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寬宏

第182章 寬宏

“戴氏既已在昨日約定投降,爲何要背信棄義,夜襲我軍。”

趙佗上前,淡淡開口。

戴武跪在地上,以首叩地,哀聲道:“稟軍候,一切都是我昏了頭腦,對酈先生說的縣丞之位不滿。想着趁夜偷襲,然後以大勝要挾軍候,好換取菑縣縣令之位。此事都是我的錯,戴武願受所有懲罰。”

趙佗冷笑道:“是嗎?我怎麼聽說此事是那戴瑜想出來的,他還召集你戴氏族人,說我秦軍欲要在破城之後屠你戴氏全族,殺光所有戴氏之人,激起這數千人的憤慨,故而出城夜襲我軍。”

見到話語被戳穿,戴武全身如同篩糠般抖動,他只能叩頭道:“還請軍候責罰,戴武願受一切酷刑,只希望軍候能夠放過我兒戴瑜,以及城中庶民百姓。”

被押到不遠處的戴瑜聽到這話,淚流滿面。

他張了張嘴,想要說話,喉嚨中卻連一句聲音都發不出來。

趙佗沒有說話,身後秦軍衆將亦無人開口。

空氣近乎凝固,壓抑的氣氛讓那戴武汗如雨下,全身顫抖,內心忐忑不已。

就在這時,趙佗笑了,他上前扶住戴武的身軀,和顏悅色道:“戴君莫要懼怕,我秦軍並非六國傳言中的野蠻粗魯之輩。戴氏的事情,我已經清楚。你是個忠厚長者,歸降的事情想來不會有假,只是被小兒輩欺瞞,所以才犯下大錯。”

“我趙佗並非不講情理,也非濫殺之人。戴氏的事情我會進行處罰,但絕不會大肆殺戮,這一點伱儘可放心。”

“另外,這菑縣縣丞之職,還是要落在你戴武頭上。”

戴武愣住了。

一來,他沒料到這支秦軍的主帥竟然這麼年輕,看上去明明就是個少年人啊,年歲還沒戴瑜大,竟然就能成爲掌控五千人的秦國軍候,真是讓人吃驚。

第二點,則是戴武沒想到對方作爲勝利者,竟對自己和顏悅色,並非想象中的嘲笑之後再以嚴刑處置。

而且聽這軍候口中的意思,秦軍竟然是要對戴氏夜襲的事情不再深究。雖然說還會有處罰,但只要不殺人,不管是出錢出力,那些懲罰都是再輕微不過了。

更讓戴武驚訝的是,這少年軍候竟然說他還要履行之前的承諾,繼續讓自己做菑縣的縣丞!

戴武頓時受寵若驚,忙再次俯頭叩首。

“多謝軍候。軍候大德,天下至仁矣!戴武是負罪之人,安能去做縣丞之位,只要軍候能放過戴氏,戴武便心滿意足。”

趙佗眯着眼,盯着戴武。

“我讓你做縣丞,你便做縣丞。”

平淡的聲音中充滿了不容置疑的意味,戴武一個激靈,忙道:“軍候說的是,軍候說什麼便是什麼,我戴氏一定聽從!”

趙佗這才滿意的點點頭,往城中走去。

接下來的事情,就如趙佗許下的承諾。

秦軍將昨夜俘虜的那些戴氏族人盡數放了,哪怕是作爲主謀的戴瑜,趙佗也只是訓誡一頓後,便將他送回戴武身邊,中途沒有再進行過任何殺戮。

這一下,除了昨夜死掉的那些人的家屬還在悲傷外,整個戴氏上下全都對秦軍感恩戴德。

他們現在都明白了,原來秦軍從一開始就沒有屠殺戴氏的心思,一切都是戴瑜的欺瞞。

戴氏明約投降,卻欲夜襲對方,此乃背信棄義之事。

事敗之後,秦軍不僅不進行殺戮報復,反而放掉所有俘虜,還安撫戴氏,甚至一如之前的諾言,讓戴武做秦國的菑縣縣丞。

這哪裡是什麼傳言中的虎狼之師,殘暴之軍。

這是妥妥的仁義之師啊!

戴氏全族,上到戴武,下到普通族人,全都感激着秦人的寬宏大量。

就連心高氣傲的戴瑜,也在這次夜襲中被打垮了所有的傲氣,對於將他俘虜後又進行釋放的秦國軍候,心中不由生出敬服之感。

“他能算到我會夜襲,可稱料事如神。”

“俘虜之後,不行虐殺,對待吾等以寬宏大量,此乃仁義也。”

“趙軍候,料事如神又仁義大德,未來必成爲當世名將!”

除了放過戴氏外,秦軍入城也沒有在菑縣中進行殺戮搶掠,而是嚴守秩序。在接管城池後,讓戴武出面,對城中的庶民百姓進行安撫。

故此,短短兩天時間,趙佗就已將菑縣徹底掌控在手中,從根基最深的戴氏到普通的庶民,都對秦軍不再懼怕與憎恨,甘心配合。

“間,你可知我爲何會赦免戴氏?”

屋舍中,趙佗坐在榻上,飲着卮中酒水,向另一側的涉間問詢。

涉間略一思索,回道:“就像趙二五百主所說,如果將戴氏盡數誅滅,吾等東進,那些魏人定然不敢再投降配合,必定會拼死抵抗。反而軍候將戴氏赦免,顯示出我軍的仁德,東邊那些魏人看到,知道投降就可以免死,還能保全財富地位,就會有不少人心生降意,願意歸降。”

“那些魏人中有戰有降,則衆心不一。心若不一,則我軍可趁勢而破,必能建下大功!”

“不錯,這是從戰事的角度,你的兵法果然沒有白學。”

趙佗誇了涉間一聲,自從學習兵法後,涉間的戰略眼光逐步攀升,已經能看到事情背後的厲害,不像黑臀那般只顧着眼前的利益。

不過,涉間目前也就只能看到這一層面,趙佗轉頭看向屋中的另一人,問道:“酈先生可有謀略?”

酈食其將卮中酒水一飲而盡,笑道:“戴氏如同一棵大樹,在菑縣紮根數百年,早已枝葉繁茂,親眷徒屬不知幾多,分佈城邑及各處鄉里之中,絕難剷除。軍候若是誅滅城中戴氏,不僅擔負濫殺的名聲,而且附近魏人定然又懼又恨,讓吾等東行,後路不寧。”

“而且戴氏本有降意,只因戴瑜貪婪而生事,此番我軍用那幾百個戴氏人頭將他們震懾,顯出我秦軍之威,讓戴氏父子不敢再生貪意。軍候再以縣丞之職進行安撫,如此恩威並施,便可讓戴氏歸心。有戴氏協助,我軍就能保證後路安穩。只是……”

趙佗眉一挑。

“只是什麼,先生儘可暢言。”

酈食其陰聲道:“常言道人心難測,戴氏雖然說是臣服,但難保不會有反覆之事,不得不防。”

“軍候不如徵召那戴瑜隨軍,名爲隨從,實則人質。有此人在吾等手中,那戴武性格懦弱,絕不會反抗,必定在後方以戴氏之力全心支援我軍。嘿嘿,如此便是萬無一失。”

趙佗哈哈一笑,指着酈食其道:“先生果真大才,此乃妙計。”

“除了戴瑜之外,我還要再徵召戴氏五百青壯從軍,給他們一個‘升爵立功’的機會。”

“另外,除了安撫外,也要給予戴氏相應處罰,如此方能服衆。我軍此番東行的後續糧秣,便由那戴武來提供。想來軍中有戴瑜和五百戴氏之人相從,那戴武必然心甘情願,盡心盡力。”

酈食其嘿嘿笑道:“軍候之見,亦是高明至極!”

菑縣的事情,趙佗很快就安排妥當。

在秦國中央任命的菑縣令和縣尉到達前,菑縣的行政諸事,由趙佗申報上去的縣丞戴武來負責處理。

軍事上則由趙佗留在此處鎮守的五百主張賀進行管理。

至於戴瑜被徵召隨軍之事,戴武心中雖然難捨,但也無可奈何。

反而是戴瑜神色興奮,他對戴武說道:“父親,我昔日學兵法,略有所得,便自認爲可比天下名將。經過那一夜戰敗,方知天下之人,亦是強者輩出,比我高明者不知凡幾。我觀這趙軍候年紀輕輕,便用兵如神,他日必定能成爲當世名將。我願隨他東行,學其用兵之術!”

說到這裡,戴瑜想起趙佗對他所說的話語,昂首道:“趙軍候所言‘格局’二字,我今日也已經明白了。往昔我只將全部心思放在這菑縣一隅之地,想着區區縣令之位。而不知天下之大,遠勝於此。我亦當如趙軍候所說,要打開自己的格局,走出這小小的菑縣。”

“如今正是秦國東出,伐滅六國的時候,亦是我等男兒征戰天下,建功立業的機會。”

“趙軍候說得對,小小縣令算得了什麼?”

“大丈夫居世,生當封侯,死當廟食!”

“我戴瑜,就要去隨趙軍候,戰場覓封侯!”

待到第二日。

精神抖擻的五千秦軍,列隊走出菑縣東門。

黑色旌旗隨風飄蕩。

秦軍手中的矛戟,所指的方向,是正東方的單父。

(本章完)

第126章 握手第372章 江東之變第187章 救援第149章 張耳第589章 頭曼求婚第509章 朕的金人第337章 越之醜女第543章 兵力對比第499章 尚公主第745章 產蟲第649章 秦皇封禪第300章 吃力不討好第643章 五德終始第226章 下蔡第638章 咸陽大事第679章 李兄第776章 雨季第647章 趙佗施救第667章 李由爲郎第281章 章邯之名第705章 身毒第41章 什長第777章 老卒第454章 司馬殺招第181章 城降第698章 太子第318章 兵臨睢水第335章 右司馬第612章 趙佗封侯第798章 餘衆第75章 攻薊第800章 說媒第417章 刺殺趙佗第283章 蝴蝶效應第577章 計劃開始第67章 燕人第366章 秦楚決戰第792章 戰死第276章 公主贏了第836章 革弊第63章 孤信第387章 居安思危第36章 豈曰無衣第476章 四方傳蕩第362章 楚軍夜奔第669章 皇帝生死第167章 地勢第517章 印刷配紙第66章 廝殺第91章 父子第498章 禁止議政第217章 淮陽第420章 張良覺醒第168章 五大夫第777章 老卒第373章 趙佗渡江第530章 火燒西南第569章 滅匈奇謀第237章 東向第163章 軍令第787章 詛咒第841章 制度第490章 改變皇帝第555章 獵捕翕侯第655章 急不可耐第415章 大義在我第711章 滅國第724章 盟友第240章 淮陽反第685章 海東第525章 禍水北引第412章 臣薦李信第524章 全面戰爭第559章 貴霜政變第124章 楚國使者第169章 戰績第338章 兵臨楚都第451章 城濮舊地第507章 公輸御女第523章 少府良策第482章 帝號紛紛第202章 白氏女第609章 燒火將軍第503章 臣有一策第130章 韓王死第686章 楚漢第97章 爵制第788章 家園第108章 戰策第604章 單于授首第690章 召子第240章 淮陽反第4章 荊軻第587章 二襲胡營第27章 贖罪第409章 李斯善意第484章 左丞相第597章 單于乞降第741章 離別第170章 雜牌軍
第126章 握手第372章 江東之變第187章 救援第149章 張耳第589章 頭曼求婚第509章 朕的金人第337章 越之醜女第543章 兵力對比第499章 尚公主第745章 產蟲第649章 秦皇封禪第300章 吃力不討好第643章 五德終始第226章 下蔡第638章 咸陽大事第679章 李兄第776章 雨季第647章 趙佗施救第667章 李由爲郎第281章 章邯之名第705章 身毒第41章 什長第777章 老卒第454章 司馬殺招第181章 城降第698章 太子第318章 兵臨睢水第335章 右司馬第612章 趙佗封侯第798章 餘衆第75章 攻薊第800章 說媒第417章 刺殺趙佗第283章 蝴蝶效應第577章 計劃開始第67章 燕人第366章 秦楚決戰第792章 戰死第276章 公主贏了第836章 革弊第63章 孤信第387章 居安思危第36章 豈曰無衣第476章 四方傳蕩第362章 楚軍夜奔第669章 皇帝生死第167章 地勢第517章 印刷配紙第66章 廝殺第91章 父子第498章 禁止議政第217章 淮陽第420章 張良覺醒第168章 五大夫第777章 老卒第373章 趙佗渡江第530章 火燒西南第569章 滅匈奇謀第237章 東向第163章 軍令第787章 詛咒第841章 制度第490章 改變皇帝第555章 獵捕翕侯第655章 急不可耐第415章 大義在我第711章 滅國第724章 盟友第240章 淮陽反第685章 海東第525章 禍水北引第412章 臣薦李信第524章 全面戰爭第559章 貴霜政變第124章 楚國使者第169章 戰績第338章 兵臨楚都第451章 城濮舊地第507章 公輸御女第523章 少府良策第482章 帝號紛紛第202章 白氏女第609章 燒火將軍第503章 臣有一策第130章 韓王死第686章 楚漢第97章 爵制第788章 家園第108章 戰策第604章 單于授首第690章 召子第240章 淮陽反第4章 荊軻第587章 二襲胡營第27章 贖罪第409章 李斯善意第484章 左丞相第597章 單于乞降第741章 離別第170章 雜牌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