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章 民富之後

“樂兒聽話,把粥喝了。”李藎忱攬着樂昌的肩頭,把勺子之中的粥吹涼了,送到樂昌的脣邊。

雖然心情已經平復了不少,但是樂昌的臉色還是有些蒼白,御醫診斷了半天,也只能說是神思衰弱,建議靜養。所以李藎忱看她沒有胃口吃飯,乾脆親自來監督。

乖乖的吃了一口,樂昌無奈的說道:“好了夫君,妾身自己來,夫君還有那麼多事要處理呢,快去忙吧。”

“某纔不信你能乖乖的呢,”李藎忱當即毫不留情面的打斷了她,又瞥了一眼旁邊的清荷,“這小丫頭又管不了你,所以還得某親自上陣,就不信你還想造反不成。”

“妾身可不敢,”樂昌嘀咕一聲,“從古到今,還沒有聽說過有您這樣的君王呢。”

“君王?”李藎忱一邊吹涼了一勺粥,一邊淡淡說道,“在後院中某隻是你們的夫君,算不得什麼君王。在外面擺個君王的架子就已經夠累的了,回來還要跟枕邊人擺,那豈不是更累。”

樂昌終於忍不住笑了一聲,雖然這幾年風雲變化,身處這大局之中的人都好像在短短几年之內成熟了很多、變化了很多,可是偏偏自己這位夫君,卻依舊像是那個曾經在石頭山上用一首詩驚豔整個江南士林的白衣少年。

和當初一樣,依舊是滿肚子的不合時宜啊!

當然樂昌知道,現在這時宜可都要順着李藎忱的心思來了,自家父皇這一走,天下誰還能擋得住李藎忱,滾滾的人心和大勢,眼見得就都要匯聚在他的手中了。

“喝粥。”李藎忱無奈的說道,這丫頭神色飄忽,也不知道在想什麼,自己忙裡偷閒跑過來監督她把粥喝下去,就是怕出什麼意外,怎麼還這麼不領情。

“不喝。”樂昌撅起嘴。

“你不喝我喝。”李藎忱頓時來了氣,“一點兒都不給你留。等會兒某就吩咐御膳房,不準開伙。”

樂昌看着李藎忱似乎是說真的,當即縮了縮,委屈的說道:“夫君怎麼能這麼心狠,妾身聽話就是了。”

李藎忱笑道:“這才乖嘛。”

一邊說着,他一邊擡眼看向旁邊的清荷,只不過這丫頭很識趣的早就已經不見蹤影了。

嗯,比她主人有眼色。

“夫君打算什麼時候繼續進軍?”樂昌乖乖的將粥喝完,任由李藎忱幫她擦了擦脣角。

“過兩天,等荊州人心穩定下來。”李藎忱沉聲說道,陳頊一走,南陳已經再無和李藎忱爭鋒的念頭,這荊南的人心自然也就被李藎忱趁勢收住了,但是這歸根結底也只是本地世家和官員的人心,荊南可不僅僅只有這些人。

荊南不比巴蜀,李藎忱在巴蜀立下根基的時候,巴蜀正是一片混亂,經歷了戰亂並沒有恢復元氣的漢人百姓正因爲一場饑荒而流離失所,與此同時山中的巴人也因爲飢餓而謀求出路,可以說只要李藎忱能夠給他們到來溫飽,用什麼辦法實際上無所謂。

因此李藎忱很輕鬆的就建立起層次分明的管理制度,以城鎮爲中心,再輻射到村鎮的社會建設方法顯然要比之前的混雜一氣好了很多。

包括土地的重新分配、民夫和徭役的徵調以及都江堰等水利工程的修繕,都是在這種新的管理制度下進行的,尤其是現在巴蜀已經調整了行政區劃,讓政令更容易下達。

可是荊州卻不一樣,這裡無論如何也都經歷了至少十多年的和平發展,而且也是曾經的天下富足之地,尤其是湘水沿岸,人口密集,甚至工商業都已經有所發展,因此李藎忱自然不可能再按照建設巴蜀那樣從頭再來。

而且巴蜀的百姓是跟着李藎忱一步步從饑荒和戰亂之中走出來的,是知道李藎忱都帶給他們什麼的,而現在李藎忱拿下荊州卻不一樣,這歸根結底只是上層的鬥爭,和下面的百姓實際上沒有多少關係,李藎忱想要讓所有人都能認識到現在改天換地的好處,自然要下一番功夫,可是這要從哪裡開始,又應該如何做,實際上他自己都沒有數,畢竟也是要拿荊州給天下做一個模板的。

看李藎忱說到這件事有些發愁,樂昌不由得輕輕按住他的手:“夫君,荊州的百姓不比巴蜀,這些年的和平再加上荊州本地也算富足之地,已經讓他們大多數人都已經能夠滿足溫飽。因此夫君想要收民心,恐怕要從其餘地方下手。”

“賦稅是不可能的,”李藎忱也知道樂昌是冰雪聰明的人兒,倒也不介意和她分享,“現在朝廷大軍征戰,還是需要足夠的錢糧,更何況荊州富足,憑藉減輕賦稅並沒有什麼用,反而有可能成了下面人謀私的渠道。”

“百姓富足之後,就要想着如何能變聰明一些了。”樂昌喃喃說道。

“開民智······”李藎忱瞳孔微微收縮。

這的確是一個好辦法,但是也是一個行險的辦法啊。

一旦民智開,那麼接下來科舉就要跟着來,李藎忱是後來人,當然知道這中間有多麼麻煩,更重要的是現在的蜀漢還在戰爭狀態,而且只是小半個華夏,經得起這樣折騰麼?

樂昌遲疑片刻:“夫君爲何不嘗試着先從一處開始呢。”

“一處······”李藎忱微微頷首,的確自己想遠了,若是直接將書院和學院之類的普及下去,不但耗費巨大,也很容易就會引起之後的滾滾思潮,這對於一個還在征戰四方的國家來說當然不是一件好事,所以不如先嚐試一處。

至少先立出來一個榜樣,告訴這荊州人,朝廷並不再是之前的那個朝廷了。

至於科舉麼······

李藎忱摸了摸鼻子,開科舉是肯定要做的,或許對於世家來說,科舉就是洪水猛獸,但是李藎忱很清楚,只有這樣才能避免現在世家充斥朝堂的弊端,也只有這樣才能讓更多的人才能夠嶄露頭角,但是這應該是在平定江南之後,不過並不妨礙先把口風透出來,或者選擇一個點作爲實驗,這李藎忱已經想好該怎麼做了。

那麼現在剩下的問題就是,裴子烈什麼時候才能拿下江陵,這樣李藎忱才能沒有後顧之憂的東進。

第三百二十四章 腐朽第四百六十四章 奮短兵第一八九六章 叫罵第一九九七章 深沉的愛第二一零七章 對鄴城的接管和規劃第一千九十六章 假裝沒看見?第一八四六章 韓擒虎的殺威棒第二百八十章 名勝第一六五零章 窩囊第二一零三章 親守此地共存亡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栽樹第五百八十七章 談判代表第一四七一章 朕不急,岳父急第一百章 繼承第一八六一章 陛下,要不改日?第一一七一章 火藥第一六六七章 朕與你們同在第二百三十九章 勢均力敵第一九零二章 戰不勝則只能退第一二一一章 新元大朝第一一八六章 蕭氏的擔憂第一五三七章 佯攻變主攻第二三二四章 前路苦寒第一六一一章 星散的吳郡世家第一一五八章 是談判不是求和第六百零九章 來信第一八八九章 風冷,心熱第七百六十七章 隨風雲而動第四百八十七章 置之死地第一一七六章 西北餘聲第八百七十四章 楊素的使者第六百二十八章 變了第一八九九章 斷了腿的駙馬不足爲慮第二二四零章 汽車?火車?第一一七三章 年關第二零六八章 趁夜色,奮短兵第四百三十二章 詩書教化第九百五十五章 新年更艱難第二零八三章 某亦同往第二三五九章 忽聞河東獅子吼第九百六十九章 朕的命令第二二五二章 改弦更張第一二三零章 土地集中制第一千九十七章 船廠規劃第三百六十七章 亂分寸第一八六七章 夜色下的風陵渡第七百二十一章 牽手第二一二六章 流言既有,當細思量第一五七零章 增進姊妹感情第五百一十章 試探第二三一八章 西南有國名吐蕃第一七五九章 家國第一七一二章 見風使舵最擅長第一六零一章 看護隊和蕭湘的眼色第一七八零章 致命的威脅第一五六三章 掌握在手裡的第二三四八章 老鄉?第一六八七章 四面合圍第一四零二章 短兵相接洛川城第九百章 農夫的戰鬥第一三三四章 近鄉情怯第一七五三章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第二一五六章 三省的瓦解第二百零五章 堆積如山第六百一十章 潤物細無聲第六百一十二章 北方來客第八百一十四章 請命第二三七一章 歲歲有今朝(本卷最後一章)第一七八七章 不可阻擋的力量第十九章 火光第九百九十八章 戰俘第一一七八章 意料之外的贊同第四百三十七章 新年第一天第六百八十三章 面聖第一四六五章 天冷了第一千一十三章 江州之變第六百三十三章 選擇哪一邊第一四四七章 通事館的重任第五百九十九章 僅憑這些還不夠第一八七六章 匯合白袍,夜襲之計第一二零六章 殺伐果斷?第六百三十一章 不要出兵第一六三六章 戰爭的前奏第二百四十四章 皆動第一三八二章 得力助手第二一九六章 洮水羌人第一一八四章 聯絡宇文贇第一六一三章 一粒米,一個國第二百八十八章 插一手第一百零二章 幸好第五章 山路第七百七十五章 自知之明第二三三三章 重返鍾離第一八六七章 夜色下的風陵渡第一五五九章 比技術更重要的第七百八十八章 烏雲卷地第一九五三章 未來,當在他們手中第一九零六章 汾水水師登場第一三三七章 戰局驟變第二三三五章 君臣“離心”
第三百二十四章 腐朽第四百六十四章 奮短兵第一八九六章 叫罵第一九九七章 深沉的愛第二一零七章 對鄴城的接管和規劃第一千九十六章 假裝沒看見?第一八四六章 韓擒虎的殺威棒第二百八十章 名勝第一六五零章 窩囊第二一零三章 親守此地共存亡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栽樹第五百八十七章 談判代表第一四七一章 朕不急,岳父急第一百章 繼承第一八六一章 陛下,要不改日?第一一七一章 火藥第一六六七章 朕與你們同在第二百三十九章 勢均力敵第一九零二章 戰不勝則只能退第一二一一章 新元大朝第一一八六章 蕭氏的擔憂第一五三七章 佯攻變主攻第二三二四章 前路苦寒第一六一一章 星散的吳郡世家第一一五八章 是談判不是求和第六百零九章 來信第一八八九章 風冷,心熱第七百六十七章 隨風雲而動第四百八十七章 置之死地第一一七六章 西北餘聲第八百七十四章 楊素的使者第六百二十八章 變了第一八九九章 斷了腿的駙馬不足爲慮第二二四零章 汽車?火車?第一一七三章 年關第二零六八章 趁夜色,奮短兵第四百三十二章 詩書教化第九百五十五章 新年更艱難第二零八三章 某亦同往第二三五九章 忽聞河東獅子吼第九百六十九章 朕的命令第二二五二章 改弦更張第一二三零章 土地集中制第一千九十七章 船廠規劃第三百六十七章 亂分寸第一八六七章 夜色下的風陵渡第七百二十一章 牽手第二一二六章 流言既有,當細思量第一五七零章 增進姊妹感情第五百一十章 試探第二三一八章 西南有國名吐蕃第一七五九章 家國第一七一二章 見風使舵最擅長第一六零一章 看護隊和蕭湘的眼色第一七八零章 致命的威脅第一五六三章 掌握在手裡的第二三四八章 老鄉?第一六八七章 四面合圍第一四零二章 短兵相接洛川城第九百章 農夫的戰鬥第一三三四章 近鄉情怯第一七五三章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第二一五六章 三省的瓦解第二百零五章 堆積如山第六百一十章 潤物細無聲第六百一十二章 北方來客第八百一十四章 請命第二三七一章 歲歲有今朝(本卷最後一章)第一七八七章 不可阻擋的力量第十九章 火光第九百九十八章 戰俘第一一七八章 意料之外的贊同第四百三十七章 新年第一天第六百八十三章 面聖第一四六五章 天冷了第一千一十三章 江州之變第六百三十三章 選擇哪一邊第一四四七章 通事館的重任第五百九十九章 僅憑這些還不夠第一八七六章 匯合白袍,夜襲之計第一二零六章 殺伐果斷?第六百三十一章 不要出兵第一六三六章 戰爭的前奏第二百四十四章 皆動第一三八二章 得力助手第二一九六章 洮水羌人第一一八四章 聯絡宇文贇第一六一三章 一粒米,一個國第二百八十八章 插一手第一百零二章 幸好第五章 山路第七百七十五章 自知之明第二三三三章 重返鍾離第一八六七章 夜色下的風陵渡第一五五九章 比技術更重要的第七百八十八章 烏雲卷地第一九五三章 未來,當在他們手中第一九零六章 汾水水師登場第一三三七章 戰局驟變第二三三五章 君臣“離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