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8章 灌水

bookmark

興樂水之戰後三日,當韓信帶着新勝後,士氣高昂的一萬大軍抵達臨湘城南時,已帶着先頭車騎部隊追擊李由至此的利倉親自出營。

作爲黑黨舊部二代裡的佼佼者,利倉一改先前對黑夫任命韓信爲臨敵指揮時的不解,笑臉相迎。

“韓都尉,利倉算是服了。”

原來,那一日,韓信在覺察李由疑兵之計後,便先移營至興樂水東岸,佔據地利,提前選擇了戰場。

蕭何在長沙兩年,早已將本郡圖籍地勢道路都爛熟於心,他說,興樂水與湘江匯流處上游數十里,並立着兩座小山嶺,形成峽谷,河流經這裡陡然變窄,形成一個寬僅十餘丈的咽喉地帶,最適建壩壅水。

於是,韓信便請小陶帶人用南海郡治理珠江大潮的法子,在囊中裝沙土,壅於興樂水上流,使水積於峽中。隨即在李由軍初至,來不及深入上游十餘里外勘查時,引軍半渡,又詳裝不勝,敗走東岸,誘使李由派出泰半軍隊追擊。

而就在這時,又釋放軍中溝通消息的神器“熒惑燈”,當一串明燈升上天空時,小陶便按照約定,決開雍塞了沙囊,在峽谷裡蓄滿河水的堤壩。

一時間洪水大至,李由軍遂被攔腰截斷,上千人捲入水中,西岸的李由本部不得渡河,東岸的數千人則遭到三倍於己的人圍攻,陣腳大亂,大部被趕入水中,死傷慘重。

李由見敗局已定,只得帶着殘餘五千人向北撤離。

韓信也不急着追,只讓利倉帶着車騎緊要不放,加大敵人傷亡流失。自己則待其遠走後,以竹筏渡過湘水,將李由留在東邊的疑兵一圍,那三千長沙郡兵都是本地人,本就不想和南征軍開戰,聽聞李由敗,遂降。

最後,由小陶收拾戰場,同時看管數千俘虜,韓信則與蕭何向北進發,趕在二月份的最後一天,抵達臨湘。

眼下,利倉對韓信的妙計讚不絕口:

“都尉先佯敗而退,以誘敵半渡,導敵就範,爾後決水,分割殲敵,一氣呵成,制敵於死命。古人只知道半渡而擊,卻不知可以這樣誘敵半渡而擊!兵法雲,凡先處戰地而待敵者佚,後處戰地而趨戰者勞,故善戰者,致人而不致於人,都尉,你亦爲善戰者也,難怪君侯如此看好都尉!”

韓信本就不是一個善於交際的人,又自傲的一面,也有靦腆的一面,被利倉的吹捧弄得有些尷尬,只道:“我生於水濱,故知水性……”

他生於水鄉,見過夏季洪水滔天,整個淮陰淪爲澤國的可怕,也見過運河通途帶來的便利,乃至於堤壩決堤的洶涌澎湃,所以一直在想,水若是能利用好,當是不亞於火的絕妙武器!

以火佐攻者明,以水佐攻者強,這是韓信的領悟。

利倉頷首:“所以韓都尉纔敢說,《吳孫子兵法》少了一篇水攻。”

“其實孫武子也用過水攻。”

韓信道:“孫武爲吳王闔廬進攻徐國,也就是如今的東海郡下相,距我家鄉淮陰不遠,孫武防壅山水以灌徐,數月後徐城壞,徐君遂降……”

爾後,類似的決水灌城在不斷被重複運用,比如知伯決汾水灌晉陽,差點把趙無恤淹死,卻因爲自滿高傲而被魏韓反灌其軍。

而近世更加出名的水攻,無疑是白起水灌鄢城,以及王賁水灌大梁,都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不過,還是過於單調,而由於時代限制,孫子又是一個偏向於”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的軍事家,傾向於運動戰,儘量避免攻城戰,所以才未單獨列一篇“水攻”出來。

而能經過反覆周旋誘敵,以沙袋雍水,人爲創造出野戰水攻來的,韓信還是中原開始有兵戈交戰以來的頭一人!

若孫武在世,見到後學有如此大才,也會拍案驚奇罷……

不過,這段對話倒是提醒了利倉,他指着身後城門緊閉的臨湘道:“韓都尉,這臨湘城,可以灌水麼?”

數日前,李由部的車騎部隊的泰半步卒都被韓信水攻殲滅在東岸,他手下的軍隊不知道這是韓信的計策,見明星高升,隨即洪水大至,還以爲是對方用了什麼鬼神巫術,已失戰心。

李由只能帶着五千人倉促而退,還被利倉一路猛追,驚慌失措,又損失了不少,最後只帶着四千餘人遁入臨湘,與郡守、尉負隅頑抗。

畢竟是一郡首府,臨湘位於湘水東岸,便是後世的長沙五一廣場附近,橘子洲畔,河對岸是嶽麓山,北面則是瀏陽河,引水爲護城河,易守難攻。

北上的南征軍經過長途跋涉,在前幾日的戰鬥中也有不小損失,強攻必損失慘重。

於是韓信乘船到了西岸,登上嶽麓山崗,遠眺地形後,望見臨湘東北面斜斜匯入湘水的瀏水,頓時眼前一亮。

“我曾聽君侯說過,昔日秦武安君白起伐楚,曾在鄢城西邊百里處築堤蓄水,並修長渠直達鄢城,然後開渠灌城,水入城爲深淵,鄢城的東北角經河水浸泡潰壞,城遂破。”

“若是故技重施,在瀏水築堤蓄水,或也能讓臨湘變成一片澤國,壞其城郭,使我軍不戰而勝!”

他和利倉都覺得這是個好主意,但稍後押送軍糧抵達此地的搜粟都尉蕭何,卻不贊同這個做法。

“不到萬不得已,不可灌水!”

“白起灌鄢,王賁灌大梁,城內皆死傷慘重,至今仍怨秦人,吾等若灌臨湘,倒是能讓李由軍懸釜爲炊,但也會讓城中百姓多死亡,臨湘乃長沙人口最多的城邑,對南征軍十分友善,若使之與吾等爲仇讎,於長久不利。”

利倉道:“那依蕭都尉看,當如何破城?吾等若想北上,必得臨湘,尤其是倉稟中的長沙之稻、粟,否則不出半月,三軍將餓潰!”

蕭何笑道:“或可不戰而屈人之兵。”

雖然現在地位高了,但韓信對蕭何依然十分敬重:“還請蕭君教之。”

眼看韓信大敗李由,南方形勢驟變,蕭何也一改前幾日的憂慮,開始積極爲南征軍出謀劃策起來,他捋須道:

“南征軍駐紮長沙兩載,與民相善,尉將軍勒令士卒,對百姓秋毫無犯,更派人助臨湘整治市容,讓軍醫教當地人醫術,使鈴醫領着南征軍的俸祿,行走在長沙各縣行善事,對長沙籍貫的兵卒、徭役,也像對待鄉黨一般親切。”

“故長沙人喜南征軍,不喜李由軍,如今雖被李由及守、尉裹挾,閉城而守,然其子弟皆爲我軍所虜,城中萬餘百姓,必不會真心助李由守城!”

“不如假意築堤灌城,同時散播消息,就按君侯傳回來的說法,讓城中之人皆知,始皇帝已崩,李由乃朝中奸佞之黨,而南征軍乃正義之師,且得鬼神相助,已大敗之,使人心思降,裡應外合,便能以最小損失,奪得臨湘!”

說完後,蕭何補充道:“這也是陶都尉的意思。“

“只能如此了……”

韓信、利倉都想要速克臨湘,北上支援黑夫,但從長沙到武昌,足有六七百里,等他們奪取城邑,再抵達大江,起碼是一個月以後的事了。

“遠水解不了近渴,眼下只能各自爲戰,汝等能做的,便是穩紮穩打,爲君侯全取臨湘、長沙郡,徵募人手,囤積糧秣,同時待南征軍其他各路北上匯合。”

蕭何覺得韓信、利倉還是太年輕了,黑夫做的這事,是短時間能成的麼?必須未雨綢繆,做好長期準備啊!

這也是他最擅長的事,蕭何覺得,現在自己可以憑藉此技,爭一爭黑夫幕府之內文官中,數一數二的位置了。

嶺南太過荒蠻貧瘠,根本指望不上,長沙人口也不及中原大郡十分之一,但好歹經過楚人百年開發,幅員廣袤,有九縣之地,可作爲臨時的大本營。

“做最壞的打算,就算尉將軍在北邊進展不利,最差也能退保江南,佔長沙、豫章、嶺南,再取黔中,隔江而治,坐觀中原之變!”

不過蕭何最關心的,還是如何將自己的宗族接來南方……

……

行事較爲保守的蕭何不知道,此時此刻,黑夫乘坐的小船,已渡過了廣袤的雲夢澤,接近安陸縣南一片偏遠的,滿是蘆葦蕩的湖岸……

槳葉划動的小舟破開迷霧,緩緩靠岸,黑夫拒絕了同船人的攙扶,踩着澤邊淤泥,一腳深一腳淺的踏上了岸。

陽光驅散迷霧,他撥開蘆葦向前走着,看到一根熟悉的植物。

又粗又大,長在泥地裡。

是黃皮的野甘蔗。

黑夫抽刀砍了一根,熟練地削去外皮,扔了一塊多汁的莖稈入口,旋即露出了笑。

“年輕時覺得苦。”

“現在卻覺得甜。”

這就是家鄉的味道啊……

“是誰?休得再過來!”

就在這時,前方響起一陣警告聲,不等黑夫下令,十餘名短兵親衛已迅速上前,隨着幾聲痛呼和悶哼,聲音消停了。

等黑夫走到前方,才發現蘆葦蕩裡,有如同難民營般的窩棚,上百名男女老幼聚集於此,幾個青壯已被短兵制服,但更多的人,卻聞訊出來,抄起傢伙,要跟闖入他們避難所的惡人拼命!

是在秦軍馮敬部大索全縣的情況下,不願離鄉,扶老攜幼,逃入雲夢澤避禍的安陸人,其中還有幾個黑夫覺得面善的老人……

“退下!”

隨着一聲大喝,黑夫邁步向前,他今日沒有穿君侯的禮服,也沒有着將軍的甲冑,只穿戴着許多年前,他徒步行走在雲夢澤畔,去安陸服兵役時的,粗陋褐衣,連頭型也是扁髻。

短兵們鬆了手,退到一旁,幾個想要保護家人的青壯警惕地看着黑臉漢子,有兩個膽大的子弟,更相互使着眼色,想要空手劫持這個主事的——他們可是聽着武忠侯傳奇長大的,聽說過他在澤邊赤手降服三名盜匪的故事,武忠侯雖已逝,但他的精神,將被每個安陸子弟繼承!

爲了保護家人,一切都在所不惜!

年輕人不知道,他們身後的老者,那些上了年紀的人,看着黑夫的模樣,已露出了驚訝的目光,隨着他越走越近,衆人不由自主地站起來,手也跟着顫抖了,旋即一把拉住衝動的子弟……

黔首打扮的黑夫已走到空地中央,朝所有人重重一揖。

“安陸的父兄昆弟們,黑夫,回家了!”

第25章 不是冤家不聚首第36章 可願爲吏?第1032章 楚漢第488章 農家第81章 掠賣第383章 豳風第622章 故人第152章 香餌之下第846章 誰當其罪誰其賢第180章 兵敗如山倒第904章 布衣將相之局第460章 不謀全局者第797章 北線無戰事第824章 趙客縵胡纓第710章 始皇帝死而地分第3章 爵位難得第683章 好整以暇第79章 一點都不甜第830章 我看你骨骼驚奇第683章 好整以暇第241章 勝者即是正義!第159章 婚姻在於有利可圖第636章 魚脫於淵第412章 拍案叫絕第796章 一紙婚約第645章 銅鐵第605章 你爹第1006章 錦衣夜行第637章 鳥上青宵(第四卷完)第515章 野火燒不盡第335章 巨利甘若醴第651章 常識第323章 王、蒙第149章 其末立見第236章 威懾很抱歉,晚上的一章鴿了第829章 五世相韓第280章 國之將亡第356章 黃老第426章 軍將第512章 以古非今第438章 無懼無退第332章 同行冤家第1016章 草枯鷹眼疾第132章 不更第850章 一手獨拍疾無聲第587章 鷹之子第682章 明伐暗渡第956章 肱股羽翼第465章 你故意的?第411章 我多陰謀第174章 表演第193章 野心與良心第680章 玩蛇第596章 起風了第447章 吾矛之利第808章 而我們必將爲王!第488章 農家第493章 虎頭蛇尾?第427章 磧裡徵人三十萬第869章 山海第175章 偷樑換柱第828章 誰能置身事外?第976章 祖國第871章 不臣之心第419章 善爲誘兵以冒敵第755章 尉即墨攜民渡江第560章 武者止戈第133章 劉季第87章 最後的依仗第228章 夏子第754章 廣闊天地第755章 尉即墨攜民渡江第413章 善馬愛妻第482章 私學第995章 大盜第202章 紅糖第872章 學習使我快樂第769章 三楚第288章 不要臉第757章 農民的兒子第424章 初雪第292章 壯士不死即已第208章 來自祖龍的評價第450章 河邊骨第901章 執一以爲天下牧第695章 祖先的土地第912章 江東子弟今雖在第693章 驚濤拍岸第782章 門泊東吳萬里船第841章 楚河漢界第164章 上醫醫國第1023章 白登之圍第820章 信第245章 除安陸尉第566章 焚舟破釜第563章 大復仇第223章 黃帝內經第167章 短兵第347章 法術勢
第25章 不是冤家不聚首第36章 可願爲吏?第1032章 楚漢第488章 農家第81章 掠賣第383章 豳風第622章 故人第152章 香餌之下第846章 誰當其罪誰其賢第180章 兵敗如山倒第904章 布衣將相之局第460章 不謀全局者第797章 北線無戰事第824章 趙客縵胡纓第710章 始皇帝死而地分第3章 爵位難得第683章 好整以暇第79章 一點都不甜第830章 我看你骨骼驚奇第683章 好整以暇第241章 勝者即是正義!第159章 婚姻在於有利可圖第636章 魚脫於淵第412章 拍案叫絕第796章 一紙婚約第645章 銅鐵第605章 你爹第1006章 錦衣夜行第637章 鳥上青宵(第四卷完)第515章 野火燒不盡第335章 巨利甘若醴第651章 常識第323章 王、蒙第149章 其末立見第236章 威懾很抱歉,晚上的一章鴿了第829章 五世相韓第280章 國之將亡第356章 黃老第426章 軍將第512章 以古非今第438章 無懼無退第332章 同行冤家第1016章 草枯鷹眼疾第132章 不更第850章 一手獨拍疾無聲第587章 鷹之子第682章 明伐暗渡第956章 肱股羽翼第465章 你故意的?第411章 我多陰謀第174章 表演第193章 野心與良心第680章 玩蛇第596章 起風了第447章 吾矛之利第808章 而我們必將爲王!第488章 農家第493章 虎頭蛇尾?第427章 磧裡徵人三十萬第869章 山海第175章 偷樑換柱第828章 誰能置身事外?第976章 祖國第871章 不臣之心第419章 善爲誘兵以冒敵第755章 尉即墨攜民渡江第560章 武者止戈第133章 劉季第87章 最後的依仗第228章 夏子第754章 廣闊天地第755章 尉即墨攜民渡江第413章 善馬愛妻第482章 私學第995章 大盜第202章 紅糖第872章 學習使我快樂第769章 三楚第288章 不要臉第757章 農民的兒子第424章 初雪第292章 壯士不死即已第208章 來自祖龍的評價第450章 河邊骨第901章 執一以爲天下牧第695章 祖先的土地第912章 江東子弟今雖在第693章 驚濤拍岸第782章 門泊東吳萬里船第841章 楚河漢界第164章 上醫醫國第1023章 白登之圍第820章 信第245章 除安陸尉第566章 焚舟破釜第563章 大復仇第223章 黃帝內經第167章 短兵第347章 法術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