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默默無語幾度春

楚文王在爲蔡哀侯獻舞舉行的歡送暨釋放晚宴上顯擺楚國美女,不料蔡哀侯獻舞居然說自己見過這世上絕色女子,這讓楚文王大感意外。楚文王藉着酒勁兒,反覆詢問蔡哀侯獻舞,你說的絕色女子,到底是誰?她長得怎麼好看了?哪兒好看了?

蔡哀侯神秘的一笑,說道,“這世上最美的女子非息嬀莫屬。要說起這息嬀的美色,那真是眼含秋水,面如桃花,那身材……簡直了!你就想吧,她肯定比你能想得到的更美幾分!”

楚文王頓時呆住了,有如此美色,自己居然從來沒有聽說過,更別提見過了!怎麼自己如此孤陋寡聞!

楚文王露出驚豔、遺憾、嚮往等等神色,過了半響方纔說道,“寡人能見息夫人一面,死而無憾!”

蔡哀侯暗笑,見了才更遺憾,但是他忍着進言道,“以您的威勢,就算是齊國、宋國的宗室之女有何難見的呢?何況只是您統治之下的一個小小息國?您放心,肯定能見得到。”

楚文王聞言開懷大笑,兩人盡歡而散。

蔡哀侯走了,可是他在楚文王心裡留下了一顆種子。

楚文王自此開始日日想念,這息夫人到底長的有多美,能讓蔡哀侯這麼誇讚呢?

眼含秋水,杏核眼還是丹鳳眼?面如桃花,臉如銀盆還是膚如凝脂?

終於有一天,楚文王覺得自己再不見一面息夫人,這日子沒法過了。於是楚文王到息國巡視。

當然醉翁之意不在酒。

息侯聽說楚文王來息國巡視,極盡卑躬屈膝之能事。息侯親自去道路旁迎接楚文王,親自爲楚文王整頓館舍,在朝堂大宴楚文王。筵席之上,息侯親自向楚文王敬酒,不料楚文王卻說道,“上次寡人曾經爲君夫人效勞,現在寡人親自來此,君夫人不能爲寡人敬酒呢?”

息侯聽楚文王如此說,雖然感覺不妥當,但是息侯如何敢反抗楚文王?於是息侯傳令,命夫人來此爲楚文王敬酒。

ωωω ⊕ttκa n ⊕co

不一時但聽得環佩叮咚,息夫人盛裝前來行禮。

楚文王睜大了雙眼仔細一瞧,果然是個絕色美女。但見息夫人身着桃紅輕紗宮服,高挽雲鬢,卻沒有插金戴銀,只在雙鬢處簪有鮮花數朵,越發映的面色紅潤,好個眼含秋水,面如桃花,蔡哀侯果然說的不錯!而息夫人這儀態萬方中偏透着一股莊重大氣,楚文王凝視許久,半天才醒悟過來,人家是來敬酒的。

此時真是酒不醉人人自醉。

楚文王伸手準備去接息夫人手中之酒,不料息夫人將酒遞給旁邊的宮人轉敬楚文王。

楚文王喝下這杯酒,倒沒覺出來是什麼滋味。

息夫人卻早已告辭離去。

這筵席接下來便開始恍惚起來,喝什麼,吃什麼,看什麼,聽什麼,楚文王心裡眼裡都只有一個息夫人……

一夜輾轉未眠。

第二天楚文王設宴款待答禮息侯。

息侯如約赴席,酒席進行到中間,楚文王接着酒勁兒又開始提要求了。這次他沒說要敬酒,只說自己曾經有大功與息夫人,現在三軍在此,息夫人不能犒勞犒勞我嗎?

息侯再傻也聽出來楚文王不懷好意了,於是堅決推辭,說我們這地域偏狹,窮山惡水的,也沒什麼好報答您的。還是讓我好好想想吧!

不料楚文王當即拍案而起,叫罵道,“匹夫無義,居然敢戲弄我!給我拿下了!”

息侯還沒反應過來怎麼回事,屏風後閃出楚國大將薳章、鬥丹,就在筵席之上將息侯拿下。

楚文王親自領兵進入息宮,捉拿息夫人。

息夫人聞此噩耗,不由得感嘆,“引狼入室,這真是咎由自取。”當下息夫人準備投井而死,旁邊鬥丹奔出牽住息夫人裙角道,“夫人難道不顧息侯死活?準備一起赴死嗎?”

這是赤裸裸的威脅。

你想求死保全清白,那息侯就必須付出生命代價。

息夫人聽到這話不由得默默的停下了腳步。

這個人是自己結髮夫妻,爲了給自己報仇,不擇手段。現在自己要眼看着別人殺死他嗎?

鬥丹趕緊將息夫人領去見楚文王。

一切的一切,都是爲了息夫人。此刻息夫人要真是死了,自己可擔不起這個責任。

楚文王見了息夫人心花怒放,這美人終於還是來到了自己的身邊,從此可告慰相思之苦了。

是,一般手段惡劣,權力通天,總有美人相伴。

對於善良或者弱小者而言,美麗是一種負擔,足以引起殺身之禍。

楚文王自知息夫人與息侯感情很深,於是好言安慰,許下諾言,不殺息侯,也不會斷絕息國祭祀。到了這步田地,息夫人也無話可說。楚文王就在軍中立息嬀爲夫人,同車返回楚國。

由於息夫人面如桃花,所以又稱之爲桃花夫人。

楚王將息侯安置在汝水,封邑十家,命令他守着息國祭祀。

從大領導忽然到了小組長,而且還被人搶走了自己夫人,關鍵是這事兒還是自己引起的。

息侯爲此終日鬱鬱不樂,沒多久就去世了。

楚國以大欺小,恃強凌弱,可見一斑。

周釐王元年春正月,齊桓公設朝,羣臣恭賀新春,類似於現在的新春團拜會。

在這次會議上,齊桓公提出了齊國可行性發展方向。他認爲,經過管仲的治理,齊國現在兵精糧足,百姓有禮,紅旗飄飄,彩旗飛舞,齊國現在可以稱霸了,這事兒大家看看怎麼樣?

管仲

對此提出了可行性建議。首先,管仲分析了當今天下局勢,他認爲現在天下諸侯,比齊國強的很多,比如南方的荊楚,西方的秦國與晉國。但是這些國家都自己認爲自己很強,沒有人尊崇周王,所以不能稱霸。周朝雖然是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了,可是畢竟是天下之主。從東遷以來,天下諸侯不向周朝進攻。所以纔有鄭莊公箭射周桓王,五國拒絕周王命令,使得天下禮儀大亂,無君無父。這也纔有熊通兼號,宋國、鄭國弒君。而且這一切成爲了理所當然,沒有人敢聲討。

現在周莊王駕崩,新王即位,宋國剛剛遭到南宮長萬的變亂,國內未定。主公可以派使者出使周朝,請天子下旨,立定宋君。宋君一定,然後可以奉天子以令諸侯,內尊周王,外攘四夷。路見不平拔刀相助,諸侯知道您一心向公,必定服從您,那時候不動兵車,霸業可成。

管仲可以說對當時東周的形式已經進行了深刻的思考。

齊國要想稱霸,想靠打,很困難。因爲諸侯分立,強手如雲。一是不見得能打贏,而是齊國要稱霸,面對多個敵手,恐怕遭到羣毆。所以管仲想到了一個絕妙的主意,那就是尊王攘夷。我們齊國尊周王爲老大,這樣就可以服衆。而且我們鋤強扶弱,大家也能心服口服。而對於齊國來說,雖然尊周王爲老大,但是傻子都知道這個老大根本沒權,形同虛設。那還不是自己掌握實權嗎?

所以管仲一提出這個建議,齊桓公立刻感到佩服的五體投地,果然是妙計!

於是齊國派使臣出使周朝,覲見周嫠王,請求周王下旨,以定宋君。周嫠王簡直受寵若驚,怎麼居然齊國這樣的大國來派使臣覲見,已經多年沒有諸侯覲見了啊!

周嫠王回覆使者道,“齊侯不忘周室,實在是寡人幸甚。泗上諸侯,以後就聽從齊侯的吧,寡人沒有什麼意見。”

使者回報齊桓公,齊桓公將周嫠王的旨意遍示宋、魯、蔡、衛、陳、鄭、曹等國,預定三月朔日在北杏之地見面。

通知發出去以後,齊桓公就詢問管仲,說你看看我們此次會面,帶多少兵馬合適呢?

管仲卻回答道,“主公,我們此次去是奉王命行事,還用帶兵馬嗎?不用,這次請您舉行一個衣裳之會。”

管仲的意思很明確,咱們既然有了周嫠王的支持,那就屬於保皇派,誰說咱們不對,那就是造反派。帶什麼兵馬,拉大旗作虎皮啊這次是。

齊桓公聽從管仲的意見,開始築壇三層,高起三丈,左懸鐘,右設鼓,先設天子虛位於上,意思是不管大領導來不來,我們肯定那您當回事,您永遠活在我們心裡。旁邊設立反坫,玉帛器皿,擺放整齊。又預先準備館舍多處,規格都非常符合要求。

所有裝修準備的一切,務必合乎一個“禮”字。

約定日期一到,宋侯御說先到,當然先對齊桓公表示一番感謝。畢竟是齊桓公主動幫助自己張羅這些事情,從此以後,御說可就是體制內承認的諸侯了。第二天,陳宣公杵臼、邾子克兩位諸侯也先後來到北杏之地。而蔡哀侯獻舞,由於深恨楚文王,也來此參加會盟。四位諸侯來到此地,一看齊國居然沒帶兵馬,不由得爲齊桓公的坦誠深深感動,也將自己的兵馬退居二十里地之外。

等到二月快過完了,諸侯依然沒有聚齊。齊桓公於是問管仲,諸侯都沒有來齊,不如改期進行吧?

管仲卻建議依舊舉行,所謂“三人爲衆”,現在來了四個國家,也算是衆多了。如果您改期,那就是沒有信用;等他們,他們要是不來,那就是有辱王命。第一次召集諸侯,如果您就沒有信用,或者有辱王命,將來還怎麼稱霸?

其實管仲心裡非常清楚,其他的諸侯是不會來了,如果來早來了,還等到這時候?都從朔日等到月底了!再等下去,也是不會來的。所以不如不再空等,直接舉行儀式。至於今後如何,自然用實力說話。

齊桓公又糾結了,說那我們是進行會面呢還是會盟呢?

管仲說這人心不齊,不如就會面,等將來人心齊了再會盟不遲。

於是等到了三月朔日,整整遲了一個月,五國諸侯見面,相見已畢,齊桓公先發言,說現在我們得選出一個領導主持這事兒啊!諸侯議論紛紛,想推舉齊國吧,宋國又是公爵爵位,要推舉宋國吧,宋國國君還等着齊國定。

後來還是陳宣公發言一錘定音,說周天子都說了讓我們聽齊侯的,我們還猶豫什麼?都聽齊桓公的,準沒錯。

於是其他諸侯也順水推舟,同意推舉齊桓公爲領導。

齊桓公再三推讓,當然最後還是聽從了其他諸侯的意見,登壇爲主。本來就是奔着這個來的啊!

於是齊桓公爲主,接下來依次是宋公、陳侯、蔡侯與邾子。排序決定以後,鐘鼓齊鳴,先在天子座位前行禮,然後諸侯落座,共敘兄弟之情。

仲孫湫捧着竹簡跪着念道,“某年月日,齊小白、宋御說、陳杵臼、蔡獻舞、邾克,以天子命,會於北杏,共獎王室,濟弱扶傾,有敗約者,列國共徵之。”

諸侯拱手受命。

這是齊桓公的第一次諸侯集會,雖然看着很可憐,只有五國諸侯,而且也沒有如期舉行,更沒有什麼豐功偉業,但是他對於齊桓公來說意義重大。因爲這是齊桓公今後的事業奠定了發展方向與基礎,同時讓齊桓公明白,這條路絕對可行。

諸侯酬謝完畢,管仲上前道,“魯、衛、鄭、曹,故違王命,不可不討。”

第4章 逃出生天第86章 聲討狼外婆第3章 階下囚的機遇第29章 留君恩義於心知第34章 被告鄭文公第11章 遷都辯論會第6章 晉惠公所作所爲第24章 變幻不定的盟友第9章 秦國內亂第16章 禍禍與反禍禍第15章 一封重要的書信第36章 報之以瓊瑤第33章 演技派第42章 祭足的選擇第37章 從夫妻到仇敵第3章 荀寅設計的不和平演變第30章 孟嘗君到咸陽第16章 神奇的湛盧第1章 智伯瑤的野心第58章 個人主義者管仲第24章 美夢如煙第53章 新的戰略:以逸待勞第38章 三日之約第64章 樹倒第20章 縱約長第39章 出其不意第13章 與神鬥第30章 從不幸福到動亂第40章 未卜先知的小孩第19章 公子頹的寵物第53章 魯莊公在行動第38章 三日之約第2章 小白的大麻煩第44章 投降的學問第6章 從管夷吾到管仲第34章 被告鄭文公第1章 智伯瑤的野心第50章 油菜花的乞丐第11章 人才爭奪戰第37章 被害人:魯宣公第15章 馬陵第45章 陽奉陰違與退避三舍第18章 人貴有自知之明第28章 重耳的春天第64章 樹倒第47章 救兵何時到?第14章 請你和我作對第31章 魯難未已第86章 聲討狼外婆第6章 西門豹治河伯第6章 從管夷吾到管仲第86章 聲討狼外婆第83章 瘋狂的音樂愛好者第14章 黃泉相見第10章 驚人美味第30章 孟嘗君到咸陽第32章 枉費心機第19章 閉不上的臨淄城第35章 鬧心並亂套的聯姻第56章 誠意動人第22章 魔鬼伍子胥第43章 未必如願以償第4章 呂不韋的收益第12章 被母親嫌棄的國君第68章 誰是勝者?第53章 魯莊公在行動第8章 春申君之死第2章 一樁合法張揚的棄嬰案第11章 遷都辯論會第87章 復仇者之路第27章 又是馬廄第2章 落空的如意算盤第27章 戰前準備第38章 誰的忠心第21章 郢都第40章 價值不菲的包茅第63章 恐怖齊莊公第9章 鎬京之亂第9章 秦國內亂第14章 重耳悲催的流亡之旅第2章 水災導演第13章 “怕”就一個字第65章 無辜替罪羊第39章 美麗的傳說第42章 世子友的啓發式教學第1章 自由的叛國者:伍子胥第50章 一時之利與千古信義第4章 周宣王之死第55章 歸國路漫漫第3章 一汪碧水映紅顏第16章 禍禍與反禍禍第55章 鄭國的三次請成第56章 燭之武說退秦軍第70章 長使英雄淚滿襟第25章 劍指山戎第40章 三分之一的冰山第3章 蔡澤求職記第52章 爲了你的理想第28章 旱海難尋
第4章 逃出生天第86章 聲討狼外婆第3章 階下囚的機遇第29章 留君恩義於心知第34章 被告鄭文公第11章 遷都辯論會第6章 晉惠公所作所爲第24章 變幻不定的盟友第9章 秦國內亂第16章 禍禍與反禍禍第15章 一封重要的書信第36章 報之以瓊瑤第33章 演技派第42章 祭足的選擇第37章 從夫妻到仇敵第3章 荀寅設計的不和平演變第30章 孟嘗君到咸陽第16章 神奇的湛盧第1章 智伯瑤的野心第58章 個人主義者管仲第24章 美夢如煙第53章 新的戰略:以逸待勞第38章 三日之約第64章 樹倒第20章 縱約長第39章 出其不意第13章 與神鬥第30章 從不幸福到動亂第40章 未卜先知的小孩第19章 公子頹的寵物第53章 魯莊公在行動第38章 三日之約第2章 小白的大麻煩第44章 投降的學問第6章 從管夷吾到管仲第34章 被告鄭文公第1章 智伯瑤的野心第50章 油菜花的乞丐第11章 人才爭奪戰第37章 被害人:魯宣公第15章 馬陵第45章 陽奉陰違與退避三舍第18章 人貴有自知之明第28章 重耳的春天第64章 樹倒第47章 救兵何時到?第14章 請你和我作對第31章 魯難未已第86章 聲討狼外婆第6章 西門豹治河伯第6章 從管夷吾到管仲第86章 聲討狼外婆第83章 瘋狂的音樂愛好者第14章 黃泉相見第10章 驚人美味第30章 孟嘗君到咸陽第32章 枉費心機第19章 閉不上的臨淄城第35章 鬧心並亂套的聯姻第56章 誠意動人第22章 魔鬼伍子胥第43章 未必如願以償第4章 呂不韋的收益第12章 被母親嫌棄的國君第68章 誰是勝者?第53章 魯莊公在行動第8章 春申君之死第2章 一樁合法張揚的棄嬰案第11章 遷都辯論會第87章 復仇者之路第27章 又是馬廄第2章 落空的如意算盤第27章 戰前準備第38章 誰的忠心第21章 郢都第40章 價值不菲的包茅第63章 恐怖齊莊公第9章 鎬京之亂第9章 秦國內亂第14章 重耳悲催的流亡之旅第2章 水災導演第13章 “怕”就一個字第65章 無辜替罪羊第39章 美麗的傳說第42章 世子友的啓發式教學第1章 自由的叛國者:伍子胥第50章 一時之利與千古信義第4章 周宣王之死第55章 歸國路漫漫第3章 一汪碧水映紅顏第16章 禍禍與反禍禍第55章 鄭國的三次請成第56章 燭之武說退秦軍第70章 長使英雄淚滿襟第25章 劍指山戎第40章 三分之一的冰山第3章 蔡澤求職記第52章 爲了你的理想第28章 旱海難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