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回京

坐官船上路還是很不錯的,又快又穩,沿途還不會爲關卡所阻,晚上自有專門的碼頭供船隻停靠、休整。可惜再怎麼平穩崔氏也不準雨竹看書或做針線,就怕壞了眼睛。這年頭可沒有近視眼鏡可用,無奈雨竹只得陪着崔氏聊天看沿途風景,閒暇時,便聽母親講述京城寧遠侯府的事。真正的雨竹只活到六歲,因自小體弱多病,平日裡只是待在自己房裡,可還是被一場異常兇險的大病奪走了性命。自己穿過來之後並沒有繼承本尊的記憶,只得膽戰心驚的自己摸索着,還好那時年紀小自有奶孃提醒教導而且剛滿七歲父親就外放離家,倒是免了麻煩。可現在奶孃早已因自己大病被遷怒攆走,即使在也不能爲自己提點,回去又免不了要各房走動走動的,還是趕緊記清楚的好。

她的祖父,名叫林政,雖名政卻是個地地道道的武夫,戎馬一生倒是憑着立下的功勳得封寧遠侯,也是封妻廕子,光宗耀祖了。祖母史氏,孃家是鼎鼎有名的清流史家,只是在上次的帝位交替中站錯了隊,現在處於沉寂期。祖父多年征戰積了一身病痛早已去世多年,祖母現在掌管着整個家族,把偌大一個家族治理的井井有條、服服帖帖的

大伯父林珩之,是家中嫡長子,也就是林遠之的嫡親大哥,早早就襲了寧遠侯的爵位,此次林遠之被當做棄子也是託他所賜。大伯父他與大伯母範氏育有兩子,分別是長子林宗壽、八子林宗斌,另外還有庶出的五子林宗欽。林宗壽比林宗延還大四歲,早已經娶了妻,媳婦兒是李家的小姐,長房嫡長孫的身份雖然足夠高貴,但是福氣不夠——胎裡帶出來的病每天都要用藥養着。

二伯父林謹之,是個庶出的,不過親孃是個貴妾,所以也相當於半個嫡子。從小不是讀書的料子,老太爺走之前幫他捐了個官四等侍衛,從五品,其實也就是個守皇宮大門的城門官,其實每月只領俸祿,得空時去晃上一圈。娶的二伯母梁氏倒是個嫡女,孃家是書香世家,與二伯父生了一子一女,按家族排行來講,是七子林宗誠、長女林雨梅。還有個庶出的的六子林宗謙。

四叔林慎之也是庶出,倒是個能讀書的,雖然名次不大好,好歹也是個正經科舉出生的,現在已經爬到從五品的翰林院侍讀學士,品級雖然和二伯一樣但關鍵在還能繼續往上爬,而捐的官是沒有這指望的。四嬸趙氏,孃家是倒是世家望族,只可惜是個庶女,兩人只生了一個嫡子,是排行第三的林宗明,此外還有庶出的九少爺林宗孝和四小姐林雨菊。

這些就是他們家所有的直系親屬了。

雨竹記人倒是記得很快,就是分不清排行,還有爲什麼二房的兒子都那麼小,古時候不是長幼有序嗎?成親應該是按順序的啊。崔氏輕蔑的冷哼一聲,也沒有回答只是叮囑雨竹一定要記住所有的人名與排行,不得出錯。雨竹撓頭,果然大家族神馬的最討厭了,要這麼多人生活在一起,沒有摩擦纔是怪事。

最後崔氏又告訴她,除了這些叔叔伯伯是一個家裡頭的人以外,還有一位嫁入皇家大姑媽,閨名叫芙心,四皇子便是她所出。

唔,還是跟皇家扯上了關係,雨竹摸着圓潤的小下巴,不知道是該喜還是該憂。

崔氏疼愛的打量着花骨朵一樣的女兒,心裡倒有種極其走運的想法,幸好有個姑姑入宮了,按照規矩,同族不會有異輩的女兒入宮,自己的寶貝女兒是無論如何不會有進宮的危險了,那個見不得人的地方可不是那麼好進出的。

船越往北越是冷,剛出發的時候沿途還有些樹啊草啊的好看看以打發時間,可離京城越近就越是冷寂,沿岸入目都是些光禿禿的樹枝和沒有被草覆蓋的大塊泥地,顯然還是一副冬天的模樣

那副蕭條的景象讓人瞬間就沒了賞景的樂趣,崔氏便又一遍遍的檢查起雨竹的規矩來,見到祖母要怎麼磕頭、說什麼話,見到伯父伯母和叔叔嬸嬸時怎麼叫,還有跟兄弟姐妹們見禮又該如何如何,府裡的僕役都是家生子,幾代人下來關係都是盤根錯節的,不可隨意處置。要是長輩要塞下人進來,就先收下,等她慢慢收拾這些眼線云云。

沒多長時間就到了水路的最後一站,剩下的路就要坐馬車了。崔氏最後檢查了一下雨竹和林遠之身上厚厚的毛線衣,這才示意林遠之可以走了。

林遠之無奈一笑,率先邁步下船,雨竹裹緊了身上披的織錦鑲毛斗篷,跟着崔氏後面出了船艙。呼吸着外面冰爽的空氣,腳下踏着凍得很硬的地面,不由的長舒了口氣,雖然不暈船,但好幾天飄飄蕩蕩不能腳踏實地的感覺也確實受夠了,感覺骨頭都僵硬了。

上了馬車還沒走多遠,車就慢慢的停下了,下原來天色已晚,準備在中途過夜的驛站休整一夜,明天一早出發,天黑前就能到寧遠侯府了。

驛站的房間都是標準間,配備齊全,稱不上貴氣倒也乾淨,送上來的飯食也能入口,現在在此借宿的只有兩家,另外一家好像官兒不大,反正驛丞淨往這邊跑,侍候得很用心,連熱水都備得妥妥的,不用下人再去燒,還叫差役們準備新鮮的草料給他們餵馬。

雨竹第一次見到林遠之在外面的樣子,對待驛丞疏離而又不失禮節,偶爾遇到另外借住的那個小官卻是親切的點頭致意,倒是讓那個年輕的官員受寵若驚,連連拱手。真不愧這麼年輕就爬這麼高,老爹果然是個做官的料子。

明早還要早起趕路,於是吃了飯就各自休息,一夜無話。

第二天,林府衆人便早早動身,沒想到那個驛丞起的倒是最早,手腳麻利的幫着搬運行李和裝車。林遠之倒是很淡然,上了車後才露出不屑的樣子:“倒是有些小聰明,可惜不堪大用。”

窗外的景色漸漸繁華起來,行人逐漸變多,臨近傍晚,一行人終於到了京城。雨竹還來不及帶上帷帽仔細看看這個歷經滄桑的古都城門,早有寧遠侯府的人在那裡候着,行了禮便換了趕車的人,急急的往府裡去了。

第4章 愜意秋日第126章 程家新婦第71章 張狂第105章 滿月禮(下)第263章 月上柳梢頭第229章 賜婚後第216章 齊家喜事第132章 程氏第86章 二哥歸來第32章 回京前夕第80章 流血第185章 名聲第101章 時光如梭第2章 宅在古代第49章 春日陰影第131章 洗三第193章 往事第24章 寧秋的選擇第69章 一波又起第211章 添箱第17 4章 病重第152章 補湯第217章 選擇第49章 春日陰影第6章 風波平息第216章 齊家喜事第154章 秋眠第224章 爲誰而活第131章 洗三第228章 懿旨第219章 病來如山倒第28章 驚喜第249章 瑣事第253章 日子第109章 備嫁(上)第105章 滿月禮(下)第215章 放下第8章 葉家宜云(中)第263章 月上柳梢頭第215章 放下第79章第268章 問話第125章 回門(下)第124章 回門(中)第50章 春風浩蕩,目極天涯第265章 憶淚第185章 名聲第55章 慰問第147章 攆人與新規矩第170章 不請自來第61章 奇怪的反應第207章 殃及第21章 秋葉颯颯芳草香第268章 問話第169章 安頓第87章 親人算計第134章 無畏第72章 私情第7章 葉家宜云(上)第90章 永昌侯府第121章 無奈第207章 殃及第269章 長輩第90章 永昌侯府第114章 出閣(中)第177章 冬日第46章 徐家如清第138章 崩與亂第37章 寵妾滅妻?第40章 甜甜的炒麥粉第110章 備嫁(中)第202章 長兄第206章 姨娘之亂第136章 風霜刀劍之陰謀初露第132章 程氏第239章 怒火第107章第263章 月上柳梢頭第6章 風波平息第180章 拙劣的盤算第103章 滿月禮(上)第258章 婆媳第159章 生非第143章 新朝第86章 二哥歸來第247章 歸來第32章 回京前夕第99章 餘波第268章 問話第107章第182章 再嫁?第69章 一波又起第91章 《武家坡》第217章 選擇第64章 祝壽(上)第51章 盞中泉水,鬢邊杏花第140章 湮滅的往事第65章 祝壽(中)第141章 回家
第4章 愜意秋日第126章 程家新婦第71章 張狂第105章 滿月禮(下)第263章 月上柳梢頭第229章 賜婚後第216章 齊家喜事第132章 程氏第86章 二哥歸來第32章 回京前夕第80章 流血第185章 名聲第101章 時光如梭第2章 宅在古代第49章 春日陰影第131章 洗三第193章 往事第24章 寧秋的選擇第69章 一波又起第211章 添箱第17 4章 病重第152章 補湯第217章 選擇第49章 春日陰影第6章 風波平息第216章 齊家喜事第154章 秋眠第224章 爲誰而活第131章 洗三第228章 懿旨第219章 病來如山倒第28章 驚喜第249章 瑣事第253章 日子第109章 備嫁(上)第105章 滿月禮(下)第215章 放下第8章 葉家宜云(中)第263章 月上柳梢頭第215章 放下第79章第268章 問話第125章 回門(下)第124章 回門(中)第50章 春風浩蕩,目極天涯第265章 憶淚第185章 名聲第55章 慰問第147章 攆人與新規矩第170章 不請自來第61章 奇怪的反應第207章 殃及第21章 秋葉颯颯芳草香第268章 問話第169章 安頓第87章 親人算計第134章 無畏第72章 私情第7章 葉家宜云(上)第90章 永昌侯府第121章 無奈第207章 殃及第269章 長輩第90章 永昌侯府第114章 出閣(中)第177章 冬日第46章 徐家如清第138章 崩與亂第37章 寵妾滅妻?第40章 甜甜的炒麥粉第110章 備嫁(中)第202章 長兄第206章 姨娘之亂第136章 風霜刀劍之陰謀初露第132章 程氏第239章 怒火第107章第263章 月上柳梢頭第6章 風波平息第180章 拙劣的盤算第103章 滿月禮(上)第258章 婆媳第159章 生非第143章 新朝第86章 二哥歸來第247章 歸來第32章 回京前夕第99章 餘波第268章 問話第107章第182章 再嫁?第69章 一波又起第91章 《武家坡》第217章 選擇第64章 祝壽(上)第51章 盞中泉水,鬢邊杏花第140章 湮滅的往事第65章 祝壽(中)第141章 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