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獨當一面

bookmark

鄂城以北的江面寬達十餘里,一眼望去,甚至都看不到北岸陸地的輪廓,晚風吹起了粼粼的波光,江潮拍打在碼頭的岸堤上又滿是寂寥地退了回去,江心還飄浮着若隱若現的些許沙洲。

這些大小不一的沙洲被稱之爲“鄂渚”,一甲子前,也是秋冬之際,屈原被昏庸的楚王放逐江南,來到此地。

高冠博帶的三閭大夫站在鄂城碼頭上回望郢都,哀嘆不已,留下了“乘鄂渚而反顧兮,欸秋冬之緒風”的詩句……

可現如今,若屈原復生,站在同一個地點,恐怕已不忍反顧,因爲楚國的船隻已經逃散,一艘艘高大的秦軍戰船滿載着兵卒,踏足江南。

鄂城屹立在江邊,在黑夫看來,此城比安陸縣城稍大,有五門,各以所向爲名,惟西角一門,謂之臨津門,北臨大江。

眼下,由於鄂君已經帶着自己的武裝向南逃竄,鄂城不再抵抗,臨津大門洞開,一些本地父老出來跪迎秦軍,雖然這邊被劃分在“南楚”,但其言語風俗,與一江之隔的安陸、邾城沒有太大差異。

所以帶着部隊接管城池時,黑夫並沒有感受到在陳縣時百姓的不善和仇視,城內的男女老幼本來還對他們有防範之心,一聽安陸兵的口音,就沒太大恐懼了。

秦楚還未開戰的那些年裡,兩邊的交往是很頻繁的,黑夫記得,自己做亭長時,最先抓到的那三個劫匪裡,就有兩人是鄂城籍貫,還有一個跟着秦人盜墓賊發若敖氏墓穴的小孩,也是鄂城附近的地沙羨人。

李由也很滿意城內衆人的態度,對黑夫笑道:“看來郡守所說的,以南郡人治楚江南地的法子,的確可以試試。”

這是郡守騰爲今後秦國在江南地區推行統治想的招,他認爲與其從咸陽、中原派遣不服水土,不通語言的官員來做縣令,不若選擇已認可秦國律令,並在戰爭裡立功的南郡本地人爲官,這樣可以減少江南楚人的牴觸態度,能讓行政早日步入正軌。

李由還打趣說,黑夫可以考慮考慮,等戰爭結束,去幾年咸陽,等江南地區設郡,他或可來做個郡尉……

立軍功爲五大夫、入咸陽爲官、再外放做邊緣郡的郡尉、熬資歷至兩千石郡守……雖然眼下隨着六國相繼掃滅,立功的人多了,五大夫沒以前值錢了,可能得右庶長以上才能爲郡尉,但秦國高級軍官的升遷之路,差不多就是這樣。

就在李由認爲,若江南各邑若望風而降,自己開春前就能全取楚江南地時,一封來自洞庭的軍報卻打碎了他的設想。

見李由雙眉緊皺,黑夫便暗道:“大概是西路巴蜀之師那邊遇阻了罷……”

這次秦國略取楚國江南地,一共動用了三支部隊:舟師、南郡兵、巴蜀兵。

尉屠睢從江陵出發時,其數百艘船上,還載着來自巴蜀的萬餘兵卒,過左右雲夢,進入洞庭湖,在湘江口下船,在巴郡尉的率領下,進攻長沙、青陽,也就是後世的湖南。

然後空船則繼續東進,抵達邾城和鄂城之間的江面上摧毀鄂君舟師,才載運南郡兵渡江,李由的目標就是鄂城,還有南邊百餘里外,天下間最大的銅礦:銅綠山!

不曾想,這邊進展順利,巴蜀兵那邊,卻遲遲沒有消息。

黑夫意味深長地說道:“楚國經營長沙、青陽已久,屈氏也殺了去招降的使者,一副不死不休的樣子,那邊恐怕是遇上硬仗了。”

楚國開發湖南由來已久,早在春秋末期,盛產粟稻的長沙便是楚國重要的糧倉,正所謂“讎(chóu)、龐、長沙,楚之粟也”。時間進入戰國,吳起相楚期間,又南並蠻越,遂有洞庭、蒼梧,幾乎將整個湖南納入楚國疆域,至今百有六十年。

鄢郢之戰後,不少郢都人逃到了長沙,在那裡重新建立城邑,又因爲青陽、長沙都被封給了屈氏做縣公,屈氏乃屈原之後,一貫反秦,所以那裡的楚人是對秦抵抗最劇烈的。

果不其然,李由冷笑着拍打着這封帛書道:“巴郡尉受阻於無假關,月餘無功,而屈氏全民皆兵,在汨羅江畔高唱屈原的《國殤》《哀郢》步步抵抗。巴蜀兵舉步維艱,只能向我求助,希望我拿下鄂城後,能過去支援,共滅屈氏。”

黑夫問道:“那都尉意下如何?援或不援?”

“屈氏有兵數千,是楚國江南地最大的封君,當然得去援助,將其殲滅!”

李由雖然不滿巴蜀兵,卻也不敢壞了大局,打算先派人奪取銅綠山,控制那裡的礦藏後,就攻取沙羨,沿着江畔過去增援。

聽聞他的打算後,黑夫心中一動,追問道:“都尉要去長沙,那九江以南的番、艾、贛地怎麼辦?”

這些地方,便是後世的江西,春秋之際,江西是揚越人的地盤,楚國也只是在江畔有幾座小邑。直到吳起,才“南收揚越,北並陳蔡”,便是從那時起,楚國控制了江西,一直深入到了贛江的盡頭,在五嶺北麓修築了“厲門塞”,與百越隔山相望,這裡遂成爲楚國乃至於華夏冠帶七國的極南之地,至於兩廣?這會的模樣,恐怕跟亞馬遜熱帶雨林差不了多少……

雖然也經歷了百餘年經營,但江西的發展,別說跟江東相比了,連長沙都大爲不如,楚國在那裡只有幾個封君,聚集在四五座縣邑內,維持點狀的統治,百分之九十的地區,依然是越人的地盤。

李由奉命收取江南地,江西自然也在其目標之內,雖然眼下,顯然是先去長沙消滅屈氏更重要,但也不能置之不管啊……

李由正躊躇之際,黑夫則乘機自告奮勇道:“下吏願爲都尉分憂,率兵東下!”

……

黑夫回到自己的部隊時,他們已經完成了對鄂君寶庫的搶劫,季嬰正吆喝着衆人將一個個青銅器從鄂君府邸搬出來,見黑夫到了,便喜滋滋地向他報功道:

“縣尉,這鄂君的府庫雖比不了壽春楚王宮,卻也不同一般封君,其府邸建得像座行宮,金器(青銅器)更是到處都是,不僅成色上佳,個還大!”

說罷他指着和幾個兵卒一起扛着一個大鼎的東門豹道:“按照縣尉的囑咐,大的禮器留給都尉,其餘的則分給各縣縣尉,吾等軍吏,撿些小的不入流的小器皿帶回去做銅料融了,也能換不少錢!”

“這是自然,鄂君可是富稱楚國的。”

黑夫拿起一個掉在地上的銅節,發現上面有錯金銘文十餘行,原來這是楚王發給鄂君的舟節和車節,規定鄂君的車船,在楚國境內通行,基本不需要納稅,這是極大的優待。再加上鄂君控制着銅綠山的開採,這便是他富得流油的原因啊。

可惜這一切,倉皇出逃的鄂君來不及帶走,都便宜了南郡兵。

黑夫暗道:“我說李都尉爲何放着青陽屈氏不打,要來打這鄂君,估計是覺得鄂君更有油水可撈吧,可憐巴蜀的都尉,就這麼啃了沒肉的硬骨頭……”

隨着戰爭的深入,秦軍的心態也產生了變化,一開始他們只是奔着爵位土地去了,但在壽春嚐到甜頭後,秦軍士卒赫然發現,靠搶劫楚國封君貴族,賺頭似乎不亞於秦王賞賜。

楚王宮的東西大多送去了咸陽,但各地封君的寶庫,則便宜了將士們,光這一仗下來,黑夫覺得,自己的財產又多了二三十鎰,而李由獲得的銅器金銀珠寶換算下來,已超百鎰……

甚至連舟師尉屠睢那邊,也分得了價值數十鎰的精美銅器,舟師專門留了一支船隊,運送這些戰利品回南郡去。

“戰爭財啊。”黑夫不由感慨:“真是好發。”

“兄長,如此做派,律令允許麼?”

身旁傳來一個怯怯的聲音,卻是黑夫的弟弟驚,他也穿上了秦軍的皁服甲衣。驚去年秋天已從學室學成畢業,黑夫回去時,剛好趕上他與閻氏淑女完婚,然後就遇上了徵江南之役。

不再是弟子的驚,加上已與黑夫“分居”,就沒了免役和同居者勿同時徵發的優待,加上黑夫想帶他鍍金,便讓他入伍,做了一個書佐,驚一邊持筆記錄着這些令人觸目驚心的財物,一邊忐忑不安,少年在學室學會了循規蹈矩,還是第一次見這種場面。

“水至清則無魚。”

黑夫淡淡地說道,並安慰他:“再說了,反抗秦國的楚國封君,也不在律令保護之內,其私產,部分歸功,其餘分予將士,以慰征戰之苦,有何不妥?”

不過,現在還沒到在這些財物上安然打滾的時候,黑夫讓衆軍吏搬完鄂君府庫後,來他這裡開個小會。

“都尉的計劃有變,不再東進,而是要掉頭去幫巴蜀兵打青陽、長沙。便命我隨樓船舟師繼續去下游,攻取江西。”

“江西是哪?”東門豹等人面面相覷,黑夫說順嘴了,這地名還沒出現呢。

“就是長江以南的番、艾、餘干等地。”

“只有安陸一率麼?”利鹹關切地問道,雖然黑夫這次帶出來了千五百人,連小陶也做了個五百主,但仍嫌不夠啊。

“鄢縣五百人,郡兵五百人,竟陵五百人,加上安陸兵,一共三千人,都歸我調遣。”

黑夫拿出了李由交予他的虎符,笑道:“從現在起,我便是‘別部司馬’了!”

都尉屬官有軍司馬,秩比六百石,其中別領營屬者稱爲別部司馬,所率兵士數目各隨時宜,不固定,地位在都尉和率長之間,常作爲偏師的指揮官。

衆人聞言,便知道黑夫又升官了,便一起拜倒恭賀他。

黑夫這次主動請纓,爲李由分憂,也乘機要了自己中意的人。

三個五百主,分別是鄢縣的共敖,此子靠着蹭黑夫戰功,已經正式做了五百主。還有竟陵尉史安圃,黑夫做亭長時與他關係不錯。最後是來自郢縣的滿,伐楚之戰,他留守南郡沒混上,這次總算跟來了。

有了這些老熟人做下屬,黑夫對攻取江西,很有信心。

江西地盤雖大,卻仍是個荒蠻之地,三千人完全夠了,那裡的楚國封君也窮,越人部落又多,恐怕沒多少油水可撈,是個人人避之不及的差事,但是……

“雖然兵力不多,但,這亦是我第一次領軍獨當一面!”

這就是黑夫所追求的,雖然跟着李由也不差,但他更想單獨領兵,這既是對自己的歷練,也是難得的資歷。

“如此一來,就不必與上司分功,這期間的一切,都由我自己說了算!”

用後世的話說,就是寧爲雞頭,不做鳳尾!

再說了,雖然在李由和衆人眼中,黑夫此去,不過是打幾個小縣邑,收服數個越人部族,但到了千百年後,這次軍事行動的敘述,或許就變成了……

“黑夫打下了一個省!”

或者是”開贛英雄黑夫!“

”江西人民會記住我的,說不定還會給我造個雕塑,或者把某條主幹道取名爲‘黑夫路’呢。“黑夫美滋滋地想道……

第205章 入郢第796章 一紙婚約第562章 人禍第336章 君子之交淡如水第495章 虎女焉能嫁犬子!第763章 白衣渡江第24章 練隊列有什麼用?第134章 戶牖遊徼第304章 六百石第137章 禮與劍(上)第969章 資本家的良心第246章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第33章 日子越來越好第892章 秦旗第684章 奴隸第110章 入學第637章 鳥上青宵(第四卷完)第662章 梅鋗第395章 羊吃人第1011章 抵足而眠第16章 要小心……第769章 三楚第631章 演員第346章 倉頡造字第141章 陳平第239章 將以照千里第703章 拾骨第619章 項氏第215章 巧合?第160章 大夫爵第133章 劉季第415章 男兒本自重橫行第65章 牽出一樁大案!第623章 往事第254章 有恆產者有恆心第913章 一飯之恩必償第819章 包羞忍恥是男兒第518章 木秀於林第764章 三軍可奪氣第185章 軍賊第680章 玩蛇第747章 熒惑高第266章 千鈞之力第60章 將陽第874章 木牛流馬第317章 六王畢!第72章 亂世銅爐第1012章 死亦爲鬼雄第833章 北風捲地白草折第750章 復生第510章 撥雲見日第511章 稷下第580章 何不問黑夫?第230章 前歌後舞第232章 團結大多數,打擊一小撮第995章 大盜第595章 牽星第247章 三馬第669章 君道第540章 學以致用第936章 武忠侯是天!第674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第921章 誅惡第765章 將軍百戰死(上)第997章 泗水第801章 即從巴峽穿巫峽第23章 軍訓開始第26章 重振士氣第447章 吾矛之利第655章 回家的誘惑第300章 不可與之爲敵第965章 劃江而治第936章 武忠侯是天!第650章 藥(下)第970章 風口第91章 輪到誰了?第245章 除安陸尉第623章 往事第707章 月將升,日將沒第896章 若爲自由故第292章 壯士不死即已第646章 刀劍第423章 如果我們的鐵騎繼續向前!第558章 螳臂第130章 軍醫第108章 張子房第56章 我有急事先走了第142章 千古奇冤?第888章 是時候結束這場鬧劇了第188章 陷之死地然後生!第916章 斬項籍者邑萬戶!第467章 蕭何第565章 惡名第168章 烽火連三月第693章 驚濤拍岸第833章 北風捲地白草折第788章 久違了第97章 足跡學第836章 鼠第23章 軍訓開始
第205章 入郢第796章 一紙婚約第562章 人禍第336章 君子之交淡如水第495章 虎女焉能嫁犬子!第763章 白衣渡江第24章 練隊列有什麼用?第134章 戶牖遊徼第304章 六百石第137章 禮與劍(上)第969章 資本家的良心第246章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第33章 日子越來越好第892章 秦旗第684章 奴隸第110章 入學第637章 鳥上青宵(第四卷完)第662章 梅鋗第395章 羊吃人第1011章 抵足而眠第16章 要小心……第769章 三楚第631章 演員第346章 倉頡造字第141章 陳平第239章 將以照千里第703章 拾骨第619章 項氏第215章 巧合?第160章 大夫爵第133章 劉季第415章 男兒本自重橫行第65章 牽出一樁大案!第623章 往事第254章 有恆產者有恆心第913章 一飯之恩必償第819章 包羞忍恥是男兒第518章 木秀於林第764章 三軍可奪氣第185章 軍賊第680章 玩蛇第747章 熒惑高第266章 千鈞之力第60章 將陽第874章 木牛流馬第317章 六王畢!第72章 亂世銅爐第1012章 死亦爲鬼雄第833章 北風捲地白草折第750章 復生第510章 撥雲見日第511章 稷下第580章 何不問黑夫?第230章 前歌後舞第232章 團結大多數,打擊一小撮第995章 大盜第595章 牽星第247章 三馬第669章 君道第540章 學以致用第936章 武忠侯是天!第674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第921章 誅惡第765章 將軍百戰死(上)第997章 泗水第801章 即從巴峽穿巫峽第23章 軍訓開始第26章 重振士氣第447章 吾矛之利第655章 回家的誘惑第300章 不可與之爲敵第965章 劃江而治第936章 武忠侯是天!第650章 藥(下)第970章 風口第91章 輪到誰了?第245章 除安陸尉第623章 往事第707章 月將升,日將沒第896章 若爲自由故第292章 壯士不死即已第646章 刀劍第423章 如果我們的鐵騎繼續向前!第558章 螳臂第130章 軍醫第108章 張子房第56章 我有急事先走了第142章 千古奇冤?第888章 是時候結束這場鬧劇了第188章 陷之死地然後生!第916章 斬項籍者邑萬戶!第467章 蕭何第565章 惡名第168章 烽火連三月第693章 驚濤拍岸第833章 北風捲地白草折第788章 久違了第97章 足跡學第836章 鼠第23章 軍訓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