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喇叭戰術

第143章 喇叭戰術

黑旗招展,千餘秦軍開赴至外黃城外。

“張耳果真是沒法勸降。”

趙佗看着城牆上迎風飄揚的魏國旗幟,以及林立的矛戟,和手持弓箭的外黃縣卒。

他知道,外黃令張耳是打算負隅頑抗了。

外黃原本是宋國的城池,後來進入戰國大爭之世後,宋國衰弱,此地被魏國奪取。

外黃並不大,與小黃的規模差不多,若是桓昭移大軍來此,數千秦軍圍攻之下,當可強行攻破。

兵法雲:十則圍之,五則攻之。

如今楊熊部只有千人,想要攻破守城人數更多的外黃城,非常的困難。

楊熊看着前方的外黃城,也皺着眉頭,對麾下兩位五百主道:“破城之法,該當如何?”

趙佗示意趙賁先說。

趙賁倒也不推卻,他略微思索,便說道:“外黃人口和小黃差不多,能夠徵召的青壯應該在千餘上下。加上城中守卒和張耳麾下門客,當在一千五至兩千人左右。”

“其中那些青壯雖多,大部分卻是沒上過戰場的男子,相比縣卒和輕俠,他們纔是城防的弱點。”

“吾等應當攻擊這些青壯男子防守的一處,發動衝鋒,展現凌厲攻勢,或能將他們嚇破膽。如此一來,我軍就有可乘之機。”

趙佗點頭,趙賁和他想的差不多,重心都在那些人數最多的徵召兵身上。

他想起王翦攻打武陽時的攻心戰術,便道:“我軍可在製造攻城器械的同時,讓附近魏人向城頭叫喊,施以攻心之術。告訴那些被徵召的青壯庶民,只要他們不抵抗,就能保全性命,吾等絕不奪取他們的家人財產。”

“這些本地男子之所以拼死抵擋吾等,無非就是怕城破之後,吾等屠殺他們的妻兒老小,搶掠他們的財富,只要提前告知降者豁免,他們就會失去戰心。如此守城者便難以衆心合一,被吾等分化瓦解,這就是戰機。”

“到時候再如趙五百主說的,發動凌厲攻勢進行恐嚇,雙管齊下,那千餘青壯必定潰散。這樣一來,吾等所面對的強敵只有那幾百個縣卒和張耳麾下門客。”

趙賁佩服的看着一旁的少年,自己只想到了那些青壯庶民是弱點,但趙佗卻想的更遠,還用上了攻心之法,這境界確實比自己高上一籌。

“善。”

楊熊哈哈大笑,說道:“正是如此,我也是這樣想的!”

作戰方針定下,秦軍就開始展現強大的行動力。

一部分秦卒開始搭建營帳,燒鍋做飯。

另一部分則開始打造攻城器械,爲攻城做準備。

同時,在趙佗的示意下,秦軍讓十多個主動投誠的魏國老鄉,繞着外黃城垣四處吆喝,不停向城牆上士卒宣講着秦國的政策。

降者免死!

不抵抗秦軍,則可保全家產妻兒!

若是拼死抵擋,直接割人頭!

除此之外,趙佗還讓那些魏人將他提前寫好的稿子一起進行播報。

什麼大梁城已被秦軍攻破,魏王被擒,魏國社稷已經亡了!

還有寧陵君魏咎已經被秦軍斬首。

公子魏豹帶兵投降秦國……

因爲怕這些魏國帶路黨被城上的箭矢射死,趙佗還掏出了他在來外黃之前,專門讓銅匠爲攻心戰術打造的秘密武器。

銅製小喇叭。

這東西製作很簡單,雖然樣式醜陋,但使用的效果還挺好的。

喇叭的形狀,讓發出的聲音經過筒壁的反射後,傳播方向變得更爲集中,因此同樣強度的聲音,能夠傳播到更遠的地方。

那些魏人站在弓箭射程之外,舉着銅喇叭對着城牆大聲宣講,將趙佗的意思傳到了城頭上的每一個魏人耳中。

“那是什麼東西,竟能讓聲音傳到如此之遠!”

張耳一臉懵,他所在的城牆正處於下風位置,所以聽得非常清楚,那些聲音如同在耳邊呢喃。

但緊接着,他臉色就變了。

降者免死。抵抗者割首示衆,死無全屍。

還有大梁城破,魏王被擒等真假難辨的消息。

這些話會對城中守卒的士氣,造成極大打擊。

張耳回頭一看,果真見到城頭上負責守衛的人神態各異,特別是那些被徵召來的本地青壯。

戰國大爭之世,征戰頻頻,滅國亡族者不知凡幾。

除了那些高高在上,有着世代高貴血脈的貴族,或是滿腦袋恩義相報的俠士之外。

普通的平民除非有深仇大恨,否則對國籍並沒有那麼看重。

譬如這外黃縣,在百年前,還是宋國的領土。

魏國從宋國手中奪取外黃,城裡的宋人也就變成了魏人。

這些守城男子的祖先,很快就適應了新的國籍。

黔首庶民,在哪個國家有區別嗎?

還不都是埋頭種地,上陣當兵,一輩子經受貴族的剝削壓迫。他們不管是在宋國,還是在魏國亦或是秦國,恐怕都沒什麼兩樣。

上千外黃青壯之所以拿着武器上城頭,一來是因爲外黃令張耳的武力征召,二來也是聽說秦軍野蠻,唯恐家中妻兒老小被屠戮,只能拼死抵擋。

如今他們親眼看到投降的魏人平安無事,親耳聽到秦軍降者不殺的命令,心裡不產生想法是不可能的。

更別說“大梁城破,魏王被擒”這種消息,更是一個重磅。

魏國都亡了,他們還拼死守城,有用嗎?

不是每個人都不怕死,不是每個人都有保家衛國的豪情壯志。

不僅這些徵召來的青壯,就連張耳麾下的三百縣卒和那三百遊俠也都各有想法,城頭上陷入一種詭異的安靜中。

張耳心知不妙,忙大聲道:“二三子莫要聽信秦人詭計!大梁城何等堅固高大,怎麼可能短短一月就被秦人攻破,此事必然有假,城外的秦軍定然是在虛造謠言,擾亂我軍心!”

沒有人接口,就連張耳那幾個外黃本地的手下也在眼光閃爍。

那些魏人降者傳來的聲音,揭露了擺在面前的現實,徹底擊碎了許多人心中的幻想。

韓、趙、燕都亡了,魏國亡不亡還不是早晚的事?

奮戰守城,死路一條。

張耳更是心慌,叫道:“秦軍乃虎狼之師,素來以首級記功。諸君,你們頭上的腦袋可都是那些秦人眼中的軍功啊,他們說降者免死的話豈能輕信。”

“如果你們真的聽了那些秦軍的鬼話,放下武器投降,恐怕等到城破之日,你們的腦袋都會被一個個割下來!”

“張君說得對!我沛縣劉季絕不信秦人鬼話!一定拼死守城,以報張君恩義!”

大鬍子劉季撥開前面兩人,擠到張耳面前,臉色通紅的大聲叫喊。

有他帶頭,其他遊俠也同樣跟着叫了起來:“願拼死守城,以報張君恩義!”

張耳看着撥開衆人,擠到自己身側誓死拱衛的劉季,不由露出驚喜的神色。

果然是患難見真情。

如果自己沒記錯,這個沛縣劉季才投奔自己還不到一個月吧,他前腳剛來,後腳秦人就圍了大梁城。

此人酒飯沒吃過多少,卻願以生死相報。

這劉季真是個忠信之人,俠義之士啊!

劉季亦目光炯炯的看着張耳。

特別是張耳的脖子。

“等到城破時能跑就跑,要是跑不了,落到最糟糕的境況。乃公拼着名聲不要,割了伱的腦袋獻給秦人,照樣能夠活命!”

(本章完)

第233章 解救第57章 秦無忌第559章 貴霜政變第198章 李戶將第230章 橘子第191章 劉季背主第411章 秦王震怒第272章 李斯之怨第94章 臂膀第689章 遷令第32章 黃金第471章 王欲先降第630章 主動提議第494章 反對婚事第846章 番外:兩千年後第835章 二世第523章 少府良策第37章 與子同袍第398章 二世人選第608章 冒頓盡孝第648章 數奇之論第305章 久仰大名第81章 質疑第254章 鎖定第581章 烤了酈生第309章 伏殺秦將第22章 鹿鳴第279章 秦以牛耕第355章 投桃報李第431章 冒頓王子第57章 秦無忌第565章 屯田之所第297章 足球運動第743章 南下第736章 策略第755章 全都要第485章 老匹夫第723章 核心第112章 定策第428章 贈送陳餘第394章 趙佗推磨第702章 秦數第795章 二代第620章 拯救李兄第78章 公輸第510章 趙佗獻紙第515章 識時務者第198章 李戶將第832章 絕症第759章 梅氏第70章 處置第374章 秦王臨楚第231章 雲中君第423章 代王北走第300章 吃力不討好第435章 不留活口第563章 貴女抉擇第591章 半渡而擊第435章 不留活口第373章 趙佗渡江第247章 鍾離降秦第324章 懸羊擊鼓第621章 復徵西南第795章 二代第253章 京觀第217章 淮陽第109章 隗狀 姚賈 尉繚第274章 戰爭將至第217章 淮陽第58章 義兵論第829章 列侯第384章 饋書韓信第142章 外黃第532章 陳平入幕第491章 公子胡亥第824章 黃石第586章 月渡大河第248章 路線問題第715章 科技第62章 宴飲第255章 屈明獻策第818章 項籍第686章 楚漢第572章 大興土木第440章 攘夷之功第597章 單于乞降第58章 義兵論第44章 金鼓第585章 單于妙計第754章 定閩第74章 熟人第487章 分封之論第845章 落幕(大結局)第107章 扶蘇第331章 楚之齟齬第30章 生當封侯,死當廟食第42章 訓練第569章 滅匈奇謀第469章 齊宮交鋒第648章 數奇之論
第233章 解救第57章 秦無忌第559章 貴霜政變第198章 李戶將第230章 橘子第191章 劉季背主第411章 秦王震怒第272章 李斯之怨第94章 臂膀第689章 遷令第32章 黃金第471章 王欲先降第630章 主動提議第494章 反對婚事第846章 番外:兩千年後第835章 二世第523章 少府良策第37章 與子同袍第398章 二世人選第608章 冒頓盡孝第648章 數奇之論第305章 久仰大名第81章 質疑第254章 鎖定第581章 烤了酈生第309章 伏殺秦將第22章 鹿鳴第279章 秦以牛耕第355章 投桃報李第431章 冒頓王子第57章 秦無忌第565章 屯田之所第297章 足球運動第743章 南下第736章 策略第755章 全都要第485章 老匹夫第723章 核心第112章 定策第428章 贈送陳餘第394章 趙佗推磨第702章 秦數第795章 二代第620章 拯救李兄第78章 公輸第510章 趙佗獻紙第515章 識時務者第198章 李戶將第832章 絕症第759章 梅氏第70章 處置第374章 秦王臨楚第231章 雲中君第423章 代王北走第300章 吃力不討好第435章 不留活口第563章 貴女抉擇第591章 半渡而擊第435章 不留活口第373章 趙佗渡江第247章 鍾離降秦第324章 懸羊擊鼓第621章 復徵西南第795章 二代第253章 京觀第217章 淮陽第109章 隗狀 姚賈 尉繚第274章 戰爭將至第217章 淮陽第58章 義兵論第829章 列侯第384章 饋書韓信第142章 外黃第532章 陳平入幕第491章 公子胡亥第824章 黃石第586章 月渡大河第248章 路線問題第715章 科技第62章 宴飲第255章 屈明獻策第818章 項籍第686章 楚漢第572章 大興土木第440章 攘夷之功第597章 單于乞降第58章 義兵論第44章 金鼓第585章 單于妙計第754章 定閩第74章 熟人第487章 分封之論第845章 落幕(大結局)第107章 扶蘇第331章 楚之齟齬第30章 生當封侯,死當廟食第42章 訓練第569章 滅匈奇謀第469章 齊宮交鋒第648章 數奇之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