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風頭直轉

張安樂在西北忙着整編部隊,因爲關東大地震在日本多逗留了幾天的孫中山,終於決定在20號回國。他的此次日本之行極爲不順利,他本想借着日本人的幫助實現和平統一的夢想,因爲張作霖和段祺瑞的後臺都是日本人,如果日本人支持他的話,那麼他和平統一的目標會更加容易實現。其實他也知道也不可能和平統一,他此次去日本更多的是爲了尋求日本政府的支持,比如錢財、比如軍火等等。

他也不想想日本人爲什麼要支持他,張作霖和段祺瑞已經掌握了政權,而孫中山僅僅掌握一省之地。廣東危機四伏,西有陳炯明虎視眈眈,外有英國勢力和直系的勢力干預,就連廣東內部,還有廣東民團的叛亂。日本又不是天使,豈會平白無故的幫助他?

孫中山的日本之行遭到官方的冷落,日本政府拒絕他到東京去。就連與孫中山有過聯繫的政、財、軍界實力人物也極力迴避,後來爆發了關東大地震,儘管孫中山首先對日本政府表示慰問,還號召全國人民捐款。日本政府的反應依舊冷淡,裕仁親王也只是禮貌性的回了一封感謝信。

見此情景他只能兩手空空地離開日本,他曾經很失望地對馬伯援說:“你們國家的政治家眼光膚淺,且能說不能行,不似俄國之先行後說。日本政府上下對我黨十分輕視,認爲我們沒有獲得政權沒什麼希望了。”

他這話也是有原因的,段祺瑞自從同意接任代理總理之後派了兩個代表到日本。日本外相以及外務省高官在碼頭迎接,他們代表受到了日本首相以及其他達官顯宦的隆重接待。反觀孫中山,連日本首都都沒有去成,心中的失落可想而知。

孫中山回國的前兩天也有一船人從日本的長崎起航,趕往上海。誰都沒有想到,這船人會給中國政局帶來多麼大的變化。

就在20日孫中山離開神戶登船迴天津的時候,遠在上海熱情地民衆自發到上海十六鋪碼頭歡迎從日本回來的大地震的倖存的華工。當這些滿身傷痕的華工們抵達碼頭,看到碼頭上歡迎他們歸來的溫州旅滬同鄉會和上海協濟日災會,無不痛哭失聲。

溫州旅滬同鄉會會長以爲他們是激動地落淚還勸他們“你們不要激動,現在不是回到祖國了嘛!”

其中一領頭摸樣的人更加放聲痛哭“我們不是激動,我們回來了,還有很多人死在了日本。”

“這天降大災,非人力所能爲,你們節哀順變。”會長因爲他說的是在地震中喪生的人,便勸慰道。

“他們不是在地震中死的,是後來被日本人殺死的!”那個領頭摸樣的人大聲喊道。

這一下碼頭變得寂靜,所有的人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你說什麼?這可不能胡說?!”會長大聲問道。

“我沒有胡說,地震之後就有人謠傳朝鮮人要在井裡下毒,要鬧革命。地震第三天日本人就開始到處殺朝鮮人,後來他們不光朝鮮人,連咱們中國人也殺。我的房東那天晚上喝了酒抽出刀來就要殺我,我又是給他磕頭,又給他錢他才放過我。後來日本人說是殺錯了人,可是很多人都還留着大清朝的大辮子也被殺了。後來他們怕我們亂說,把我們關到了集中營裡面。”那個領頭的人說完之後忍不住再次哭了起來。

此言一出十六鋪碼頭數千人全部愣住了,所有的人都知道最近中國出了一個沒有人性的軍閥,全國上下都在給日本人捐款的時候他不光不捐,還控制自己的地盤的人也不讓捐款。這半個月每天都有人寫文章罵這個軍閥。可是現在呢,讓人家說中了,咱們省吃儉用給日本人捐款,日本人還在殺咱們的人。

本來好好地歡迎會,勞工帶來的消息大亂,所有的人都傻了眼了。

巧合的是當天下午中國駐日代辦張元節回到上海,還帶來了一個“超政府、超黨派之純粹代表日本國民”的日本謝賑團,計劃到大連、奉天、天津、北京、洛陽、漢口、南京、杭州、上海等處巡迴答謝。

當日,張元節與日本東方通訊社理事水野梅曉、日本社會主義者宮崎民藏等,出席了上海方面的歡迎大會。在會上,早就得到消息的人開始質問張元傑是否知道此事?

面對輿論的質疑,張元節與兩位日本人一道爲日本開脫。

張元節說道“這個事情絕對不可能,如果真有華工被殺害我怎麼會不知道?”

水野梅曉也說“地震發生的時候,朝鮮人暴動到處都有,政府爲了評定叛亂殺了不少朝鮮人,但是中國人絕對沒有。”

從日本死裡逃生回來的“共濟會”總幹事王兆澄怒道:“我自己親眼所見,當時就有人追着我們,我們大聲喊我們是中國人,他們說他們殺的就是支那豬!”

宮崎民藏辯解道“那個時候所有的朝鮮人都知道如果承認自己是朝鮮人就會死,所以有冒稱中國人的事情出現,如果真有那種事情應該是誤殺。”

“這絕對不是誤殺,我的幾個被害的同伴都還留着長辮子。日本人不可能看不到長辮子!”

“那可能是日本武士的個人行爲,畢竟中日兩國有很深的矛盾。”宮崎民藏臉上直冒汗。

“那這個你又怎麼解釋!”王兆澄從衣兜裡掏出了兩張照片,照片都很新,從照片中清楚的看到兩個身穿日本軍服的青年男子,一人手裡提着一個人頭。他們手抓着的正是清朝男人都留着的編制。他們的身後是幾個橫七豎八的屍體,在後面是倒塌的房屋,看樣式就是日本人房屋。房屋傍邊還蹲着一些日本婦女。

那個時候沒有ps技術,面對照片張元節和兩個日本人啞口無言。

王兆澄收起照片衝着張元節吐了一口吐沫“狗漢奸!”然後轉身離開。

張元節氣的臉色發青,可是照片他也看了,這確實是真的照片。他只能再三表示自己毫不知情,一定會徹查此事。

歡迎會頓時變成了聲討會,張元節灰溜溜的帶着日本人離開。

他們雖然躲了起來,可是事情卻迅速的上了報紙傳遍了中國,甚至外國媒體也有報道。看了報道之後,輿論大受刺激,所有的中國人都不敢相信這居然是真的。

抗震援日的熱潮一下子變成了抗議日本屠殺華工的活動,全國大規模的抗議遊行開始了,民衆指責日本“仁義道德淪亡殆盡,吾本恤憐之義,集資以濟其急,而其浪人反加橫殺,以德報怨,莫甚於斯,吾人一息尚存,當速提抗議,懲辦惡兇,賠償損失。”

段祺瑞也出面聲稱自己絕不知曉此事,並且向日本人抗議要求徹查此事,他令專使王正廷、劉彥、沈其昌等人趕赴日本進行調查。所有準備援助日本的物資全部停運,要日本給個說法。

這個時候有家報紙想起了嘲笑了半個多月的張安樂說的話,以《無人性,還是通人性》爲題寫了文章。

“我們萬萬不曾想到,僅僅半個月不到的時間,當初張司令的話就變成了現實。我們心存道義,仁德給日本震災捐款,日本人居然在屠殺我們的同胞。雖然不願意承認,但是不得不說我們成了殺害同胞的幫兇。”

就在這個時候張安樂派一個代表趕到上海,給在日本震中死亡的華工每人200大洋的撫卹金。給劫後重生的華工每人100大洋的慰問金,僅此花費超過了20餘萬大洋。張安樂特別交代必須把錢交到每一個華工家屬或者本人的手中,他在江浙一帶的聲譽一時無兩,以後也給他帶來了莫大的好處。

隨着勞工回國輿論的風頭直轉,關於張安樂一切所有的詆譭、謾罵不攻自破,以前所有嘲笑、諷刺、詆譭、謾罵他的人此時都成了小丑。很多在報紙上轉而讚揚張安樂,並且有些人自我分析,自己的錯誤就是錯把日本人當成人,其實他們都是禽獸,甚至是禽獸都不如。也有的人說這是政府的行爲,日本的百姓大多數都是好的。

第39章 攻克南京第7章 驅虎吞狼第54章 一個月的時間第23章 武昌之戰(二)第11章 你是親我爸爸第五十八 掌閻錫山的來信第63章 延長石油廠第55章 送富貴第2章 張宗昌想下野第20章 禍不單行第40章 意料之外的開局第1章 各位領導都很忙第54章 一個月的時間第13章 視察海軍基地第2章 張宗昌想下野第44章 西北軍整編第39章 攻克南京第48章 形式上的統一第45章 各方反應第4章 多選任務第50章 智取海參崴第29章 又晚了一步第10章 秋操軍演第3章 張學良說媒第29章 攻佔西直門車站第46章 善後會議召開第47章 西南事起(上)第37章 孫中山北上(二)第11章 當兵光榮第54章 活捉傅作義第16章 川人治川第48章 形式上的統一第14章 高難度任務第75章 還有後手第52章 再戰平型關第46章 政治局會議第17章 戰鬥部署第4章 海軍初定第48章 形式上的統一第46章 政治局會議第30章 施從濱之死第61章 建立裝甲師第30章 玉麟山之戰(上)第21章 被小姑娘算計第42章 重創阿穆爾河艦隊第2章 思維覺醒第10章 財神到第16章 到達蒙古第79章 南滿守備軍被滅第68章 我們不服第25章 佔領張北縣第13章 視察海軍基地第55章 送富貴第38章 各懷鬼胎第30章 玉麟山之戰(上)第41章 雛鷹初啼第17章 安撫軍進城第27章 攻克朝陽縣城第28章 又見任務第17章 安撫軍進城第41章 血戰馬家軍(二)第58章 與日本人會面第8章 整合科技組第15章 蒙古督軍第2章 《哈爾濱條約》第63章 延長石油廠第5章 父子對話第12章 徐志摩誇我是大才第13章 視察海軍基地第67章 馬不停蹄十第33章 視察裝甲師第9章 外交的勝利第23章 風雨欲來第29章 攻佔西直門車站第20章 英國考察團到來第12章 好事成雙第31章 拿下海州第14章 孫傳芳求見第32章 決定動手第39章 攻克南京第28章 倉皇北逃第9章 外交的勝利第27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5章 回家第28章 倉皇北逃第29章 又晚了一步第52章 要黑龍江成爲內河第52章 要黑龍江成爲內河第7章 敲打顧維鈞第10章 這不是商議而是通知第59章 武功再高 也怕陰招第15章 怎麼又是你?第57章 李景林下野第33章 視察裝甲師第35章 部署防務第38章 連山之戰第60章 各方反應第28章 猛虎連第33章 海州解圍第19章 兵諫
第39章 攻克南京第7章 驅虎吞狼第54章 一個月的時間第23章 武昌之戰(二)第11章 你是親我爸爸第五十八 掌閻錫山的來信第63章 延長石油廠第55章 送富貴第2章 張宗昌想下野第20章 禍不單行第40章 意料之外的開局第1章 各位領導都很忙第54章 一個月的時間第13章 視察海軍基地第2章 張宗昌想下野第44章 西北軍整編第39章 攻克南京第48章 形式上的統一第45章 各方反應第4章 多選任務第50章 智取海參崴第29章 又晚了一步第10章 秋操軍演第3章 張學良說媒第29章 攻佔西直門車站第46章 善後會議召開第47章 西南事起(上)第37章 孫中山北上(二)第11章 當兵光榮第54章 活捉傅作義第16章 川人治川第48章 形式上的統一第14章 高難度任務第75章 還有後手第52章 再戰平型關第46章 政治局會議第17章 戰鬥部署第4章 海軍初定第48章 形式上的統一第46章 政治局會議第30章 施從濱之死第61章 建立裝甲師第30章 玉麟山之戰(上)第21章 被小姑娘算計第42章 重創阿穆爾河艦隊第2章 思維覺醒第10章 財神到第16章 到達蒙古第79章 南滿守備軍被滅第68章 我們不服第25章 佔領張北縣第13章 視察海軍基地第55章 送富貴第38章 各懷鬼胎第30章 玉麟山之戰(上)第41章 雛鷹初啼第17章 安撫軍進城第27章 攻克朝陽縣城第28章 又見任務第17章 安撫軍進城第41章 血戰馬家軍(二)第58章 與日本人會面第8章 整合科技組第15章 蒙古督軍第2章 《哈爾濱條約》第63章 延長石油廠第5章 父子對話第12章 徐志摩誇我是大才第13章 視察海軍基地第67章 馬不停蹄十第33章 視察裝甲師第9章 外交的勝利第23章 風雨欲來第29章 攻佔西直門車站第20章 英國考察團到來第12章 好事成雙第31章 拿下海州第14章 孫傳芳求見第32章 決定動手第39章 攻克南京第28章 倉皇北逃第9章 外交的勝利第27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5章 回家第28章 倉皇北逃第29章 又晚了一步第52章 要黑龍江成爲內河第52章 要黑龍江成爲內河第7章 敲打顧維鈞第10章 這不是商議而是通知第59章 武功再高 也怕陰招第15章 怎麼又是你?第57章 李景林下野第33章 視察裝甲師第35章 部署防務第38章 連山之戰第60章 各方反應第28章 猛虎連第33章 海州解圍第19章 兵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