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風雲再起

炮兵部隊的改革具體下來是依舊每個炮兵連轄有六門火炮,三個炮兵連組成一個炮兵營,三個炮兵營組成一個炮兵團,一共轄有五十四門火炮(清末梟雄321章)。

分別預備裝備十二磅的前裝線膛炮、三十二磅臼炮、六磅騎兵炮,同時林哲已經責成林德機器廠方面研發小口徑的後裝線膛炮,林德機器廠方面已經給出了數種初步設計,分別是七十毫米、七十五毫米、八十毫米等不同口徑,同時不同身管長度的後裝線膛野戰炮,儘管陸軍用的中小口徑後裝線膛炮還只存在紙面的初步設計上,甚至都無法確定會選用哪種,但是等以後完成設計後正式列裝後裝線膛炮的時候,第二近衛師肯定是會率先裝備這些新式武器的。

不提尚在紙面上的後裝線膛野戰炮,只說以現有火炮爲基礎的第二近衛師炮兵團,這個炮兵團和皇家陸軍的其他師屬炮兵團相比,最大的改變就是設立了營級編制,相對應的把火炮總數從三十二門增加到了足足五十四門之多。

從步兵到炮兵,第二近衛師都是和中華軍,乃是和當代世界上所有陸軍都不一樣的,因此這支部隊的編制在很多人看來有些怪異。

十四個士兵組成一個步兵班,三個步兵班組成一個步兵排,三個步兵排組成一個步兵連,四個步兵連組成一個步兵營。

三個步兵營組成一個步兵團,同時在步兵團內配屬一個步兵炮連,轄有六門的四磅步兵火炮。

兩個步兵團組成一個步兵旅。

兩個步兵旅組成一個步兵師,同時步兵師還轄有一個擁有五十四門火炮的炮兵團、一個擁有四個騎兵連的騎兵團、一個擁有將近兩千人的輜重團、一個人數超過八百人的工程營、還有醫護營、軍樂隊等(清末梟雄321章)。

第二近衛師滿員後,總兵力將會超過一萬三千五百人,比現有步兵師的八千五百人多多出整整五千人之多。

這種編制在是後世1900到一戰時期的乃是間站期間的典型編制,對於這個時代而言,它已經超過了三四十年之遠。

當然了,在局勢如此困難的情況下,要想編練出第二近衛師來難度非常大,別的不說,就算是步槍也是遠遠不夠啊,最近半年林德機器廠是天天加班加點,但是也難以滿足軍方的巨大需求,好在金陵兵工廠現在已經投產,雖然產量還略小,但是也已經能夠向軍方批量供貨。

第二近衛師的武器基本都是來自於金陵兵工廠,包括金陵兵工廠生產的1858年型步槍,前裝線膛火炮。

如今利用金陵兵工廠生產出來的武器,林哲已經是編練出來了一個步兵團以及幾個炮兵連,至於說什麼時候才能夠徹底擴編成師,就要看局勢怎麼發展了。

儘管只編練了一個團和幾個炮兵連以及若干輜重、工程連,但是林哲已經是迫不及待的讓他們進行各種新式戰術的演練,他不要求第二近衛師能夠訓練有多好,發揮出來什麼樣的戰鬥力,他只需要他們把自己腦海裡的各種常識通通試一遍,然後找出來最符合當代所用的戰術戰略。

整體而言,第二近衛師是超前的實驗性部隊,甚至現在都很難用於實戰。

相對來說,第六軍那邊雖然也用了新式武器以及試驗新的戰術,但實際上依舊沒有超出這個時代的範疇,並且大量使用現有成熟的體系,也是使得第六軍的兩個步兵師並不會和第二近衛師一樣只是個花架子。

第六軍是能夠拉出去打仗的!

花費巨大代價編成的新部隊自然不能讓他們在江陰看戲,坐視上海方向的友軍死戰而自己伴着板凳看戲。

統帥部考慮到聯軍既然已經在上海登陸,而且還就地修起了防禦工事,擺出了長期對持的態勢,那麼他們就應該沒有太大的可能性突然從上海消失,然後跑到江陰來登陸。

因此,統帥部在七月份做出了最新的戰略調整,凋零第六軍離開江陰,南下增援上海,同時江陰的防務轉交給第五軍負責,考慮到第五軍裡雖然有一個第五師這樣的主力師部隊,但是所轄的第十二步兵師實力還比較弱小,爲了防止突然不的從哪裡又冒出來幾萬聯軍繞過上海登陸江陰,所以經過陳雲陶向林哲的懇請。

林哲從第一近衛師中抽調了一個步兵團,同時抽調了兩個協防師進駐江陰,保持江陰方向的防衛力量。

當然了,在這背後之所以沒有被近衛師的軍官們反對,自然也是有着陳雲陶等人承諾後續將會加大對第二近衛師的編練提供更大力度的支持有關,陳雲陶等統帥部的高級將領們已經對第一近衛師的師長,同時也算是第二近衛師的編練負責人林邁嵐做出了私底下的口頭承諾:

如果近期上海前線不出現大的變故,那麼在後續八月份、九月份的時候,統帥部方面將會放緩了第十三步兵師的編練速度,以便騰出一部分林德機器廠的步槍以及火炮產量來配屬給第二近衛師。

如果沒有這個承諾,估計林邁嵐等人是不會同意統帥部抽調近衛師的計劃的,因爲在林邁嵐等近衛師的將領們看來,這上海以及江陰方面的戰事是統帥部等皇家陸軍的事,和他們的關係其實真不大。

他們可不管上海和江陰勝敗,他們要做的只有一件事而是,那就是在聯軍打到南京的時候,掩護林哲這位帝國皇帝西狩或者北巡。

換句話說就是局勢敗壞的時候,近衛師得帶着林哲逃跑。

然後還有一個誰也沒有說出來的任務意圖,那就是當南京失陷後,帶着近衛師逃跑的林哲有可能會遇上一些忠誠問題,比如在北方以及西方的將領們自立,別以爲現在中華帝國看上去齊心協力,但這只是建立在中華軍不斷獲得勝利的基礎上而已,一旦出現蘇南大崩潰的慘敗,帝國的根基,也就是林哲的統治根基就會被動搖,到時候林哲就需要有一支絕對效忠於他個人的部隊威懾在外的各將領,以圖東山再起。

肩負着這些任務的近衛師其實壓力也很大!

如果聯軍真的能夠突破上海、江陰防線,那麼就代表着蘇南方向的中華軍皇家陸軍的主力部隊被徹底擊潰,到時候能夠帶着林哲逃跑的也就只剩下近衛師了,而要想在好幾萬人的聯軍手中成功掩護林哲逃出去,這任務並不輕鬆。

更不要說逃出去後如何保證林哲的帝位不失了,到時候就需要近衛師展現出足夠的強悍,這才能夠威懾其他方向的將領們不會出現二心。

要不然你以爲林邁嵐這幾個近衛師的人整天操心着編練第二近衛師是爲什麼?還不是爲了等有朝一日的時候,近衛師有足夠的力量可以保證林哲的帝位穩定。

從餘姚縣勇營到餘勝軍,再到中華軍,建立中華帝國,現在的中華軍已經不是單純的林哲私人部隊了,儘管叫着皇家陸軍,但實際上這支部隊已經逐步變成了帝**隊,並不再是林哲的私軍了。

林哲私軍的角色已經從皇家陸軍轉移到了近衛師上來。

現在的近衛師就和數年前的餘勝軍一樣,只對林哲個人效忠。

基於這些情況,統帥部那邊要想抽調近衛師的部隊奔赴前線參戰實際上是非常困難的,早在數月前就嘗試過抽調近衛師到上海作戰,但是就被林邁嵐等人態度強硬的拒絕,這一次能夠抽調近衛師的一個步兵團到江陰參與防務,統帥部那邊都不得不承諾在後續數月優先撥付給第二近衛師一大批新式武器,而這將會造成皇家陸軍第十三步兵師的組建工作的落後。

但是不管怎麼說,近衛師那邊總算是有了一個步兵團加入到江陰的防務當中來,得到這個步兵團的增援後,第五軍防守江陰的把握也就更大一些。

這樣統帥部那邊纔好放心的抽調第六軍增援上海!

接到調令後,施清瑄並沒有多少遲疑,準備了數天後就是帶着第六軍全軍離開江陰,然後一路沿着江邊前往上海。

江陰距離上海並不算遠,也就一百多公里而已,同時這並不是軍情緊急之類的增援任務,所以第六軍也沒有太着急趕路,同時第六軍帶着大量輜重以及火炮行軍速度也是走不快,所以花了五天時間才抵達嘉定。

但是這第六軍剛到嘉定呢,施清瑄就是得到了上海方面的緊急軍報,說在上海外海發現了大量船隻。

這個時間彙集數十艘甚至上百艘船隻,還出現在上海外海海域的,也就只有英法聯軍了。

“是他們的援兵嗎?有多少?”施清瑄皺着眉頭問着。

可惜沒有人能夠給他答案,對於現在的中華軍而言,能夠發現敵人近海的大規模艦隊就已經是非常不容易了,這些情報還是海軍方面冒險派遣了僞裝成漁船的小船出海偵查,纔好不容易得到的情況。

但是聯軍的艦隊規模實在太過龐大,隨隨便便都是幾十艘上百艘的,這僞裝成漁船的偵查小船在不敢靠近的情況下,很難得知他們的實際船隻數字,更不要說偵查到這些船隻上有多少是搭載炮彈、糧食等補給的,有多少是搭載了增援兵力的了。

對於這些,海軍方面只能是給出一個很模糊的答案,那就是敵軍的艦隊大約在五十艘到八十艘之間,其中大部分都是運輸艦。

至於船上搭載了多少補給,多少兵力就不得而知了!

但是好不疑問的是,裡頭肯定是有補給也有援兵,只是數量多少的問題而已!

接到了來自上海的通報後,當天施清瑄還接到了來自寶山縣,即吳淞要塞方面的邴曲松的書信。

信上請敵軍大規模增援在即,還請第六軍能夠給予有力支援,然後就是請求施清瑄率領第六軍佈防於嘉定東部一帶,防備敵軍向西北方向突進。

這封信是邴曲松用私人身份寫的,也用的不是命令語氣,因爲邴曲松雖然是上海防務總司令,按照道理來說凡是來到上海周邊地區參戰的部隊都是歸屬他指揮,第二軍是如此,現在增援而來的第六軍同樣如此。

但是他個人雖然已經是中華軍內的第一梯隊高層將領,但是和施清瑄、徐言青還有林安飛他們比起來,還是要略遜一籌,以他的資歷和威望,根本就不敢直接對徐言青和施清瑄發號施令,只能是用商量的語氣來調整三個軍的協同作戰。

不過徐言青和施清瑄這兩個人雖然對要聽從邴曲松的號令多少有些不滿,但是他們也都是聰明人,他們都知道邴曲松能夠擔任上海防務司令並不是因爲他的資歷和威望,而是他對上海地區的熟悉,對聯軍等洋人軍隊的熟悉。

上海周邊地區對於邴曲松來說就是主人,而施清瑄和徐言青就是客人,所以儘管心裡不情不願,但還是得聽從邴曲松的號令,要不然的話要是讓在南京的林哲知道自己有違背軍令之類的舉動,估計下場會很不妙。

也好在邴曲松也是個知趣的人,知道自己的不足,更加不願意讓這兩位大佬尷尬,所以凡是有戰略部署的時候,都是用着商量的口吻。

這一次同樣是如此,施清瑄看過後,也沒有太過在意,他來上海不是爲了爭權奪利的,也不是爲了來和同僚慪氣的,他來上海是爲了證明他過往半年的努力沒有白費,證明他半年來努力的諸多新戰術是具有實戰意義,而且是有着大意義的!(。)

第313章 籌款國宴第415章 橫掃巴東第689章 殖民太平洋第166章 盡佔江南第32章 大戰前夕第709章 鉅艦對決(二)第288章 崩潰和反衝鋒第464章 後宮版八國聯軍第692章 各有顧慮第220章 對決練軍第538章 國運之戰第65章 吳健彰進城第168章 宮務廳情報處第700章 戰爭,起!第29章 林成庭來襲第250章 半斤八兩第490章 檢閱海軍第539章 起錨迎戰第124章 這是抄襲!第336章 新戰略計劃第12章 機器繅絲廠第634章 情報處調查第567章 他們的戰爭(一)第297章 廣州失陷第26章 退無可退的衝鋒第543章 撞擊敵艦第613章 市場和戰爭第14章 自籌軍費第660章 確立金本位第397章 史榮椿的抉擇第529章 騎虎難下第33章 炮彈下的盾牌第23章 第二步兵團第403章 大勢所趨第347章 李鴻章面聖第659章 敵人和朋友第315章 帝國風氣第277章 工廠內遷第452章 演習和變革第407章 功高震主第670章 帝國炮兵第607章 北海國購艦第134章 救援天京第113章 決一死戰第532章 出兵香港第266章 新式火炮和後裝槍第74章 上海商貿區第330章 後裝步槍的時代第170章 整編擴軍會議第662章 袁保恆的野望第86章 企業式政府第236章 腥風血雨第597章 曼德勒混戰第449章 出兵越南第167章 林安飛回京第258章 硝煙中的屍體第638章 寧耀安之死第499章 華盛頓號的一生第487章 報童賣報第223章 桃源大捷第425章 提親第70章 圖謀江海北關第367章 戰略調動第709章 鉅艦對決(二)第624章 婆羅洲第655章 1872年型北方步槍第112章 餘勝軍協防團第208章 殘酷肉搏第413章 巡視當塗第213章 兩軍聯合第127章 步步緊逼第92章 抽十殺一第92章 抽十殺一第652章 120毫米重炮第509章 中英寧上海條約第21章 謊報和擴軍第467章 天津北方鋼鐵廠第502章 戰爭一觸即發第447章 產業整合第610章 訂單爭奪第656章 智利購艦第156章 圍點打援第287章 聯軍總攻第520章 夏威夷第287章 聯軍總攻第526章 登陸進攻第135章 爲什麼要追第252章 搶一搶壓壓驚第442章 女蝸號鐵甲艦第539章 起錨迎戰第675章 捷報頻傳第67章 協防上海第548章 新一代戰艦第135章 爲什麼要追第13章 見黃宗漢第176章 銀行和貨幣第250章 半斤八兩第214章 洪澤湖軍議第96章 沉默衝鋒第460章 訂單大爆發
第313章 籌款國宴第415章 橫掃巴東第689章 殖民太平洋第166章 盡佔江南第32章 大戰前夕第709章 鉅艦對決(二)第288章 崩潰和反衝鋒第464章 後宮版八國聯軍第692章 各有顧慮第220章 對決練軍第538章 國運之戰第65章 吳健彰進城第168章 宮務廳情報處第700章 戰爭,起!第29章 林成庭來襲第250章 半斤八兩第490章 檢閱海軍第539章 起錨迎戰第124章 這是抄襲!第336章 新戰略計劃第12章 機器繅絲廠第634章 情報處調查第567章 他們的戰爭(一)第297章 廣州失陷第26章 退無可退的衝鋒第543章 撞擊敵艦第613章 市場和戰爭第14章 自籌軍費第660章 確立金本位第397章 史榮椿的抉擇第529章 騎虎難下第33章 炮彈下的盾牌第23章 第二步兵團第403章 大勢所趨第347章 李鴻章面聖第659章 敵人和朋友第315章 帝國風氣第277章 工廠內遷第452章 演習和變革第407章 功高震主第670章 帝國炮兵第607章 北海國購艦第134章 救援天京第113章 決一死戰第532章 出兵香港第266章 新式火炮和後裝槍第74章 上海商貿區第330章 後裝步槍的時代第170章 整編擴軍會議第662章 袁保恆的野望第86章 企業式政府第236章 腥風血雨第597章 曼德勒混戰第449章 出兵越南第167章 林安飛回京第258章 硝煙中的屍體第638章 寧耀安之死第499章 華盛頓號的一生第487章 報童賣報第223章 桃源大捷第425章 提親第70章 圖謀江海北關第367章 戰略調動第709章 鉅艦對決(二)第624章 婆羅洲第655章 1872年型北方步槍第112章 餘勝軍協防團第208章 殘酷肉搏第413章 巡視當塗第213章 兩軍聯合第127章 步步緊逼第92章 抽十殺一第92章 抽十殺一第652章 120毫米重炮第509章 中英寧上海條約第21章 謊報和擴軍第467章 天津北方鋼鐵廠第502章 戰爭一觸即發第447章 產業整合第610章 訂單爭奪第656章 智利購艦第156章 圍點打援第287章 聯軍總攻第520章 夏威夷第287章 聯軍總攻第526章 登陸進攻第135章 爲什麼要追第252章 搶一搶壓壓驚第442章 女蝸號鐵甲艦第539章 起錨迎戰第675章 捷報頻傳第67章 協防上海第548章 新一代戰艦第135章 爲什麼要追第13章 見黃宗漢第176章 銀行和貨幣第250章 半斤八兩第214章 洪澤湖軍議第96章 沉默衝鋒第460章 訂單大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