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五 結盟法國 隨時背叛

bookmark

李君華與林君弘明白李君威的意思,假如帝國避免了這一次的歐洲戰爭,選擇光榮中立,那就沒有辦法取得北美洲東海岸的殖民地,結果就是下一次歐洲再爆發戰爭,帝國仍然要繼續光榮中立的政策。

而歐洲,尤其是西歐的態勢是,現有的戰略平衡,並非是由帝國操控的,而是由各方角逐自行形成的平衡,假如帝國在附近沒有足夠的基業,只能眼睜睜的看着未來某一次戰爭中平衡被打破。

而歐洲現在有英國、荷蘭、法國、西班牙、瑞典、神聖羅馬帝國、波蘭和俄羅斯等八個強國,這很像是一個蠱盅,假如沒有外來勢力介入的話,出現一個霸權並非不可能,實際上,現在已經就有苗頭了,現如今太陽王路易十四統治下的法國就是歐洲海軍第一和陸軍第一,如果不是他總是與全歐爲敵的話,稱霸全歐並非不可能。

“你認爲我們現在有爭奪北美東海岸的實力嗎,那裡距離本土非常遠,我記得帝國遠洋貿易公司說,他們最新的一艘飛剪船,從里斯本到檳城,用了一百二十四天,如果是從北美東海岸,那會是一百五十天左右.......。”李君華問道。

而李君威則是說:“皇兄,我覺得,我們應該換一種思路。”

“什麼思路?”

“殖民是殖民,開拓是開拓。”李君威話說的很有信心:“實際上,這麼些年來,我們的海外行爲更多的是開拓,而非殖民。”

這話倒是得到了共鳴,帝國的海外擴張分爲國家行爲和公司行動,南洋、澳洲、南非三個地方是國家行爲的主要地方,實際上,美洲殖民地雖然掛着美洲開發公司的名頭,實際上也是國家行爲。

因爲這個公司可不像其他公司一樣面向全國募股,美洲開發公司的絕大部分股權屬於皇室、元老和當年的一批資深議員家族,目前已經籌備解散公司,完全歸於行政了。

國家行爲其實就是開拓,比如在南洋地區,帝國佔領了很多地方,但對於域內的一些族裔,帝國並不直接統治,大體實行藩屬政策,這些族裔被固定在自治區域內,向帝國稱臣爲藩,實際就是要地不要人,華夷隔離是主要表現。雖然這樣會導致不能從土著身上收取賦稅,但統治成本也低。

而殖民行爲多是各大殖民公司的行爲,但帝國一直在開拓,而非殖民很大方面是因爲這些海外領地不是歐洲殖民者的重點區域,只要踐行積極的移民政策,少則四五年,多則十幾年,就能建立起廣泛的國民團體來。

這也是帝國海外開拓的主流思想,國土化。

“我們在美洲的兩塊領地仍然是邊角位置,但世界上已經不存在這樣的地方了,未來必然要與歐洲人直接爭奪核心區域。

在北美,法國人有四萬多,英國人有二十二萬人,在中美洲和南美洲,葡萄牙人已經二十萬,而西班牙人早已超過百萬,西班牙還控制上將近兩千萬的印第安人。無論我們怎麼移民,都無法短時間內在當地形成多數的。

以少數統治多數,那麼只能是殖民。而殖民並非只是殖民印第安人等土著,還可以殖民已經在新大陸的歐洲人。”

林君弘搖搖頭:“我們沒有這方面的經驗。”

“所以,我們就需要盟友啊。我們的盟友在歐洲爭奪他的霸權,我們在美洲爭搶殖民地,打擊它的敵人,不是各取所需嗎?”李君威笑了。

李君華明白了:“老三,所以說,你的建議是參戰,而是與法國結盟,對嗎?”

李君威擺擺手:“我個人認爲,與法國結盟,隨時準備背叛。”

“怎麼說?”

李君威解釋道:“如果我們與法國結盟,我們與法國就會分別主持兩個戰場,美洲和歐洲,顯然,法國給不了我們多少支持,而我們在美洲打擊西歐國家殖民地的行爲會給法國很大支持,舉個簡單的例子,只要我們佔領了巴拿馬,南美的白銀就不能運回西班牙,西班牙國力必然大損,對法國來說,西南方向壓力驟減,他們獲得大勝的可能就很大。

同樣,遠征美洲會是非常有風險的事情,我們可能會敗給天氣、疾病等等,結果是我們在美洲無法投入太多的力量,也就解決不了對手的殖民地。

如果法國取得戰略性勝利,我們應該立刻背叛,繼續踐行我們的離岸平衡政策,防止法國一家獨大,稱王稱霸。假設我們遠征美洲的計劃大敗,實力受損,那麼我們也應該立刻背叛法國,聯合他的敵人,英國、荷蘭甚至於西班牙,搶奪法國在美洲的殖民地,這樣至少可以獲得一塊容身之地,徐徐圖謀。

因此,聯合法國,隨時背叛,我們才能立於不敗之地,無論歐洲打成什麼樣子,我們都有的賺。”

李君華臉色有些不好看,雖然他知道,這對帝國是極爲有利的,但心裡那道德的坎兒不容易過去,而且也要考慮國家聲譽,好在,皇帝只是高尚,並不迂腐,他說道:“老三,如果成行,這件事會由你來操作,要注意方式方法。”

作爲皇帝的弟弟,李君威當然知道皇帝的心思,笑着說道:“皇兄放心就是,我們與法國必然結成一個神聖而牢不可破的聯盟,有一天這個聯盟分崩離析時,肯定是法國人背叛了我們,至少史書上會如此寫。”

這下李君華放心了,他問道:“各國在美洲都有殖民地,你認爲對誰先下手合適。”

李君威說道:“歐洲殖民者同樣可惡,但是他們各有不同,西班牙人是強盜、葡萄牙人更像冒險家,荷蘭人是商人,英國人是企業家而法國則是宗教瘋子,顯然,在這些‘職業’裡,殺人越貨的強盜更討厭,而強盜也更有錢,所以第一個要打的就是西班牙。

當然了,原因還在於,我們在美洲兩頭都是自己的海外領地,西班牙與我們靠着,打起來既順手又方便,而且還不需要考慮歐洲局勢,畢竟我們現在與西班牙帝國還處於開戰狀態嘛。”

林君弘提醒道:“但是西班牙人也最強,他們佔領了相當於五十個日本的土地,擁有兩千多萬人口,很難纏.........。”

“土地多,說明人口分散,統治不穩,人口多又能怎麼樣,強盜治下,人口越多,反抗者就越多。”李君威有些不屑。

林君弘還想說話,卻被皇帝按住了手:“好了,萬里之外的事不值得爭吵,只有到了那裡的人,才知道具體該如何做。也正是因爲如此,只有老三去才合適,他不受任何條條框框限制,他會做出正確選擇的。”

林君弘選擇了沉默,李君華輕咳一聲:“老三,你的戰略我基本明白了,相對於光榮中立的策略,確實更有遠見,我想不出反對你的理由,所以暫時支持你的選擇,但是,即便作爲皇帝,我也需要充足的理由來說服帝國的高層,在這方面,你有什麼意見嗎?”

“拒絕戰爭的理由是什麼?”李君威反問說道。

林君弘主動接口:“第一是貿易利益,法國擁有歐洲第一海軍,而英國荷蘭則掌控着主要航道,一旦戰爭開打,我們加入另外一方,對歐洲的貿易就可能中斷。”

“我認爲這不是問題,相對於西歐那些靠壟斷和貿易保護立國的國家,歐洲南部的熱那亞、威尼斯等等商業國家更具有包容性,我們完全可以越過直布羅陀海峽,與歐洲南部貿易,而一路上的制海權都在我們的未來盟友法國人手裡,即便海路運輸斷絕,還有蘇伊士陸路,這也符合我們開發蘇伊士地區的戰略。”

“第二是美洲太遠,遠征的艦隊和陸軍都必然消耗很多的軍費,而與投入所不成比例的是收入,你也說了,天氣和疾病就有可能擊敗我們。”林君弘繼續說道。

而李君威則是笑了:“所以,我們要給高層們吃一粒定心丸,先給帝國百姓們一個交代。”

“什麼意思?”李君華眉頭皺起,裕王的思維太跳躍,讓他總是有些猜不透,而猜不透臣下的心思,對於皇帝來說是一件非常折磨人的事。

李君威說:“介入歐洲和遠征美洲是不能一概而論的,大臣們以遠征美洲會靡費過大而反對介入歐洲,我們就要證明給他們看這個觀點是錯誤的,因此,在宣佈介入歐洲戰爭之前,我們要在美洲快速取得戰果。

西班牙人在美洲的殖民地很廣大,全面征服很困難,所以我們必須要取得幾個顯著性的成果,我認爲有兩個要點最重要,第一是巴拿馬地區,只要佔領這裡,我們就擁有了溝通美洲東西海岸的權力。

第二則是波託西這個銀都,世界上一半的白銀是這裡產出的,即便開發了百年之後,這裡每年仍然會有一百多萬兩白銀產出,最多甚至可以達到三百萬兩,只要攻佔波託西,那麼即便我們在北美洲東海岸全軍覆沒,一切的損失都可以從波託西拿回來,不是嗎?”

李君華與林君弘相互看看,都表示如果做到這些確實可以,巴拿馬也就罷了,所謂的美洲東西方貿易也只是地區性的,更多的是爲經略北美東海岸服務,或者說是爲打擊西班牙殖民者服務。

但是波託西卻是一個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地方,世界上最大的白銀產地,號稱銀都。絕對是讓任何人都垂涎三尺的聚寶盆。能夠佔領波託西,絕對是具有戰略意義的。

而李君威先爭奪西班牙殖民地,再通過在北美東海岸的行動來介入歐洲戰場的計劃也很有階段性,這就意味着不會出現一開始就被反對的情況,裕王要一步一個腳印,總不能一步都不讓他踩吧,只要踩出了第二個腳印,就可以要求第三個第四個,乃至無窮盡。

“皇上,太上皇身邊的人來了。”三人剛定下個大概,侍從官進來,小心說道:“說是讓裕王爺去用午膳。”

林君弘打趣說道:“哦,就叫老三,沒我們的事兒?”

“你們?老爺子看你們整天弄的我腳不沾地,不拿鞋底子打你們就是好的了,還叫你們去吃飯?”李君威起身,回擊道,然後直接告退了。

李君華說道:“老三確實有日子沒來宮裡了,父皇要見他,還有那些孩子也想他,我就不去了,去了孩子們都不自在。”

林君弘也不去湊熱鬧,而是說道:“聽老三這意思,是要在美洲大幹一場了,可是那裡實在太遠了,真不知道會弄成什麼樣子。”

李君華想了想,說:“弄成什麼樣,也比現在的樣子好,把美洲攪亂,越亂纔是越好,而且時間越來越緊迫了,或許再過十年二十年,我們就失去了競爭北美的機會了。”

說着,李君華把一份報告遞給了林君弘,這是駐歐公使送來的,是關於歐洲造船業的報告,報告顯示最近這些年來,尤其是幾次英荷戰爭之後,歐洲的造船技術越來越高,而且已經快速應用到了海軍造船領域。

—————

當然,最爲引起警惕的就是西歐國家的主力戰艦遠洋作戰能力大大增加,越來越適應遠海作戰,一旦讓歐洲國家擁有了把戰列艦開赴北美的能力,帝國在該區域內的競爭力就會大打折扣。

而現在,情況剛剛好,歐洲海軍還只是淺水海軍,無法到大西洋另一邊作戰,相反,帝國海軍的遠洋作戰經驗就豐富的多。

“北美有那麼重要嗎?”林君弘問道。

李君華說道:“十五年前,當大哥被迫退出皇位競爭的時候,父皇就給過他兩個選擇,其中一個就是大哥現在選擇的次大陸,而第二個選擇就是北美。”

林君弘眼睛瞪大,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北美肯定是天下霸業所在之地,絕對不能落在競爭對手的手中。

章一零二 滑稽的南非戰場章四一五 沙皇章七三 滿清應對_兵 餉章一八六 調解章一三七 準備章四七五 金融法案章六二 進軍章一五九 山東快板章九二 開拓與奴隸章一零九 爪哇海戰 四章三九六 菸草章一七八 父親的認可章二六四 馬澤帕章七一 安排章八九 一勞永逸章五六 家臣章四三 政治遊戲章四四 國力不足章一五零 哥薩克國章一零八 爪哇海戰 三章一百 狡猾的李君威章二零九 副相章一一五 條款章一零九 爪哇海戰 四章一九四 無爲章一零九 哈密章一一一 爪哇海戰 完章四七一 南美章一九零 落子埃及章二三三 第二次光榮革命章二三零 西班牙新國王章一三四 活捉侯方域章六二 蒸汽鐵甲艦章三八五 兩面下注章一三一 侄子與兒子章六 進城章二三零 禪位章一七三 奧古斯都章二 三路齊奔寧古塔章五一一 一網成擒章六六 浙江局面章一四三 瘋狂章一百 狡猾的李君威章一三零 冰冷的皇權章七五 野蠻衝撞章九四 所謂武士章四一 巖野先生章九二 三面出擊章七三 大婚章四三 漠北情勢章四一二 黑夜中的刀章三九三 防疫大成章十四 高徒章一八七 各方章八八 那一千多萬的用處章三五 遼西與寧古塔章二二一 卡爾洛章七一 兒子們章二一一 泰山章八十 騷擾章一四四 配合你演出的我視而不見章一零四 驚變章九五 呼瑪爾章一三零 兄弟章一 結婚章一三九 你知道什麼叫穿越嗎章一八五 挑起日本內戰章十八 分化章一九零 態度轉變章四五七 情況章四六六 軍機會議章二一九 勸說章四四九 共同章一四四 活路章五二 三份禮物章一零八 土豆——淪陷區的硬通貨章三七二 革新派章四二零 屁股上的信息章一零五 新一輪外交章二七五 維和《里斯本條約》章一五五 多想章一一六 無間道章六九 浙江崩局章四十 下馬威章一一一 雷擊章九六 關原之戰 上章一二零 新一輪殖民章四二三 最後的歲月 中下章一八六 調解章四十 下馬威章二十四章六一 海軍造艦章程章四二 大魚吃小魚章二一九 罐頭 還是罐頭章一零八 生命之水章二八 海盜章三十 戰犯們章三一三 更多的安排章七 暗潮
章一零二 滑稽的南非戰場章四一五 沙皇章七三 滿清應對_兵 餉章一八六 調解章一三七 準備章四七五 金融法案章六二 進軍章一五九 山東快板章九二 開拓與奴隸章一零九 爪哇海戰 四章三九六 菸草章一七八 父親的認可章二六四 馬澤帕章七一 安排章八九 一勞永逸章五六 家臣章四三 政治遊戲章四四 國力不足章一五零 哥薩克國章一零八 爪哇海戰 三章一百 狡猾的李君威章二零九 副相章一一五 條款章一零九 爪哇海戰 四章一九四 無爲章一零九 哈密章一一一 爪哇海戰 完章四七一 南美章一九零 落子埃及章二三三 第二次光榮革命章二三零 西班牙新國王章一三四 活捉侯方域章六二 蒸汽鐵甲艦章三八五 兩面下注章一三一 侄子與兒子章六 進城章二三零 禪位章一七三 奧古斯都章二 三路齊奔寧古塔章五一一 一網成擒章六六 浙江局面章一四三 瘋狂章一百 狡猾的李君威章一三零 冰冷的皇權章七五 野蠻衝撞章九四 所謂武士章四一 巖野先生章九二 三面出擊章七三 大婚章四三 漠北情勢章四一二 黑夜中的刀章三九三 防疫大成章十四 高徒章一八七 各方章八八 那一千多萬的用處章三五 遼西與寧古塔章二二一 卡爾洛章七一 兒子們章二一一 泰山章八十 騷擾章一四四 配合你演出的我視而不見章一零四 驚變章九五 呼瑪爾章一三零 兄弟章一 結婚章一三九 你知道什麼叫穿越嗎章一八五 挑起日本內戰章十八 分化章一九零 態度轉變章四五七 情況章四六六 軍機會議章二一九 勸說章四四九 共同章一四四 活路章五二 三份禮物章一零八 土豆——淪陷區的硬通貨章三七二 革新派章四二零 屁股上的信息章一零五 新一輪外交章二七五 維和《里斯本條約》章一五五 多想章一一六 無間道章六九 浙江崩局章四十 下馬威章一一一 雷擊章九六 關原之戰 上章一二零 新一輪殖民章四二三 最後的歲月 中下章一八六 調解章四十 下馬威章二十四章六一 海軍造艦章程章四二 大魚吃小魚章二一九 罐頭 還是罐頭章一零八 生命之水章二八 海盜章三十 戰犯們章三一三 更多的安排章七 暗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