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公子胡亥

在建言成功後,趙佗又詳細描述了一番自己對於整個覆蓋全國的交通網絡的設想。

“嗯,下去後寫一封詳細的奏疏,朕會下發丞相議論。”

秦始皇已經恢復了平靜。

趙佗忙拱手稱是。

“下去吧。”

“唯。”

聽到秦始皇的“逐客令”,趙佗略顯失望,感覺大王成爲皇帝后,對他的態度,和以前有些不一樣了。

趙佗行禮之後,轉身正要離去。

突然,身後傳來皇帝的聲音。

“趙佗,朕答應你的事情,沒有忘記。”

“你爲朕征伐六國,平一宇內,朕自是不會虧待你,稍後便會下詔給宗正和奉常。”

趙佗腳步一頓。

皇帝並沒有說下詔是要做什麼。

但宗正是誰?

九卿之一,主掌皇室親屬。

奉常,則是負責宗廟祭祀和禮儀文化。

皇帝下詔給這兩位,是想表達什麼意思,那就再清楚不過了。

趙佗猛地轉身,看到皇帝正溫和的看着他。

“臣,多謝陛下!”

趙佗忙叩首相拜,又說了一堆表達感激的話後,然後才喜滋滋的離去。

“行郡縣,治馳道,利萬民,讓朕得天下黔首之心,萬民皆頌皇帝之名。”

秦始皇看着趙佗的背影消失在殿門外,輕聲低語,目中顯露思索之色。

趙佗今天的一系列表現很積極。

從王綰聲音落下後,趙佗就第一個站出來開口反對,對着分封派發動兇猛攻勢,壓得他們喘不了氣。

然後面對王綰說到的邊地遼遠的問題,趙佗又立刻提出馳道之策,怎麼看都是早有準備的樣子。

皇帝之所以召趙佗前來,詢問馳道之事,除了確實感興趣外,也是想試探一下他。

如今來看,這小子果真是早就計劃了好了一切,不簡單啊。

“爲公乎?”

“爲私乎?”

“亦或是爲朕乎?”

秦始皇眉頭輕皺,很快又舒展開來。

不管趙佗內心深處是有着怎樣的想法,他所說的一切策略確實對帝國有好處,也符合皇帝的心思。

秦始皇搖了搖頭,想到今日趙佗在殿上慷慨激昂,大談分封諸子爲王的壞處,不由心中一動。

他讓人將公子扶蘇,和其他公子一起叫了過來。

很快,扶蘇便和弟弟們一起進入殿中。

扶蘇一襲黑色深衣,身材修長,頗有一股冷峻之感。

他的身後,衆多公子也全都黑衣着體,一眼看去顯得頗爲莊嚴肅穆。

秦始皇滿意的點點頭,相比東方六國那些花哨的亮色衣服,還是黑色更配他,和他的兒子。

“兒臣,拜見父皇。”

扶蘇行禮下拜,其他公子也連忙跟着兄長相拜。

秦始皇看了諸子一眼,徑直道:“今日左丞相在大朝會上,建議朕在天下行分封之制,封爾等爲諸侯,爲我秦國鎮守邊地,爾等以爲如何?”

此話一出,諸公子臉色各異,不少人臉露喜色。

像公子高,如今好幾年過去,已是十餘歲的少年,有了專門的師長教導,不再像幾年前那樣什麼都不懂,自是知曉分封的含義,興奮的搓着臉。

還有幾個比他年長的公子,更是激動到臉色發紅。

分封爲諸侯啊,他們做夢都想。

皇帝諸子之中,以扶蘇最長,自是由他先開口。

扶蘇略一沉吟,說道:“稟父皇,昔日商君曾言,宗室非有軍功論,不得爲屬籍。自孝公以來一百餘年,我秦國雖有三封宗室爲蜀侯,然終無善果。之後便一直遵守此條規定,再無分封宗室之事,若是開此先例,恐有違秦法。”

扶蘇自從被趙佗點醒之後,爲了獲得皇帝的愛,全身心站在秦國的利益上,不僅瞭解先代秦君事蹟,更是將商君書等一干典籍看了個遍,如今便是引用商君之法,侃侃而談。

此話一出,站在扶蘇身後的諸位公子,皆是臉色一變。

其中年齡稍長的公子文和公子武,一張臉漲的通紅,他們瞪着扶蘇的背影,十分不滿。

但終歸不敢反駁長兄之語,只能一個個低頭無言。

秦始皇面色平靜,並不對扶蘇的話做任何點評,只是目光一轉,看向其他公子道:“爾等有何意見,當可說說,不用顧忌什麼。”

然而被扶蘇把話堵死,其他幾位公子只能喏喏道:“稟父皇,兄長說的是,吾等既無功勳,豈能違商君之法,空得尺土之封,甚爲不妥。”

秦始皇將自己諸多兒子的神色收入眼中,心中已是有了大概瞭解。

當他的目光落到末尾,那個只有幾歲的小兒子身上時,心中不由一動,嘴角泛起淡淡的笑。

只見他那幼子東瞅瞅,西看看,竟然還伸手去扯站在他前面的公子將閭的衣角,臉上帶着燦爛的笑意。

“胡亥,朕問你,你將來可願分封到邊地,去做一地諸侯?”

皇帝和顏悅色的說着。

對於自己的小兒子,他一向都很有耐心。

胡亥聽到這話,搖頭道:“什麼諸侯,兒臣不稀罕,兒臣只想呆在父皇身邊。”

聽到小孩子天真爛漫的話語,哪怕皇帝知道年齡最小的胡亥,根本不知道被封爲諸侯代表着什麼意思,但越是這樣,就越能讓他感覺到感情的真摯。

秦始皇的目光再掃過那些臉色不太好看的公子,心中更是有了對比。

長子扶蘇,幼子胡亥,都不錯。

至於其他人,呵呵。

“爾等下去吧。”

秦始皇疲憊的揮了揮手,其餘公子在皇帝的問詢下早已如坐鍼氈,一個個連忙行禮告辭,恭敬的退了出去。

公子胡亥卻沒有離去,他歪了歪腦袋,臉上露出俏皮的笑,不僅沒走,反而向主位的皇帝奔來,想要抱抱。

秦始皇將小兒子抱住,寵溺的摸了摸他的腦袋。

胡亥的母親,是他最寵愛的妃子,但因病早逝,只留幼子於宮中。

故而秦始皇對胡亥多有關注,也正因爲胡亥之母受寵早逝,讓皇帝愛屋及烏,將對早逝寵妃的愛憐轉移到幼子身上。

再加上胡亥活潑純真,機靈敏銳,讓他頗爲寵愛,遠超過其他諸子。

不過秦始皇此刻並沒有完全將注意力放到幼子身上,他望着殿中恭敬行禮,欲要退下的長子,淡淡道:“扶蘇。”

扶蘇一怔,立刻應道:“兒臣在。”

皇帝仔細打量着扶蘇。

身材挺拔修長,面容剛毅,頜下開始蓄鬚,再加上一身深邃的黑衣,已有成熟之態。

“他和趙佗同歲。”

皇帝的腦海裡想到剛離開不久的那個年輕人。

他平靜道:“你長大了,該加冠了。”

“唯。”

扶蘇恭敬應着,眼中閃過一抹不捨。

加冠。

便代表成人,也代表他該搬出這個住了二十一年的秦宮。

皇帝又道:“加冠之後,朕會爲你舉行婚禮,娶廷尉之女。”

“唯。”

扶蘇依舊恭敬的應着。

皇帝輕嘆道:“下去吧。”

“唯,兒臣告退。”

扶蘇再次應道,他深深看了眼窩在皇帝懷中的胡亥,眼中閃過羨慕之意。

恭敬行禮後,扶蘇轉身離去。

“咯咯咯,父皇,兄長要加冠,這是什麼意思?”

胡亥仰頭,好奇的問着。

“加冠啊,就代表成年,然後就該娶妻了。”

皇帝悠悠說着。

他的腦海中,再次浮現趙佗的身影。

“扶蘇冠禮之後,朕也當爲他親自加冠。”

“然後,便讓他尚朕的公主。”

《史記·李斯列傳》:且朕少失先人,無所識知。

史書有胡亥自言“少失先人”一句,首先理解爲父親始皇帝的過世。

不過也有推測,可能是包括他的母親更早過世。如果胡亥之母在的話,會成爲太后,加上母系一族,不至於被趙高握於掌中。

本書在此猜測邏輯上創作。

第477章 終結亂世第715章 科技第254章 鎖定第48章 奪長城第599章 蒺藜陷馬第429章 又殺一王第747章 攻策第300章 吃力不討好第677章 自剄第738章 惡化第510章 趙佗獻紙第238章 倉皇之犬第222章 南向第660章 朕與趙佗共長生第19章 公主第519章 項氏謀劃第295章 堅壁自守第620章 拯救李兄第231章 雲中君第103章 封賞第76章 鬱結第582章 巧舌如簧第409章 李斯善意第149章 張耳第763章 小目標第123章 農家第552章 大秦鐵騎第392章 君心難測第586章 月渡大河第189章 寧陵君第481章 六王伏辜第696章 外孫第497章 諸姬通婚第269章 趙佗迷蹤第379章 越王降第813章 血仇第532章 陳平入幕第471章 王欲先降第400章 鬥志昂揚第276章 公主贏了第521章 百越難徵第188章 大潰第86章 教導第792章 戰死第383章 劉項潛龍第463章 君子之殤第197章 換將第522章 新的目標第198章 李戶將第119章 趙中郎第813章 血仇第810章 召見第773章 用勢第744章 文脈第774章 喜信第188章 大潰第605章 戰爭斬獲第260章 背水爲陣第261章 泗水大戰第677章 自剄第101章 虎符第381章 楚亡第394章 趙佗推磨第455章 技擊之士第522章 新的目標第570章 皈依之心第571章 全取河南第393章 扶蘇覺醒第361章 四面楚歌第802章 勸諫第196章 驕心第55章 屯長第817章 刺佗(下)第464章 田氏兄弟第846章 番外:兩千年後第333章 項燕釣龜第237章 東向第291章 義與不義第713章 日照第36章 豈曰無衣第310章 東伐無信第452章 古之軍禮第276章 公主贏了第184章 商亳第286章 趙佗將軍第567章 俯首乞降第358章 羌瘣類陀第705章 身毒第41章 什長第398章 二世人選第688章 胯下第359章 兵進淮陰第833章 事死第806章 刺樊第184章 商亳第655章 急不可耐第556章 影響世界第590章 連環套路第308章 刺客出沒第166章 陳餘
第477章 終結亂世第715章 科技第254章 鎖定第48章 奪長城第599章 蒺藜陷馬第429章 又殺一王第747章 攻策第300章 吃力不討好第677章 自剄第738章 惡化第510章 趙佗獻紙第238章 倉皇之犬第222章 南向第660章 朕與趙佗共長生第19章 公主第519章 項氏謀劃第295章 堅壁自守第620章 拯救李兄第231章 雲中君第103章 封賞第76章 鬱結第582章 巧舌如簧第409章 李斯善意第149章 張耳第763章 小目標第123章 農家第552章 大秦鐵騎第392章 君心難測第586章 月渡大河第189章 寧陵君第481章 六王伏辜第696章 外孫第497章 諸姬通婚第269章 趙佗迷蹤第379章 越王降第813章 血仇第532章 陳平入幕第471章 王欲先降第400章 鬥志昂揚第276章 公主贏了第521章 百越難徵第188章 大潰第86章 教導第792章 戰死第383章 劉項潛龍第463章 君子之殤第197章 換將第522章 新的目標第198章 李戶將第119章 趙中郎第813章 血仇第810章 召見第773章 用勢第744章 文脈第774章 喜信第188章 大潰第605章 戰爭斬獲第260章 背水爲陣第261章 泗水大戰第677章 自剄第101章 虎符第381章 楚亡第394章 趙佗推磨第455章 技擊之士第522章 新的目標第570章 皈依之心第571章 全取河南第393章 扶蘇覺醒第361章 四面楚歌第802章 勸諫第196章 驕心第55章 屯長第817章 刺佗(下)第464章 田氏兄弟第846章 番外:兩千年後第333章 項燕釣龜第237章 東向第291章 義與不義第713章 日照第36章 豈曰無衣第310章 東伐無信第452章 古之軍禮第276章 公主贏了第184章 商亳第286章 趙佗將軍第567章 俯首乞降第358章 羌瘣類陀第705章 身毒第41章 什長第398章 二世人選第688章 胯下第359章 兵進淮陰第833章 事死第806章 刺樊第184章 商亳第655章 急不可耐第556章 影響世界第590章 連環套路第308章 刺客出沒第166章 陳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