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謠傳楚都

第280章 謠傳楚都

楚都壽春。

春光正好,百花嬌媚。

高臺樓閣上,楚王負芻正抱着兩個細腰美人,坐在臺上賞花談笑,遠眺風景。

不時往左邊親一口,右邊拱一嘴,溫軟在手,香風繞鼻,美哉樂哉。

這纔是楚國貴族的日子。

這纔是他楚王負芻應當享受的美好生活。

但總是有不開眼的人要來打擾大王的快樂日子,隨着一陣腳步聲接近,侍從前來稟報,說松陽君景昭求見。

楚王負芻臉色一黑。

松陽君景昭,楚國的柱石之臣。

對於這位大臣,楚王本無惡感,甚至還十分信重。

並非是因爲景昭屬於他負芻一黨,相反此人是個中立派,在楚地頗有賢名,被稱作仁厚長者。

昔日楚王負芻弒君篡位,被無數貴族封君指責,甚至有人公開舉旗造反,一副要大打內戰的模樣。

這時候,松陽君景昭以國賴長君,不宜動盪而被秦人所乘爲理由,公開支持了負芻。

楚王負芻頗爲感動,在地位穩固後,對景昭很信賴,認爲這是個好臣子。

但隨着秦楚之戰結束,他卻對景昭越來越厭惡。

無怪乎其他,此人和項燕走的太近。

而項燕在秦楚之戰時做出的選擇,又讓負芻在氣憤的同時深感恐懼。

“去將靳夏叫來。”

楚王負芻對侍從低聲吩咐,他可不想一個人和景昭糾纏。

侍從領命而去,楚王負芻則繼續和兩個美人嬉戲了一會兒,看看時間差不多了,這才讓人叫景昭進來。

不一會兒,景昭在侍者的帶領下來到這高臺上,行禮拜見。

“不知松陽君來見不穀,所爲何事?”

楚王負芻開口,揮手讓兩個美人下去。

景昭略微猶豫後,開口道:“臣之所來,是爲上柱國之事。”

“哦?上柱國之事?上柱國有什麼事情嗎?”

楚王負芻明知顧問,面上裝作不懂,實則心中冷笑。

景昭咬咬牙,想到那謠言如今已是傳遍楚都,大王定然早有聽聞。如今上柱國還未回來,如果他景昭再不前來解釋,恐怕大王會對上柱國起猜疑之心啊。

“大王,臣聽聞最近的傳言,說上柱國與秦人交戰時,有擁立公子啓之意,故而纔不回兵壽春。臣敢說,此事絕對是被人編造,上柱國絕無此心。”

“試問當時上柱國和公子啓並無交集,根本不知道對方是什麼樣的人,怎會有擁立之意?”

“而且秦楚大戰之際,情況十分危險,以上柱國之賢,自是隻想着一心抗秦,欲要團結我楚國上下,絕無半點他意。”

“上柱國之所以當時不回兵,選擇北上項城,實乃是識破了秦將趙佗的詭計,不願被其誘兵南下,放棄大破蒙武的機會。就是因爲這樣,我楚軍方能有這數十年未有之大勝,將秦人徹底趕出楚國啊。”

楚王負芻笑着點頭,實則心中已經是怒火沖天。

景昭解釋的可真好啊。

項燕沒有擁立熊啓之心,是因爲他對熊啓不瞭解,是因爲當時秦楚大戰需要團結人心。

那是不是說,等到他項燕和熊啓相互瞭解,覺得此人合適,然後秦楚大戰打完了,他就可以生出廢立的心思?

然後他項燕就可以擁立熊啓上位了?

景昭還在繼續解釋着:“而且事情也確實如上柱國所料,兵臨我壽春的只是一支偏師,所以上柱國只派了昭平帶一萬兵馬回援的決定是正確的,若是他將大軍盡數撤回,那蒙武……”

“呵呵,松陽君此言差矣。”

一道冷笑聲傳來,景昭回頭,就看到右尹靳夏大步走來,頓時面露不愉。

這靳夏,可不是什麼好臣子啊。

靳夏卻不理景昭沉下來的臉色,而是自顧說道:“松陽君所言上柱國派昭平率一萬人回援是正確的,那請問昭平如今在何處?”

“那個兵臨我壽春城下的秦將趙佗,如今又在何處?”

景昭臉皮一抽,知道自己爲了解釋項燕不回援的事情,說錯了話。

昭平何在?

自然是死了。

趙佗何在?

估計回秦國領受大功了。

景昭弱弱道:“誰也沒想到那個秦將趙佗如此厲害,竟然能擊敗昭平的一萬大軍,這一點,上柱國也沒料到。”

靳夏冷笑道:“是啊,上柱國沒有料到,但大王料到了!”

“大王神武英明,早就知道這個趙佗是秦國名將,絕非一般人所能對敵。”

“所以纔會下令讓上柱國率大軍回來,剿滅趙佗這支秦國奇兵。誰料上柱國竟然抗命不遵,只派了昭平帶一萬人來,結果讓昭平反被那趙佗擊敗,一萬大軍竟然被五千秦軍擊破,這可真是奇恥大辱啊!”

“若是上柱國聽了大王的詔令回來,率三萬大軍回師圍剿,那趙佗安能逃掉!大王安能有泗水之恥辱!”

“泗水之敗,上柱國是要負責任的!”

景昭氣的全身發顫,呵斥道:“右尹胡言,若是上柱國率三萬人回師,那又豈能有陳郢大捷擊敗蒙武,我楚國安能有如此大勝!相比陳郢大捷,昭平的泗水之敗根本無足輕重。”

楚王負芻一張臉變得鐵青。

好一個泗水之敗,無足輕重。

李信伐楚,楚國大勝,讓他楚王負芻得意非凡。

然而那支兵臨壽春的秦軍奇兵卻是他負芻的心頭陰影,將他嚇得夠嗆,所以楚王負芻纔會嚴令項燕回師,以防萬一,一切保命爲上。

哪知道項燕根本沒把他負芻的安危放在心上,只派了昭平率一萬雜牌軍回來就給完了,項燕自己卻率領剩下的精銳北上援救熊啓。

沒錯!

在楚王負芻的眼中,項燕北上根本就不是什麼爲了擊敗蒙武,而是爲了救被秦軍圍攻的熊啓!

放着我這個楚王的詔令不管,卻急匆匆的去救他熊啓,你項燕是什麼意思?

你自己心裡不清楚嗎?

更別說現在整個楚國都傳遍了,到處都在說項燕北上就是爲了救熊啓。

因爲他早就看不慣負芻的篡位之事,所以才放着趙佗的那支秦軍不管,徑直去救援熊啓。

熊啓,亦是先王子嗣,擁有楚國的王位繼承權!

熊啓在這一戰裡毅然舉兵,斷了秦軍後路,幫助上柱國項燕贏得這一場大戰,得到不少楚人的擁戴,許多楚人早已將他和項燕視爲楚國抗秦的英雄。

而他楚王負芻呢?

不僅有弒君篡位的污點,而且這一次竟然被一支幾千人的秦軍嚇得暈倒在城牆上,更被一個叫黑臀的秦軍校尉露屁股嘲諷,堪稱奇恥大辱。

再加上之後的昭平泗水大敗,讓那支秦軍逃脫,更是恥上加恥。

熊啓,打贏秦軍,聲威大振,被視作楚人的英雄。

楚王負芻,被秦軍嚇暈羞辱,派出去追剿秦軍的左司馬還被秦將以少勝多擊敗,被許多人視爲笑話和恥辱。

這種對比,代表着什麼,就不用多說了吧。

楚王負芻深吸一口氣。

他之前雖然心中憤怒,但忌憚於項燕剛剛打贏秦軍的威名,不好下手。

如今隨着“謠言”的四處傳播,他知道自己不能再等了,否則遲則生變。

但負芻肯定不能公開收拾項燕,甚至不能顯露惡意,否則那就是給項燕和熊啓動手篡位造反的理由。

“靳卿之言太過了,上柱國擊敗秦軍,創造數十年來未有之大勝,此等功勞,何錯之有?”

楚王負芻平靜開口,說出的話讓靳夏怔了怔,景昭卻是露出一抹笑。

看來這位大王還是英明的。

楚王負芻笑道:“謠言之事,不穀自然不會相信,而且爲了表彰上柱國之功,也爲了讓楚人們知道,不穀不會因爲謠言,對上柱國生出猜忌之心。所以不穀將要任命上柱國爲我楚國令尹,讓他回壽春,助不穀主持國事!”

聽到這話,靳夏眼睛發亮。

名升令尹,暗奪軍權。

大王這招,高,真高!

景昭則是怔了怔,心中若有所思,但他見楚王負芻神態自若,話中言語更是充滿對項燕的肯定和褒揚,看上去並沒有被謠言影響。

令尹,楚國的最高官銜。

執掌一國之權柄,身處上位,以率下民,總攬軍政大權於一身。

當然隨着時代的變化,楚國的軍權現在主要集中在上柱國、司馬手中。

令尹的職責主要是綜理國政,相當於其他國家的相邦之職。

讓項燕任令尹,確實是一種高升和獎勵。

景昭想到此番秦楚戰爭已經結束,就算秦國再有伐楚之意,恐怕也要很久之後,上柱國卸任軍職,回楚都擔任令尹,也是一件好事,並無不妥。

這位大王雖然膽小了一些,但還是懂道理的。

景昭拱手道:“大王英明。”

高臺上,看着景昭離去的身影。

靳夏陰惻惻說道:“大王將項燕升爲令尹確實是一步好棋,不僅讓人無話可說,還奪去了他的軍權,防止其在外生事,方便就近監視,讓他不敢異動。只是,那公子啓……”

“哼,熊啓……他不是被稱作我楚國的英雄嗎?”

“不穀自然要讓他繼續做一個英雄,如今秦國退兵,淮北已無他用武之地。但江東吳越,新近有越人襲擾,正好讓咱們這位楚國公子前去,爲國效力。”

楚王負芻臉帶微笑,江東吳越,蠻夷衆多,把熊啓扔到那裡,將其和項燕分開,看他們還能鬧出什麼名堂。

聽到這話,靳夏讚了一聲,轉而眼珠一轉,說道:“大王,我看這松陽君恐是項燕一黨,未免項燕回壽春時,他們相互勾結,不如打發松陽君出使齊國。如此也可藉着我楚國大勝秦人之威,將齊國拉攏過來,日後就算秦人再起征伐,吾等也有齊國作爲依靠。”

“靳卿爲國憂慮,真乃不穀良臣。”

楚王負芻含笑點頭。

“此事,大善。”

感謝書友踏西的打賞,以及各位書友的投票支持,謝謝!

(本章完)

第62章 宴飲第182章 寬宏第404章 劍指秦律第399章 何以家爲第440章 攘夷之功第600章 秦火燎原第321章 睢水罵戰第642章 潛龍公子第79章 墨者第200章 左庶長第234章 壽春城第792章 戰死第520章 六國城第539章 虛虛實實第508章 趙佗鑄幣第66章 廝殺第302章 齊楚兵勢第513章 不給儒家第233章 解救第678章 確認第317章 重走豐沛第622章 請兄歸去第679章 李兄第383章 劉項潛龍第547章 獵手獵物第15章 函谷關第58章 義兵論第564章 戰後處置第142章 外黃第567章 俯首乞降第663章 趙佗真意第714章 火藥第764章 蠶食第112章 定策第704章 貔貅第127章 範義第473章 齊亡第795章 二代第546章 秦軍出塞第463章 君子之殤第628章 趙佗算賬第725章 工農第436章 代亡第100章 天兵第730章 滅甌第245章 降計第713章 日照第568章 蘇迦莎第673章 以勢壓人第455章 技擊之士第394章 趙佗推磨第438章 吾會出手第124章 楚國使者第332章 另立新王第177章 名聲第700章 勾引第771章 擒王第392章 君心難測第442章 齊有精銳第699章 儲君第451章 城濮舊地第435章 不留活口第558章 胡人得鐙第140章 進身之階第7章 秦軍大營第473章 齊亡第674章 囚禁項籍第402章 齊使田衝第563章 貴女抉擇第222章 南向第31章 少女第636章 侯生末路第183章 魏咎第190章 彭越之心第665章 刺客行蹤第239章 公子啓第453章 秦軍有餅第243章 叫門將軍第374章 秦王臨楚第419章 代軍盡歿第807章 抽薪第613章 特殊倫侯第689章 遷令第33章 購物第814章 賞不逾時第598章 踏碎秦營第690章 召子第409章 李斯善意第258章 秦王怒第41章 什長第248章 路線問題第53章 燕策第613章 特殊倫侯第619章 李由數奇第446章 趙佗伐齊第23章 圖窮匕見第630章 主動提議第163章 軍令第194章 投壺第11章 此乃肉也
第62章 宴飲第182章 寬宏第404章 劍指秦律第399章 何以家爲第440章 攘夷之功第600章 秦火燎原第321章 睢水罵戰第642章 潛龍公子第79章 墨者第200章 左庶長第234章 壽春城第792章 戰死第520章 六國城第539章 虛虛實實第508章 趙佗鑄幣第66章 廝殺第302章 齊楚兵勢第513章 不給儒家第233章 解救第678章 確認第317章 重走豐沛第622章 請兄歸去第679章 李兄第383章 劉項潛龍第547章 獵手獵物第15章 函谷關第58章 義兵論第564章 戰後處置第142章 外黃第567章 俯首乞降第663章 趙佗真意第714章 火藥第764章 蠶食第112章 定策第704章 貔貅第127章 範義第473章 齊亡第795章 二代第546章 秦軍出塞第463章 君子之殤第628章 趙佗算賬第725章 工農第436章 代亡第100章 天兵第730章 滅甌第245章 降計第713章 日照第568章 蘇迦莎第673章 以勢壓人第455章 技擊之士第394章 趙佗推磨第438章 吾會出手第124章 楚國使者第332章 另立新王第177章 名聲第700章 勾引第771章 擒王第392章 君心難測第442章 齊有精銳第699章 儲君第451章 城濮舊地第435章 不留活口第558章 胡人得鐙第140章 進身之階第7章 秦軍大營第473章 齊亡第674章 囚禁項籍第402章 齊使田衝第563章 貴女抉擇第222章 南向第31章 少女第636章 侯生末路第183章 魏咎第190章 彭越之心第665章 刺客行蹤第239章 公子啓第453章 秦軍有餅第243章 叫門將軍第374章 秦王臨楚第419章 代軍盡歿第807章 抽薪第613章 特殊倫侯第689章 遷令第33章 購物第814章 賞不逾時第598章 踏碎秦營第690章 召子第409章 李斯善意第258章 秦王怒第41章 什長第248章 路線問題第53章 燕策第613章 特殊倫侯第619章 李由數奇第446章 趙佗伐齊第23章 圖窮匕見第630章 主動提議第163章 軍令第194章 投壺第11章 此乃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