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問對

第25章 問對

秦王起身拔劍,血濺三步。

青銅王案上綻放出殷紅的花。

荊軻的身體重重的摔到在地上,早有準備的兩位郎衛勇士已衝到案前,將倒地的荊軻制住。

“車裂。”

秦王聲若寒霜。

“唯。”

郎衛一人拖動荊軻出殿,一人拾起趙佗早已丟在地上的匕首,好奇的打量了眼前的少年一眼。

趙佗跪坐在地,身子端正,目光十分平靜。

該說的,該做的,他都已經說了,做了。

剩下的一切,都將由對案的王者來抉擇。

身後,傳來秦國羣臣的怒吼聲。

“大王,燕喜、燕丹竟敢派遣刺客行兇,當掃滅燕國!”

“蕩平燕國,覆其社稷!”

……

在那一片憤怒聲中,秦王已重新坐於帝榻上,他沒有去理會殿中喧鬧的羣臣,目光直視對案的趙佗。

“你之所言天下,是誰教你的。”

他聲音淡漠,讓人無法判斷其中蘊含的情緒。

趙佗應道:“稟大王。無人所教,皆是臣以所見所聞領悟。”

“臣本是昔日平陽君庶孫,自幼生於鐘鳴鼎食之家,所以曾跟隨夫子學習過諸侯歷史。”

“在臣看來,諸侯連年混戰,百姓庶民死傷慘重,其原因都是因爲天下的王者太多了,每一個都想攻滅他國,擴張自己的領土,這才導致戰爭不絕。”

“如果天下只有一個王者,只有一個聲音,天下庶民也只有一個國家,那自然就不會再有戰爭,百姓庶民才能真正安定下來,安居樂業,繁衍生息。所以臣不願意和荊軻做行刺之事,希望大王能夠一統天下,讓天下萬民得到安寧。”

這是趙佗的真心話。

他最終與荊軻決裂,並不只是爲了保全自己的性命。

來自後世的他,很清楚一個統一的國家到底是有多麼的重要。

六合之內,皇帝之土。

西涉流沙,南盡北戶。

東有東海,北過大夏。

人跡所至,無不臣者。

不僅僅是疆域領土的擴大,更是天下萬民都能在一個聲音的領導下凝聚在一起,其力量將遠超過去。

趙佗知道,以如今的大勢來看,就算秦王真被刺殺,秦國多半還是能夠一統,成功兼併六國。

只是那樣一來,將要耗費更多的時間,不知道還需要多久才能完成這項統一的大業。

但,時間不夠了!

趙佗很清楚,北方的草原上,陰雲正在凝聚。

那個名爲匈奴的部族正在日益強大,他們如今不僅擁有着廣闊的北方草原,更佔領了關中以北的河南地,甚至趙武靈王時修建的北長城也在那羣遊牧者的控制下。

陰山、陽山、北假……

依山帶水,沃野千里。

佔領這裡的匈奴人將日益強大,他們還會在不遠的將來滅掉東胡,驅逐月氏,征服西域諸國,建立一個龐大的草原帝國。

繼而,他們將會把目光放到南方,華夏之土。

前世,漢高祖被困白登山,屈辱求饒。

漢家公主北入胡地,獻身乞和。

漢匈血戰百年之久,方纔揚眉吐氣。

其中,不知死了多少人,不知流了多少血。

就這還是蒙恬北驅匈奴將其重創,漢家亦迅速統一華夏後才形成的局面。

如果秦王被殺,統一戰爭被繼續拖延,不能及時奪回河南地,重擊匈奴。

那匈奴必將比原本的歷史更加強大。

一個分裂的華夏,能夠抵擋住強大的匈奴帝國嗎?

趙佗不敢想,也不敢去試。

所以他哪怕死在這裡,也要阻止荊軻。

秦王不能死!

秦始皇必須統一天下!

秦王深深的注視着趙佗。

大一統理論由來已久,不管是儒、法還是道、墨等諸子學說其實都有和大一統有關的理論,只是各有區別。

這樣的理論本身並不稀奇,剛纔那番話如果是一個見慣世間諸事的老者所說,比如尉繚、李斯,秦王並不會太過驚訝。

但說出這話的恰恰是一個少年,看他的年紀和扶蘇也差不了多少。

想到扶蘇,秦王不由在心中嘆了一口氣。

同樣的年紀,見解學識卻差別如此之大,真讓人感嘆。

秦王心中思緒涌動,但面上不動聲色,他淡淡道:“可是秦趙世代仇敵,當年武安君殺了數十萬趙人,今日寡人更滅了你趙國社稷,甚至所殺之人,有伱之親眷。你身爲趙氏族裔,就一點不恨嗎?”

趙佗面色平靜。

“稟大王,臣之父母並非死於秦人之手,而是亡於趙王。臣與秦國,並無仇恨。”

“至於宗廟社稷,就如臣剛纔對荊軻所說。天下諸侯社稷亡佚者不知多少,就連那周天子都亡了,區區趙國宗廟在這統一大勢面前又算得了什麼呢?”

秦王嘴角泛起淡淡的笑:“所以你纔會故意縱火,趁夜告奸,讓寡人對這場刺殺提前有準備。”

“唯。”

“臣相信,由大王來統一天下,必將比諸侯混戰要好上太多。”

趙佗聲音清朗,在這殿中迴盪。

殿中諸臣皆驚訝的看着那跪坐的少年背影。

這個少年,今日帶給他們的驚訝已經太多。

“此子見識如此不凡,將來必有所成。”

立在殿前的秦之邦尉,尉繚捋着頜下白鬚,感嘆道:“李長史,你這次倒是發掘了一個好人才。”

一旁的長史李斯亦贊同頷首,他本以爲這少年當夜登門告奸,只是爲了保全性命。

畢竟秦法有言,告奸者免罪,且能得到封賞。

但他沒想到這少年竟有如此見識。

作爲秦王心腹,李斯很清楚。

秦王對眼前的少年,心動了。

“王離,你且帶他下去,此事自有賞罰。”

“唯。”

隨着王命下達,等候在側的郎衛王離對着趙佗伸手。

趙佗再次對秦王行了一禮,起身隨同王離向殿外走去。

所過之處,秦國諸臣都對他注目相送。

將這張少年人的臉,深深刻進腦海中。

“大王,燕國謀刺,罪大惡極,當誅!”

趙佗一出殿外,殿中諸臣便再次出言伐燕。

秦王掃了一眼羣情洶涌的臣子們,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容。

他之所以在知道荊軻會進行謀刺之後,還繼續排演這場刺秦大戲,不僅是因爲秦王有掌控一切的自信。

更是因爲他要讓此事變成伐燕的藉口。

荊軻刺秦,是燕國挑釁在先!

若秦國滅燕,亦是燕王咎由自取。

此事之後,秦國上下必將義憤填膺,民情洶涌,滅燕勢在必得。

魏、楚、齊三國亦不敢在這種情況下支援燕國。

此事,風險雖大,獲利亦大。

更別說秦王,這一次遇到了讓他動心的少年。

秦王神色肅穆,用滿是威嚴的話語宣告。

“令上將軍,滅燕。”

“寡人,要燕丹的首級!”

(本章完)

第180章 襲戰第160章 任囂第400章 鬥志昂揚第835章 二世第391章 齊代何先第243章 叫門將軍第300章 吃力不討好第782章 懷疑第298章 李由練兵第288章 陽夏第120章 宮中第182章 寬宏第1章 趙國餘孽第374章 秦王臨楚第290章 時代變了第294章 楚軍利器第763章 小目標第384章 饋書韓信第690章 召子第838章 老無力第393章 扶蘇覺醒第336章 天佑吾也第174章 桓軍侯第748章 越人第477章 終結亂世第501章 通西南夷第412章 臣薦李信第140章 進身之階第170章 雜牌軍第446章 趙佗伐齊第690章 召子第484章 左丞相第598章 踏碎秦營第101章 虎符第679章 李兄第829章 列侯第551章 大風弩陣第254章 鎖定第311章 夜破齊營第335章 右司馬第232章 八山之戰第195章 歸詔第470章 舌戰勸降第1章 趙國餘孽第584章 樊曹之別第749章 陽謀第168章 五大夫第782章 懷疑第232章 八山之戰第427章 購買燕王第61章 孤竹第288章 陽夏第15章 函谷關第511章 書同文字第159章 美男子第31章 少女第313章 笑那秦將無謀第330章 戰後賞罰第321章 睢水罵戰第690章 召子第280章 謠傳楚都第78章 公輸第721章 戰將第383章 劉項潛龍第32章 黃金第503章 臣有一策第384章 饋書韓信第624章 始皇亂政第810章 召見第489章 諸夏一家第35章 袍澤第342章 山鬼狐鳴第131章 戰爭前奏第828章 帝迎第17章 高佗第36章 豈曰無衣第636章 侯生末路第464章 田氏兄弟第744章 文脈第411章 秦王震怒第753章 反目第320章 楚將染病第772章 處刑第468章 烹了酈生第191章 劉季背主第131章 戰爭前奏第534章 義渠故地第830章 名與器第429章 又殺一王第447章 佗乃君子第464章 田氏兄弟第370章 僞王何在第155章 滎陽第758章 賜子爵第512章 皇帝警告第571章 全取河南第817章 刺佗(下)第568章 蘇迦莎第344章 勿吃獨食第617章 朕全都要
第180章 襲戰第160章 任囂第400章 鬥志昂揚第835章 二世第391章 齊代何先第243章 叫門將軍第300章 吃力不討好第782章 懷疑第298章 李由練兵第288章 陽夏第120章 宮中第182章 寬宏第1章 趙國餘孽第374章 秦王臨楚第290章 時代變了第294章 楚軍利器第763章 小目標第384章 饋書韓信第690章 召子第838章 老無力第393章 扶蘇覺醒第336章 天佑吾也第174章 桓軍侯第748章 越人第477章 終結亂世第501章 通西南夷第412章 臣薦李信第140章 進身之階第170章 雜牌軍第446章 趙佗伐齊第690章 召子第484章 左丞相第598章 踏碎秦營第101章 虎符第679章 李兄第829章 列侯第551章 大風弩陣第254章 鎖定第311章 夜破齊營第335章 右司馬第232章 八山之戰第195章 歸詔第470章 舌戰勸降第1章 趙國餘孽第584章 樊曹之別第749章 陽謀第168章 五大夫第782章 懷疑第232章 八山之戰第427章 購買燕王第61章 孤竹第288章 陽夏第15章 函谷關第511章 書同文字第159章 美男子第31章 少女第313章 笑那秦將無謀第330章 戰後賞罰第321章 睢水罵戰第690章 召子第280章 謠傳楚都第78章 公輸第721章 戰將第383章 劉項潛龍第32章 黃金第503章 臣有一策第384章 饋書韓信第624章 始皇亂政第810章 召見第489章 諸夏一家第35章 袍澤第342章 山鬼狐鳴第131章 戰爭前奏第828章 帝迎第17章 高佗第36章 豈曰無衣第636章 侯生末路第464章 田氏兄弟第744章 文脈第411章 秦王震怒第753章 反目第320章 楚將染病第772章 處刑第468章 烹了酈生第191章 劉季背主第131章 戰爭前奏第534章 義渠故地第830章 名與器第429章 又殺一王第447章 佗乃君子第464章 田氏兄弟第370章 僞王何在第155章 滎陽第758章 賜子爵第512章 皇帝警告第571章 全取河南第817章 刺佗(下)第568章 蘇迦莎第344章 勿吃獨食第617章 朕全都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