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拯救李兄

廷尉李斯從秦宮殿中走出來。

他邊走,邊數着腳下的臺階,一步一步。

乾枯的雙眼逐漸溼潤。

走到臺階地步,想到剛纔從皇帝口中知道的消息,李斯老淚縱橫,心中哀嚎着。

“吾兒數奇。”

“吾兒數奇啊!”

李斯一直以來的擔心應驗了。

大秦征戰四方,三將皆勝,唯李由獨敗!

這一切皆因爲“數奇”二字。

甚至於李由在南郡大勝的事情,都被翻了出來。

據太尉府的備案記載,李由在征伐南郡時,第一次就遭遇了失敗,差點被夷人俘虜,一直到第二次才以火攻擊破夷人。

所以李由的南郡大勝,並非一番風順。

這種種事情,全都應證了那個曾經流傳甚廣的“李由數奇”的傳言。

所謂數奇。

占卜之術,以偶爲吉,奇爲兇。

數奇之人,遇事多不利。

以這種人爲軍隊統帥,派出去打仗就容易出事。

雖然說不一定每次打仗都會出問題,比如李由在南郡攻打夷人的時候,最後就打贏了。

但誰也無法確定他在哪場戰鬥會出事,萬一在最關鍵的時候“奇”了呢?

這種人物爲將,哪怕是國力雄厚的大秦也扛不住啊。

比如這一次的西南大敗,就真的鬧了一個大笑話。

不過始皇帝將李斯叫來後,並沒有憤怒的進行斥責,而是在一番抱怨後,又安慰了李斯幾句,承諾儘快發兵西南,救回李由。

是的,皇帝之所以沒有對李斯發怒,並不只是因爲李斯的能力和地位,讓皇帝收斂了怒火,而是因爲此番西南大敗,李由並未歸來。

戰報上說,郡尉李由以火攻連破西南夷,一路修建五尺道至於滇國附近。

滇王勾結那些被李由擊敗的西南夷人,假意歸降,實則發動突襲。

那一戰聚集的西南夷人數量太多了,由周圍的幾個西南夷大國和滇國聯手出兵,兵卒足有數萬人。

秦軍雖然裝備精良,但以少敵多,又是在被突襲下,自然是抵擋的非常艱難,且戰且退,最終還是沒有退回蜀郡。

秦軍遭遇大敗,只有少量人馬一路逃回蜀地,許多秦軍士卒或是被那些夷人殺死,或是被俘虜,就連郡尉李由也在亂軍之中失去了蹤影,不知道是不是被對方抓了。

當然,也有可能是死於亂軍中,腦袋都被夷人砍了下來。

在這種情況下,始皇帝哪怕再憤怒,在一番思索後,也不好將怒氣發在李斯身上。

李斯畢竟年紀大了,萬一被他斥責一頓,再加上喪子之痛,一激動下死掉,那他可就少了個得力助手。

因爲擔心兒子的安危,一向堅強的李斯此刻也忍不住落淚。

對於這個不成器的長子,他傾注了太多的心血。

“此事非吾兒之錯,只是他的命不好。”

“由兒,不適合打仗啊。”

李斯自我安慰着,同時有些絕望的看着西南方向。

他的兒子,還能回來嗎?

兩日之間,蜀地大敗的事情傳遍整個咸陽城,引發一片譁然。

所有的咸陽秦人都驚呆了。

如今大秦威震天下,稱霸草原的月氏、匈奴和東胡都被秦軍吊打,就連南方的東甌也舉國投降,正是整個秦國志得意滿,所有的秦人都認爲大秦天下無敵的時候。

來自西南的戰事卻給他們狠狠的潑了一盆冷水。

秦軍遠征滇國大敗,被那羣西南的蠻子殺得片甲不留,數千人被俘被殺,就連蜀郡的郡尉也失蹤沒了消息。

在這樣的情況,自是讓無數人都又驚又怒。

只是,當許多人在聽說那位蜀郡郡尉的名字後,都沉默了下來。

李由。

既然領軍的統帥是李由,那一切就很正常了。

他們只能暗暗嘆息,在沒人的地方罵上兩句“李由誤國”之類的話語。

武功侯府邸中,一場酒宴正在召開。

大秦雖然禁止底層黔首無故飲酒,但這法令對上層的貴族無效,高爵者照樣過着奢侈的生活。

侯府之中,觥籌交錯。

滿案的美味佳餚愉人眼目,火焰下滾熱的酒水冒着白氣,飄入衆人的鼻中。

酒宴的主人是武功侯趙佗。

參加酒宴的人一部分是他留在咸陽的那些老部下,涉間、黑臀、鍾離眛、盧綰、酈商、酈食其等。

另一部分是他在咸陽的友人,比如任囂,還有章邯等曾經的少府屬吏。

趙佗原本還想着邀請屠睢,緩和一下雙方的關係,結果才知道屠睢在去年就主動請命去了長沙郡,在那裡當郡守。

這一次開酒宴的目的,趙佗是爲了將新收入麾下的樊噲、蕭何和曹參三人介紹給其他人認識。

大家都是自己的親信,自是要相互認識,結成一道關係網。

到了現在,趙佗很明白經營人脈的重要,不管是在任何時代,任何社會,這一點都是必須要好好經營的。

這一次跟着趙佗回京受賞的幾個部下,郭青因爲還擔負着郡司馬的職責,已經先行離去。

樊噲等人雖然升了爵位,但暫時還沒職位安排下來,畢竟現在已經過了上計的時間,並沒有適合他們的位置可以安排,待到明年上計後,大概就能進行委任了。當然下一次秦軍征伐月氏的時候,他們也可以請命前去,在軍中任職立功。

“我聽說樊兄在軍中被稱作百人敵,能從萬軍之中斬殺匈奴右谷蠡王,還抓了月氏翕侯,如此勇武,吾等真是佩服!”

鍾離眛舉酒向樊噲慶賀。

樊噲哈哈大笑,同樣舉酒道:“鍾離兄見笑了,我可聽人說了,鍾離兄曾經擒獲過齊國大司馬,那可是個大人物,比塞外的蠻子厲害多了。”

“說到這個……”

鍾離眛笑起來,伸手一指旁邊的盧綰道:“這位盧兄,可是在匈奴營裡親手抓了老燕王,可比咱們抓的高級多了。”

盧綰臉上笑開了花:“運氣,運氣,我只是和燕王有緣,碰巧抓住的,哪比得上兩位的能力,我先敬兩位一杯。”

三人相互拍馬屁,全都大笑起來。

旁邊酈食其插嘴道:“你們三個能得大功,還不是因爲有君侯在,若無君侯,爾等可有立下這些功勳的機會?”

三人全都點頭道:“正是如此,若無君侯,吾等不過一卑賤小人,安能得此功勳,當敬君侯纔是。”

其他人也紛紛接上,都說武功侯提攜的功勞,最後變成了衆人一起向趙佗敬酒。

趙佗笑了笑,舉杯相賀道:“爾等能有今日殊榮,亦是自己努力的結果,要是你們沒有本事,哪怕有我提攜,又豈能得到今日高位。”

衆人皆笑,再次說起武功侯的好,氣氛顯得十分和樂。

就在這樣的情況下,趙佗看到任囂自己一個人在那裡喝悶酒,臉色有些不好看。

他以爲是自己那些手下的吹捧,讓任囂感覺有些不合羣,便開口道:“都說了爾等勿要將功勞盡數歸於我,任兄昔日並未和我同行,但在伐楚時,一樣抓了楚國右司馬,這般大功,皆是任兄之力,吾等也該敬任兄一杯纔是。”

“是也是也,任兄也是天下猛將,吾等當敬任兄一杯纔是。”

酈食其反應靈敏,立刻舉杯捧場。

涉間、黑臀等和任囂早有交往的人也都笑着舉杯,吹捧起任囂滅楚時擒拿楚國右司馬的功績來。

誰料在衆人這番吹捧下,任囂卻是苦笑着搖頭。

“非也,昔日汝水之戰擒拿楚國右司馬,並非我任囂一人之力,皆乃李兄率軍把那葉勝的一萬人纏住,我才能帶人趕上,若無李兄之力,我任囂怎麼可能追的上那些楚人,我一直欠李兄的情啊。”

任囂邊說邊嘆,他是個重義氣的人,對於李由,一向懷有感激之心。

樊噲疑惑道:“任兄說的可是那數奇郡尉李由?”

數奇郡尉!

正是這兩天裡,咸陽秦人爲李由所取的新稱號,一時之間流傳甚廣。

任囂聲音低沉道:“是也。可惜李兄命數不好,還在西南被夷人算計,至今沒有消息,想到這裡,我真是酒水難嚥啊。”

黑臀也想起當年伐楚的事情,不由感嘆道:“數奇之人打仗是這樣,我還記得咱們之前伐楚,差點在蘄邑被楚國左司馬的大軍追上,正是數奇郡尉帶人給咱們擋了一道呢。說起來咱們能活着回來,還得感謝他纔是!”

主位上的趙佗,聽到衆人的話,內心也是有些複雜起來。

雖然李由是他曾經的競爭者。

但這位廷尉之子,從不像一些小說裡的情敵反派一樣,總是暗中謀害和算計他。

趙佗在宮中當中郎的時候,李由雖然看他不順眼,但從沒給趙佗小鞋穿,反而還有重用的意思。

李由對趙佗說的最狠的話,大概就是當年第一次伐楚前,他在秦宮外,對着趙佗攤牌的那句:“你,離公主遠點。”

除此外,李由真沒對趙佗下什麼黑手,反倒多次因爲趙佗的緣故而受罪。

李由第一次上戰場,就被項燕率大軍突襲。

之所以會這樣,正是因爲李信爲了偏袒趙佗,故意將李由調到後隊去押運糧草,阻止李由立功。

要是沒有趙佗,李信不可能去得罪李斯,李由也就不可能遭遇那場厄難。

而李由被楚國左司馬率大軍追殺突襲,也是因爲被昭平誤會成了趙佗率領的秦軍,這才當了替死鬼。

可以說李由的這兩次戰敗,都和趙佗脫不了關係。

想到這裡,趙佗也嘆道:“李兄是個好人啊。不過任兄勿要太過憂慮,李兄如今只是沒了消息,或許還有歸來的時候。”

任囂將杯中酒水猛地一灌,然後狠狠砸在食案上,紅着眼說道:“沒錯,李兄只是沒了消息,並非戰歿,他或許還有救!”

“我要向皇帝請命,帶大軍再徵西南夷,將李兄救回來。如果他死了,那我就讓西南的那些蠻子給李兄陪葬!”

任囂話語激昂,滿身豪氣沖天。

他要做征伐西南夷的主將!

爲李由復仇!

……

秦國巴郡的最南邊。

茂密的林中,十餘個衣衫襤褸,面黃乾瘦的男人從這片林子裡鑽了出來。

看着遠方里閭間升起的裊裊炊煙,領頭的男子狂笑道:“哈哈哈,回來了,我李由又回到秦地了!”

身後,衆人早已精疲力竭,皆坐在地上,臉上全是劫後餘生的表情。

李由向他們回首笑道:“我李由說帶你們回來,就能帶你們回來,沒有說錯吧。”

衆人有氣無力的點頭,還是李由的頭號親信共敖接上了話,勉強恭維道:“沒想到郡尉竟知山林求生之術,若無郡尉帶路,吾等恐怕就真死在這山林之間了。”

李由淡淡一笑,眼中有些自傲。

是的,他李由除了擅長用火之外,還精通如何在山林中求生。

要知道他當年伐楚,在楚地被左司馬昭平擊破,一個人被數百楚軍追殺,爲求自保而跑進山林中。

他一個人在那陌生的林子一路轉悠,靠着飲食露水溪泉,挖地蚓食草根,以及林中的果物,竟活生生逃回了魏地的秦國城池。

那段經歷,給了李由豐富的山林求生的經驗,不僅知道哪些東西能吃,哪些東西不能吃,而且還能在山林中分辨方向。

現在他就是帶着一羣親信,相互協作,終於成功從南方的林子裡鑽了出來。

“哼,這羣蠻子竟敢給我使詐,不過我最後放的那把火,起碼燒掉了他上千人,讓這些蠻子元氣大傷,膽氣盡失。二三子都打起精神來,等我下次再帶大軍南下,定要殺的他們人頭滾滾,血流成河!”

李由放出豪言壯語,並沒有任何戰敗後的氣餒。

一個是他已經習慣了失敗的感覺。

另一個則是李由確實有戰勝那些蠻夷的把握。

當時秦軍被西南夷人擊破之後,爲求活命,李由帶着自己的親兵殺入山林中,靠着對風向的感知,放起了一把大火,燒死了一大堆追擊的西南夷人,他趁機帶人逃出那些夷人的追捕,一路往秦國方向跑。

現在總算是跑了出來。

有了上一次的失敗經驗。

這一次,李由絕對不會再重蹈覆轍了。

“我要重整兵馬,再徵西南夷!”

第637章 坑殺方士第91章 父子第34章 入伍第42章 訓練第33章 購物第558章 胡人得鐙第731章 將歿第448章 三十萬齊軍第322章 東楚出兵第383章 劉項潛龍第729章 馮無擇第640章 朕欲長生第425章 故技重施第743章 南下第706章 兵力第210章 對手第843章 權力第803章 預判第289章 墨守第135章 大梁第51章 疑點第383章 劉項潛龍第734章 痛惜第139章 入屋第81章 質疑第28章 落戶第108章 戰策第357章 景同妙計第273章 寢宮夜問第612章 趙佗封侯第296章 秦楚砲戰第780章 搏象第612章 趙佗封侯第768章 糧食第314章 將軍可欲滅齊第471章 王欲先降第497章 諸姬通婚第344章 勿吃獨食第483章 秦始皇帝第300章 吃力不討好第449章 我答應第175章 名利第535章 烏氏倮第332章 另立新王第74章 熟人第348章 項燕熊啓第364章 進退兩難第182章 寬宏第86章 教導第148章 俘虜第284章 刺殺齊相第631章 皇帝賜藥第611章 秦軍班師第259章 泗水畔第13章 豎子陰險第473章 齊亡第429章 又殺一王第402章 齊使田衝第788章 家園第517章 印刷配紙第548章 武剛車陣第444章 舌壓諸將第400章 鬥志昂揚第380章 見熊啓第590章 連環套路第732章 喜訊第662章 尋仙不如修仙第723章 核心第59章 督亢第29章 分田第548章 武剛車陣第684章 質問第581章 烤了酈生第478章 三王入朝第568章 蘇迦莎第281章 章邯之名第69章 高漸離第77章 散鬱第622章 請兄歸去第11章 此乃肉也第799章 抉擇第353章 趙佗高論第529章 騎兵至寶第808章 勝負第619章 李由數奇第524章 全面戰爭第630章 主動提議第463章 君子之殤第36章 豈曰無衣第375章 越王無友第27章 贖罪第650章 帝國危機第305章 久仰大名第78章 公輸第768章 糧食第500章 少府趙佗第835章 二世第811章 口音第14章 舞陽死第467章 死即五鼎烹
第637章 坑殺方士第91章 父子第34章 入伍第42章 訓練第33章 購物第558章 胡人得鐙第731章 將歿第448章 三十萬齊軍第322章 東楚出兵第383章 劉項潛龍第729章 馮無擇第640章 朕欲長生第425章 故技重施第743章 南下第706章 兵力第210章 對手第843章 權力第803章 預判第289章 墨守第135章 大梁第51章 疑點第383章 劉項潛龍第734章 痛惜第139章 入屋第81章 質疑第28章 落戶第108章 戰策第357章 景同妙計第273章 寢宮夜問第612章 趙佗封侯第296章 秦楚砲戰第780章 搏象第612章 趙佗封侯第768章 糧食第314章 將軍可欲滅齊第471章 王欲先降第497章 諸姬通婚第344章 勿吃獨食第483章 秦始皇帝第300章 吃力不討好第449章 我答應第175章 名利第535章 烏氏倮第332章 另立新王第74章 熟人第348章 項燕熊啓第364章 進退兩難第182章 寬宏第86章 教導第148章 俘虜第284章 刺殺齊相第631章 皇帝賜藥第611章 秦軍班師第259章 泗水畔第13章 豎子陰險第473章 齊亡第429章 又殺一王第402章 齊使田衝第788章 家園第517章 印刷配紙第548章 武剛車陣第444章 舌壓諸將第400章 鬥志昂揚第380章 見熊啓第590章 連環套路第732章 喜訊第662章 尋仙不如修仙第723章 核心第59章 督亢第29章 分田第548章 武剛車陣第684章 質問第581章 烤了酈生第478章 三王入朝第568章 蘇迦莎第281章 章邯之名第69章 高漸離第77章 散鬱第622章 請兄歸去第11章 此乃肉也第799章 抉擇第353章 趙佗高論第529章 騎兵至寶第808章 勝負第619章 李由數奇第524章 全面戰爭第630章 主動提議第463章 君子之殤第36章 豈曰無衣第375章 越王無友第27章 贖罪第650章 帝國危機第305章 久仰大名第78章 公輸第768章 糧食第500章 少府趙佗第835章 二世第811章 口音第14章 舞陽死第467章 死即五鼎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