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鬱結

第76章 鬱結

“我的母耶,幸好被選做了將軍短兵,要是白日換成吾等去攻城,恐怕早就死了。”

“沒錯,多虧了百將的福,否則吾等早成了屍體。”

營帳中,黑臀、小白等人心有餘悸,就連渴望立功的西乞孤也跟着附和。

之前圍攻燕國下都時,他們作爲傷兵,在後方修整了一個月才押送俘虜前往武陽,並沒有看到前期最慘烈的攻城場景,所以只聽說過攻城很慘,但沒想到會慘烈到那種模樣。

他們白日跟着將軍站在高丘上,遠眺薊城圍攻戰。

那滿地的屍首殘肢,被鮮血染紅的城牆大地,遠遠看去,顯得刺眼且滲人。

蟻附戰術。

無數秦卒像螞蟻一樣,推着攻城器械,拿着兵刃,順着梯子往城牆上攀爬。

他們一片一片的被掃落,漫天的箭矢滾木如同飛蝗驟雨,伴隨着慘叫聲落下,場面十分的可怖。

聽着衆人的話,趙佗也皺起了眉頭,他在心中感激李信的同時,亦忍不住猜想:“如此打法,要多久才能拿下薊城?”

薊城。

這座擁有上千年曆史的北方大都,其地理位置雖然不像下都武陽那般險要,但自從在燕王噲時被齊人攻陷,之後的數代燕王便吸取教訓,不停的加固城牆,修建防禦設施。

導致如今的薊城城牆高大厚實,堅固無比,如同一個烏龜殼,以這個時代的攻城技術很難迅速攻下。

王翦在下都武陽施行的攻心計策,在薊城也很難起到效果。

這裡,是燕國的老巢。

不僅燕王、太子俱在城中,更有無數傳承久遠的燕國貴族,他們世代忠於燕王,同時也享受着燕國給予的權利與榮耀。

若是燕國滅了,這些老貴族作爲亡國之臣,哪怕不死,地位也要一落千丈。所以不到最後關頭,燕國貴族階層絕不會投降。

至於普通百姓,在太子丹的宣傳下,早已對秦軍又懼又恨。再加之燕地男兒性格激烈,血氣上頭,更不會有半分投降之心。

天時,地利,人和。

秦軍佔不到半分便宜。

想要滅亡一個傳承了八百年的大國,豈是這麼容易,一刀一槍,容不得半點虛假。

“若是讓我來,這薊城指日可下。”

趙佗非常不甘心,他來自後世,有着許多超越這時代的見識。

面對這座薊城,不說別的,只要他能弄出配重投石機,破城的時間絕對會提前很多。

所謂配重投石機,就是後世常稱的回回炮,是一千五百年後由西域工匠發明出來的攻城利器,被蒙古大軍使用後,威震天下。

春秋戰國時代的投石機只能拋射出十多斤的石塊,雖然能殺傷士卒,但對城牆傷害有限。

而配重投石機,則能拋射出一百五十斤以上的巨石,其威力堪稱驚天動地。

蒙古大軍圍攻襄陽五年,不克。

便讓工匠製作出配重投石機,置於城外,那一刻“機發,聲震天地,所擊無不摧陷,入地七尺。”

可怕的威力嚇得襄陽城守將直接開城投降。

這件攻城利器,威力驚人,而且製作原理並不複雜,只要趙佗指明方向,以秦代的生產力水平完全可以弄出來。

用一千五百年後的巨砲轟擊戰國的城池,就算不會立刻破城,也會將城裡的燕人嚇得神魂皆顫,失去抵抗的意志。

在理想情況下,秦軍可以獲得攻城利器,減少士卒傷亡,迅速覆滅燕國。趙佗也能憑藉發明這東西的功勞,升級爵位應該是沒問題的。

雙贏!

但可惜。

趙佗不敢說出來,更不敢在這個時代胡亂發明創造。

“死板的秦人,這僵化的體制,打擊發明創造的積極性啊!”

趙佗咬牙切齒,心裡很不甘心。

他初入秦國時,本想着憑藉發明創造,立功得爵。那樣便可不用戰場廝殺,也能一路升官發財,豈不美哉。

然而現實狠狠的給了他當頭一棒。

在其他朝代可以實現的事情,在秦國的體制下卻很難達成。

因爲秦國有嚴格的戶籍限制!

士伍、百工、商人、遊士……

秦國將庶民百姓劃分了戶籍,規定屬於哪種戶籍的人就只能去做相應的事情,絕不可逾分越職。

士伍只能在家種田上戰場打仗,百工製作各種器具兵刃,商人負責經商……

按法家的邏輯,這就是所謂的雞司夜,貓執鼠,各顯其能。

如果士伍去製造農具,商人種田打仗,百工經商,整個社會秩序豈不就亂套了。

故此秦法有規定,如果做出超過戶籍以外的事情,重懲不怠。

哪怕你發明出來的東西確實很有用處,但卻給秦國社會開了一個壞頭,如果底層人民爭相效仿,那還得了。

所以士伍籍貫的趙佗,敢胡亂的發明創造,比如弄出什麼踏碓、造紙之類的。

先不說能不能得到爵位和金錢的獎勵,恐怕連他自身的爵位都保不住。

“可惜我沒有一個百工籍貫的親戚,要不然可以借其之手發明出好多東西。”

趙佗心中惋惜。

其實配重投石機這種東西,百工發明自然屬於分內之事。

但它同時也是一件戰爭利器,由專司種田打仗的士伍鼓弄出來,好像也能說得過去。

畢竟,發明這東西的目的是爲了破城,我一個軍中百將爲了戰事操心,弄出一件有用的攻城武器,這應該也不算越職吧?

但趙佗還是不太敢。

因爲除了戶籍限制外,秦國的軍法也十分嚴格。

所謂“逾分而上請者死”。

軍中如果敢越級向上請示的人,直接處死。

趙佗不能向李信、王翦直接諫言,否則會被斬首示衆。

他想要弄出配重投石機,就只能先向上級五百主請示。再由五百主向二五百主請示,經過層層上報,才能傳到李信和王翦耳中。

但趙佗的上級五百主蘇角,才警告過他不久。

“若是讓我發現你還有別樣心思,定懲不饒。”

趙佗苦笑着重複蘇角當初說過的話。

這發明攻城利器,算不算“別樣心思”?

蘇角對趙佗看不順眼,萬一他不等趙佗將話說完,就直接以越籍的罪名進行懲罰,那可就慘了。

《尉繚子·將令》:“左、右、中軍皆有分職,若逾分而上請者死。”

(本章完)

第202章 白氏女第119章 趙中郎第788章 家園第523章 少府良策第818章 項籍第804章 前奏第633章 鳥盡弓藏第555章 獵捕翕侯第450章 王離軍候第442章 齊有精銳第265章 劉季娶妻第749章 陽謀第394章 趙佗推磨第480章 法家治國第775章 自強第36章 豈曰無衣第418章 趙佗已死第701章 張蒼第431章 冒頓王子第754章 定閩第258章 秦王怒第80章 投石機第54章 升爵第165章 民心第84章 破城第479章 平一宇內第514章 紙的缺陷第479章 平一宇內第335章 右司馬第19章 公主第215章 家書第501章 通西南夷第599章 蒺藜陷馬第373章 趙佗渡江第694章 李氏第3章 雨夜殺人第261章 泗水大戰第449章 我答應第43章 閱兵第138章 酈氏兄弟第599章 蒺藜陷馬第445章 滅齊之策第340章 秦亦有神第612章 趙佗封侯第71章 不更第232章 八山之戰第602章 包抄頭曼第510章 趙佗獻紙第610章 分配地盤第344章 勿吃獨食第804章 前奏第100章 天兵第48章 奪長城第396章 強國強軍第702章 秦數第448章 三十萬齊軍第156章 城下之戰第413章 趙佗伐代第544章 後繼有人第572章 大興土木第775章 自強第84章 破城第394章 趙佗推磨第523章 少府良策第578章 狼王上鉤第470章 舌戰勸降第373章 趙佗渡江第697章 考校第824章 黃石第267章 兄弟第200章 左庶長第512章 皇帝警告第745章 產蟲第711章 滅國第228章 車騎第786章 執戟第536章 皆爲利益第826章 反擊第144章 各懷心思第608章 冒頓盡孝第336章 天佑吾也第105章 中車府令第694章 李氏第505章 爲了皇帝第71章 不更第169章 戰績第457章 勇追窮寇第536章 皆爲利益第620章 拯救李兄第306章 齊之虛實第25章 問對第137章 燒糧第198章 李戶將第307章 復國之謀第331章 楚之齟齬第497章 諸姬通婚第663章 趙佗真意第542章 三星璀璨第669章 皇帝生死
第202章 白氏女第119章 趙中郎第788章 家園第523章 少府良策第818章 項籍第804章 前奏第633章 鳥盡弓藏第555章 獵捕翕侯第450章 王離軍候第442章 齊有精銳第265章 劉季娶妻第749章 陽謀第394章 趙佗推磨第480章 法家治國第775章 自強第36章 豈曰無衣第418章 趙佗已死第701章 張蒼第431章 冒頓王子第754章 定閩第258章 秦王怒第80章 投石機第54章 升爵第165章 民心第84章 破城第479章 平一宇內第514章 紙的缺陷第479章 平一宇內第335章 右司馬第19章 公主第215章 家書第501章 通西南夷第599章 蒺藜陷馬第373章 趙佗渡江第694章 李氏第3章 雨夜殺人第261章 泗水大戰第449章 我答應第43章 閱兵第138章 酈氏兄弟第599章 蒺藜陷馬第445章 滅齊之策第340章 秦亦有神第612章 趙佗封侯第71章 不更第232章 八山之戰第602章 包抄頭曼第510章 趙佗獻紙第610章 分配地盤第344章 勿吃獨食第804章 前奏第100章 天兵第48章 奪長城第396章 強國強軍第702章 秦數第448章 三十萬齊軍第156章 城下之戰第413章 趙佗伐代第544章 後繼有人第572章 大興土木第775章 自強第84章 破城第394章 趙佗推磨第523章 少府良策第578章 狼王上鉤第470章 舌戰勸降第373章 趙佗渡江第697章 考校第824章 黃石第267章 兄弟第200章 左庶長第512章 皇帝警告第745章 產蟲第711章 滅國第228章 車騎第786章 執戟第536章 皆爲利益第826章 反擊第144章 各懷心思第608章 冒頓盡孝第336章 天佑吾也第105章 中車府令第694章 李氏第505章 爲了皇帝第71章 不更第169章 戰績第457章 勇追窮寇第536章 皆爲利益第620章 拯救李兄第306章 齊之虛實第25章 問對第137章 燒糧第198章 李戶將第307章 復國之謀第331章 楚之齟齬第497章 諸姬通婚第663章 趙佗真意第542章 三星璀璨第669章 皇帝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