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飛過華盛頓的鷹

1924年7月7日,德國對美國宣戰,美國隨即對德宣戰,醞釀已久的戰爭終於爆發了。

開戰當天,德國和墨西哥出動大批戰機空襲了美國南部邊境區域的大批軍事目標,並且取得了極爲輝煌的戰績,這一消息很快傳遍美國乃至整個世界。

夜幕降臨之後,在弗吉尼亞州的林奇堡陸軍兵營的軍用機場上,人們正討論着可怕的戰爭和糟糕的初戰,但因爲這裡距離南部邊境有足足2000多公里,沒有人擔心南面的戰火會在短時間內蔓延到這裡,飛行員們似乎更爲在意強大的德國海軍將有什麼樣的舉動,畢竟這裡到美國東海岸最大的諾福克軍港只有300公里。按照通常的思維,駐泊在那裡的美國大西洋艦隊必然是德國海軍的首要目標。

夜裡9點多,因爲是週一,幾乎所有的飛行員們都呆在宿舍裡,玩撲克的玩撲克,吹牛的吹牛,除了嚴令禁止的飲酒之外,飛鏢、檯球之類的娛樂活動這裡都有。盛夏的夜略有些悶熱,偶而從大海方向吹來的風也是熱熱的,房間裡面的電風扇拼命的轉着,聲音卻和蚊子一樣令人厭煩。

距離宿舍不遠的機場上有一條寬大筆直的跑道,大多數飛機都以收工進入機庫,只有十來架半蒙着帆布的p-5和pw-7a型戰鬥機懶懶的趴在跑道旁。警戒崗哨上的探照燈還亮着,那光柱卻也顯得有氣無力。

這裡北上華盛頓只有不到280公里,屬於美國首都“警戒防衛圈”的一點,因而駐紮着整整兩個中隊36架戰鬥機,因爲戰爭的爆發,兩架p-5戰鬥機破天荒的執行了夜間巡邏任務,可是這裡到諾福克還有300公里,到遭遇空襲的南部邊境地區則有2000多公里,誰也不認爲這種巡邏會有什麼實際意義。負責這一帶夜間空中警戒的通常是那些軍用飛艇。它們集中在諾福克軍港的飛艇基地,那裡也是全美最大的海軍飛艇駐泊點。

當淒厲警報聲響起的時候,寧靜地氣氛頓時無影無蹤,身處戰爭時期的飛行員和機勤人員絲毫不敢怠慢,短短几分鐘之內,飛行員們一個不拉的在距離跑道不遠處的戰鬥指揮室裡集合待命,機勤人員則將停留在機庫裡的戰機一併推了出來,並迅速讓每一架飛機做好升空前的準備。

不多時。中隊指揮官臉色鐵青的走進來。

“小夥子們,非常非常糟糕的消息!一支龐大地德國機羣正從南向北飛行,用不了多久就會從我們頭頂飛過,目標極有可能是我們的首都華盛頓!”

指揮官的話音未落,下面已是一片譁然。

“這……這怎麼可能?”

“那些德國飛機是從哪裡來的?遙遠的墨西哥嗎?”

“真不敢相信,這樣說來它們已經飛了至少兩千公里了!”

指揮官不得不拍拍桌子讓自己的飛行員們安靜下來,這個時候大家都是滿臉的難以置信,可是事實已經擺在眼前了。

“不管它們是從哪裡來的,我們的任務是不讓它們靠近我們的首都!據推算那些德國飛機還有一刻鐘就會從我們附近飛過,留給我們地時間不多了。大家都去準備吧!盼鍾之後升空攔截!”

飛行員們紛紛從位置上站起來。“是!”

窗外地星空依舊那樣的美麗,經受了一天的烈日熾烤之後,機場地面現在也還帶着微微地熱感。這個時候美國飛行員和機勤人員們已經顧不上多想了。檢查過油料和彈藥之後,機勤人員奮力搖動着搖桿,將一架又一架戰鬥機發動起來,整個機場上很快一片轟鳴聲。

10點整,第一架戰鬥機飛離地面,到10點20分,兩個中隊18架戰鬥機均已起飛,它們的目標是由,萬架遠程轟炸機組成的德國機羣。

此時此刻,德國機羣的確在距離林奇堡不遠的高空中飛行。距離在領航的一架道尼爾dd型轟炸機上,9名乘員正各司其職。機長加科比少校必須讓自己這架飛機在正確的航路上保持平穩飛行,這對整個機羣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副駕駛員福克中尉負責協助駕駛,因爲長時間的編隊飛行很容易讓人疲勞;領航員穆特少尉負責確定飛機位置以及與目標和基地的相對位置,還要操控機上地無線電收發報機;投彈手約瑟夫上士必須兼顧機首的2x7.92毫米機槍,5名機槍手各自操控着機背、左右兩側、腹部以及尾部各一座雙聯裝機槍,其中機背部的機槍手還要擔當機械師一職。

“距離目標還有300公里,根據我們手頭的情報,機羣已經進入美國人的首都防衛圈了!”

穆特少尉離開自己的地圖將小半個身子探進駕駛室,加科比少校正聚精會神的駕駛着飛機。福克中尉拿着一個雙筒望遠鏡觀察着前方地面的情況,三人耳朵旁都掛着氧氣面罩――他們在不久之前爲了躲避一批美國戰機的攻擊而攀升到了7000米地高度,在這空氣稀薄的地方,飛行員們不得不用輔助氧氣設備來獲取足夠的氧氣。

如此規模的大編隊在美國領土上已經飛行了9個小時,德國轟炸機羣卻還沒有遭到過一次真正的威脅。下午經過田納西州的時候,兩批美國戰鬥機就曾升空追擊,可是令人哭笑不得的是那些p-5戰鬥機的速度是如此不濟,連以260公里每小時的巡航速度下飛行的道尼爾dd型轟炸機都追不上,攔截作戰也就無從說起了――儘管波音公司的pw-7a和pw-7b的時速有300多公里,可是整個美國陸軍才裝備了120架,而且大部分都部署在戰略位置最爲重要的南部和東北部,用來保衛整個美國中部的只是飛艇和p-3、p5這樣慢吞吞的戰鬥機。

到目前爲止,美國人爲了攔截德國轟炸機羣所做的最大努力,莫過於傍晚時分從田納西州東北部基地派出4艘“比奇“式空中航空母艦,它們在4000多米的高度放出了出架24戰鬥機,這些小飛機很快爬升到與德國轟炸機羣相同的5000米高度,爲了擺脫這些可憐的小飛蟲。125架道尼爾四四型轟炸機只做了一件事情――爬升,5500米、600米、6500、7000米,德國轟炸機還在上升,可是那些p-4卻在6000米的高度遇到了大麻煩――它們地發動機是非增壓式的,只要飛行高度超過了6000米,不說敞開式機艙裡的飛行員受不了,發動機也無法獲得足夠的氧氣,因而只得無奈的放棄了追擊。

得益於奔馳公司的老闆兼首席設計師卡爾本茨先生髮明的機械增壓技術。德國的戰鷹才能突破6000米地升限(歷史上本茨的發明原先是用於汽車的,1919年纔有了第一臺用於戰鬥機的機械增壓發動機“自由“型,在渦輪增壓技術出現之前,這種機械增壓一直是發動機增壓技術的主流)。此外,道尼爾dd型轟炸機的飛行員們還穿上了特製的飛行服,機艙裡還有氧氣設備以供高空飛行時使用,只是由於此時的機械增壓技術尚處於發展階段,加上機上並未採用增壓式座艙,道尼爾型的實用升限只有8000米,但這已足夠擺脫任何一架美國飛機或是飛艇了。

作爲泰坦計劃中的重要一環。這種遠程戰略轟炸受到德國最高統帥部地重點關注。將領們相信對機羣威脅最大地並不是美國的戰鬥機和飛艇,真正的威脅將來自於地面――到1924年地時候,爲了和德日對抗。美國

重點發展的兩項軍用技術一是飛艇,另一種就是在軍艦上大量裝備的防空火炮了。在一艘南達科它級戰列艦上,127毫米、76毫米、40毫米和20毫米的防空火炮比比皆是,其中127毫米高射炮最有可能對高空飛行的德國轟炸機構成威脅的,其最大射高達到10千米!

從林奇堡起飛攔截的戰鬥機在茫茫夜空中努力撥索着德國機羣,可p-5和pw-7a自身發動機的響聲似乎干擾了美國飛行員們的判斷,沒過多久,它們遇上了一支從諾福克方向飛來的飛艇編隊,這些大傢伙們雖然看起來不可一世,實用升限卻不過是5000米。而就算是最好地德國飛艇所能達到的高度也就這個水平,也只有早期的時候它們在飛機面前纔有升限優勢。

這一羣戰鬥機加上飛艇的組合撥索了好一會兒纔在高空發現了那支德國轟炸機羣,這些道尼爾四四型之所以重新回到5000米的高度,節省燃料、保護飛行員是一方面,另外一點是此時遠程轟炸機導航技術尚不十分發達,目視導航法、航位推算法和天文導航法仍是最爲主要的三種導航方式,無線電導航只在較近的距離和有信號發射器的情況下才能起到作用。因此,降到5000米的高度更利於德國導航員從地面特徵判斷自己地航向――作爲世界上最發達的工業強國,美國的各大城鎮在夜晚9、10點的時候大多還是***通明。除非美國政府下決心進行全面***管制,否則德國轟炸機羣仍將以地面目標特徵作爲一條非常主要的導航手段。

在發現德國機羣之後,擁有310公里時速的8架pw-7a最先加速爬升,24架時速僅有210公里的p-5雖然慢,但雙方的位置註定了它們這一次能夠在德國轟炸機羣的正前方作出攔截,這時飛艇編隊中的“比奇”們也紛紛放出自己的小p-4戰鬥機,短短十分鐘之內,由36架陸基戰鬥機、出架飛艇搭載的戰鬥機就成爲德國轟炸機羣的攔路虎。

在領航的道尼爾上,德國飛行員們也發現了那些來自低空的美國戰鬥機和飛艇,加科比少校當機立斷:

“發信號,機羣開始爬升,我們憑藉高度甩掉那些美國佬!”

穆特中尉隨即利用尾部的信號燈向後方的德國機羣發出信號,就這樣,擁有四臺大馬力發動機的道尼爾們一架一架開始爬升,並用機首和機腹的並列機槍向飛在最前面的一批美國戰鬥機開火。在這125架以密集編隊飛行的重型轟炸機面前,美國飛行員們發現自己不僅無從下手,還必須不斷的做規避動作來躲開對方猛烈的火力。

密密麻麻的機槍子彈在空中如同流熒般飛過。驚擾了不少美國人地好夢。

華盛頓,白宮。

“什麼?不僅沒有擊落一架德國飛機,反而被它們擊傷了3架戰鬥機,而且還讓對方大搖大擺的突破了我們的首都防禦圈?”

沃倫哈定聽到從林奇堡兵營傳來的消息之後氣得從座位上跳了起來,儘管美國戰鬥機在飛到自己的最大升限之前向目標開火了,但是空戰中它們的7.62毫米機槍在500碼之外就很難擊中目標了,更不用說那些比自己高1000多米的德國轟炸機。

就這樣,125架德國轟炸機飛到了美國的心臟地帶。

在這件華麗地辦公室裡。陸軍部長倫納德伍德將軍、海軍部長威廉本森將軍、陸軍參謀長佩頓馬奇將軍、海軍參謀長威廉希姆斯將軍等軍隊高層將軍無不憂心忡忡。整個下午的戰鬥中,美國軍隊只是在本土南部輸得一塌糊塗,可到了晚上卻連首都也面臨對方的攻擊,如今德國人的作戰方式真是令他們越來越看不懂了,要知道這還僅僅是開戰的第一天,德國人最爲強大的海軍還沒有出手!

“我們的飛機和飛艇竟然是如此的無用!”沃倫哈定一拳頭重重砸在自己的書桌上。

“總統先生……”華盛頓的警備司令科諾傑克遜將軍一副欲言又止地樣子。

“還用問嗎?發防空警報,讓市民們儘快躲到就近地防空洞去!”沃倫哈定下達這個命令的時候看起來極爲沮喪。

“但願不會造成大恐慌!”威廉本森小聲嘀咕到。

“但願我們的防空設施夠用!”倫納德伍德將軍搖了搖頭。

1924年7月7晚上11點42分,戰爭爆發後12個小時不到,美國首都華盛頓就響起了空襲警報聲,驚恐地市民們相互告知:德國人的飛機來了!

12時31分。德國轟炸機羣飛臨華盛頓上空。整個城市瀰漫在令人窒息的緊張氣氛中,絕大部分的燈光都熄滅了,只有根根探照燈柱還在天空中移動着。用於保衛華盛頓的,120多門高射炮從35分開始持續的對空射擊,6個戰鬥機中隊全體飛行員都在機艙裡待命。然而,喧鬧的夜始終只有美國防空部隊在表演,空中並未落下哪怕一顆炸彈,一刻鐘之後,德國機羣離開了華盛頓空域。

在領航的德國轟炸機上,領航員和投彈手正緊張的計算着機羣的航,線與目標位置,他們之所以從華盛頓上空飛過而不投彈並不是抱着僥倖心理地美國人所認爲的找錯了目標。德皇和他的統帥部並沒有簡單的認爲將華盛頓夷平會讓美國人投降,不要忘了英國人在1814年曾佔領和火燒過華盛頓,與其冒險激起美國人的抵抗決心。不如更爲實際的將炸彈投向美國的工業動脈。

12時49分,德國轟炸機編隊飛抵華盛頓東北部60多公里的巴爾的摩,,分鐘之後,第一枚炸彈從6000多米地高空落下,從而拉開了戰略大轟炸的序幕。

巴爾的摩不僅是美國東北部重要的海港,也是美國重要的工業城市。作爲世界上最強的工業國家,美國的工業在1920年代的時候主要集中在兩個地區――由波士頓、紐約、費城、巴爾的摩至華盛頓一線構成的東北部沿海工業區和由底特律、芝加哥、聖保羅構成的五大湖工業區,由於這兩處均位於美國東北部,因此又被並稱爲美國東北部工業區。東北部工業區之所以成爲美國乃至世界最大的工業區。主要的原因是這裡自然資源豐富、交通便利,美國大部分鋼鐵、機械、汽車、電力、化學產業都擊中在波士頓、紐約、費城、巴爾的摩、布法羅、匹茲堡、底特律、芝加哥、聖保羅這九大工業城市。

高爆炸彈、燃燒彈一串串從道尼爾型轟炸機上落下,儘管這種高空轟炸並沒有準確性可言,可100噸高爆炸彈和200噸燃燒彈的威力卻足以將巴爾的摩的大片區域變成火海。落到港區的炸彈嚴重破壞了那裡的碼頭、倉庫、鐵路、船廠,大火還波及到了一些停泊在港內的大型貨輪,落到港區北部火力發電廠、化工廠和冶煉廠的炸彈引發了一連串火災和爆炸,斯克特化工廠兩個巨大的化學藥品儲存罐成了致命的殺手,數以千計的人以爲吸進了有毒氣體而受傷甚至是死亡。在持續半個多小時的轟炸中,南部和西南部是造船、軍火、機械工業也未能倖免,這座著名的工業城市在黑夜中熊熊燃燒着,就連60多公里外的華盛頓也能看到被映紅的天際。

站在自己的窗口,沃倫哈定無言以對。

轟炸結束之後,德國戰鷹調頭返航,並再一次飛過華盛頓上空。美國軍方儘管出動了大批戰機,卻只能眼睜睜看着這些飛翔在高空的德國重型轟炸機揚長而去。

第39章 政治的結論第96章 世紀海戰之激戰第61章 麻煩的遭遇戰第20章 重返華盛頓第16章 圖斯潘潛艇事件第36章 各自領命第16章 圖斯潘潛艇事件第73章 孤獨的傘兵第43章 被強暴的政治第129章 利矛與堅盾(上)第23章 海軍會議第133章 元首的碰面(中)第151章 萬花叢中(下)第19章 追獵邱吉爾(上)第30章 密約第1章 逃無可逃第12章 巨人第17章 圓滿的大餃子第22章 蝙蝠與刺鳥第117章 受傷第50章 鷹擊長空第8章 厲害角色第28章 暫結的爭端第22章 法國莽夫第35章 角逐的開始第67章 流冰消逝第43章 山東響馬第45章 不安靜第1章 經濟危機與戰爭第31章 蘇格蘭傭兵公司第4章 知足第24章 明爭暗鬥第1章 逃無可逃第77章 七.七第4章 陰謀第33章 天使降臨第1章 左腳右腳第23章 海軍會議第96章 海嘯第4章 步騎夾擊第6章 安內第18章 刺殺第136章 人造英雄(中)第19章 針鋒相對第65章 敵後搗蛋隊第4章 來自維也納的野心第28章 夢斷“施利芬”第76章 契子第83章 海上鬥智第60章 玄機第41章 偵察小兵第6章 男爵歸來第26章 爲了金庫而奮鬥第22章 永恆的主題第35章 引魚出港第13章 大膽的登陸計劃第46章 一日政變第43章 皇太子的初戀第20章 死神曲第38章 海盜第47章 飛吧,德意志之鷹第115章 沖繩.旗幟(中)第48章 雷擊第150章 萬花叢中(中)第28章 驚天動地第25章 天網恢恢第22章 無恥的旗幟第44章 躁動的夜第32章 暴雨前的微風第85章 最後的武士第25章 狼與狽第11章 年級對抗第10章 看不見的陰影第6章 虎狼歸航第18章 橋(1)第24章 最原始的裝甲聚會第31章 康復治療第17章 誰是大傻瓜第23章 誰的特拉法爾加第68章 大戰在即第22章 葬禮第23章 誰的特拉法爾加第23章 海軍會議第95章 羣山第29章 鋼鐵優勢第43章 女皇的決斷第38章 野獸與惡魔第41章 皇家野獸軍團第26章 義兵第113章 飛彈計劃第151章 萬花叢中(下)第5章 誰來揭開謎底第37章 鋼鐵塞納河第133章 元首的碰面(中)第4章 觸手可及的勝利第19章 不期而遇第39章 政治的結論第21章 意外的譁變第1章 新的世界第19章 喧鬧的夜
第39章 政治的結論第96章 世紀海戰之激戰第61章 麻煩的遭遇戰第20章 重返華盛頓第16章 圖斯潘潛艇事件第36章 各自領命第16章 圖斯潘潛艇事件第73章 孤獨的傘兵第43章 被強暴的政治第129章 利矛與堅盾(上)第23章 海軍會議第133章 元首的碰面(中)第151章 萬花叢中(下)第19章 追獵邱吉爾(上)第30章 密約第1章 逃無可逃第12章 巨人第17章 圓滿的大餃子第22章 蝙蝠與刺鳥第117章 受傷第50章 鷹擊長空第8章 厲害角色第28章 暫結的爭端第22章 法國莽夫第35章 角逐的開始第67章 流冰消逝第43章 山東響馬第45章 不安靜第1章 經濟危機與戰爭第31章 蘇格蘭傭兵公司第4章 知足第24章 明爭暗鬥第1章 逃無可逃第77章 七.七第4章 陰謀第33章 天使降臨第1章 左腳右腳第23章 海軍會議第96章 海嘯第4章 步騎夾擊第6章 安內第18章 刺殺第136章 人造英雄(中)第19章 針鋒相對第65章 敵後搗蛋隊第4章 來自維也納的野心第28章 夢斷“施利芬”第76章 契子第83章 海上鬥智第60章 玄機第41章 偵察小兵第6章 男爵歸來第26章 爲了金庫而奮鬥第22章 永恆的主題第35章 引魚出港第13章 大膽的登陸計劃第46章 一日政變第43章 皇太子的初戀第20章 死神曲第38章 海盜第47章 飛吧,德意志之鷹第115章 沖繩.旗幟(中)第48章 雷擊第150章 萬花叢中(中)第28章 驚天動地第25章 天網恢恢第22章 無恥的旗幟第44章 躁動的夜第32章 暴雨前的微風第85章 最後的武士第25章 狼與狽第11章 年級對抗第10章 看不見的陰影第6章 虎狼歸航第18章 橋(1)第24章 最原始的裝甲聚會第31章 康復治療第17章 誰是大傻瓜第23章 誰的特拉法爾加第68章 大戰在即第22章 葬禮第23章 誰的特拉法爾加第23章 海軍會議第95章 羣山第29章 鋼鐵優勢第43章 女皇的決斷第38章 野獸與惡魔第41章 皇家野獸軍團第26章 義兵第113章 飛彈計劃第151章 萬花叢中(下)第5章 誰來揭開謎底第37章 鋼鐵塞納河第133章 元首的碰面(中)第4章 觸手可及的勝利第19章 不期而遇第39章 政治的結論第21章 意外的譁變第1章 新的世界第19章 喧鬧的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