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夷道的危機

bookmark

既然湊巧碰上了,黑夫便和魯蕩一起,引領巴忠前往夷陵縣寺面見郡守。

縣寺位於縣城的最高處,從碼頭上去,一路都是上坡的石階,昨日才下過雨,滿是青苔的階梯有些溼滑。

黑夫小心不要讓自己摔倒,一邊聽着後方巴忠與一衆巴人晦澀難懂的語言,一邊想着來到這時代後,聽聞的“巴寡婦清”事蹟。

他聽說,秦國雖然上農抑末,商人地位很低,卻有兩位大商賈是例外的。

其一是北地郡的烏氏倮,據說他擁有牛羊馬匹十多萬頭!其二就是巴郡枳縣的寡婦清,靠夫家世代相傳的丹砂之穴發家,此外還雜採巴蜀金銀銅鐵,以及井鹽,妥妥的礦老闆。

世人將這二位和春秋戰國以來的范蠡、子貢、白圭、猗頓、郭縱一起,七大巨賈並列戰國福布斯財富榜。

除了驚人的財富外,他們還有出衆的地位。

秦王讓烏氏倮的地位與封君相匹,得以入朝議事。巴寡婦清受到的禮遇略遜於烏氏倮,她的兒子被封爲大夫,但秦王又親自下詔,表彰其守貞之節,封其爲貞婦,巴郡地方官吏,都可以免拜。

之所以如此禮遇寡婦清,除了寡婦清家壟斷了丹砂礦,專供秦國官府外,還因爲寡婦清夫家乃巴中豪強,據說血統可以追溯到巴人的祖先廩君。

廩君之後分爲五族,分別是巴氏、樊氏、醰氏、相氏、鄭氏,構成了巴國的統治階層,稱之爲“內五氏”,位於核心區域,其中以巴氏最貴,僅次於姬姓王族。此外,賨(cóng)、濮、苴、共、盧、獽(ráng)、夷、蜑(dàn)則是“外八部”,位於巴國的周邊區域。

如今巴國雖已滅亡,但五氏、八部卻延續了下來。所以寡婦清的夫家,在巴人中可謂又富又貴,她又善於經營,其礦產莊園到處都是,家財數不勝數,擁有僮僕上千,礦奴上萬!其影響力甚至超出了巴郡,船隊、馬幫的足跡遍及原巴國疆域,與南郡夷陵、夷道、秭歸、巫四縣的巴人部落往來密切。

和反覆叛亂的蜀人不同,巴人五氏豪強服從秦國統治,秦也投桃報李,允許他們保留產業,部族和私人武裝,依靠他們來統治語言、風俗與中夏大異的巴人。

若無這些巴人豪強協助,巴地必亂,司馬錯伐楚也無法籌集那麼多巴人武士爲秦而戰。

黑夫暗想:“南郡工曹的人和我提及過,南郡江北一帶的銅礦,經楚人數百年開挖,已所剩不多,鹽也缺乏。故每年還要仰仗寡婦清家從巴地經水道運銅錫、井鹽入江陵。”

正因如此,當寡婦清之子來拜見郡守騰時,葉騰亦不能怠慢,竟讓自己的長史相迎。

不多時,縣寺已到,郡守騰正在夷陵縣令議事,見巴忠帶到,葉騰便讓夷陵縣令帶着衆吏員下去,黑夫正欲告辭,卻被葉騰喊住了。

“左兵曹史,你也留下。”

葉騰面色嚴肅,黑夫想着肯定有事,便應諾坐於一旁。

“巴郡巴忠,見過葉郡守。”

巴忠下拜,寡婦清可以見郡守不拜,他卻沒有這份優待,一口夏言雖帶着濃重的口音,卻也流利。

“免禮。”葉騰也不廢話,單刀直入地問道:“你派小船使者相告,說有要事稟報於我,究竟是何事?值得親自冒險前來?”

巴忠再拜:“是大事,我家近來得知,南郡夷道的夷部君長,意欲叛秦附楚!”

……

“夷道君長欲叛秦附楚!?”

聽聞此言,長史魯蕩首先失聲,而後才意識到自己失態。

葉騰瞪了他一眼,繼續說道:“夷部叛服不定,本是常事,哪年沒有一兩次部民抗徭之事?最後都被當地官吏平定了,再者,夷道縣長都未向我通報此事,爲何卻是遠在數百里外的巴郡枳縣先知曉了?”

巴忠笑道:“郡守,秦雖在內地郡縣治理甚嚴,但在蠻夷之道卻不同,其部族聚居於溪林之中,無官吏管理,出了什麼事,常常月餘之後才能知曉。恰好我家的運鹽馬隊在那一帶活動,據他們所見,上個月,夷部君長接待了楚國使者,以好酒好肉招待,最後還與其飲雞血盟誓……”

“此事千真萬確,家母認爲非比尋常,甚至來不及再去巴郡城稟報,便直接讓我乘船東下,本欲前往江陵謁見,正巧聽聞郡守行縣已至夷陵,家母和巴忠一片忠心,還望郡守勿疑!”

秦對蠻夷君長的統治較爲鬆散,不要求編戶齊民,也不繳納一般的賦稅,只交付當地特產,派人服徭役即可。但接待了楚國使者,並與之盟誓,這是嚴令禁止的,葉騰的眉皺了起來,看向了黑夫。

“左兵曹史,掌兵卒,知郡內關隘、地形、夷情是你本職,你怎麼看?”

就在他們對話的間隙,黑夫的腦子便飛速轉動起來,他作爲左兵曹史,管的就是兵事,南郡的山川地理、道路亭舍都必須爛熟於心,對夷道的情況當然不陌生。

夷道(今湖北長陽、宜都)距離夷陵不遠,就在下游七八十里外,但卻是在大江之南,與夷水交界的地方,那裡的土著叫做”夷部“,其實也是巴人”外八部“之一。

於是他斟酌着詞彙道:“下吏以爲,此事事關重大,必須立刻查實。”

“哦,說下去。”

黑夫道:“去歲秦敗於楚,損兵甚多,連都尉都戰死七人,此事是瞞不住的。夷道地處江南,離楚近而離秦遠,難免生出離心之望。去年就發生過一次夷道某君長因逃避戍役,被緝捕腰斬的事。當地蠻夷心中必有怨憤,若楚人以此事遊說,再以利害誘之……”

言下之意,巴忠所告發之事,還是很有可能發生的。秦國在做戰爭準備的同時,楚國也沒閒着,試圖從邊角給予襲擾,讓秦國無法集中兵力。

長史魯蕩也道:“郡君,楚國湘沅之地,乃是屈氏領地,屈氏在楚國東遷前便居於秭歸、夷陵,與巴人諸部亦有往來。屈原死後,屈氏世代與秦爲仇,去歲時,本來秦楚已經講和,就是屈氏不願交出青陽,甚至反攻南郡潺陵、夷道等地,才引發了戰端,如今派人遊說夷道巴人,是要故技重施啊!”

黑夫亦言:“夷道若失,則夷水上游的巴人諸部皆非秦所有,此地道至險阻,蠻夷錯雜,得之亦無大利,但若是當地巴人被楚人鼓動,助其攻秦,則潺陵縣孤懸江南,必難保住,待到江南數縣盡失,巴人再以木舟出夷水,順流而下,助楚軍越江侵擾江陵,則其患不可量也……”

二人一通分析,都認爲這件事必須立即查實,若是真的,一定要將其遏止在萌芽之中,否則夷道叛秦,楚國屈氏就有了直接威脅江陵的能力,南郡的兵力將被拖在本地,一兵一卒都沒法往外派了。

“若連失兩縣,那我今年在南郡奔波勞碌做出的成績,恐怕也要大打折扣……”

如此想着,葉騰下定了決心。

但在委派人員前,他卻先看向了巴忠,笑問道:“巴忠,汝母爲你取名爲忠,還真是對了,不遠千里前來相告,足見對秦國的忠誠,若每個巴人都能像你一樣便好了。”

巴忠謙虛地說道:“巴氏世受秦國之恩,得以保全產業,豈敢不忠於大王,不忠於秦國?再者,夷水乃是巴人起源之地,千年前,廩君便是從夷水西行,讓巴人壯大的,夷道的武落鍾離山至今依然是巴人魂歸之地。豈能因爲夷部君長的一時糊塗,而讓武落鍾離山遭兵禍之災呢?這對我家收鹽販布,也大爲不利。”

對於這些場面話,葉騰只是笑而不語,巴忠畢竟年輕,被老滑頭一直盯着,頓時有些心虛,索性說出了此行的另一個目的。

“此外,家母還有一事相求!聽聞南郡近來做出了一種不需人力,也能日夜舂搗礦石的器械……不知郡守可否派能工巧匠入巴地,將此術傳授給我家?”

聽他這麼一說,黑夫也暗道:“果然如此。”

對於巴寡婦清家這種礦老闆而言,水碓亦是節省人力、成本的神器,這次來通報此事,想必是想作爲交換吧。

葉騰見猜中了巴忠所圖之事,不由哈哈笑了起來:“巴忠,汝家在巴人裡,素有威信。且運鹽馬隊熟悉夷道地形,知各部據點,若能作爲使者,協助官府平息此事,我定替汝家,向大王報功!南郡水碓之術,亦可以交付於你!”

這老滑頭,真是做得一手好買賣!

巴忠略一猶豫,還是應承了下來。

葉騰又下令道:“左兵曹史!”

黑夫應諾:“唯!”

“此事關係到兩縣安危,甚至可能危及江陵及全郡,干係重大,我先派人去調夷陵、枝江之兵,後日能渡江南下。你先持我虎符,與巴忠乘船,星夜趕赴夷道,將此間情形告知縣長、縣尉,立刻着手徹查,同時想辦法穩住當地巴人君長。”

黑夫接過了那枚鎏銀的虎符,又問道:“敢問郡守,若是屬實,且情形危急,無法等待援軍到來呢?”

葉騰沒有絲毫猶豫,殺氣騰騰地說道:“你可便宜行事!”

第465章 你故意的?第238章 刺殺第618章 連坐第1010章 玉碎第380章 秦頌第326章 大朝會第734章 太陽落山了(上)第748章 灌水第105章 打穀第108章 張子房第247章 三馬第72章 亂世銅爐第427章 磧裡徵人三十萬第866章 裂地而封爲王侯第462章 這一年天下無事第21章 百萬秦軍成於斯第280章 國之將亡第448章 騎戰第304章 六百石第22章 什長黑夫第941章 開門,查戶口第241章 勝者即是正義!第503章 祥瑞御免發書一週年總結,順便求月票!(有劇透)第991章 鍾離眛第881章 崤函之固第372章 銀鞍照白馬第766章 將軍百戰死(下)第749章 我的老家第41章 凡今之人,莫如兄弟第893章 望夷第101章 非尋常之輩第854章 須臾不敢忘第58章 赴任第877章 如果忠誠有顏色第20章 寧爲雞口第123章 任俠第61章 匿名信第60章 將陽第431章 御中發徵第976章 祖國第542章 莫如樹人第443章 紅氅第62章 七何第211章 省人力十倍!第714章 上下一日百戰第396章 使至塞上第959章 河東第747章 熒惑高第655章 回家的誘惑第111章 恨屋及烏第11章 自食其果第742章 一人可當十萬兵(上)第405章 對歷史人物要一分爲二第810章 結盟第442章 千里馳遠李將軍第388章 一個莖結出兩個果第281章 八百年盛衰枯榮第456章 識人之明第356章 黃老第606章 三十四年第172章 秦墨第579章 兩戰第880章 小心後面第617章 汝之蜜糖第278章 結束和開始的地方第577章 三十三年第1033章 最後的審判第786章 萬人敵第545章 兔死狐悲第350章 收破布頭嘍!第25章 不是冤家不聚首第946章 粉飾第135章 第一回合博弈第219章 鶯鶯燕燕第67章 踏月而行第294章 獨當一面第499章 不破不立第72章 亂世銅爐第344章 麟之趾第402章 俠以武犯禁第613章 胡亥第652章 脫穎而出第150章 陳屍第649章 藥(上)第729章 有的人活着第721章 陸梁第208章 來自祖龍的評價第428章 先知稼穡之艱難第406章 統一戰線第190章 一鼓作氣第486章 百姓心中有桿秤第755章 尉即墨攜民渡江第744章 一人可當十萬兵(下)第610章 商社第652章 脫穎而出第794章 欲以自重第413章 善馬愛妻第441章 凡事預則立第671章 美夢
第465章 你故意的?第238章 刺殺第618章 連坐第1010章 玉碎第380章 秦頌第326章 大朝會第734章 太陽落山了(上)第748章 灌水第105章 打穀第108章 張子房第247章 三馬第72章 亂世銅爐第427章 磧裡徵人三十萬第866章 裂地而封爲王侯第462章 這一年天下無事第21章 百萬秦軍成於斯第280章 國之將亡第448章 騎戰第304章 六百石第22章 什長黑夫第941章 開門,查戶口第241章 勝者即是正義!第503章 祥瑞御免發書一週年總結,順便求月票!(有劇透)第991章 鍾離眛第881章 崤函之固第372章 銀鞍照白馬第766章 將軍百戰死(下)第749章 我的老家第41章 凡今之人,莫如兄弟第893章 望夷第101章 非尋常之輩第854章 須臾不敢忘第58章 赴任第877章 如果忠誠有顏色第20章 寧爲雞口第123章 任俠第61章 匿名信第60章 將陽第431章 御中發徵第976章 祖國第542章 莫如樹人第443章 紅氅第62章 七何第211章 省人力十倍!第714章 上下一日百戰第396章 使至塞上第959章 河東第747章 熒惑高第655章 回家的誘惑第111章 恨屋及烏第11章 自食其果第742章 一人可當十萬兵(上)第405章 對歷史人物要一分爲二第810章 結盟第442章 千里馳遠李將軍第388章 一個莖結出兩個果第281章 八百年盛衰枯榮第456章 識人之明第356章 黃老第606章 三十四年第172章 秦墨第579章 兩戰第880章 小心後面第617章 汝之蜜糖第278章 結束和開始的地方第577章 三十三年第1033章 最後的審判第786章 萬人敵第545章 兔死狐悲第350章 收破布頭嘍!第25章 不是冤家不聚首第946章 粉飾第135章 第一回合博弈第219章 鶯鶯燕燕第67章 踏月而行第294章 獨當一面第499章 不破不立第72章 亂世銅爐第344章 麟之趾第402章 俠以武犯禁第613章 胡亥第652章 脫穎而出第150章 陳屍第649章 藥(上)第729章 有的人活着第721章 陸梁第208章 來自祖龍的評價第428章 先知稼穡之艱難第406章 統一戰線第190章 一鼓作氣第486章 百姓心中有桿秤第755章 尉即墨攜民渡江第744章 一人可當十萬兵(下)第610章 商社第652章 脫穎而出第794章 欲以自重第413章 善馬愛妻第441章 凡事預則立第671章 美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