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章 昭王先例

亂政!

始皇帝這是在自己挖秦國的根基啊!

這是趙佗腦子裡的第一想法。

而且相信不只是他一個人這樣想。

沒看到太尉王賁和將軍蒙武等人的臉色,全都變了嗎?

甚至秦國朝堂上,屬於軍功集團的諸位將軍都鐵青着一張臉。

至於文官列中,也有許多人臉色不好看,他們自然是能看出此項詔令的害處。

不過懾於統一後越發強化的皇帝權威,暫時還沒人開口,一雙雙目光全落在武官前列的武功侯趙佗和太尉王賁的身上。

王翦隱退後,秦國的武將便以武功侯趙佗爲支柱,太尉王賁則是門面人物。

趙佗感受到那些期待的目光,對於皇帝賜爵的決定,他心裡自然有異議,但好在還有理智尚存,趙佗明智的沒有第一個站出來反對。

常言道槍打出頭鳥,第一個站出來頂撞,可不是什麼好事。

他要看看具體的情況再說。

自從在平輿城外,趙佗強諫李信失敗後,就對諫言這種事情越發謹慎起來。

趙佗的目光落到王賁那張剛毅的臉上。

可惜王賁的性格有點像王翦,嘴脣動了動,沒開口。

王家父子,講的就是一個穩字,從不主動冒頭。

武功侯和太尉兩位大佬不說話。

諸位武將也不好吭聲。

另一邊文官列中的右丞相隗狀,依舊是眼觀鼻,鼻觀心,裝作沒這件事。

他年紀已大,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佔個右丞相的位置,只要平安混到退休,他就滿足了。

左丞相王綰倒是年富力強,凡事都有進取心,但他眼睛眯了眯,也不說話。

雖然因爲之前分封和造紙的事情,他和那些儒生鬧了些矛盾,但畢竟和儒家走得近,對於秦國虎狼般的軍功爵制度一向不太待見,覺得這不是王者之政,今日皇帝自己亂搞,他沒有理由站出來。

御史大夫馮劫眼皮跳了跳,見左右丞相沒動靜,也就穩住了腳步。

至於廷尉李斯,眉頭皺的最深,他是秦國的法家掌門人。

軍功爵和法家制度相捆綁,是秦國做大做強的法寶,這方面若是動了,那將損害頗大,於情於理他都該站出來反對。

但剛剛因爲兒子被懲罰的事情,他差點成了笑話,這時候站出來未免不適合。而且他侍奉皇帝多年,很清楚這位皇帝的性格,故而李斯同樣忍住了。

他相信,會有人開口的。

李斯的目光瞥向旁側。

朝堂之上,總是不缺諫諍之臣。

果不其然,面對皇帝的話,公卿之中,一個高大魁梧的男人當場站了出來。

“臣趙亥昧死以奏陛下,今陛下並一宇內,踏平胡夷,實是亙古之大功,值得慶賀。然陛下大酺天下,賜民牛酒便可慶祝,何用以爵相賜!陛下如此做法,和昔日孝公所定以功勳拜爵之制度,相悖也!”

主爵中尉趙亥六十多歲,滿頭白髮,身高體壯,說起話來中氣十足,此刻站出來高聲開口,毫不客氣的質問皇帝。

趙佗跟着衆人將目光看向趙亥,微微點頭。

果然諫諍之事,還是得靠咱秦國老臣啊。

趙亥是昭襄王時代的臣子,歷經昭襄王、孝文王、莊襄王,以及如今的始皇帝,堂堂四朝老臣,侍奉秦君近五十年,爵位一直累加到大庶長,其資格之老,朝中無人能出其左右。

再加上趙亥性格忠直剛正,名聲極好,任職主爵中尉這麼多年,從來沒人說過他不公。只要趙亥不搞謀反什麼的,哪怕他對着皇帝吹鼻子瞪眼,皇帝一般也就笑呵呵的過了,不會太過責怪。

更別說趙亥還是主爵中尉,管理的正是爵位賞賜的事情,皇帝的政令正是他的職責,一旦實行賜爵之事,整個流程都歸趙亥管。

所以他確實是朝中最有資格開口說“不”的人。

這個出頭鳥,他最適合。

此刻,面對趙亥的質問。

始皇帝高坐帝榻,面色平靜。

對於臣下諫阻,他早有準備,也有自己此番行事的邏輯和相應的考慮。

皇帝淡淡開口。

“昔日先君昭襄王,已有非軍功賜爵之先例。”

話一出,衆人臉色微變。

趙佗略一思索,便知道皇帝說的是什麼了。

秦自商君變法開始,一向是以軍功拜爵爲主。哪怕是文官謀臣獲爵,那也一定要立下功勳,或是提出對國家有用的治國大計才行。

對普通黔首大規模的非軍功賜爵,更是從來沒有過。

一直到了昭襄王時代,卻出現了整整兩次大規模的非軍功賜爵。

第一次是在昭襄王二十一年(前286年),秦將司馬錯攻河內。

魏國懼怕,向秦國獻出安邑,秦國驅逐了城邑中的居民,只留下空城一座。然後秦國就在本土招募人民以及赦免罪犯遷往安邑,其中官府給出的條件,除了罪犯可以免罪外,願意遷徙安邑的黔首還可以賜爵一級。

而第二次大規模賜爵,則是昭襄王四十七年(前260年),秦將白起進攻長平。

那時候,整個長平之戰達到最激烈的時期,秦昭襄王爲了鼓舞士氣,親自來到河內,賜給整個河內的黔首各一級爵位,同時徵調十五歲以上的青壯年男子前往長平戰場。

這就是秦昭襄王時代的兩次大規模非軍功賜民爵位。

這兩次大規模賜爵,都有其中緣由所在。

第一次是爲了招人前往新佔據的安邑,加強秦國在彼處的控制力,爲了讓黔首能夠心甘情願的背井離鄉,在異地他鄉定居,秦國官府自然是要付出一些代價。

第二次更是在長平之戰最關鍵的時候鼓舞士氣,徵調青壯支援戰場。

秦昭襄王兩次大規模的賜民爵位,雖然不是因軍功而賜予,但也和戰局有關,不至於有多大的副作用。

但這畢竟是違背了有功勳才能賜爵的原則,而且還是大規模的賜給民衆爵位,開了一個非常不好的先例,現在就成爲了始皇帝引用的例子。

要是昭襄王不開這個頭,始皇帝也不會這麼理直氣壯。

趙亥是昭襄王時代的老臣,在第二次大規模賜爵的時候,他是親身經歷過的,如今見始皇帝搬出這個例子,頓時吹鬍子瞪眼。

他昂首道:“陛下所言昭襄王賜民爵位,此乃爲戰局而考慮,是對國有益的事情。而且當初賜民爵之事,僅限於遷往安邑的黔首,以及河內之民,受爵人數實則有限。豈有像陛下今日,賜天下民爵一級的事情!臣認爲此事尚有不妥,還請陛下再行考慮!”

始皇帝冷冷一笑。

考慮?

他的目光在殿中一掃,他不相信,整個朝堂之上沒人奉承聖意。

果然,在皇帝的目光下。

就有人站了出來。

《史記·秦本紀》:二十一年,錯攻魏河內。魏獻安邑,秦出其人,募徙河東賜爵,赦罪人遷之。

《史記·白起王翦列傳》:四十七年……王自之河內,賜民爵各一級,發年十五以上悉詣長平。

第321章 睢水罵戰第337章 越之醜女第436章 代亡第207章 右庶長第832章 絕症第205章 楚動第148章 俘虜第744章 文脈第274章 戰爭將至第101章 虎符第832章 絕症第428章 贈送陳餘第240章 淮陽反第534章 義渠故地第309章 伏殺秦將第14章 舞陽死第642章 潛龍公子第816章 刺佗(中)第28章 落戶第146章 上車第702章 秦數第509章 朕的金人第349章 奪爵升爵第229章 喜報第204章 劉季自刎第783章 組隊第89章 截擊第194章 投壺第565章 屯田之所第688章 胯下第408章 修改秦律第343章 滅楚者佗第417章 刺殺趙佗第198章 李戶將第126章 握手第733章 噩耗第442章 齊有精銳第6章 駕車第248章 路線問題第626章 收買民心第739章 請求第728章 戰略第24章 荊軻刺秦第238章 倉皇之犬第810章 召見第368章 將勇者勝第589章 頭曼求婚第488章 舌戰羣儒第28章 落戶第666章 鼎於何處第186章 死戰到底第203章 娶妻第750章 內鬥第323章 焚舟破釜第192章 樑崩第2章 秦舞陽第444章 舌壓諸將第591章 半渡而擊第435章 不留活口第142章 外黃第130章 韓王死第334章 欲效田單第207章 右庶長第118章 救世之法第218章 上蔡第573章 秦宮決策第122章 嬴陰嫚第719章 皇家第331章 楚之齟齬第214章 李信策第326章 趙佗如龜第175章 名利第650章 帝國危機第655章 急不可耐第213章 插嘴第425章 故技重施第316章 四方之謀第144章 各懷心思第336章 天佑吾也第721章 戰將第505章 爲了皇帝第785章 散盟第245章 降計第453章 秦軍有餅第559章 貴霜政變第32章 黃金第688章 胯下第406章 欺以其方第483章 秦始皇帝第83章 甘棠第687章 勢力第289章 墨守第846章 番外:兩千年後第787章 詛咒第223章 潁水第502章 誘惑趙高第650章 帝國危機第841章 制度第136章 水攻第450章 王離軍候
第321章 睢水罵戰第337章 越之醜女第436章 代亡第207章 右庶長第832章 絕症第205章 楚動第148章 俘虜第744章 文脈第274章 戰爭將至第101章 虎符第832章 絕症第428章 贈送陳餘第240章 淮陽反第534章 義渠故地第309章 伏殺秦將第14章 舞陽死第642章 潛龍公子第816章 刺佗(中)第28章 落戶第146章 上車第702章 秦數第509章 朕的金人第349章 奪爵升爵第229章 喜報第204章 劉季自刎第783章 組隊第89章 截擊第194章 投壺第565章 屯田之所第688章 胯下第408章 修改秦律第343章 滅楚者佗第417章 刺殺趙佗第198章 李戶將第126章 握手第733章 噩耗第442章 齊有精銳第6章 駕車第248章 路線問題第626章 收買民心第739章 請求第728章 戰略第24章 荊軻刺秦第238章 倉皇之犬第810章 召見第368章 將勇者勝第589章 頭曼求婚第488章 舌戰羣儒第28章 落戶第666章 鼎於何處第186章 死戰到底第203章 娶妻第750章 內鬥第323章 焚舟破釜第192章 樑崩第2章 秦舞陽第444章 舌壓諸將第591章 半渡而擊第435章 不留活口第142章 外黃第130章 韓王死第334章 欲效田單第207章 右庶長第118章 救世之法第218章 上蔡第573章 秦宮決策第122章 嬴陰嫚第719章 皇家第331章 楚之齟齬第214章 李信策第326章 趙佗如龜第175章 名利第650章 帝國危機第655章 急不可耐第213章 插嘴第425章 故技重施第316章 四方之謀第144章 各懷心思第336章 天佑吾也第721章 戰將第505章 爲了皇帝第785章 散盟第245章 降計第453章 秦軍有餅第559章 貴霜政變第32章 黃金第688章 胯下第406章 欺以其方第483章 秦始皇帝第83章 甘棠第687章 勢力第289章 墨守第846章 番外:兩千年後第787章 詛咒第223章 潁水第502章 誘惑趙高第650章 帝國危機第841章 制度第136章 水攻第450章 王離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