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二四七 皇室驚變

bookmark

雖然荷蘭人宣稱他們只損失了兩艘木質戰列艦,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七艘護衛艦中,至少有三艘毀損,只不過沒有在海戰中沉沒罷了,包括旗艦北荷蘭號,還有澤蘭號、烏德勒支號。

這三艘戰艦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屬於木殼鐵甲艦,本質上就是給木質戰艦掛上裝甲,安裝蒸汽動力罷了,在撞擊之後,三艘戰艦的龍骨和肋板不同程度的出現損傷,烏德勒支號更是差點沉沒,最後緊急在葡萄牙海岸擱淺。

在經過勘驗之後,三艘戰艦都認爲不再適合服役,最終荷蘭海軍選擇對其進行重建,只不過再次重建就不能在用木質船殼了,而是直接採取和後四艘一樣的鍛鐵船殼,但一直到戰爭結束,這三艘戰艦也沒有下水。

雖然損失頗大,但勝利者必然屬於大同盟一方,原因很簡單,在直布羅陀海戰結束後僅僅五天,葡萄牙就宣佈加入大同盟,對法宣戰。一個月內,又有瑞典對法宣戰。

但兩國也是有區別的,葡萄牙是加入大同盟對法宣戰,而瑞典僅僅是對法宣戰,並未加入大同盟。

之所以如此是,大同盟一方迫切需要瑞典的海軍,擁有瑞典海軍之後,大同盟一方就佔據絕對優勢,但大同盟又不願意與法國、波蘭、薩克森爲敵,而對瑞典來說,目前對波蘭、薩克森與俄國作戰,海軍戰艦根本沒有作用,只能當運輸船,還不如交給荷蘭。

因此,瑞典宣佈對法宣戰,但只與荷蘭結盟,拿出自己的海軍組建了荷瑞聯合艦隊,一切開銷都由荷蘭承擔不說,還可以從阿姆斯特丹金融市場獲得戰爭融資,雙方各得其利。

而直布羅陀海戰的結果對帝國來說並不是什麼好事,大同盟一方取得了制海權,戰爭的天平再次向大同盟一方傾斜。而且,無論是普魯士、荷蘭聯合推動英國第二次光榮革命,還是葡萄牙秘密商定海戰之後加入大同盟,乃至瑞典以海軍換取金融支持,對法宣戰,都不在帝國的計劃之中,帝國在歐洲的友好國家開始秘密聯合,瞞着帝國自行其是。

其中一些策略,是損害帝國利益的。更重要的是,兩大同盟之間的戰略平衡被打破,西班牙王位戰爭可能會在短期內結束。

事實也是如此,在直布羅陀海戰之後,法國向大同盟提出停戰和談,雖然大同盟各方接受,但在條款上是法國絕對不能接受的,其中一點就是腓力五世必須退位。

而在另一方面,荷蘭、英國瞞着帝國和葡萄牙,竟然打起了直布羅陀的主意,由荷蘭提供海軍,英國提供陸軍,閃擊直布羅陀,幸運的是,荷蘭海軍動用了瑞典的四艘鐵甲艦,瑞典將領把消息傳遞給了帝國方面。

於是磐石計劃啓動,先是哥薩克共和國駐休達領事代表哥薩克共和國向法國、西班牙宣戰,理由是本國商船被襲擊和侵害,影響了哥薩克共和國作爲中立國家的利益,在宣戰之後,立刻從休達出兵,佔領了直布羅陀。

雖然磐石計劃保證了帝國獨霸直布羅陀海峽的戰略利益,但不可避免的造成戰略天平再度傾斜。尤其法國境內反響明顯,現如今的法國幾乎完全靠着國債收入用於戰爭開支,在直布羅陀被佔領後,法國的國債收入暴跌。

原因很簡單,每個人都知道進攻法國的高加索團是從休達出發的,因此一個謠言甚囂塵上,那就是直布羅陀陷落是中國加入戰爭的前奏。雖然這只是一個謠言,但已經可以大規模打擊法國人的信心。

一段時間的國債收入減少直接造成的結果就是法國財政破產,雖然西班牙王國迅速補充了一筆財政收入,填補缺口,但也爲時已晚,法國借新債還舊債成了事實,投資人對法國政府的信心再次受挫。

而這一系列的連鎖反應還有完,西班牙王國補充給法國的錢款並非是來自本國財政,而是西班牙在帝國的借款。

在直布羅陀海戰結束後,李君威就感覺戰爭天平急速改變,爲了維持戰略力量的平衡,李君威決定接受法、西兩國的請求,向兩國提供貸款,但問題就在於法國人本身就財政破產,海外殖民地又只剩下了西印度羣島的海地,還朝不保夕,根本拿不出像樣的抵押物。

在三國緊急磋商之後,方案確定,由西班牙王國出面,以美洲殖民地的海關收入這一項被帝國控制的收入爲抵押,向帝國銀行貸款一千五百萬帝國銀元,這相當於西班牙一年的財政收入。

這筆錢如何支出,就看路易十四和腓力五世這爺孫倆怎麼商量了。

這筆借款中大部分在休達和西津變成了戰爭物資,各類槍炮彈藥送到法國和西班牙,一定程度的緩和了兩國在戰爭中的頹勢,但由此又引發了新一輪的連鎖反應,那就是大同盟認爲帝國破壞了自己的中立立場,向敵對國提供戰爭借款。

當然,大同盟知道的時候,錢款已經到位,物資也陸續到港,因此破壞這次貸款已經來不及,所以大同盟各國,尤其是英國、荷蘭和奧地利提出,爲了維持帝國的中立立場,帝國理應向大同盟提供貸款。

這是合理的要求,畢竟相對於一直與帝國敵對的法國、西班牙兩國,大同盟中的荷蘭、普魯士和葡萄牙是帝國友好國家,可問題就在於,那一千五百萬銀元的貸款是李君威基於戰略平衡做出的決斷,再向大同盟提供貸款,就會破壞這種平衡。

對於帝國來說,歐洲的戰爭最好以兩敗俱傷,維持均勢的方式結束,就像大同盟戰爭一樣。

然而,一個意外卻毀滅了李君威對歐洲局勢的控制,帝國三十九年四月十五日,一艘通報船從西津駛入了休達的港口,西津最高行政長官裴元器帶來了一個噩耗——皇室驚變。

西津與申京之間的有線電報在帝國三十八年的六月建成通訊,之後,休達與申京直接的信息往來都由西津轉接,因此裴元器能比李君威更早知道來自申京的消息。

帝國三十九年對於帝國百姓來說,是無比悲痛的一年,從四月五日開始,皇室的噩耗接連不斷的傳來,先是帝國唯一的皇子李昭稷因病去世,繼而是皇帝唯一的妃子容妃離世,等到四月十號,帝國皇太后,前明公主離世。

半個月內,接連有三位受帝國臣民愛戴的皇室成員去世,給皇室乃至整個帝國沉重的打擊,而這一切的噩耗源於一隻狗。

“我他媽的就知道,早晚要出事!”

在休達的裕王行營,在得知真相後,李君威憤怒的砸爛了眼前的一切東西,用人生從未有過的狂怒咆哮着這麼一句話。

因爲早在李昭稷降生的那一年,李君威從海外歸來,就看到後宮之中養了不少貓狗,這是容妃的個人愛好給皇室帶來的轉變。

從太上皇李明勳時代起,皇室也養狗,但多是獵犬,平日與戰馬養在一起,沒有養在身邊的伴侶犬。但容妃改變了這一切,但誰又能說什麼呢,這位容妃給皇帝生下了兒子,讓皇位後繼有人。

也是從那個時候起,皇室的公主、皇子乃至於一些勳貴家庭,都以養狗爲樂,以至於養狗成爲了帝國上流社會的風氣,權貴階層,尤其是女人們之間的交流,離不開愛犬的參與。

李昭稷四歲的時候,就擁有了自己的第一隻小狗,此後身邊就一直有愛犬陪伴,當年李君威擔憂皇子長於深宮婦人之手,性格驕縱,單獨帶李昭稷北上的時候,李昭稷最放不下的就是他那幾條愛犬。

曾經驕縱無禮的皇子被李君威教育的富有同情心和正義感,但這愛狗的嗜好卻是一直沒有改掉。但誰也沒有想到,李昭稷竟因此得了狂犬病。

這種不治之症最終要了這位年少英才的性命,早些年,李君威提議不要皇宮內不要養狗,也提過狂犬病,但都沒有起效,這種小事在皇帝那裡,自然不如容妃的枕頭風管用。

當李昭稷因狂犬病去世之後,容妃悲痛欲絕,後悔萬分,因爲當年是她拒絕了裕王好意,好在背後幾番得意說笑,又與皇帝爆發爭吵,竟一時想不開,上吊氣絕。

太后多年籌謀,才讓皇帝子嗣延綿,親孫尚未長成,猝然崩逝,讓她無比傷心,更讓她痛苦萬分的是,那隻咬到孫兒的小狗,是她挑選後送給孫兒的生日禮物,卻不成想成了奪命之物。

太后本就年邁,心傷萬分最終因心悸而死。

三位親人的離去讓李君威無比難受,他雖不是太后親生,但太后卻如生母一樣疼愛。李昭稷雖是侄子,也是他最疼愛的孩子之一,就連那容妃,她與皇帝的結合都是李君威當的月老。

但傷心之事,只是小節,真正的大事在於,李昭稷是皇帝唯一的兒子,他的離去意味着皇帝失去了唯一的繼承人。雖然李君華本人從來就沒有把李昭稷視若唯一,可這種心思也只有寥寥幾個人知道,至少在天下人看來,皇帝子嗣斷絕,社稷不穩。

無論家事還是國事,李君威都必須返回帝國,他讓裴元器暫時坐鎮休達,命還在巴拿馬的榮王李素前來接替,執掌海外事務,本人略微收拾了一下,坐上通報船,立刻出發回國。

那艘以青鳥爲名的通報船是一艘三桅飛剪船,同時配有蒸汽動力,在風力最充足的時候,速度可以達到二十二節,而在風力不足,打開蒸汽機航行時,可以達到十八節,一路航行,即便在塞得港和直布羅陀,李君威都沒有下船,用了三十四天,回到了申京。

李君威回到了申京,去見了父親,去見了兄長,去見了母親,去見了皇嫂,他沒有說什麼‘我早就知道養狗會出事’這種屁話。他也沒有安慰這些親人,因爲他自己也是極度傷心的。

他只是陪伴在他們身邊,陪着皇帝辦公,和父親一起下棋,吃母親和嫂子做的飯菜,時間是能抹掉傷痛的,但不是短時間。

李明勳老年喪妻、孫兒去世,他變的有些遲鈍,平時喜歡開玩笑的他現在話很少。皇帝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之中,雖然不過四十六歲,但白髮與日俱增,他看起來老了很多。

整個皇宮裡死氣沉沉,孩子們也不敢打鬧嬉笑,全都壓抑着自己。原本裕王府的孩子全都住在宮裡,現在包括皇帝的女兒們也都暫居到了王府。

李昭稷不是一個完美的孩子,他小時候很淘氣,很狂傲,被李君威教育一番後才改了性子,在那以後,他與兄弟姐妹親密了很多,不再認爲自己身爲皇子是特殊的,也變的好學上進。他的離去,帶給了愛他的人太多的悲傷。或許有人再也走不出這種悲傷了。

六月的一天,在御書房辦完公務,隨着內閣大臣們散去,李君華起身,與李君威一起吃了些東西,然後帶着兄弟去了奉先殿。

奉先殿裡祭祀的那些牌位全都是李明勳胡編亂造的,這個秘密只有李君威一個人知道。二人一起上香後,李君華拿出了供奉在臺上的一卷聖旨,遞給了李君威。

這是帝國皇位傳承的聖旨,是秘密議儲的措施所在。

而打開聖旨,卻不是把皇位傳給皇子的旨意,而是表明若皇帝意外離世,由太上皇李明勳定繼位之人。並且在聖旨最後表明,裕王、誠王、成王三人有參議之權,若太上皇大行,則定位之人由三王順序決斷。

“雖然昭稷以太子之禮下葬,但我從未屬意他爲繼承之人。”李君華盤腿坐在了蒲團上,平淡的對兄弟說出了自己的心跡。

“昭稷已然去了,他是一個好孩子。”

“是啊,只是他短暫的一生都爲展現出當一個好皇帝的潛質。”李君華說。

李君威不明白兄長是何意,李君華卻是接過那封詔書,扔進了火盆之中:“我沒有兒子了,老三,我鄭重問你,你願意當皇太弟嗎?”

章九零 琉球章四十 不真心的朋友章九 進攻章二七二 有計劃的失敗章六十 永寧寺碑章一一零 步調一致章九八 巨大收益章三三 營地大戰章三六三 自由或戰爭章七二 教子章一一零 水雷章四九九 涉外法案的西津條款章一六六 超越射擊章二九 建立帝國第三零七章 殖民者來了章十二 北大年行政長官區章一六二 器量章一零四 洪承疇章三九九 李君威的政治智慧章二五零 《資本家正在拉低我們這個民族的道德水準》章三四四 白象章二一三 蘇州亂章一八八 暗潮章二零三 野火燒不盡章四三九 消化勝利果實章五八 蒸汽機技術的擴散章六七 承包章七十 紡織業章一四六 對抗章一四四 活路章八七 政策章五百 猶太復國主義章二三四 蘇威愛聯盟?章一五七 條件章一六九 生存空間章五九 家事與國事章七八 搶先章九四 計劃的修改章二零一 態度章三三 押送章三九二 伍星聯章四一八 人爲失誤章三零五 北非章二二六 一場風雨章二七一 普魯士方面章四六三 人口大案章四四七 女人的手段章兩百 意圖章八三 棒子與泡菜章四八八 爲何而哭章六四 兵力和戰局章一四八 秘密組織章二二九 兩件事章三 安全章二一三 蘇州亂章九九 修成正果章二九九 常任理事國章九九 皇家港章三一五 新的合作形式章二二二 土地章一一零 城牆章六五 擴張章一六零 好吃不過餃子章一八八 選擇章四二零 屁股上的信息章三零五 北非章一七四 內遷之路章一零二 滑稽的南非戰場章四三 西班牙的應對章四零八 三件大事章一九四 無爲章三六零 死亡章四二 大魚吃小魚章六六 居中調停章二四一 新法蘭西章三七一 國聯總部章一七七 分崩章四四五 印度斯坦皇帝章十六 割地以酬章三九 義軍的待遇章四四 鄭芝龍的陰招章九二 空想家章九五 留下後手章一零七 呵呵,男人!章七二 定性章三九八 落子章三九零 做到底章一九九 我聽說我被綁架了章三一七 治沙章五八 蒸汽機技術的擴散章三七一 國聯總部章一三九 你知道什麼叫穿越嗎章六八 北伐江南章四一 勢如破竹章十三 內政外交章六二 考試製度章一四零 安排章三 炮臺、護航和保險業務章二九七 與法國合作章四八 太子的教育
章九零 琉球章四十 不真心的朋友章九 進攻章二七二 有計劃的失敗章六十 永寧寺碑章一一零 步調一致章九八 巨大收益章三三 營地大戰章三六三 自由或戰爭章七二 教子章一一零 水雷章四九九 涉外法案的西津條款章一六六 超越射擊章二九 建立帝國第三零七章 殖民者來了章十二 北大年行政長官區章一六二 器量章一零四 洪承疇章三九九 李君威的政治智慧章二五零 《資本家正在拉低我們這個民族的道德水準》章三四四 白象章二一三 蘇州亂章一八八 暗潮章二零三 野火燒不盡章四三九 消化勝利果實章五八 蒸汽機技術的擴散章六七 承包章七十 紡織業章一四六 對抗章一四四 活路章八七 政策章五百 猶太復國主義章二三四 蘇威愛聯盟?章一五七 條件章一六九 生存空間章五九 家事與國事章七八 搶先章九四 計劃的修改章二零一 態度章三三 押送章三九二 伍星聯章四一八 人爲失誤章三零五 北非章二二六 一場風雨章二七一 普魯士方面章四六三 人口大案章四四七 女人的手段章兩百 意圖章八三 棒子與泡菜章四八八 爲何而哭章六四 兵力和戰局章一四八 秘密組織章二二九 兩件事章三 安全章二一三 蘇州亂章九九 修成正果章二九九 常任理事國章九九 皇家港章三一五 新的合作形式章二二二 土地章一一零 城牆章六五 擴張章一六零 好吃不過餃子章一八八 選擇章四二零 屁股上的信息章三零五 北非章一七四 內遷之路章一零二 滑稽的南非戰場章四三 西班牙的應對章四零八 三件大事章一九四 無爲章三六零 死亡章四二 大魚吃小魚章六六 居中調停章二四一 新法蘭西章三七一 國聯總部章一七七 分崩章四四五 印度斯坦皇帝章十六 割地以酬章三九 義軍的待遇章四四 鄭芝龍的陰招章九二 空想家章九五 留下後手章一零七 呵呵,男人!章七二 定性章三九八 落子章三九零 做到底章一九九 我聽說我被綁架了章三一七 治沙章五八 蒸汽機技術的擴散章三七一 國聯總部章一三九 你知道什麼叫穿越嗎章六八 北伐江南章四一 勢如破竹章十三 內政外交章六二 考試製度章一四零 安排章三 炮臺、護航和保險業務章二九七 與法國合作章四八 太子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