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尉繚

第201章 尉繚

尉繚身爲秦國的最高軍事長官,卻在趙佗面前直言,此番李信伐楚之戰,不僅難以獲勝,而且還有失敗的可能。

這近乎於是當場唱衰,與整個秦國現在的政治正確背道相馳,若是傳出去,怕是要引起秦王震怒。

但也從另一方證明,尉繚對趙佗充滿了信任,纔會在他面前說這些。

或者說,尉繚之所以如此,是抱着某種目的。

見趙佗低頭不語。

尉繚笑道:“看吧,作爲李信的‘臂膀’,見我說這些,卻沒有當場反駁。我就知道你小子心中也是如此想的,你雖年少,但行事卻頗爲老成。對於此番李信伐楚,也不看好吧。”

趙佗見被看穿,便點頭道:“楚國太大了,其東瀕於海,南及於百越。數十年來雖連連戰敗,但土地尚有數千裡,其八百年的底蘊尚在,想用二十萬人滅楚,確實困難。”

尉繚嘆道:“如果是以一老將爲統帥,率二十萬人伐楚,就算難滅其國,想來也會如王賁去歲那般,得不少城池,或是與楚人相互僵持,於整體並無大礙。但這半年來,我觀那李信行事越發輕率,並非主帥的合適人選啊。”

隨着尉繚的解釋,趙佗也明白了對方的擔憂所在。

當初秦王政在伐燕歸來的慶功宴上,當場拍板讓李信爲主將,率兵二十萬滅楚。

尉繚當時雖心知不對,但在那種慶功的場合下,他可不會當場進言,折損秦王政的面子。

秦王政雖然是當世明主,會聽衆臣之言,但其性格中始終有着霸道的成分,一旦自己認爲可行且下了決定的事情,是很難被人改變的。

特別是在連續滅掉幾國後,他心態越發驕矜,認爲滅楚不難。

不僅是這位君王,就連李斯、隗狀、姚賈這些不擅軍事的重臣,也都被接連的勝利衝昏了頭腦,個個看好此戰。

後來,王翦告老回鄉。

尉繚便明智的閉住嘴,一邊統籌國內軍事,爲伐楚做準備,一邊觀察作爲統帥的李信和整個秦國的情況,希望自己的判斷有誤。

結果他發現,當今秦國,由上到下所有人都處於驕矜的狀態,自李牧死後,秦國連續幾年的勝利,早已讓秦人忘記了戰爭的兇險。

當今秦國,上到秦王下到底層的秦人,他們都忘記了。

戰爭,是有可能被打敗的。

而作爲主帥的李信,更是勇則勇矣,卻輕率好戰,作爲一員猛將還行,但作爲主導滅國大戰的統帥大將,那就差遠了。

徵發的兵力不足以滅楚,君王將吏心驕傲慢,主帥輕率好戰,而敵人還是個八百年的萬乘之國。

尉繚作爲兵法大家,仔細分析後,發現了秦國還未開始征伐,就已經有了失敗的苗頭。

他曾親自找過秦王政勸諫,希望秦王政在這場戰爭中能更加謹慎一些,但驕傲的秦王政雖然嘴上應着,其眼中的的傲慢卻讓尉繚知道,他的建言沒有用處。

趙佗知道尉繚身上的疲憊從何而來了。

作爲主掌一國軍事的邦尉,卻只能眼睜睜看着這個國家,將要去打一場極有可能失敗的戰爭,這種明知結局卻無法挽救的感覺,是真的很折磨人。

“連尉公都無法說動大王,我這區區小將也沒有辦法啊。”

趙佗兩手一攤,他能感受到尉繚的無奈,所以他昨日也只敢在副將上面下功夫,絲毫不敢提李信之事。

尉繚沉聲道:“當今無人能勸動大王,但李信那邊,或有可能改變一二。你被李信稱作‘吾之臂膀’,更被其點名一同伐楚,可見他心中對伱極爲喜愛,你若勸說一二,或許能起到一些作用。等到上了戰場,希望你能輔助李信,穩重行事,莫要輕率而動。”

趙佗懂了。

尉繚今日找他談話,原來是想通過他從李信那邊想辦法。

趙佗想起滅燕之戰時,李信在那軍帳中驕傲自信的模樣,不由面露苦笑。

那傢伙,難搞啊。

“趙佗,盡力爲之。”

看着那少年的身影走出屋外。

尉繚深深嘆了口氣,雙腿張開,不再保持作爲一國邦尉的姿態,而是像他年輕時喜歡的那樣,舒服的箕踞而坐。

他雙眼恍惚,想起自大梁初入秦國時,第一次見到秦王政的模樣。

秦王政初見尉繚,聽他言論,就知道這個魏國人是當世大才,對尉繚尊敬有加,常常問詢,爲了顯示對尉繚的恩寵,秦王政甚至讓尉繚享受和他一樣的衣服飲食,穿絲衣華服,食山珍海味,出行坐御馬乘輿。

這樣的姿態,相比六國君主昏庸的模樣,可謂當世一股清流,堪稱明君英主。

但尉繚並未被秦王政的姿態迷惑,他私下曾對這位禮賢下士的君王做出了自己的判斷。

“秦王爲人,蜂準、長目、摯鳥膺(yīng)、豺聲,少恩而虎狼心,居約易出人下,得志亦輕食人。我布衣,然見我常身自下我。誠使秦王得志於天下,天下皆爲虜矣。不可與久遊。”

尉繚喃喃着,口中再次說出他當年的評語。

那時候,他便知道秦王政此人,不可久交,便私下準備離開秦國。

結果此事被秦王政察覺,命人將他強請回來,對待尉繚的姿態越發謙恭。

“寡人有欲統一天下之志,橫掃六國之心。還請先生爲我秦國邦尉,主政軍事。寡人必對先生言聽計從,望先生勿要棄寡人而去。”

秦王政懇切的聲音猶在尉繚的耳邊迴盪。

那時候的尉繚,不知道是被秦王政誠懇的姿態打動,還是被秦國邦尉的職位所吸引,欲要一展所學,這才留了下來,擔任了秦國邦尉。

尉繚入秦,輔佐秦王政改革秦國的軍事制度,並繼承和發揚當年呂不韋的“義兵論”,讓秦國在對六國的征戰中越發順利,終至如今鯨吞四國,已得大半天下。

如今的秦國,已經不再是當初秦王政剛剛掌權,政局不穩的西方之國。

如今的秦王政,也不再是當初那個虛心求教,禮賢下士的君王。

“居約易出人下,得志亦輕食人。”

當今的秦王政,就像尉繚當年所說的模樣,在滅了數國之後,他已經出現自大驕橫的端倪,再也聽不進尉繚的忠言良語。

若是天下盡歸秦國,秦王政成爲天下唯一的君王。

那世間,還有何人能忤逆這位君王的意志。

天下萬民,都將成爲他的臣虜。

“秦王既驕,不聽吾言,此處不可久留也。”

想到這裡,尉繚只覺全身疲憊,這麼多年下來,他其實也累了。

他想起昔日在大梁城的里閭酒肆之中,與好友飲酒高歌,歡縱起舞的時光。

他想念魏地那熟悉的山林池沼,水土風物,甚至魏地女閭中那些女子的一顰一笑。

人歲漸老,就會越發思念故土。

尉繚擡首望向東方,那是大梁的方向。

“曼餘目以流觀兮,冀一反之何時。鳥飛反故鄉兮,狐死必首丘。”

他嘴裡喃喃着當年三閭大夫被流放時所作的“哀郢”之辭。

魏國亡了,大梁沒了,但那片土地,還是他尉繚真正的故鄉啊。

他對屋外喚道:“王敖。”

“弟子在。”

王敖走了進來。

尉繚看了眼屋中熟悉的陳設,幽幽嘆道:“我有離秦之心,此番伐楚後,不管勝敗如何,都欲舍邦尉之職而去,你可願從?”

王敖拱手道:“先生去何處,弟子便去何處。”

尉繚笑道:“善。”

《史記·秦始皇本紀》:大梁人尉繚來……秦王從其計,見尉繚亢禮,衣服食飲與繚同。繚曰:“秦王爲人,蜂準,長目,摯鳥膺,豺聲,少恩而虎狼心,居約易出人下,得志亦輕食人。我布衣,然見我常身自下我。誠使秦王得志於天下,天下皆爲虜矣。不可與久遊。”乃亡去。秦王覺,固止,以爲秦國尉,卒用其計策。

按小說家言(《東周列國志》):尉繚功成之後,與其弟子王敖,一夕遁去。

從《史記》的描述來看,以尉繚的性格,離秦的可能性還是比較大的。

感謝書友風暴中雨燕飄搖的打賞,和各位書友的投票支持,謝謝!

(本章完)

第355章 投桃報李第585章 單于妙計第179章 自信第367章 城濮兵術第756章 野戰曲第274章 戰爭將至第87章 大膽想法第844章 事變第511章 書同文字第305章 久仰大名第819章 處置第57章 秦無忌第637章 坑殺方士第491章 公子胡亥第752章 項不更第615章 皇帝之慾第33章 購物第185章 伏兵第40章 巡營第400章 鬥志昂揚第497章 諸姬通婚第492章 入宮相見第425章 故技重施第484章 左丞相第511章 書同文字第7章 秦軍大營第354章 宿命之敵第632章 趙佗暴病第190章 彭越之心第419章 代軍盡歿第336章 天佑吾也第51章 疑點第390章 大王愛我第341章 秦軍驅魔砲第45章 後發第24章 荊軻刺秦第138章 酈氏兄弟第432章 示弱激軍第515章 識時務者第121章 李由第211章 心疾第199章 爭心第678章 確認第754章 定閩第426章 蘇角擒王第707章 真實第533章 上將軍第2章 秦舞陽第180章 襲戰第265章 劉季娶妻第418章 趙佗已死第587章 二襲胡營第625章 昭王先例第487章 分封之論第725章 工農第479章 平一宇內第293章 國力對耗第204章 劉季自刎第781章 剋制第64章 宋意第501章 通西南夷第319章 項渠之謀第611章 秦軍班師第722章 徵越第655章 急不可耐第312章 十萬齊軍第406章 欺以其方第702章 秦數第491章 公子胡亥第809章 斬首第244章 鍾離眛第372章 江東之變第61章 孤竹第493章 趙佗加冠第562章 戰局已定第451章 城濮舊地第374章 秦王臨楚第47章 踵軍第482章 帝號紛紛第694章 李氏第187章 救援第210章 對手第838章 老無力第278章 鍾離歸心第656章 齊地八神第337章 越之醜女第569章 滅匈奇謀第198章 李戶將第682章 審問第217章 淮陽第532章 陳平入幕第260章 背水爲陣第215章 家書第662章 尋仙不如修仙第525章 禍水北引第103章 封賞第263章 覆軍殺將第729章 馮無擇第634章 君侯有疾第788章 家園
第355章 投桃報李第585章 單于妙計第179章 自信第367章 城濮兵術第756章 野戰曲第274章 戰爭將至第87章 大膽想法第844章 事變第511章 書同文字第305章 久仰大名第819章 處置第57章 秦無忌第637章 坑殺方士第491章 公子胡亥第752章 項不更第615章 皇帝之慾第33章 購物第185章 伏兵第40章 巡營第400章 鬥志昂揚第497章 諸姬通婚第492章 入宮相見第425章 故技重施第484章 左丞相第511章 書同文字第7章 秦軍大營第354章 宿命之敵第632章 趙佗暴病第190章 彭越之心第419章 代軍盡歿第336章 天佑吾也第51章 疑點第390章 大王愛我第341章 秦軍驅魔砲第45章 後發第24章 荊軻刺秦第138章 酈氏兄弟第432章 示弱激軍第515章 識時務者第121章 李由第211章 心疾第199章 爭心第678章 確認第754章 定閩第426章 蘇角擒王第707章 真實第533章 上將軍第2章 秦舞陽第180章 襲戰第265章 劉季娶妻第418章 趙佗已死第587章 二襲胡營第625章 昭王先例第487章 分封之論第725章 工農第479章 平一宇內第293章 國力對耗第204章 劉季自刎第781章 剋制第64章 宋意第501章 通西南夷第319章 項渠之謀第611章 秦軍班師第722章 徵越第655章 急不可耐第312章 十萬齊軍第406章 欺以其方第702章 秦數第491章 公子胡亥第809章 斬首第244章 鍾離眛第372章 江東之變第61章 孤竹第493章 趙佗加冠第562章 戰局已定第451章 城濮舊地第374章 秦王臨楚第47章 踵軍第482章 帝號紛紛第694章 李氏第187章 救援第210章 對手第838章 老無力第278章 鍾離歸心第656章 齊地八神第337章 越之醜女第569章 滅匈奇謀第198章 李戶將第682章 審問第217章 淮陽第532章 陳平入幕第260章 背水爲陣第215章 家書第662章 尋仙不如修仙第525章 禍水北引第103章 封賞第263章 覆軍殺將第729章 馮無擇第634章 君侯有疾第788章 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