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這章 貼重了,勿買

宮中來傳旨的太監剛走,南寧侯府已被錦衣衛三步一崗、五步一哨的守嚴實了。“連我也走不了了。”謝流年有些下氣。本來是來陪丫丫解悶的,纔剛和丫丫、張乃山玩了一會子紙牌,就來了這意外之事。眼下是玩也玩不成,走也走不了。

“小不點兒,你想不想見見皇帝?”丫丫見謝流年面色不快,心中微微歉疚,親親熱熱拉過她,笑盈盈詢問。是自己悶在家裡出不了門,專門下貼子請了小不點兒過來玩耍,不能怠慢了小客人呀。

“不想!”張屷和謝流年異口同聲說道。見皇帝做甚?閒的。張屷看看眼前瓷人兒一般雅緻飄逸的謝流年,心中滿意。尋常人若能見見皇帝,都會激動不能自持,小不點兒冰雪聰明,言詞泠泠,有林下風氣,纔不會希罕什麼“得睹天顏”。

丫丫略有窘態,“你們兩個都不想見他麼?其實,他蠻好的,不搭架子,很隨和,很有長者氣度。”自己在他面前,跟在祖父、父親面前差不多,舒適自在,並沒有覺着十分拘束。

“不想!”張屷毫不猶豫,“他看人的眼神相當怪異,我見了他總是心裡發毛。”幸虧自己從小到大,見他的次數並不多。我是個男人好不好,用那麼溫柔的眼神看我,想嚇死人啊。

“不想!”謝流年認真的點頭附合,“見了他,心裡發毛。”放眼望去,南寧侯府要害處皆有錦衣衛看守。看看這架勢,誰想穿過一隊隊的禁衛軍、太監,去見那個高高在上的皇帝?跟他又不熟,見他幹嘛。

巧了,今日四位祖父全不在府中。沈邁和傅深閒來無事,到郊外打獵,“給丫丫逮幾隻小狐狸。”沈忱、嶽池也跟着湊熱鬧去了。嶽培和安瓚同去憫慈寺,尋方丈大師請教佛法。所以,出面迎接皇帝的,只有張雱一個人。

皇帝被迎入書房。張雱親手泡了茶招待,極品鐵觀音,甘甜玉泉水,天青色汝窯茶盞古樸大方,“似玉、非玉、而勝玉”,握在手中,潤澤細膩,猶如清澈的湖水。

書房牆壁上掛着一幅對聯,看墨跡,顯是新掛上不久,“蓋世奇功,當不得一個矜字;彌天大錯,抵不過一個悔字。”皇帝默默看了一眼,心中頗費躊躇。

張雱順着皇帝的目光看了過去,樂呵呵說道:“這是內子的手筆。她是小孩子脾氣,最愛胡鬧,硬寫了這對子掛上,還說‘要做壞人,宜年輕時做’。惹的岳父大人好一通教訓。”這不胡說八道麼,不論年輕年老,都要做好人。

“原來如此。”皇帝微笑說道:“尊夫人是這般想法,卿以爲如何?”安解語,“要做壞人,宜年輕時做”?年紀大了,連做壞事的資格都沒有了麼?何其殘忍。

張雱撓撓頭,“她說什麼,都是對的。不過岳父教訓的也對,都有道理,都有道理。”其實解語說的更有道理,一個人要麼就一輩子不做壞事,要麼就趁年輕時放縱恣肆,然後到老了改過自新。終其一生,還可以好人收尾。

最不堪的就是兢兢業業做了大半輩子好人,一直努力剋制自己。然後到了後來,猛然覺得自己吃虧了,一定要找補回來。臨了臨了,晚節不保,真是不值。

皇帝微微失神。“她說什麼,都是對的”?安解語,張雱這傻小子對你真是實心實意,二十年來,不曾有變。這便是你想要的麼?

“阿嶷對朕提及,尊夫人所煮羹湯,十分美味。”皇帝面色溫和,“朕嚮往已久。只不知,今日可有這口福麼?”我到了你家,也算是客人了吧,是否可以招待一頓便飯?

張雱不會撒謊,實話實說,“內子若心情好時,常常親自洗手做羹湯,我們合家大小便有口福了。若心情不好時,是不肯做的。”

皇帝微微一笑,“朕知道了,尊夫人性子率真,令人羨慕。卻不知,這會子尊夫人心情是好還是不好?”到底招不招待我吃飯,給個準話吧。

張雱親自出門,親口問過了,興高采烈回來,“趕巧了,今兒她心情很好,正在廚房張羅呢。”解語說的對,做主人要有做主人的風度。既然要請客吃飯,那便要請好客,吃好飯。除了飯食好之外,還要讓客人如沐春風,賓至如歸。

過了片刻,皇帝起身更衣。張雱要親自帶路,被程陸威攔住了,“張都督,請留步。”皇帝帶着數名親衛,緩緩踱了出去。

隻身去到廚房。乾淨整齊的廚房中,解語閒閒站在爐竈旁,笑吟吟看着一鍋即將煮好的鮮魚湯,“治大國如烹小鮮,常到廚房看看,不無陴益。”看看煮飯燒菜,食食人間煙火。

皇帝站在解語身後,聲音平和寧靜,“敢問安姑娘,如何做出美味羹湯?”張雱真是傻人有傻福,家中有這樣美如天仙的溫柔賢妻,親手爲他張羅可口飯食。

“不能太鹹,也不能太淡,恰如其分。”解語回過頭,笑意盈盈,“烹小鮮者,不可撓。治大國者,不可煩。煩則人亂,皆須用道,所以成功。”不可煩,不可煩。

傍晚時分,沈邁、傅深帶着沈忱、嶽池回來了,人人馬上掛着不少獵物。離着南寧侯府數裡之外已是禁衛森嚴,四人一路行來,各自皺眉:這是怎麼了?“傅侯爺!”錦衣衛一名大漢將軍認得傅深,陪笑行禮,“聖駕在此。聖上有口諭,請四位進府。”若是嶽培、安瓚來了,也是不必請示,直接請進去。

四人進到書房時,皇帝正坐在一張四出頭官帽椅上,神色溫和的跟丫丫、張屷說着話。丫丫言笑晏晏,張屷神色肅穆。四人拜見過皇帝,皇帝含笑問道:“捉到狐狸了?阿嶷正念叼着。”

“捉了六隻,都是小狐狸,這麼大。”沈忱笑着比劃,“阿嶷喜歡養小狐狸,待養大了便要放生。”從小便是這麼個脾氣,不管什麼活物,愛養小巧的。

“六隻麼?那正好。”丫丫笑的眉毛彎彎,“阿爺外公大哥二哥你們太神氣了,捉的小狐狸不多不少正合適!送安寧公主兩隻,送小不點兒兩隻,我自己留兩隻。”剛好夠分。

“六隻,都是什麼顏色?白色、藍色、紅色、灰色、花色、黑色都有?小不點兒喜歡白色和藍色。”張屷問過狐狸的顏色,替謝流年挑了白色和藍色。

皇帝微笑看一眼張屷,安解語這最小的兒子,長相似她,性子卻像極了張雱,也是這麼傻呼呼沒心沒肺的。有阿嶷,有安寧,他且不顧親者、尊者,只顧着“小不點兒”。當着自己的面兒自然而然談及怎麼分狐狸,普天之下,也只有南寧侯府這家人能夠。

到吃晚飯的時候,丫丫很熱心的做起小主人,“您招待過我很多回了,這回換我招待您!”站在皇帝身邊,一樣一樣介紹是什麼菜式,“這是開胃菜,這是正菜,這是飯後甜品。”

皇帝享用了一頓美味可口的晚餐。

吃過晚飯,丫丫陪着皇帝在院子中慢慢踱步,“飯後百步走,能活九十九。”皇帝不經意間擡眼望去,廳堂之中,張屷神情專注挑乾淨魚刺,把魚肉放到小盤子中,遞給身邊的小女孩。

那小女孩形容尚稚,梳着雙丫髻,眉目如畫,膚色細膩白淨,神情調皮可愛。想來,必是阿嶷和張屷口中的“小不點兒”了。

皇帝在南寧侯府盤恆直至日暮。臨走,自然是閤府恭送,皇帝對張雱笑道:“卿幼子已是知慕少艾?眼光極好,小不點兒確是可人。忱哥兒和池哥兒年紀不小,親事也該緊着說了。”卻沒有提丫丫。

張雱有了愁容,“娶媳婦,這事可難了。”世間心地坦蕩,磊落豁達的好女子本就不多,能遇上更不容易。遇上後能娶回家,更是難上加難。

皇帝面有同情之色。原來張雱也爲娶兒媳婦作難,大家都一樣啊。皇帝上了御輦,錦衣衛前呼後擁,回宮去了。

皇帝走後,守衛在南寧侯府的錦衣衛方纔撤了。謝流年長長出了一口氣,“總算能回家了。”今兒臨出門說好的,要早早的回謝府。這下慘了,失信於人。

張雱和解語親自坐着馬車,送謝流年回去,“小不點兒放心,伯伯和伯母見了你家老太太、太太,好生賠罪解釋,她們不會怪你的。”天色已晚,烏漆麻黑的,謝家諸人肯定急壞了。偏偏錦衣衛圍着南寧侯府,謝家人再着急,也沒法子。

謝家人確實很着急。謝老太太坐都坐不住,顫巍巍站起來,“小七呢,還沒回?”大太太、沐氏在旁寬慰她,“您老放心,小七是個有福氣的好孩子,過會子便回家了。”其實她們心裡也沒底,錦衣衛圍着南寧侯府,誰知是什麼事。

謝四爺一襲白衣,緩緩走了進來。此時已是夜晚,廳堂中雖點着燈火,也覺黑暗。謝四爺走進來之後,意態軒軒,容顏絕世,卻讓人眼前一亮。

沐氏不由想起來,自己前些時日回孃家,孃家爹路國公所說“早朝之時,天色猶暗;謝侍講一來,如朝霞初升。”似四叔父這般,堪稱男子中的絕色了。

“娘放心,小七已是快要回來了。”謝四爺笑的淺淺淡淡,“此時正在路上,片刻即回。”謝老太太聞言大喜,“這可是好,這可是好。”孩子平平安安的,那可放心了。

果然,沒過多久,張雱和解語親自把人送回來了。解語對着謝老太太一再道歉,“對不住,實在對不住!”誰知道皇帝突然會來,意外,純屬意外。

謝老太太懷中摟着小孫女,半天的愁都沒有了,樂呵呵說道:“聖駕降臨,這是貴府的幸事,恭喜恭喜。”皇上日理萬機,卻在南寧侯府逗留良久,看來,南寧侯府聖眷頗好。

宮中來傳旨的太監剛走,南寧侯府已被錦衣衛三步一崗、五步一哨的守嚴實了。“連我也走不了了。”謝流年有些下氣。本來是來陪丫丫解悶的,纔剛和丫丫、張乃山玩了一會子紙牌,就來了這意外之事。眼下是玩也玩不成,走也走不了。

“小不點兒,你想不想見見皇帝?”丫丫見謝流年面色不快,心中微微歉疚,親親熱熱拉過她,笑盈盈詢問。是自己悶在家裡出不了門,專門下貼子請了小不點兒過來玩耍,不能怠慢了小客人呀。

“不想!”張屷和謝流年異口同聲說道。見皇帝做甚?閒的。張屷看看眼前瓷人兒一般雅緻飄逸的謝流年,心中滿意。尋常人若能見見皇帝,都會激動不能自持,小不點兒冰雪聰明,言詞泠泠,有林下風氣,纔不會希罕什麼“得睹天顏”。

丫丫略有窘態,“你們兩個都不想見他麼?其實,他蠻好的,不搭架子,很隨和,很有長者氣度。”自己在他面前,跟在祖父、父親面前差不多,舒適自在,並沒有覺着十分拘束。

“不想!”張屷毫不猶豫,“他看人的眼神相當怪異,我見了他總是心裡發毛。”幸虧自己從小到大,見他的次數並不多。我是個男人好不好,用那麼溫柔的眼神看我,想嚇死人啊。

“不想!”謝流年認真的點頭附合,“見了他,心裡發毛。”放眼望去,南寧侯府要害處皆有錦衣衛看守。看看這架勢,誰想穿過一隊隊的禁衛軍、太監,去見那個高高在上的皇帝?跟他又不熟,見他幹嘛。

巧了,今日四位祖父全不在府中。沈邁和傅深閒來無事,到郊外打獵,“給丫丫逮幾隻小狐狸。”沈忱、嶽池也跟着湊熱鬧去了。嶽培和安瓚同去憫慈寺,尋方丈大師請教佛法。所以,出面迎接皇帝的,只有張雱一個人。

皇帝被迎入書房。張雱親手泡了茶招待,極品鐵觀音,甘甜玉泉水,天青色汝窯茶盞古樸大方,“似玉、非玉、而勝玉”,握在手中,潤澤細膩,猶如清澈的湖水。

書房牆壁上掛着一幅對聯,看墨跡,顯是新掛上不久,“蓋世奇功,當不得一個矜字;彌天大錯,抵不過一個悔字。”皇帝默默看了一眼,心中頗費躊躇。

張雱順着皇帝的目光看了過去,樂呵呵說道:“這是內子的手筆。她是小孩子脾氣,最愛胡鬧,硬寫了這對子掛上,還說‘要做壞人,宜年輕時做’。惹的岳父大人好一通教訓。”這不胡說八道麼,不論年輕年老,都要做好人。

“原來如此。”皇帝微笑說道:“尊夫人是這般想法,卿以爲如何?”安解語,“要做壞人,宜年輕時做”?年紀大了,連做壞事的資格都沒有了麼?何其殘忍。

張雱撓撓頭,“她說什麼,都是對的。不過岳父教訓的也對,都有道理,都有道理。”其實解語說的更有道理,一個人要麼就一輩子不做壞事,要麼就趁年輕時放縱恣肆,然後到老了改過自新。終其一生,還可以好人收尾。

最不堪的就是兢兢業業做了大半輩子好人,一直努力剋制自己。然後到了後來,猛然覺得自己吃虧了,一定要找補回來。臨了臨了,晚節不保,真是不值。

皇帝微微失神。“她說什麼,都是對的”?安解語,張雱這傻小子對你真是實心實意,二十年來,不曾有變。這便是你想要的麼?

“阿嶷對朕提及,尊夫人所煮羹湯,十分美味。”皇帝面色溫和,“朕嚮往已久。只不知,今日可有這口福麼?”我到了你家,也算是客人了吧,是否可以招待一頓便飯?

張雱不會撒謊,實話實說,“內子若心情好時,常常親自洗手做羹湯,我們合家大小便有口福了。若心情不好時,是不肯做的。”

皇帝微微一笑,“朕知道了,尊夫人性子率真,令人羨慕。卻不知,這會子尊夫人心情是好還是不好?”到底招不招待我吃飯,給個準話吧。

張雱親自出門,親口問過了,興高采烈回來,“趕巧了,今兒她心情很好,正在廚房張羅呢。”解語說的對,做主人要有做主人的風度。既然要請客吃飯,那便要請好客,吃好飯。除了飯食好之外,還要讓客人如沐春風,賓至如歸。

過了片刻,皇帝起身更衣。張雱要親自帶路,被程陸威攔住了,“張都督,請留步。”皇帝帶着數名親衛,緩緩踱了出去。

隻身去到廚房。乾淨整齊的廚房中,解語閒閒站在爐竈旁,笑吟吟看着一鍋即將煮好的鮮魚湯,“治大國如烹小鮮,常到廚房看看,不無陴益。”看看煮飯燒菜,食食人間煙火。

皇帝站在解語身後,聲音平和寧靜,“敢問安姑娘,如何做出美味羹湯?”張雱真是傻人有傻福,家中有這樣美如天仙的溫柔賢妻,親手爲他張羅可口飯食。

“不能太鹹,也不能太淡,恰如其分。”解語回過頭,笑意盈盈,“烹小鮮者,不可撓。治大國者,不可煩。煩則人亂,皆須用道,所以成功。”不可煩,不可煩。

傍晚時分,沈邁、傅深帶着沈忱、嶽池回來了,人人馬上掛着不少獵物。離着南寧侯府數裡之外已是禁衛森嚴,四人一路行來,各自皺眉:這是怎麼了?“傅侯爺!”錦衣衛一名大漢將軍認得傅深,陪笑行禮,“聖駕在此。聖上有口諭,請四位進府。”若是嶽培、安瓚來了,也是不必請示,直接請進去。

四人進到書房時,皇帝正坐在一張四出頭官帽椅上,神色溫和的跟丫丫、張屷說着話。丫丫言笑晏晏,張屷神色肅穆。四人拜見過皇帝,皇帝含笑問道:“捉到狐狸了?阿嶷正念叼着。”

“捉了六隻,都是小狐狸,這麼大。”沈忱笑着比劃,“阿嶷喜歡養小狐狸,待養大了便要放生。”從小便是這麼個脾氣,不管什麼活物,愛養小巧的。

“六隻麼?那正好。”丫丫笑的眉毛彎彎,“阿爺外公大哥二哥你們太神氣了,捉的小狐狸不多不少正合適!送安寧公主兩隻,送小不點兒兩隻,我自己留兩隻。”剛好夠分。

“六隻,都是什麼顏色?白色、藍色、紅色、灰色、花色、黑色都有?小不點兒喜歡白色和藍色。”張屷問過狐狸的顏色,替謝流年挑了白色和藍色。

皇帝微笑看一眼張屷,安解語這最小的兒子,長相似她,性子卻像極了張雱,也是這麼傻呼呼沒心沒肺的。有阿嶷,有安寧,他且不顧親者、尊者,只顧着“小不點兒”。當着自己的面兒自然而然談及怎麼分狐狸,普天之下,也只有南寧侯府這家人能夠。

到吃晚飯的時候,丫丫很熱心的做起小主人,“您招待過我很多回了,這回換我招待您!”站在皇帝身邊,一樣一樣介紹是什麼菜式,“這是開胃菜,這是正菜,這是飯後甜品。”

皇帝享用了一頓美味可口的晚餐。

吃過晚飯,丫丫陪着皇帝在院子中慢慢踱步,“飯後百步走,能活九十九。”皇帝不經意間擡眼望去,廳堂之中,張屷神情專注挑乾淨魚刺,把魚肉放到小盤子中,遞給身邊的小女孩。

那小女孩形容尚稚,梳着雙丫髻,眉目如畫,膚色細膩白淨,神情調皮可愛。想來,必是阿嶷和張屷口中的“小不點兒”了。

皇帝在南寧侯府盤恆直至日暮。臨走,自然是閤府恭送,皇帝對張雱笑道:“卿幼子已是知慕少艾?眼光極好,小不點兒確是可人。忱哥兒和池哥兒年紀不小,親事也該緊着說了。”卻沒有提丫丫。

張雱有了愁容,“娶媳婦,這事可難了。”世間心地坦蕩,磊落豁達的好女子本就不多,能遇上更不容易。遇上後能娶回家,更是難上加難。

皇帝面有同情之色。原來張雱也爲娶兒媳婦作難,大家都一樣啊。皇帝上了御輦,錦衣衛前呼後擁,回宮去了。

皇帝走後,守衛在南寧侯府的錦衣衛方纔撤了。謝流年長長出了一口氣,“總算能回家了。”今兒臨出門說好的,要早早的回謝府。這下慘了,失信於人。

張雱和解語親自坐着馬車,送謝流年回去,“小不點兒放心,伯伯和伯母見了你家老太太、太太,好生賠罪解釋,她們不會怪你的。”天色已晚,烏漆麻黑的,謝家諸人肯定急壞了。偏偏錦衣衛圍着南寧侯府,謝家人再着急,也沒法子。

謝家人確實很着急。謝老太太坐都坐不住,顫巍巍站起來,“小七呢,還沒回?”大太太、沐氏在旁寬慰她,“您老放心,小七是個有福氣的好孩子,過會子便回家了。”其實她們心裡也沒底,錦衣衛圍着南寧侯府,誰知是什麼事。

謝四爺一襲白衣,緩緩走了進來。此時已是夜晚,廳堂中雖點着燈火,也覺黑暗。謝四爺走進來之後,意態軒軒,容顏絕世,卻讓人眼前一亮。

沐氏不由想起來,自己前些時日回孃家,孃家爹路國公所說“早朝之時,天色猶暗;謝侍講一來,如朝霞初升。”似四叔父這般,堪稱男子中的絕色了。

“娘放心,小七已是快要回來了。”謝四爺笑的淺淺淡淡,“此時正在路上,片刻即回。”謝老太太聞言大喜,“這可是好,這可是好。”孩子平平安安的,那可放心了。

果然,沒過多久,張雱和解語親自把人送回來了。解語對着謝老太太一再道歉,“對不住,實在對不住!”誰知道皇帝突然會來,意外,純屬意外。

謝老太太懷中摟着小孫女,半天的愁都沒有了,樂呵呵說道:“聖駕降臨,這是貴府的幸事,恭喜恭喜。”皇上日理萬機,卻在南寧侯府逗留良久,看來,南寧侯府聖眷頗好。

89第89章137 第13635第35章159第158章161第160章97第97章80第80章51第51章95第95章2第2章133 第13295第95章91第91章86第86章136 第135100第100章第165章162第161章66第66章177 終章中162第161章16第16章119第118章36第36章108第107章142 第14115第15章143 第142139 第138150 第14972第72章45第45章180 番外116第115章30第30章125 第12451第51章177 終章中10第10章54第54章39第39章95第95章106第105章90第90章178 終章下144 第143103第102章4第4章79第79章61第61章24第24章118第117章24第24章59第59章146 第14569第69章46第46章30第30章55第55章43第43章12第12章60第60章第171章92第92章120第119章110第109章12第12章2第2章151 第15045第45章48第48章116第115章96第96章158第157章140 第13976第76章第165章163第162章54第54章164第163章42第42章17第17章174第173章175第174章171第170章12第12章77第77章151 第15073第73章61第61章142 第14143第43章178 終章下75第75章127 第126165第164章88第88章44第44章113第112章124 第123
89第89章137 第13635第35章159第158章161第160章97第97章80第80章51第51章95第95章2第2章133 第13295第95章91第91章86第86章136 第135100第100章第165章162第161章66第66章177 終章中162第161章16第16章119第118章36第36章108第107章142 第14115第15章143 第142139 第138150 第14972第72章45第45章180 番外116第115章30第30章125 第12451第51章177 終章中10第10章54第54章39第39章95第95章106第105章90第90章178 終章下144 第143103第102章4第4章79第79章61第61章24第24章118第117章24第24章59第59章146 第14569第69章46第46章30第30章55第55章43第43章12第12章60第60章第171章92第92章120第119章110第109章12第12章2第2章151 第15045第45章48第48章116第115章96第96章158第157章140 第13976第76章第165章163第162章54第54章164第163章42第42章17第17章174第173章175第174章171第170章12第12章77第77章151 第15073第73章61第61章142 第14143第43章178 終章下75第75章127 第126165第164章88第88章44第44章113第112章124 第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