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爽的秋風徐徐吹過,團團掀起的煙柱隨風而蕩,彷佛鄉村裡的炊煙升起(清末梟雄219章)!
然而隨着硝煙的升起,陣陣爆炸聲也是不時傳來,如同秋雷奔騰而過,在原野上傳出很遠很遠。
隆隆炮聲中,還夾雜着陣陣吶喊以及啪啪的槍聲!
從天空俯視望去,只見原野上兩股穿着不同顏色軍服的大軍逐漸靠近,清軍之左翼數以千計穿着‘兵’字號服的綠營、旗兵等清軍手持着刀劍,火繩槍等快速的向前衝,彷佛浪頭一樣衝向了對面。
但是這一陣浪潮還沒能衝上沙灘呢,就是在中華軍的步槍聲中快速消散!
看着對面尚未衝進百米距離就已經崩潰的清軍,負責左翼作戰的許鵬安露出一絲譏笑:“就憑這些貨色也敢主動衝上來!”
僧格林沁看着左翼如同落潮一樣迅速退下來的綠營八旗,雖然對此早有預料,但是真正看到這些綠營舊軍在中華軍面前不堪一擊的時候依舊露出了深深的失望之色。
以往僧格林沁就不斷地聽人說過八旗和綠營已經爛到了骨子裡,一旦和新軍對陣的時候完全不堪涌。
之前的時候僧格林沁對此還沒有太過直觀的感受,因爲之前他和太平軍打,和捻軍打的時候手底下除了滿蒙騎兵外,主力還是這些綠營和八旗兵,戰鬥力雖然羸弱了些,但是多少還能打一打。
至於新軍嗎,無數人都說新軍很厲害,但是僧格林沁可是一次都沒見過新軍的大規模作戰,因此對新軍到底能有多強也是抱有一定的懷疑態度的。
然而今天,只是看了這左翼的綠營衝擊中華軍的軍陣,還沒能進入百米距離就是徹底潰退的時候,他纔是第一次真實的感受都了新軍和舊軍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看來,此戰還得靠那幾支練軍了!
此時,清軍的各部練軍也已經是開始行動,他們和對面的中華軍一樣。一個個端着手中的洋槍然後逐步靠近,和那些亂糟糟的綠營八旗舊軍不同,這些練軍的隊形完整如一,儘管行軍的途中不時有練軍士兵被中華軍的炮擊擊中。但是很快就有後排的士兵補充上去,隊形絲毫未亂。
看着前頭隊列整齊如意的練軍,僧格林沁面露欣慰之色的點了點頭!
而他身旁的幾個幕僚則是先後開口,其中一人道:“這京畿練軍和直隸練軍不愧是朝廷精銳之師,只看這威武陣型就可知道沒有辜負諸位大人們的期望啊!”
又有一人道:“不錯。如今朝廷諸多新軍中,這京畿練軍和直隸練軍當屬一等新軍啊!”
此話如果讓李鴻章聽見,肯定要唾他一臉的,國內諸多新軍裡,大家公認的都是中華軍第一,而他李鴻章的江淮新軍第二,至於練軍嗎,就算是情況最好的京畿練軍也是得排在後面。
武備和訓練上,江淮新軍是要好過京畿練軍的!
李鴻章編練江淮新軍的時候,清廷尚未和西洋各國撕破臉皮。得以進口衆多的洋槍樣炮,以至於江淮新軍裡裝備的步槍都是清一色的進口滑膛洋槍,火炮也多以進口洋炮爲主,還擁有開花彈以及大口徑臼炮。
訓練上,江淮新軍的早期訓練可是聘請洋人教官進行訓練的!
儘管李鴻章當初在揚州敗北,但是當初人家從揚州突圍的時候,可是把攔截他們的第九協防師打了個死傷慘重,並順利突圍而走。
而各省練軍呢,山西、河南、安徽等省的練軍情況太差,說是練軍呢。但是連滑膛擊發槍都沒有多少的,很多練軍士兵拿着的還是火繩槍呢!
京畿練軍和直隸練軍,這兩支練軍雖然分屬兩個軍,但是都是朝廷直屬部隊。訓練和武備上比較統一,他們的裝備有一部分是當初是爲‘八旗新軍’所購入的洋槍樣炮,後來八旗新軍爛泥扶不上牆,清廷乾脆就把八旗新軍的武器抽調出來配屬給朝廷直屬練軍了,不過這一部分直接進口的武器也有限。
朝廷直屬練軍配屬的武器主要還是天津機器局自行生產的燧發槍!
雖然清廷已經認識到火繩槍落後時代,一開始他們也想要仿製火帽擊發槍。但是對於連機器都沒有幾臺,只能依靠手工作坊式生產的清廷來說,火帽擊發槍的技術難度太高了,無法量產,而清廷顯然不可能等幾年,進口到足夠的新式設備完成火帽擊發槍的技術準備後再量產步槍,所以天津機器局以及湖北機器局是能生產什麼就生產什麼,最開始的時候甚至一度生產火繩槍,後來生產的是燧發槍。
不過燧發槍和擊發槍的最大差別在於點火成功率,擊發槍的點火率提高了,相對來射速也是變相提高了,至於射程,以及威力變化不大。
這些練軍用的是自產的燧發槍,江淮新軍用的是進口的擊發槍,由此可見兩者之差距。
此外訓練也是有着一定的差距,因爲清廷可沒李鴻章的魄力,敢直接聘請洋人充任教官!
不管是實戰表現,還是武備又或者是訓練,公平的說,清廷直屬的兩支練軍,即京畿練軍、直隸練軍是要略遜於江淮新軍一籌的。
而胡林翼新編的山東練軍以及其他各省練軍則是又要更次一些。
至於湘軍那邊,當初在湖北乃點練軍已經被太平軍打掉,現在曾國藩在湖北雖然也練新軍,不過人家的不叫練軍,依舊是叫着‘湘勇’。
湘軍早就開始仿效餘勝軍進行軍制和武器上的革新了,爲了練新軍,人家曾國藩可是在湖南設立了一個湖南機器局,用來仿造洋槍洋炮,其創辦時間比天津機器局還要早幾個月呢,不過產量不高就是了。
現在的湘軍從軍事制度上來說,其實和新軍差別不大,但是曾國藩對冷兵器是情有獨鍾,他的湘軍雖然也裝備大量的槍支火炮,但是同樣也是裝備大量冷兵器,並且是混合便在一起的,所以說湘軍裡到底有多少新軍是比較麻煩的事,因爲他們就沒把新軍和舊軍區分出來,而是混編在一起。
如果單純說裝備燧發槍、火炮的兵力數量,那麼這些人應該是有上萬人的!
畢竟沒有這麼多人的話,湘軍也不能在湖南抵抗太平軍的攻勢了。
受到林哲的影響,受到餘勝軍的崛起,目前中國已經提前了大約十年進入純火器時代,原來的時空裡,中國要等李鴻章的淮軍崛起後,才大規模的進入純火器時代,這個時間度大概就是1860年到1864年左右。
而在淮軍之前的湘軍裡雖然也有槍支和火炮,但是他們同樣也極爲依賴刀劍長槍等冷兵器部隊。
現在的時空裡,歷史已經完全改變,在餘勝軍的影響下,清廷方面已經是開始大規模運用純火器,同時使用的槍支也從火繩槍進步到了燧發槍。
至於說火帽擊發滑膛槍嘛,火帽擊發裝置的技術水平對於清廷來說還是太難,手工作坊式的天津機器局以及湖南機器局連機器都沒有多少,他們的生產無非就是把集中了大量工匠通過手工生產而已,根本無法量產底火,倒是槍管問題不大,鐵匠手工打造也能弄出來。
而米尼步槍對於清廷而言就更加遙遠了,米尼步槍除了需要火帽擊發裝置外,還需要給步槍拉膛線,製造米尼子彈。
而上述兩者對於誤差的要求是相當嚴格的,手工打造一兩支還行,但是要想量產的話手工作坊根本不行,只有大規模應用機器設備後才能夠大量生產。
米尼步槍也算得上是近代機器設備集中量產的一個典型了!
然而不管儘管清廷無法給手底下的各支練軍裝備米尼步槍,甚至都已經不能進口到擊發滑膛槍裝備新軍,但是使用燧發槍的話,清廷的各支練軍依舊比以往的綠營舊軍大大提高。
只看他們在持續傷亡中依舊能夠保持隊形不亂,穩步上前就知道了,這些練軍並不是以往的那些綠營八旗可以相比的。
“朝廷有此雄師,此戰大勝是沒有懸念了!”又有一個幕僚如此說着:“早日就聽聞郭貝爾大人的練軍乃是精銳之師,今日一見果然不假!”
又有人接口:“是啊,如今兩軍對陣,對面的逆軍遠在兩百步外就已慌亂放槍,然京畿練軍卻能不慌不亂,怕是要到八十步以內才放槍了,屆時逆軍槍已放早了,怎麼抵擋我朝廷大軍?今觀逆軍定力如此低下,往日裡說逆軍戰力過人怕是多有虛言,無非是敗軍之將爲了推脫自己的罪責而故意誇大罷了!”
另一人也道:“不錯,單論這軍陣容貌,忍耐之力,對面的逆軍就是遠不如我練軍也!”
一大幫子幕僚們正在吹捧着練軍的時候,他們恐怕不會知道,此時在前方統帥京畿練軍和直隸練軍作戰的都興阿看着對面的中華軍打出了一輪齊射後,己方倒下一片人是露出了怎麼樣的驚訝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