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適得其反

被驅逐的蘇秦來到齊國,成爲齊宣王面前的大紅人,齊國的客卿。由於這一次蘇秦是帶着任務來的,所以他對齊宣王進行了一系列與衆不同的建議:齊宣王喜歡玩樂,蘇秦便建議齊宣王一定要進行專業化的娛樂,比如田獵遊玩,鐘鼓饌玉。齊宣王貪財,蘇秦就建議齊宣王可以從民間徵收更重的稅負,本來您是大王,所有的人還不都是爲了您的開心而存在?齊宣王喜歡女色,蘇秦便建議齊宣王在齊國進行大規模選美活動,必須把齊國的美女選出來才罷休。

蘇秦成功的將齊宣王的享樂事業專業化,整個齊國被他搞得烏煙瘴氣。

田嬰坐不住了,這位來齊國是幹什麼來了?有什麼目的?

田嬰勸告齊宣王不可如此,但是齊宣王反而非常生氣,人家縱約長來我們齊國,那都是爲了我們齊國好,你起什麼哄?

齊國亂了下來。

等到齊宣王去世,他的兒子齊湣王即位,封田嬰爲薛公,號靖郭君,蘇秦依然是齊國客卿。

再說張儀得知蘇秦離開趙國的消息,知道蘇秦倡議的合縱一定遇到了大麻煩,對秦國不能構成之前的威脅,於是就勸秦王不必割讓先前討好魏國要送回去的襄陵七城。

陣營都瓦解了,還想從我們秦國手裡拿到好處?

還真有這麼想的。

魏襄王第一次上當,覺得忒沒面子了,居然派人前去秦國討要,說好的襄陵七城,你們秦國就這麼裝傻了不成?

沒有了靠山的魏國還敢跟我們秦國叫號?

秦惠王非常震怒,於是派出公子華爲大將,張儀爲副將,率領秦軍討伐魏國。

不但不給,還打你!

看你還敢要不?

毫無懸念,秦軍順利攻破魏國,打下了蒲陽。

但是要讓魏國心服口服不是單靠攻打能夠完成的,張儀並沒有將蒲陽據爲秦國所有,而是請示秦王之後,登門拜訪,將蒲陽又還給了魏襄王。不但如此,還送去秦國公子繇爲人質,雖然開始不講理吧,但是秦國也表示出一定程度的真心。

不講理的人如果講理了,也能帶給旁人一定的感動。

魏襄王被秦國的行動感動了,明擺着能夠佔據蒲陽,秦國爲什麼要送回呢?爲什麼還將公子繇送來當人質呢?

張儀說這都是爲了表示我們秦王的誠心啊!我們秦國都這樣了,您能不表示感謝嗎?

魏襄王問張儀,如何表示?

張儀笑答,我們秦國除了土地什麼都不稀罕!您過去割地給秦王,爲什麼不能和秦王聯合攻打別的國家呢?這樣您得到的,一定會是十倍付出的!

說到底,秦國還是希望將魏國培養成打手一枚,破壞友上傳)

魏襄王在情感戰勝理智的情況下,不但將少樑之地獻給了秦國,也沒敢接受秦國的公子繇作爲人質。

這是膽小害怕到什麼程度了!

當然秦惠王非常高興,於是任命張儀爲秦國相國。

此時楚威王去世,楚懷王即位。

張儀派人送信到楚國給楚懷王,不爲別的,爲了告狀!

張儀寫給楚懷王信上詳細說明當日被昭陽願望偷竊和氏璧的情況,楚懷王看完信非常生氣,申斥昭陽,這樣的人才你說他是賊?你長眼睛沒有?

昭陽當然知道張儀今日的風光,被楚懷王怒斥之後也很慚愧,回家沒多久就病死了。

眼看着張儀把合縱破壞的七零八落,楚懷王也着急了,難道你們都忘記了當日的誓約嗎?楚懷王派人找到蘇秦,希望蘇秦能夠重新倡議合縱。但是蘇秦已經爲個人恩怨糾纏,和燕國結怨,就是在齊國,蘇秦也不再是那個賢明的客卿。重新提議合縱,何其難也?

就在這個節骨眼上,張儀提出辭職。

秦惠王非常吃驚,好容易找到的人才,就要走了?難道我們秦國有什麼做的不對的地方?

張儀對秦惠王說,爲了讓合縱徹底破壞,必須讓魏國死心塌地的跟隨秦國。臣這一次辭職,就是爲了去魏國做這件事情。

原來張儀辭職是準備爲秦國轉型爲臥底人才。

張儀來到魏國,魏襄王如獲至寶,任命張儀爲魏國相國。

既然魏襄王如此信任,張儀就爲他分析了魏國的形勢:魏國都城大梁,往南去是楚國,往北去是趙國,往東去是齊國,往西去是魏國,而大梁本身一馬平川,沒有可以依靠的山川險阻,所以形勢非常危險。

言下之意,誰來都能給魏國踏平了。

張儀的結論是,只有和秦國結盟,魏國才能獲得平安。

說到這已經很明顯了,張儀就是秦國的說客。

憑着秦國的相國不作,非要上魏國作相國?魏國的工資高啊?

但是這一番話讓魏襄王遲疑了,我們魏國真就是走投無路只能投靠秦國了嗎?

魏襄王遲疑之際,張儀派出密使,暗通秦國。

沒幾天,秦國攻陷曲沃。

曲沃是晉國發源地之一,曲沃被攻陷,張儀本來是想給魏襄王一個下馬威,讓魏襄王不得不投降秦國。

誰知道魏襄王卻被激怒,堅決不肯服從秦國,反而推舉楚國爲縱約長,繼續進行合縱事業。是啊,兔子急了還要人呢,你們秦國反覆無常,這麼欺負人,跟着你混能有好?別說,魏襄王從搖擺不定要堅決跟隨,搖搖晃晃的合縱居然又堅持了下來。

這樣一來,蘇秦在齊國的位置更加穩固。

此時齊國相國田嬰去世,他的兒子田文嗣爲薛公,號爲孟嘗君。

作爲齊國最有權勢的人,田嬰妻妾衆多,有四十多個兒子。而田文,不過是田嬰一個賤妾的兒子,身份根本不佔據優勢。據說田文出生在五月初五,他一出世就受到父親田嬰的嫌棄,田嬰告訴田文的母親不許撫養田文。

世上有那個母親能夠遺棄自己的兒子呢?

田文的母親沒有遵守相國的命令,而是偷偷將田文藏了起來。等到田文五歲那一年,田文的母親覺得應該讓他見一見自己的父親了。沒想到田嬰一看到田文就勃然大怒,不是告訴你不許撫養他嗎?

小小的田文跪下問父親,父親爲什麼嫌棄我?

田嬰說,世人都說五月五日出生的人不吉利,等到長大了和門一樣高的時候會給父母帶來災禍。

田文說,人的命運難道是門決定的嗎?既然說長到和門一樣高不吉利,那爲什麼不把門做的高一點呢?

這話一說,田嬰暗自稱奇,這孩子還真是聰明!

於是田嬰接受了這個兒子,田文的才華日漸顯露,等到十多歲的時候,他就能夠替父親接待賓客,而且非常有禮貌。後來凡是到了齊國的賓客都會主動去找田文,於是田嬰立田文爲嗣,繼承薛公之位。

孟嘗君嗣位之後,廣招天下能人異士。而且他的標準非常寬泛,凡是來投奔他的人都會被收留,甚至許多犯罪的人也都投奔了孟嘗君。

孟嘗君對待客人和親人一樣,每天都和賓客一起吃飯。不過有一次夜裡吃飯,有人遮擋了火光,所以有客人認爲,孟嘗君吃的飯肯定和客人是兩個檔次。

這本來也很正常,但是這位較真的客人居然丟下筷子就走了。

孟嘗君急忙拿着飯讓客人看,果然和客人吃的飯是一樣的。先前懷疑的人非常羞愧,覺得自己是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居然就此自盡。孟嘗君爲此痛哭不已。

但是從此孟嘗君的待客之道卻名揚天下,更多人來投奔孟嘗君,他的門客甚至達到了數千人之多。

這樣一位賢臣,率領着數千人的能人異士,令所有的諸侯側目。當時沒有諸侯敢對齊國有非分之想,都向齊國表示友好。

張儀在魏國作了三年相國,魏國卻堅定的跟隨着合縱隊伍。等到魏襄王去世,魏哀王即位之後,楚懷王在派人弔喪之際,又提出了聯合討伐秦國的倡議,這一次楚懷王的提議得到了韓宣惠王、趙武靈王、燕王噲和魏哀王的一致同意。

等到楚國使者到了齊國,齊湣王問計於羣臣,大家都說秦國和齊國有婚姻之好,秦女那是您的王后啊,不可討伐秦國。不過蘇秦力主合縱,當然堅持必須參加,不然對齊國大大不利。

孟嘗君提出了不同見解,他覺得兩方說的都不對。如果我們齊國討伐秦國,那肯定是得罪了您的親人。但是如果我們不討伐秦國,那就是得罪了五國。這是明擺着的,爲今之計,只有發兵緩行,看看形勢再說。

齊湣王覺得這話說的很對,於是派孟嘗君率領兩萬軍士出征。

孟嘗君點檢人馬,不過剛出城他就病了。

據說孟嘗君病的不輕,所以這齊軍的行程就耽誤了下來。

其他五國軍隊早在函谷關集合,雖然楚懷王是縱約長,各國還是率領各國的軍隊,並沒有統一的大將。

等到秦國守將樗裡疾迎戰的時候,五國軍隊居然互相推諉,沒人迎戰。

人多力量大,但是如果心不齊,那就適得其反。

雙方相持數日,還是沒有對陣。

樗裡疾發奇兵偷襲了楚軍糧道,吃不上飯的楚軍進入了騷動。樗裡疾趁機出兵,打的楚軍潰不成軍。

楚軍潰敗,其他四國一看情況根本沒去救援,撒丫子就跑啊!

等到五國軍隊被擊退的時候,孟嘗君還沒到秦國戰場。親臨東周

———————————————————————————————

第49章 衛成公騎牆第29章 奈何以死懼之第34章 路線錯誤第35章 謠言成真第43章 未必如願以償第20章 組團逃難第40章 楚王熊通的邏輯第45章 恨海難平第18章 人貴有自知之明第47章 衛宣公的荒唐混亂生活第43章 未必如願以償第17章 風吹雲散第17章 經濟版會盟第73章 衛殤公下崗第34章 打出來的婚事第10章 冬日之陽第24章 所謂“仁義”第11章 大戰龍門山第5章 十萬個爲什麼第4章 天上掉餡餅:不接第24章 美夢如煙第9章 讓人煮了吧第30章 從不幸福到動亂第44章 爲錢而戰第35章 結草銜環第56章 誠意動人第10章 極品忘恩負義第2章 著名愛國牛販子第39章 美麗的傳說第75章 賊見愁第28章 誰的lady gaga第1章 餡餅爭奪戰第11章 遷都辯論會第10章 冬日之陽第21章 適得其反第36章 周襄王停薪留職第50章 油菜花的乞丐第30章 小人亂國第24章 所謂“仁義”第16章 神奇的湛盧第3章 一汪碧水映紅顏第63章 恐怖齊莊公第81章 現實很骨感第7章 不是刺殺那麼簡單第8章 春申君之死第47章 射中月亮的人第25章 劍指山戎第33章 人才與羣毆第4章 坎坷逃亡路第44章 子路結纓第5章 專業乞丐第16章 邯鄲城破第50章 一時之利與千古信義第4章 逃出生天第1章 餡餅爭奪戰第40章 未卜先知的小孩第24章 所謂“仁義”第11章 大戰龍門山第52章 身穿囚服的衛成公第25章 都是吃貨惹的禍第22章 聰明人第30章 小人亂國第51章 爭端又起第23章 三千里江山第24章 所謂“仁義”第57章 回首此生,痛快淋漓第7章 深夜猛虎第19章 公子頹的寵物第34章 打出來的婚事第40章 價值不菲的包茅第13章 與神鬥第46章 吳國的危機第7章 嚴遂的決心第37章 從夫妻到仇敵第10章 秦孝公的羽翼第14章 重耳悲催的流亡之旅第52章 戰和一念間第37章 完璧歸趙第20章 縱約長第11章 祈年宮之亂第32章 申無畏無畏第41章 屠岸賈的報復第36章 天子一怒第17章 百變奇葩公孫敖第53章 魯莊公在行動第35章 物是人非事事休第14章 刺慶忌第31章 馮諼收德第59章 唱錯的歌第14章 田忌賽馬第37章 謠言是可怕的工具第83章 瘋狂的音樂愛好者第41章 相國張祿第47章 衛宣公的荒唐混亂生活第35章 求爲奴隸第86章 聲討狼外婆第14章 領導去世帶來的一切第45章 陽奉陰違與退避三舍第36章 憤怒的牛羣第50章 天生的王者
第49章 衛成公騎牆第29章 奈何以死懼之第34章 路線錯誤第35章 謠言成真第43章 未必如願以償第20章 組團逃難第40章 楚王熊通的邏輯第45章 恨海難平第18章 人貴有自知之明第47章 衛宣公的荒唐混亂生活第43章 未必如願以償第17章 風吹雲散第17章 經濟版會盟第73章 衛殤公下崗第34章 打出來的婚事第10章 冬日之陽第24章 所謂“仁義”第11章 大戰龍門山第5章 十萬個爲什麼第4章 天上掉餡餅:不接第24章 美夢如煙第9章 讓人煮了吧第30章 從不幸福到動亂第44章 爲錢而戰第35章 結草銜環第56章 誠意動人第10章 極品忘恩負義第2章 著名愛國牛販子第39章 美麗的傳說第75章 賊見愁第28章 誰的lady gaga第1章 餡餅爭奪戰第11章 遷都辯論會第10章 冬日之陽第21章 適得其反第36章 周襄王停薪留職第50章 油菜花的乞丐第30章 小人亂國第24章 所謂“仁義”第16章 神奇的湛盧第3章 一汪碧水映紅顏第63章 恐怖齊莊公第81章 現實很骨感第7章 不是刺殺那麼簡單第8章 春申君之死第47章 射中月亮的人第25章 劍指山戎第33章 人才與羣毆第4章 坎坷逃亡路第44章 子路結纓第5章 專業乞丐第16章 邯鄲城破第50章 一時之利與千古信義第4章 逃出生天第1章 餡餅爭奪戰第40章 未卜先知的小孩第24章 所謂“仁義”第11章 大戰龍門山第52章 身穿囚服的衛成公第25章 都是吃貨惹的禍第22章 聰明人第30章 小人亂國第51章 爭端又起第23章 三千里江山第24章 所謂“仁義”第57章 回首此生,痛快淋漓第7章 深夜猛虎第19章 公子頹的寵物第34章 打出來的婚事第40章 價值不菲的包茅第13章 與神鬥第46章 吳國的危機第7章 嚴遂的決心第37章 從夫妻到仇敵第10章 秦孝公的羽翼第14章 重耳悲催的流亡之旅第52章 戰和一念間第37章 完璧歸趙第20章 縱約長第11章 祈年宮之亂第32章 申無畏無畏第41章 屠岸賈的報復第36章 天子一怒第17章 百變奇葩公孫敖第53章 魯莊公在行動第35章 物是人非事事休第14章 刺慶忌第31章 馮諼收德第59章 唱錯的歌第14章 田忌賽馬第37章 謠言是可怕的工具第83章 瘋狂的音樂愛好者第41章 相國張祿第47章 衛宣公的荒唐混亂生活第35章 求爲奴隸第86章 聲討狼外婆第14章 領導去世帶來的一切第45章 陽奉陰違與退避三舍第36章 憤怒的牛羣第50章 天生的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