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4章 太陽落山了(上)

bookmark

痛失父親的他整日渾渾噩噩,只呆呆地看着夏無且等人爲秦始皇帝整理儀容,再將其屍身放入棺槨,以便次日一早推入寬大的轀涼車中,繼續上路出發,作出秦始皇帝尚在的假象……

這是左丞相李斯的主意,雖然胡亥是正兒八經皇帝親立的太子,理當會葬繼位,但李斯認爲,上崩在外,恐諸公子及天下有變,最好秘不發喪,利用秦始皇帝之威震懾宵小,等回到咸陽後再作打算。

反正知道秦始皇帝逝世的,除了胡亥及親倖重臣外,也就夏無且和醫師、宦者五六人而已。只要將棺槨載於轀涼車中,趙高親自參乘護送,每到一處,都照舊把營幕一圍,食物入奉,百官奏事如故,反正自從皇帝病篤起,都是由趙高、李斯代呈的了。

這時候,夏無且等醫官宦者幹完活,告辭離開,而趙高也從外面匆匆走了進來,一進門,就朝胡亥下拜道:

“太子,李、馮、王三人已離開。”

胡亥連忙過去扶起趙高:“幸而有中車府令在,不然我都不知該如何應對李斯、馮毋擇。”

王離是胡亥的大舅哥,一直熟絡也就罷了,但李斯、馮毋擇都是秦始皇帝的舊臣,胡亥對其恭敬,此刻卻不知該如何與之相處,生怕自己年幼,爲重臣所欺,索性自稱“憂傷過度”,讓趙高去應付。

此刻趙高歸來,胡亥遂追問道:“關於返回咸陽的路線,最終結果如何?”

上崩於外,儘快回咸陽入葬,並讓太子胡亥登上大位,這是李、馮一致同意的。

但在返回路線上,馮毋擇是武將,凡事講究效率,認爲應該走最近最快的路線,掉頭回安陸,再去南陽,走武關道回都。

但李斯、趙高卻認爲,這種返回方式,一看就是御駕出了大事才匆匆掉頭,容易讓人起疑心,不如假裝繼續巡狩,去邾城,再往北通過冥厄三塞(義陽三關)進入中原,從函谷關回咸陽。

雖然時間和路程更長,但路線就顯得正常許多。

趙高看上去支持李斯,但心中卻道:“若非事急,我甚至還想讓御駕繼續原先路線,至會稽郡再折返,須知始皇帝做事,從不會半途而廢,既然說了會去會稽刻石,那就一定會去,此番折返咸陽,一旦被瞭解始皇帝行事的人知道,便能猜出始皇帝已崩,太陽已落……”

雖然趙高得到胡亥信任,使其行符璽事。但他在輔政體系內沒有發言權,只能和王離一樣,大眼瞪小眼,看李斯、馮毋擇發生爭執。

所幸,最後還是以李斯意見爲準,走了折衷但安全的路線。

胡亥頷首,走哪條道無所謂,抓緊就行,急促地問道:“第一件事如此,那第二件呢?”

趙高立刻道:“李、馮皆認可太子之言,扶蘇乃罪人,勾結墨者行刺始皇帝,致使始皇帝病情加重,如此不忠不孝之徒,如今竟還有人說其是‘仁孝’,心有同情,真是荒謬!”

“當以始皇帝的名義,將其謀叛行跡昭告天下,抓緊緝拿。此外,既然扶蘇犯大罪,其子豈能得封邑?當立刻派人如蜀追回,將扶蘇之子拘押在宗府,等候新皇發落!”

皇權是排他的,胡亥縱然是正兒八經冊封的太子,但作爲少子的他,本就沒太多自信,又被趙高以“趙長安君之事”說之,對曾被父皇寄予厚望的長兄扶蘇,遂心懷忌憚,欲殺之而後快。

搞臭他的名聲,再緝拿殺了,趙高此策正中胡亥下懷。

他甚至連扶蘇的子嗣也不願放過,因爲胡亥聽趙高說,秦始皇立胡亥前召李斯,曾問及黃帝立其孫高陽之事……

才觸碰到皇權,胡亥便不再是那個在父親面前乖順的小兒子,卻顯露出他心狠手辣的一面:

“不止是扶蘇父子,那公子高、公子將閭,都曾被陛下矚意,欲以其爲監國,如今馮、李兩家輔政,不可妄動,但若有機會,我也要處置掉,不能讓他們威脅到我!”

“會不會有人說我不悌?”但畢竟年少,胡亥發了一通狠後,突然擔心起來。

趙高卻大讚道:“始皇帝陛下囊撲殺死趙太后與嫪毐兩子,此乃除惡必盡,亦無人說始皇帝不孝啊!”

但趙高話音一轉。

“可太子別忘了,相比於羣公子,還有個不知生死之人,對大秦,對太子更有威脅!”

“那人便是黑夫!”

……

“黑夫?”

胡亥吐露了這個名,他曾在年少無知時當衆嘲弄過黑夫臉黑,當時那黑夫笑着對始皇帝說,他長了一顆紅心……

“真該剖開來看看!若是忠臣,就該乖乖來邾城送死,或者自殺才對!”

胡亥唾了一口,世人多將黑夫視爲扶蘇同黨,所以胡亥對此人一點好感都沒有。

眼下黑夫已被秦始皇蓋棺定論,但趙高卻隱晦地警告胡亥,那黑夫,可能還活着……

“中車府令,黑夫當真未死?”

胡亥滿腹狐疑。

趙高冷笑:“太子,黑夫一向狡詐,這條奸猾的荊楚黑犬,豈會如此湊巧死去?想必他參與了扶蘇、墨家謀叛,心虛不敢到邾城見始皇帝,只能假卒以逃死,王孫子嬰畢竟樸厚老實,竟爲其所騙……”

子嬰看得很明白,胡亥繼位,趙高是其最信任的人,沒少給趙高塞好處,說好話,果然,胡亥也未怪罪他這個“老實人”,反而加以重用。

趙高危言聳聽:“始皇帝尚在時,用武忠侯的名頭壓着,黑犬縱然未死,也不敢造次,如今一旦陛下崩的消息泄露……黑夫叛,嶺南皆其舊部,必與中原斷絕往來,而其在南郡、豫章故舊鄉黨衆多,一旦有人從叛,恐將牽扯整個南方!”

“那該如何是好?”

胡亥爭嗣君之位就是爲了繼承這大好山河,然後沒有顧慮的享受,可不想剛上位就要面臨“始皇帝死而地分”的混亂局面。

趙高笑道:“太子放心,下臣已與幾位重臣商量妥當,此番由中郎將王離率兩萬郎衛、衛尉軍,隨太子護送始皇帝棺槨北上,從函谷關返回咸陽。”

王離是胡亥信任的人,這安排十分妥當。

“武信侯馮毋擇,將帶着兩萬人坐鎮邾城,隔絕大江,再召集九江、南郡、衡山等郡兵集結,推進豫章,隨時能鎮撫叛亂。”

馮毋擇雖然一直是裨將,名聲不及王翦父子,近來更被蒙恬、李信、黑夫把風頭搶了,但他長期統兵,獨當一面,爲大將軍,可保南方無事。

“左丞相斯之子李由,已奉始皇帝之命,率師萬人,南渡大江,如今已收回武昌營兵權,使辛夷將屯田訓練的三萬南征軍老卒收去兵器,派人看管。如今李由正火速往長沙營趕去,那有上萬人,多爲傷殘病卒,由黑夫親信陶都尉,以及搜粟都尉蕭何主事……”

只要李由將長沙營也收了,則黑夫在江南的舊部營壘也盡數落入朝廷掌握。

如此一來,就算他假稱先前是被越人所俘,也只有退保嶺南一條路。

但南征軍將士,只要有其家眷作爲人質,恐怕甘願從叛者亦不多!

趙高洋洋得意,多虧秦始皇帝的妙招,這下黑夫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不活還好,一旦活了,定將一敗塗地,慘遭五馬分屍!

但他爲人素來毒辣,絕不會如此善罷甘休,遂道:

“太子,馮敬帶着一萬兵卒,押送安陸縣人入關,三月啓程,五月可至,不過……”

胡亥正聽的津津有味,覺得老師將一切都安排好了,自己坐享其成,連忙問道:“不過怎樣?”

趙高面露憂色:“關中糧價已至兩百錢每石,再送去五萬、十萬、十五萬人,豈不更要飛漲?且咸陽左近膏腴良田已盡爲有主之地,哪還有空地安置彼輩?”

胡亥頷首,他還想留着許多地方,將父皇沒修完的宮室修好呢:“這的確是個難題,中車府令認爲當如何?”

趙高出主意道:“下臣以爲,不必使之爲移民,等到南征軍束手就擒後,這些家眷,也就失去了用處,與其由朝廷米糧白白養着,何不使之物盡其用呢?”

“物盡其用?”

在胡亥、趙高眼裡,那五萬安陸黔首,也不是人,而是一堆數字……

趙高道:“不錯,如今始皇帝崩,驪山得儘快修好,這一縣黔首,正好能填補刑徒隸臣妾的空缺!老弱婦孺,統統打入隱官,讓其爲少府做活。至於青壯男子,可日夜驅使,定能累死大半,等完工後,將那些沒死的,也統統殺死殉葬,以絕後患!”

胡亥猶豫了:“安陸的青壯男子,那起碼是萬餘人啊,都要殺光?”

趙高下拜:“若這萬人死去,能換取關中安穩,天下寧靜,太子繼位後能垂拱而治,永葆治世,又有何不可呢?始皇帝曾說過,爲人主者,最不可或缺的,是殺心!”

“殺心……”胡亥頷首,態度堅決了起來。

“沒錯,我……這條路,不進則退,若不能勝,別人就要揪着我拖下君榻,殘忍殺害了,不能心軟!”

趙高拜倒:“這纔是始皇帝之繼業者,這纔是大秦的二世皇帝陛下啊!”

“二世皇帝。”胡亥對着稱呼很受用,雖然他要等回咸陽會葬後才能正式繼位。

趙高不失時機地擡起頭道:“陛下,那些安陸人且還有一段時日可活,但今日,卻必須殺數人!”

“始皇帝崩之事,在陛下回到咸陽前,決不能外傳,然太醫令、醫者、宦者五六人已知,爲了天下,且先殺之,以絕其口!”

胡亥已經迫不及待要牛刀小試了:“善!朕這就讓郎官李良,去將彼輩都殺了!”

李良效率極高,過了半刻,已將醫者一人,宦者四人一一殺死,但在摸到太醫令夏無且的住所時,一羣郎衛持劍衝進去,卻撲了個空。

看着滿室的藥簍,卻沒了老醫官蹤跡,李良暗罵這七旬老頭不愧是能爲始皇帝擋刺客的,太機靈了,跑得倒是挺快,連忙去稟報趙高:

“中車府令,夏無且,不見了!”

第668章 上行下效第644章 武昌第310章 執圭第898章 驅傳渭橋上第744章 一人可當十萬兵(下)第62章 七何第495章 虎女焉能嫁犬子!第42章 其樂也融融第4章 見義勇爲是每個秦人應盡的義務第157章 黍離第751章 推倒這堵牆第7章 喜第119章 絕地第491章 天下無事第154章 芟夷略盡第168章 烽火連三月第164章 上醫醫國第304章 六百石第746章 用兵不遜吳孫子第539章 敝帚自珍第883章 商於六百里第856章 固將釋私怨第631章 演員第450章 河邊骨第633章 甜棗第333章 司馬欣第463章 大生產第699章 昭昭天命第445章 背水第952章 不如諸夏之亡也第958章 定一第1001章 喚醒睡龍之怒第808章 而我們必將爲王!第884章 刑徒七十萬第521章 聰明人第572章 君臣第212章 涇流之大第377章 戍卒叫第1028章 敵友第887章 大都無防第463章 大生產第887章 大都無防第561章 亂第279章 八公山上第61章 匿名信第37章 順杆爬第581章 天時地利人和第64章 投書者第865章 原來是同行第454章 狼之子第381章 孤雁第590章 縱橫第424章 初雪第937章 好皇帝第915章 爲何而戰?第323章 王、蒙第124章 攻權第441章 凡事預則立第856章 固將釋私怨第339章 宿麥第337章 梟子第642章 法吏第754章 廣闊天地第989章 三個臭皮匠第940章 天下已定蜀未定第748章 灌水第808章 而我們必將爲王!第495章 虎女焉能嫁犬子!第325章 李斯第990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759章 聲東擊西第481章 祭酒第772章 招魂第759章 聲東擊西第521章 聰明人第174章 表演第971章 羣雄討黑第640章 一飯第901章 執一以爲天下牧第659章 自討第1019章 飲鴆止渴第296章 趙佗第678章 風暴第989章 三個臭皮匠第154章 芟夷略盡第12章 拜爵爲公士第265章 豐沛之間第498章 方術士第544章 暴力強拆第210章 武庫第1019章 飲鴆止渴第410章 喪家之犬第490章 財政危機第968章 洛陽親友如相問第257章 樹上開花第194章 諾!第394章 崑山之玉第289章 與時變化第842章 生當作人傑第440章 頭狼(騙月票)
第668章 上行下效第644章 武昌第310章 執圭第898章 驅傳渭橋上第744章 一人可當十萬兵(下)第62章 七何第495章 虎女焉能嫁犬子!第42章 其樂也融融第4章 見義勇爲是每個秦人應盡的義務第157章 黍離第751章 推倒這堵牆第7章 喜第119章 絕地第491章 天下無事第154章 芟夷略盡第168章 烽火連三月第164章 上醫醫國第304章 六百石第746章 用兵不遜吳孫子第539章 敝帚自珍第883章 商於六百里第856章 固將釋私怨第631章 演員第450章 河邊骨第633章 甜棗第333章 司馬欣第463章 大生產第699章 昭昭天命第445章 背水第952章 不如諸夏之亡也第958章 定一第1001章 喚醒睡龍之怒第808章 而我們必將爲王!第884章 刑徒七十萬第521章 聰明人第572章 君臣第212章 涇流之大第377章 戍卒叫第1028章 敵友第887章 大都無防第463章 大生產第887章 大都無防第561章 亂第279章 八公山上第61章 匿名信第37章 順杆爬第581章 天時地利人和第64章 投書者第865章 原來是同行第454章 狼之子第381章 孤雁第590章 縱橫第424章 初雪第937章 好皇帝第915章 爲何而戰?第323章 王、蒙第124章 攻權第441章 凡事預則立第856章 固將釋私怨第339章 宿麥第337章 梟子第642章 法吏第754章 廣闊天地第989章 三個臭皮匠第940章 天下已定蜀未定第748章 灌水第808章 而我們必將爲王!第495章 虎女焉能嫁犬子!第325章 李斯第990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759章 聲東擊西第481章 祭酒第772章 招魂第759章 聲東擊西第521章 聰明人第174章 表演第971章 羣雄討黑第640章 一飯第901章 執一以爲天下牧第659章 自討第1019章 飲鴆止渴第296章 趙佗第678章 風暴第989章 三個臭皮匠第154章 芟夷略盡第12章 拜爵爲公士第265章 豐沛之間第498章 方術士第544章 暴力強拆第210章 武庫第1019章 飲鴆止渴第410章 喪家之犬第490章 財政危機第968章 洛陽親友如相問第257章 樹上開花第194章 諾!第394章 崑山之玉第289章 與時變化第842章 生當作人傑第440章 頭狼(騙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