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章故居位於合肥市繁華的淮河路步行街中段,是典型的晚清江淮地區民居建築。李鴻章出生於合肥,是晚清軍機重臣,洋務運動的領導者,他的五個兄弟也身居高位,當時李家住宅有“李府半條街”之稱,可惜現在僅存寥寥幾間屋子,面積不到原來的十二分之一。故居中精美的木頭雕花令人讚歎,而各廳堂中關於李鴻章的展覽,令人對其譭譽參半的人生唏噓感嘆。故居的建築由南到北依次爲大門、前廳、中廳、走馬樓(小姐樓)。前廳有“李鴻章生平展”,用圖文介紹加實物陳列的方式介紹了李鴻章“少年科舉,壯年戎馬,中年封疆,晚年洋務”的一生。中廳名福壽堂,是接待客人的地方,按客廳模樣佈置,屋中的木頭傢俱和每一扇窗戶上都有漂亮的圖案,中廳的東西兩廂是書房。中廳和走馬樓之間的過廳有“李鴻章墨寶展”,可以欣賞李鴻章蒼勁有力的書法。走馬樓是整個故居的精華,爲“回”字型木樓,一樓有“李鴻章與招商局”展覽,二樓是小姐們的閨房。走馬樓後一進樓上的繡牀、梳妝檯、圓凳都用紅木製成,繡牀尤其名貴,據說是用整棵樹雕成的。故居木頭雕花精美,以小姐樓爲最,門罩、牀、臺、凳上面全部都有精細的花紋。二樓東首第一間據說是李鴻章**即張愛玲祖母菊耦的住所。在故居主體建築的東側是陳列館,佈置了“淮系集團與中國近代化”展覽,介紹李鴻章領導的淮軍,陳列着當時淮軍的鎧甲、武器,還有用滿漢兩種文字書寫的五色聖旨等。
鴻章竊以爲天下事窮則變,變則通。中國士大夫沉浸於章句小楷之積習,武夫悍卒又多粗蠢而不加細心,以致用非所學,學非所用。無事則斥外國之利器爲奇技淫巧,以爲不必學,有事則驚外國之利器爲變怪神奇,以爲不能學。不知洋人視火器爲身心性命之學者已數百年。 今天,藍星上最強大的驅逐艦055級首艦南昌艦下水,特來告知。
來合肥應該是必來的景點吧,過年期間門票10元,我記得原價應該是20元,指定時間有免費的講解,我們去的時候正好有一場,這個地方還是需要聽聽解說的,因爲宅子並不是很大,如果自己逛,用不了十五分鐘就走完了,只有聽着講解才能瞭解過去的那段歷史和李鴻章所經歷的一生。
再現了李鴻章的榮辱一生,值得觀賞。提起李鴻章,大家都不陌生,晚清名臣。以至在當時外國人眼裡,李鴻章就代表着清**,甚至只見李鴻章而不見清朝皇帝。可能有人會憤慨而說,他,“賣國賊”!也有人會說,“賣國者秦檜,誤國者李鴻章”;但也有人會說,“敬李鴻章之才”, “惜李鴻章之識”,“悲李鴻章之遇”。 他自己卻說:“我辦了一輩子的事,練兵也,海軍也,都是紙糊的老虎,何嘗能實在放手辦理,不過勉強塗飾,虛有其表,不揭破,猶可敷衍一時。如一間破屋,由裱糊匠東補西貼,居然成一間淨室,雖明知爲紙片糊裱,然究竟決不定裡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小風雨,打成幾個窟籠,隨時補葺,亦可支吾對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預備何種修葺材料,何種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術能負其責?”
李鴻章是安徽合肥人,據說以前整條淮河路都是李鴻章的家族所在,從步行街裡面大概走800米左右就能夠走得到故居。 裡面是收費的,每個人是20塊錢,如果提前購買的話可以18塊。 進去裡面就可以感受得到這個滿清大官的一生,從小時候就被曾國藩稱讚,到長大之後打的上海戰役,再到後來的簽下很多屈辱協議,這個人的一生充滿着波瀾,但是最後,雖然說大權旁落,還是得以保住平安的,現在的後人遍佈世界。 裡面也可以看到很多的參觀,大多數都是實物加圖片的形式,可以感受到當時的商業氛圍。還有歷史方面跟西方的對比。 總體來說是教育意義比較大,故居里面的東西倒不是特別的重要,如果認真看的話,大概能夠看一個小時,適合對歷史感興趣的人。
踏進合肥的火車站,說實在的,讓我很是失望。它的外表,給人一種不似大城市的感覺。繼續走,來到了合肥的繁華地帶,這兒是合肥的步行街,沿着步行街的東邊往西走,路上的有人挺多。路兩邊的商店更是以加多似一家,各樣的商品、衣服琳琅滿目;各式的髮卡更是晃得眼睛無法睜開。再接着,一座明教寺出現在眼前。牆面很高,仰面望去,幾棵貌似松樹的樹枝伸出牆外。明教寺,從外面看上去很是有氣魄。在接着出現在眼前的就是李鴻章故居,這座古宅一有些年代了,古牆斑駁中有絲修復的痕跡。放眼望去,可以看到一絲簡樸的味道。
跨過李鴻章故居,又來到逍遙津。逍遙津公園在合肥史上算有些年頭了,在近幾年的發展中漸見完善。摩天輪碰碰車、還有水上的各種遊玩設施也大體具備完全。***給我的印象有點蘇州的味道,而那徽商會館的構造更讓我猶如置身與江南——古樸而柔和。江南的建築,就是給人一種古樸、柔和、氤氳的感覺。隨着雨勢的加大,江南的氣息更是體現的淋漓盡致。繼續漫無目的的逛着,雨也漸漸停了。
第二天,天氣很好,原本應該“雨紛紛”的清明節,卻放出了太陽。於是就決定去爬山。大蜀山下的烈士陵園很是熱鬧。烈士們並沒有被忘記,來掃墓的人很多。大多掃完墓的人和遊人都會去登山。大蜀山,雖有環山的公路,可是爬山的遊人卻多選擇沒有階梯的山路。海拔284米的大蜀山山面比較陡峭,爬起來比較辛苦。中午時分我們到達山頂,山頂上已有很多遊客。站在山頂俯瞰上下,彷彿把合肥市踩在了腳下。
下山後,我們搭上公車去吃飯,坐在公車上,看着窗外,感覺到合肥的發展,已如置身在發達城市。吃過飯,我們又來到了合肥的城隍廟。去年十一是我參觀過蘇州的城隍廟,那裡給人一種神聖的感覺,不敢大聲喧譁,彷彿那樣會驚擾了神聖。我原以爲合肥城隍廟也會一樣,可是一踏入城隍廟,眼前,聽到的是買賣討價聲,看到是各樣的小商品買家和消費者。年久失修的城隍廟沒有了原先的肅靜,多了分人聲的嘈雜。再深入,會看到一處上香的“娘娘殿”,對面是一座高五層的塔——思惠樓。進入塔內,我看到了佛家所謂的舍利子。以前在電視上常看到或聽到過舍利子,以爲它是大個而且會發光的那種,可是,我所見到的完全不是那回事,我又失望了:只是不知道是電視騙了我還是現實騙了我。
走了太多的路,回頭看看,原來我也留下過足跡和記憶。
計劃許久的合肥之行終於在九月成行啦,在經過三十個小時的火車悠閒旅程後,終於在三更半夜到達了目的地---合肥啦,剛下火車就看到豬頭妹了,看着燈光下的合肥感覺跟廈門差不多,城市嘛都是那些個一樣的高樓大廈.姐妹倆一碰面趕緊打的回去住的地方,洗刷乾淨終於可以舒服的躺下了,兩個豬頭竟然還都沒睡意,一直聊到四五點,要不是想着隔天得起來,不能浪費時間,我看非得聊到天亮不可.
不過豬頭妹還是早早起牀幫我洗了衣服,等我起來就一起出去吃飯然後就跑到她單位去啦,因爲她下午還得上班滴,到了她單位,哇,感覺就像廈門的會展中心,好壯觀,環境也很好,在她辦公室看她做事終於到六點咯,就趕快拿包走人了,往第一個景點---天鵝湖(後面都被我改成叫“芙蓉湖”了,想到廈大了,嘿嘿)奔去,在那看到了那個傳說中的人工湖,景色也是不錯,適合情侶約會,湖邊可以看到體育中心,還有旁邊正在建的劇院,還有還有那所謂的“韭菜花”啦,這個不能忽略,豬頭妹老是要我跟它們合照,簡直把我當做“阿花”了,當然在那也少不了多拍些照留念啦,到晚上光線不好,貌似相機也不聽話了,所以就跑去曙光買了些東西還吃了麻辣燙,兩個就笑着走回去了,一天就這樣結束啦。
第二天來咯~~早早起牀吃完早飯就往第一站城隍廟出發咧,這站比較簡單,就是拜拜拍照啦,廟裡還一人送一串佛珠,咔咔,感覺那邊拜拜好像跟之前在家裡的不一樣,還好那廟裡的人都一直在旁邊教人,難不成大家都不懂,嘿嘿,也不管了,誠心就行了...拜拜完就走路到附近的步行街,人好多了,在那裡逛街然後經過李鴻章故居和名教士這些景點,因爲比較沒興趣,所以就只是在門口拍照留念就繼續往逍遙津去啦,一天最刺激的時刻來啦,在那玩了碰碰車,勇者探險之旅,還有那個忘了叫什麼了,反正就是天翻地覆的,把豬頭妹轉得狂叫,哈哈,我這條老命也去了一半了,玩夠也兩人又拖着疲憊的身影往歡樂島前進,不過到了那看到玩的兩個精神又馬上來啦,不過後來感覺有點上當,門票上寫了四五十個項目,其實好玩的也就那麼三四個,有的項目都取消了還寫在上面,哼哼,不過也不想那麼多了,還是盡情的去玩咯,先玩空降,從山上滑落下來,挺穩的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刺激;接着就去走緬甸橋,把豬頭妹嚇得本來要走來回的,結果她走了一趟就死活不走過去了,哈哈,我有恐高所以還是打消了去試的念頭了;終於到我了一直想玩的攀巖了,不過貌似沒有那麼簡單,才爬了三分之一,就沒辦法找到着落點,只能作罷下來了,豬頭妹呢嘿嘿,就不說了,免得被她打;接着又去玩了水車陣、射箭、摩天輪,後面還是劃了剛開始覺得不好玩的竹排,因爲實在沒啥好玩的,最後就跑去玩什麼給雕塑上色,上得好醜的,還有剪紙,最後還吃了個冰淇淋,出了歡樂島,兩人又翻了馬路的欄杆到對面的徽園拍了下照才結束這一天的行程,到家基本上就是兩具虛脫的軀殼了,哈哈。
第三天,由於昨天實在太累,兩人都無法早起,所以就比較晚出門,直奔包公園,先到了包公祠,看了包公及其身邊的王朝馬漢張龍趙虎,還有三種鍘刀的雕像,以及蠟像館中陳列了包公一些比較出名的案例情境,人物都栩栩如生,讓我聯想到平時在電視時看到的那些情境。接着到了浮莊,裡面曲徑幽深,有着古色古香的亭子和走廊,像古時候那些大官家的後花園。逛完後花園就跑去清風閣了,看到那五層高的閣樓,豬頭妹就在問有沒有電梯,本想拉着她跑樓梯上去的,沒想到還真有電梯,結果就坐着電梯到五樓再一樓一樓的游下來啦,在上面看着整條包公河連接的包公園,環境挺美的,閣樓每層分別介紹了古廬州的發展史及早期的一些街道、景點的景色,下了清風閣往最後一個景點就是包公墓了,因爲正當中午,所以都沒有幾個遊人,沿途看了包公碑記文化館,還到包公陵墓裡面,裡面有點陰森森的,還是有點恐怖,所以大概看了下就跑出來了,包公園遊記就差不多結束了,兩個人也累暈了,於是決定找家環境好的餐廳吃飯順便休息,就跑到廈門豪享來的兄弟店好緣來吃牛排了,還可以博餅,結果運氣差得不行,啥都沒有,其實按廈門的規矩,俺是博到三紅,挺大的了,可是偏偏它的規矩不一樣,不過還是吃飯休息重要,兩人吃到店裡就只剩下我們兩個客人還不肯走,到最後要趕着去下一個地方,不得不打起精神繼續出發啦,而接下來就是又逛得筋疲力盡才又拖着回去,真是所謂的花錢找罪受哈,回去也大概收拾了行李,因爲明天中午的飛機得回去了,收拾回又都躺着看電視啦,到最後豬頭妹實在撐不住了,自己先跑去睡覺,留下我自己一個人繼續把那精彩的電影看完,結束都一點多了,累得不行,趕緊睡覺去!
第四天,有得睡反而兩個人都睡不着了,哈哈,八點多就先後起牀洗刷收拾然後帶着行李下樓吃飯往機場去了,也意味着這次的旅行要結束了,兩個人這幾天雖然很累,很瘋,不過卻也很開心,想到要回廈門了,還是有點捨不得,下次再來不知道是什麼時候了,相聚總是短暫的了,只能寄望下次的重逢了,一個多小時的飛機就把我又帶回廈門了,快樂逍遙的生活也結束啦,又得收拾心情乖乖上班去了.最後來幾張照片同大家分享一下咯...
1.獨家蜘蛛俠私藏照...
2.緬甸橋上的倩影...
3.徽園門口的合照...
包公園是合肥的主要景點,包括包公祠、包公墓、清風閣、浮莊四個景點。建築羣建在合肥城南的護城河邊,這段護城河因爲包公祠、墓而得名包河。這是祠堂正殿,塑像毀於**,現在的塑像是1980年代重塑。“色正芒寒”匾爲李鴻章大哥湖廣總督李瀚章所題,比喻包公執法如山;這與旁邊的清風亮節同爲迴文匾(即無論順倒唸,都能讀得通)。四大景點中,清風閣東連包公墓,西鄰包公祠,是爲紀念北宋名臣包拯誕辰1000週年而建,佔地2.2公頃,其中主體建築是一高42米,明五暗四共九層仿宋風格的塔式閣樓,從閣頂可俯瞰合肥城市風光及整個包公園的秀麗景色。閣內還會以戲臺爲載體,不定期舉辦各劇種的包公戲曲演出,有興趣的話還可以上臺參與互動。
浮莊坐落在包河東大島上。因其遠觀如一片柳葉浮於水面之上,又因島上建築類似古代村莊,故名浮莊。浮莊正門門樓粉牆青瓦,中間鑲一匾額,上有原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張愛萍將軍手書“浮莊”二字。迎門是一座銅像,系北宋著名清官包拯第28代嫡孫、世界船王包玉剛的父親包兆龍先生立像。這是省、市人民**爲紀念包兆龍先生,滿足其“葉落歸根”的遺願而在這裡建造的。島內建築博採蘇、揚、徽派園林藝術的精華,依水就勢而成,體現了江南園林與徽派建築的藝術特色。浮莊內設有咖啡廳、情侶卡座等餐飲娛樂場所,可以進餐休息。
作爲全國三個包公祠之一,合肥這個個人覺得做得不錯。正趕上今天下大雨,耽誤了行程,但雨中及雨後的包公園似乎更加明淨,也很符合包公剛正忠孝的主題呢。北方女漢子來了後首先要感嘆南方建築的精細與柔美,然後感慨包公一生的忠正氣概。合肥沒什麼好玩的,但這個公園還是值得一去的,因爲有年卡,包公祠,浮莊,包公墓,清風閣都免費進入了,而且很幸運,正好碰上有講解,蹭的,來這種地方還是要請講解的,不然光看沒什麼意思。景點入口都有導覽圖,看人家規劃好的路線可以少走回頭路。兩個小時差不多就可以逛完,步行在公園及沿河路,在綠蔭下光看樹都好有感覺啊。推薦大家看看呢。
在合肥這邊的知名景點並不是十分的多,但是知名的人物還是相當多的,其中,包公就是其中一個,所以以後人在這邊建了一個公園,爲了紀念他的一些事蹟。 包公園,是在包河公園裡面的,其實總共有四個板塊,一個就是包公祠,一個就是浮莊,清風閣,還有包公墓,可以單獨買票也可以買聯票,聯票大概是50塊錢,單買的話就十到20塊錢。 在這裡面可以踩單車還是很方便呢,也可以通過這幾個地方瞭解一下包公的一些事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