馬,在徐州在洛陽少說能賣出二十金,你算算多少倍的暴利啊!快把黃島造船工坊建起來吧,回頭愚兄讓人給你送幾十船百年梨木過去。”

劉存擺擺手:“先別說造船,說說宦官張敦吧,除了索要貢瓷之外,他還想要些什麼?”

糜竺哈哈一笑,看到劉存真急了,只好低聲說道:“金子估計他不會要了,早在洛陽時愚兄已經讓他滿足,此次他來琅琊宣旨,是因爲皇上聽到你安置數萬流民的好名聲,知道你劉子鑑不但會燒製陶器,還能寫出《遊子吟》這樣的孝悌佳作,畫在陶瓷器皿上的山水和花鳥都不錯,所以皇上心裡對你很有好感,之前愚兄通過暗中賄賂兩個寵臣,得知皇上特別吩咐張敦替他見見你這個人,看你長相如何,再查一下你是否也和劉子揚一樣,出自沒落皇親。”

“我哪是什麼皇親?貧民百姓一介布衣,八竿子打不到一塊!”劉存非常意外,也從未想到過冒認什麼皇親。

糜竺知道劉存的爲人,也不在意近來市井間流傳的劉存本是皇室血脈的小道消息,所以笑了笑繼續說道:“張敦此來經過徐州停留兩天,晚宴中悄悄對愚兄說,琅琊國君和國相的聯名奏請讓皇上很高興,直誇國君劉璽明白事理,不用他撕下臉皮削藩。二天皇上就以修建南宮缺錢爲由,出價三百金向滿朝文武發賣城陽太守一職,可滿朝文武都知道皇上重置的城陽郡有多破爛,除琅琊一縣有點油水之外,其餘八縣都是殘破不堪盜匪橫行的險地,所以連續三日無人問津,愚兄派到洛陽的老家人這纔出手,通過常侍段珪和張敦,爲賢弟買下了這個城陽太守,聽張敦說,皇上拿得到金子高興不已,再看到舉薦擔任城陽太守的人是你劉子鑑,當即下旨同意,還樂哈哈的說:沒想到劉存這麼有錢,張敦你得幫朕多要些東西回來啊!”

劉存聽得目瞪口呆,良久才長嘆一聲:“沒想到皇上貪婪到了如此地步,大漢沒救了!”

“別長吁短嘆的,皇上要是不貪婪,咱們能這麼輕鬆拿下城陽太守職務?”糜竺不屑地癟癟嘴,端起酒杯再次一飲而盡。

劉存非常同意糜竺的說法:“是啊!說起來我劉存也不是個什麼好東西!”

糜竺喉嚨裡的一口酒差點噴出來,咳嗽幾下望向自哀自嘆的劉存,突然哈哈笑出聲來,笑完也嘆了口氣:“你這傢伙,想讓人不佩服你的坦蕩都不行啊!”

“廢話少說,明天該如何領旨?是否任命我爲城陽太守的諭旨也一塊下來?”劉存終於拋開腦子裡不合時宜的雜念。

糜竺點點頭:“皇上雖然貪婪昏庸,但他即位以來,一直都很講信用,答應的事情沒有反悔的,這次他要你每年貢獻一百零八套描金瓷器,還笑納了出售城陽太守的三百金,總要給你點面子吧?這點我倒不擔心,擔心的是外表隨和的張敦還有索求啊!”

劉存默默喝下杯中酒,連喝三杯之後重重放下酒杯:“這跪都跪下了,還怕再拜下去?小弟決定了,只要張敦的要求不過分,小弟都滿足他,拿到城陽太守一職,所有的付出都值得,只要坐在太守位置上五年時間,我定要讓治下九縣變成富足強大的人間樂土!”

“好!”

糜竺擊掌而贊:“賢弟,愚兄最喜歡看到你信心百倍意氣風發的樣子,相信賢弟定能做到!”

ps:謝謝真☆墮落騎士大大慷慨打賞10000金幣並且提出真知灼見,謝謝金沐燦塵和豆天傳奇大大連續不斷的打賞!新書期,收藏和推薦票很重要,巨火誠摯求之,拜謝! 竊國賊四十七 當斷即斷(上)地址 html/67/67537/

第79章 潛移默化(上)第229章 牽制第27章 歲貢第31章 出其不意(上)第239章 處置第159章 泰山之戰(下)第40章 悄然改變(下)第184章 圍城(上)第178章 駕馭之道(上)第163章 步步蠶食(下)第11章 最大的糧倉第147章 亂局(下)第88章 誓言(下)第76章 軍心民心(下)第275章 今非昔比(下)第59章 君君臣臣(上)第64章 虛虛實實(下)第262章 決斷(下)第130章 搶佔先機(下)第149章 壓力重重(下)第26章 擴軍第247章 麴義授首第289章 名正言順第196章 徐晃歸心(下)第257章 耐性第73章 悄然佈局(上)第66章 鬥智鬥勇(下)第30章 征途(下)第68章 環環相扣(下)第107章 固山之戰(下)第174章 四方來投(上)第280章 輕取潼關(下)第97章 建衙(下)第14章 衆志成城第273章 引而不發第25章 築城第70章 鏖戰(下)第241章 安撫(下)第219章 心腹大患(下)第184章 圍城(上)第60章 君君臣臣(下)第235章 顏良(上)第54章 踏雪訪子義(下)第182章 報復(上)第147章 亂局(下)第167章 嶄新格局(下)第97章 建衙(下)第155章 形勢逼人(下)第7章 夏河城第101章 順勢而爲(下)第104章 正奇相輔(上)第283章 各方反應第118章 羣英會(下)第279章 輕取潼關(上)第174章 四方來投(上)第93章 橫刀立馬(下)第231章 鳩佔鵲巢(上)第66章 鬥智鬥勇(下)第11章 最大的糧倉第186章 步步緊逼(上)第18章 譭譽參半第77章 待價而沽(上)第6章 躁動第272章 整合(下)第30章 征途(下)第12章 災禍突至第27章 歲貢第200章 “徵發”密令(上)第186章 步步緊逼(上)第148章 壓力重重(上)第5章 安身立命之本第127章 管亥歸來(上)第62章 中流砥柱(下)第147章 亂局(下)第94章 得失之間(上)第278章 西征前夕第265章 將星隕落(上)第229章 牽制第220章 伺機而動第118章 羣英會(下)第126章 討董聯盟(下)第198章 勢如破竹第207章 鷹視狼顧(上)第176章 坐山觀虎(上)第145章 朝貢(下)第197章 嘉獎第6章 躁動第233章 錯綜複雜(上)第130章 搶佔先機(下)第111章 奉詔進京(中)第57章 勤王(上)第69章 鏖戰(上)第268章 羣雄震動(上)第2章 絕境第82章 整軍(下)第130章 搶佔先機(下)第194章 決戰(下)第200章 “徵發”密令(上)
第79章 潛移默化(上)第229章 牽制第27章 歲貢第31章 出其不意(上)第239章 處置第159章 泰山之戰(下)第40章 悄然改變(下)第184章 圍城(上)第178章 駕馭之道(上)第163章 步步蠶食(下)第11章 最大的糧倉第147章 亂局(下)第88章 誓言(下)第76章 軍心民心(下)第275章 今非昔比(下)第59章 君君臣臣(上)第64章 虛虛實實(下)第262章 決斷(下)第130章 搶佔先機(下)第149章 壓力重重(下)第26章 擴軍第247章 麴義授首第289章 名正言順第196章 徐晃歸心(下)第257章 耐性第73章 悄然佈局(上)第66章 鬥智鬥勇(下)第30章 征途(下)第68章 環環相扣(下)第107章 固山之戰(下)第174章 四方來投(上)第280章 輕取潼關(下)第97章 建衙(下)第14章 衆志成城第273章 引而不發第25章 築城第70章 鏖戰(下)第241章 安撫(下)第219章 心腹大患(下)第184章 圍城(上)第60章 君君臣臣(下)第235章 顏良(上)第54章 踏雪訪子義(下)第182章 報復(上)第147章 亂局(下)第167章 嶄新格局(下)第97章 建衙(下)第155章 形勢逼人(下)第7章 夏河城第101章 順勢而爲(下)第104章 正奇相輔(上)第283章 各方反應第118章 羣英會(下)第279章 輕取潼關(上)第174章 四方來投(上)第93章 橫刀立馬(下)第231章 鳩佔鵲巢(上)第66章 鬥智鬥勇(下)第11章 最大的糧倉第186章 步步緊逼(上)第18章 譭譽參半第77章 待價而沽(上)第6章 躁動第272章 整合(下)第30章 征途(下)第12章 災禍突至第27章 歲貢第200章 “徵發”密令(上)第186章 步步緊逼(上)第148章 壓力重重(上)第5章 安身立命之本第127章 管亥歸來(上)第62章 中流砥柱(下)第147章 亂局(下)第94章 得失之間(上)第278章 西征前夕第265章 將星隕落(上)第229章 牽制第220章 伺機而動第118章 羣英會(下)第126章 討董聯盟(下)第198章 勢如破竹第207章 鷹視狼顧(上)第176章 坐山觀虎(上)第145章 朝貢(下)第197章 嘉獎第6章 躁動第233章 錯綜複雜(上)第130章 搶佔先機(下)第111章 奉詔進京(中)第57章 勤王(上)第69章 鏖戰(上)第268章 羣雄震動(上)第2章 絕境第82章 整軍(下)第130章 搶佔先機(下)第194章 決戰(下)第200章 “徵發”密令(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