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一三章 朱崖

勞師遠征,這是現在擺在漢軍面前最大的一個問題。

畢竟在這之前,無論是哪個朝代的軍隊,都還沒有進行過跨海遠征的行動。漢代征服遼東的時候是用軍隊在陸地上推過去的,而東吳後來雖然曾經派遣大船隊探索東海和南洋,但是那一支船隊的主要目的也只是探索航路,並不是進攻和作戰。

運送數千甚至上萬將士跨海進攻,在這個時代來看的確是天馬行空的戰術,任何人都不會想到敵人的進攻會來自海上。

哪怕是林邑人,恐怕也很難,因爲這其中的確有太多的難題沒有辦法解決。

對於漢軍來說,這一次不僅僅是挑戰,甚至還是冒險。畢竟一旦船隊出了什麼問題,那麼很有可能導致數千兵馬全軍覆沒,朝廷幾年來打造海軍的心血付之一炬。

作爲監軍,傅縡有資格也有義務監察確定軍中策略的可行性,因此他必須要確定這樣的戰術到底有多少風險。

“在今年夏天海上風浪大的時候,海軍就已經利用快船和青龍大艦分別完成了橫跨南洋、抵達林邑南部海域的行動。”對此,戚昕倒是信心十足,“所以跨海遠征,海軍有信心,只是針對到時候的海況,海軍會對上船的人數嚴格控制,如果海上風浪大,海軍將會攜帶不超過五千人,而如果海上風浪小,攜帶人數應該能超過八千人,乃至於萬人。”

羅毅也正色說道:“此次南征,陸師多選用南方子弟,水性好的也不在少數,而且大多數都已經上過船進行訓練,之前從福州向南調動軍隊就是採用海運,便是讓將士們提前適應和熟悉。不過爲了以防萬一,我們還是打算在這兩天進行演練,暫定於朱崖。”

朱崖,並不是一個令人陌生的地點,此處又稱爲瓊崖,也就是後世的海南島,對於每個來過嶺南的人,或多或少的都聽說過這座懸浮在海外的大島,甚至來往的船隻也往往會選擇這裡作爲避風港。

不過自從漢代以到今日,朝廷,無論是曾經的大一統朝廷還是後來的南北朝偏安朝廷,都沒有建立過對朱崖的完全統治,這裡一直都遊離於華夏文明之外。

一來是因爲朱崖這裡的確沒有什麼已知的、足以吸引人們的地方,反而一座孤零零的島嶼,又遠在天南,天氣炎熱,自然就不會吸引人們;二來江南朝廷的注意力一般都在北方或者在內鬥上,自然不會關注這個遠在天邊的島嶼。

相比之下,至少朱崖這裡還有南北來往的船隻,總比另外一個方向上的流求來得好,自從當初東吳的船隊發現了流求之後,那一座島嶼彷彿再一次被遺忘在了大洋上。

不過這些島嶼被遺忘的日子已經逐漸結束,極速擴張的大漢海軍成爲了佔領並且控制這些島嶼的急先鋒。在這個航海技術還遠遠沒有那麼發達的時代,海上的島嶼不僅僅是補充資源的地方,更是可以躲避狂風大浪以及辨認方向和方位的好地方,因此海軍聯合工部,早早地就已經開始對這些島嶼的勘察。

至於這背後有多少李藎忱的意思,那就不得而知了。

畢竟李藎忱很清楚“自古以來”的重要性,他當然不介意讓海軍帶上石碑之類的,每個能露出海面的地方都立上一塊。

海軍最中意的港口自然就有朱崖,朱崖這裡的確有不少良港,再加上工部在朱崖發現了大量能夠替代南海的玳瑁來製作鏡片的水晶,更是讓這個地方變得更加重要起來。

現在工部已經開始研究諸如千里眼這樣的觀測儀器,這些觀測儀器並不只是爲了能夠在打仗的時候用,無論是地質勘測還是航海測量,都需要這些精密的儀器,普通的鋼鐵和木頭顯然無法勝任,可是李藎忱也不知道怎麼燒出來的玻璃,尤其是透明的玻璃,因此他也很難起到指揮的作用。

大漢工坊在很早之前就已經燒出來了琉璃,但是充滿氣泡和雜色的琉璃終究不是玻璃,自然也就不能用於製作玻璃儀器,爲了不讓其餘的技術等待玻璃技術的成熟,工部只能選擇昂貴的玳瑁等替代品,現在有了水晶的出現,工部自然算是找到了一個相對方便簡單一點兒的替代品,不過想要開採水晶以及最終把水晶用於器械生產,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當然了,本着不試一試怎麼知道的態度,工部肯定不會輕易放棄。

並且除了水晶之外,這座島上也並非一無所有。

隨着海軍的入駐,工部隨之派遣勘探隊,而朝廷的官員委派也緊跟在後面。不過現在這裡的民衆數量很少,當地的土著也就是後世的黎族人也已經存在於深山之中,現在還沒有主動傾向於和這些“陌生人”進行接觸。

爲了能夠儘快掌控這座島,李藎忱自然開始向這座島上流放犯人,不管怎麼說,後世英國人用的這個辦法是個不錯的選擇,之前各個世家的旁系子弟族人,基本上都被流放到了朱崖。

現在嶺南也不是真正的荒蠻之地,在大漢政府的帶領下,沿海一帶的貿易港口如雨後春筍一樣出現不說,內陸的蠻夷部落也開始走出大山、開墾田地,有大漢先進的農耕技術作爲保障,可以幫助他們儘快的脫離現在甚至需要刀耕火種的局面。

因此朱崖甚至之後被征服的林邑,纔是李藎忱真正可以用來流放犯人的地方。

有軍隊和犯人,朱崖也很快熱鬧起來,但是也正是因爲這些犯人的身份敏感性以及軍隊的保密性需要,朱崖還處於半封閉的狀態,選擇此處作爲搶灘登陸的演練所在,自然是最合適不過。

“也好,給你們五天的時間再磨合磨合,”傅縡沉聲說道,“按照陛下的旨意,這場戰爭必須要在冬天打響,爭取在明年夏天之前結束,否則天氣更加炎熱之後,對將士們的士氣將會是沉重的打擊。注意,陛下所謂的結束,是整個林邑的國土上將不會再有任何的抵抗!”

羅毅和戚昕同時拱手,此時的傅縡作爲監軍也是在代表李藎忱的意志。

第一六五四章 萬里狼煙第一九二八章 恩科第二零五零章 此間誠意,貴使放心第二二零零章 身手矯健第一一八二章 恍若當年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吐屯第三百八十四章 人、錢、糧第一九九五章 獨孤永業會懷疑的第一八六四章 強權大漢與分權北周第四百六十三章 呼應第一二九三章 兩代人之間的爭鋒第一九五二章 宇文憲的準備第二零九九章 禍起蕭牆,我自有理第四百七十六章 死局與棄子第一二四二章 幾成把握第一四一六章 不是讓時代改變自己第一八三零章 咱們得主動第一三三七章 戰局驟變第四百二十五章 背後的利益糾葛第五百七十章 蒼溪谷大道第三百七十七章 滅敵中途第二一八零章 披掛上陣,恍惚少年第二二四六章 夜裡的巷戰第三百四十一章 截斷沔水第八百九十一章 紮營雲田第二二零五章 吃東西是懲罰第二三六零章 上山採蘼蕪第七百八十章 分割第六十七章 強攻第六百五十章 統帥第一二零一章 問計第一六零二章 反正朕都不吃虧第一五五七章 柺杖第七百一十三章 不惜抗旨第一三九四章 打上門來第八百七十七章 任務艱鉅第二零六八章 趁夜色,奮短兵第六百二十五章 制衡的難處第一九九零章 溯流而上,滿盤皆活第九百四十八章 真實的訓練第九百六十七章 樂昌的請求第一五六四章 內府也不富第一一三零章 知足第一一六五章 總要改變什麼第一五九一章 中原決戰方案第一千三十四章 新白袍第六十六章 突襲第二二二九章 漢土第二二五八章 開幕第二二四一章 其實已到尾聲第八百九十七章 絕路第二一四四章 新修訂的律法第一百四十五章 人心第一五六三章 掌握在手裡的第一六九七章 命中註定的對決第一百章 繼承第一三一十章 西北一孤臣第七百四十三章 英雄寞第一九七二章 甲騎,不可不防第一千三十三章 真正的抵抗者第二三一六章 被欺負的沈姊姊第五百六十二章 龜縮第六百七十八章 邀請同乘第二二二四章 朝野的盼望和擔憂第一九九零章 溯流而上,滿盤皆活第二二八九章 先漢因何亡?第六十七章 強攻第一四一六章 不是讓時代改變自己第一一八六章 蕭氏的擔憂第二三零六章 兩教之爭第四百七十三章 狹路第二三六二章 親眼所見方爲真第一四八三章 刑法第一八八零章 一步慢,步步慢第五百九十一章 屏退左右第四百二十七章 重見顧野王第九百一十七章 名義第一百七十二章 盛怒第二百五十三章 一石二鳥第八百零九章 督戰隊第五百六十五章 君臣第四百四十一章 杯水車薪也算給第二二六八章 內府擴張帶來的問題第一四二二章 尋求合作第二百五十三章 一石二鳥第三百五十五章 三郡第二零九一章 雁門關上,人心浮動第二百八十章 名勝第二零一四章 破城不難,安民難第一二七一章 某相信某的士兵第七百七十八章 城裡城外第一九七二章 甲騎,不可不防第一五五二章 勝了也有頭大的事第四百七十九章 霜滿天第五百五十二章 新的陷阱第三百零六章 霧中峽谷第七百二十八章 不在這邊第一七六四章 王謙的準備第七百三十五章 且看着第一三九六章 老驥伏櫪
第一六五四章 萬里狼煙第一九二八章 恩科第二零五零章 此間誠意,貴使放心第二二零零章 身手矯健第一一八二章 恍若當年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吐屯第三百八十四章 人、錢、糧第一九九五章 獨孤永業會懷疑的第一八六四章 強權大漢與分權北周第四百六十三章 呼應第一二九三章 兩代人之間的爭鋒第一九五二章 宇文憲的準備第二零九九章 禍起蕭牆,我自有理第四百七十六章 死局與棄子第一二四二章 幾成把握第一四一六章 不是讓時代改變自己第一八三零章 咱們得主動第一三三七章 戰局驟變第四百二十五章 背後的利益糾葛第五百七十章 蒼溪谷大道第三百七十七章 滅敵中途第二一八零章 披掛上陣,恍惚少年第二二四六章 夜裡的巷戰第三百四十一章 截斷沔水第八百九十一章 紮營雲田第二二零五章 吃東西是懲罰第二三六零章 上山採蘼蕪第七百八十章 分割第六十七章 強攻第六百五十章 統帥第一二零一章 問計第一六零二章 反正朕都不吃虧第一五五七章 柺杖第七百一十三章 不惜抗旨第一三九四章 打上門來第八百七十七章 任務艱鉅第二零六八章 趁夜色,奮短兵第六百二十五章 制衡的難處第一九九零章 溯流而上,滿盤皆活第九百四十八章 真實的訓練第九百六十七章 樂昌的請求第一五六四章 內府也不富第一一三零章 知足第一一六五章 總要改變什麼第一五九一章 中原決戰方案第一千三十四章 新白袍第六十六章 突襲第二二二九章 漢土第二二五八章 開幕第二二四一章 其實已到尾聲第八百九十七章 絕路第二一四四章 新修訂的律法第一百四十五章 人心第一五六三章 掌握在手裡的第一六九七章 命中註定的對決第一百章 繼承第一三一十章 西北一孤臣第七百四十三章 英雄寞第一九七二章 甲騎,不可不防第一千三十三章 真正的抵抗者第二三一六章 被欺負的沈姊姊第五百六十二章 龜縮第六百七十八章 邀請同乘第二二二四章 朝野的盼望和擔憂第一九九零章 溯流而上,滿盤皆活第二二八九章 先漢因何亡?第六十七章 強攻第一四一六章 不是讓時代改變自己第一一八六章 蕭氏的擔憂第二三零六章 兩教之爭第四百七十三章 狹路第二三六二章 親眼所見方爲真第一四八三章 刑法第一八八零章 一步慢,步步慢第五百九十一章 屏退左右第四百二十七章 重見顧野王第九百一十七章 名義第一百七十二章 盛怒第二百五十三章 一石二鳥第八百零九章 督戰隊第五百六十五章 君臣第四百四十一章 杯水車薪也算給第二二六八章 內府擴張帶來的問題第一四二二章 尋求合作第二百五十三章 一石二鳥第三百五十五章 三郡第二零九一章 雁門關上,人心浮動第二百八十章 名勝第二零一四章 破城不難,安民難第一二七一章 某相信某的士兵第七百七十八章 城裡城外第一九七二章 甲騎,不可不防第一五五二章 勝了也有頭大的事第四百七十九章 霜滿天第五百五十二章 新的陷阱第三百零六章 霧中峽谷第七百二十八章 不在這邊第一七六四章 王謙的準備第七百三十五章 且看着第一三九六章 老驥伏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