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一十章 西北一孤臣

“豳州就這麼丟了,才兩天?!”樑睿把桌子上的案牘一掃而空,聽着這些案牘書卷“噼裡啪啦”掉在地上的聲音,他卻一點兒都不解恨,目光直勾勾的盯着輿圖上的敵我形勢變化。

沒有人相信他的判斷,所有人都以爲漢軍的最終目標是長安。

可是事實呢?

漢軍在調轉矛頭,一路突破豳州,目標直指蕭關後背!

一切就如同樑睿所推測的那樣。

李衍,宇文盛,你們無能,你們竟然連一個豳州都守不住!

尤其是宇文盛,竟然丟下豳州先跑了,現在更是不知道帶着兵馬前去守西北地郡,而是轉而向東北竟然奔着銀州去了。

樑睿當然知道宇文盛父子在想什麼,西北地郡連接蕭關,如果守住了那是主持蕭關戰場的樑睿的功勞,而如果守不住的話,保不齊就會向他們問罪,跟何況丟了豳州本來就是有罪在身。

可是如果他們跑到了銀州(今榆林)卻不一樣,這裡向北連接河套,河套應該是楊堅在長安失守之後唯一應該還能去的地方,到時候楊堅狼狽北上,必然要經過延州(今延安)和銀州,一旦掌控這兩個地方,那麼楊堅到時候還少不得要器重他們。

甚至在現在,河套也是楊堅僅剩下的一點兒兵馬和糧草來源地,所以楊堅也不敢真的把他們父子怎麼樣,甚至還要好加勸勉和安慰,否則到時候他們一旦把這兩個城池拱手讓人,那楊堅就真的是叫天不靈、叫地不應了。

這一對父子當真是好算計,甚至都已經算到了長安失守之後。

“將軍,我們現在······”一名偏將鼓起勇氣問道。

“現在能怎麼辦!”樑睿氣沖沖的吼道。

如今蕭關的局勢真讓人頭大,安定的漢軍開始集結,現在已經很清楚,這一支漢軍打出了曹忠和徐德言的雙旗號,顯然就是曾經在西北抗擊突厥的大漢西北軍的主力。如果他們真的要強攻蕭關的話,也並不是沒有這個實力。

而韓擒虎所部已經越過豳州,兵鋒直指西北地郡,西北地那裡城如其名,不過是一個豳州下屬的小城罷了,而且也只有兩三千鄉兵把守,如果不是因爲這裡關係到涇水糧道——這是通往蕭關的主要糧道,恐怕連守軍都不會有。

當然了,樑睿也知道這些守軍實際上根本就指望不上。能夠轉送一下糧食就算不錯的了。

一旦韓擒虎越過西北地郡,那麼蕭關就真的無險可守。

所以樑睿也必須要先一步採取行動了。

“留下來一萬兵馬守城,某把這個重任交給你,守住蕭關十天。某帶領剩下的兵馬去西北地。”樑睿果斷的說道。

相比於守城,顯然野戰纔是更重要的,不管怎麼樣,樑睿都要竭盡全力在涇水河谷擋住韓擒虎的腳步,這應該是現在他維繫整個西北戰局的最後選擇了。

想到這裡,樑睿心中也只能哀嘆,偌大的西北,轉眼之間就只剩下孤軍孤臣,漢軍的左右夾擊無疑讓蕭關岌岌可危。而現在從天下大局的角度來看,關中可不就又像是一個放大的蕭關麼?

自己只能拼盡全力來拖延戰局,爭取能夠減輕隋王在西部面臨的壓力,但是其餘方向上自己也已經無能爲力。

隋王天縱之才、梟雄之姿,不知道又會不會有能力再破解開眼前的危局?

————————-

建康府。

李藎忱伸手讓李平退後,自己親自拿起來硃砂筆,在輿圖上的武關和豳州兩個地方點了點。赤紅色象徵着大漢的硃砂覆蓋在原來象徵着北周的靛青上,代表這兩個地方已經落入大漢的掌控之中。

遲疑片刻,李藎忱還是又用黑色的墨點了點潼關。

就在五天之前,韋孝寬兵敗潼關,潼關失守,尉遲迥率軍直迫長安。而楊堅的反應也算神速,率軍前出華陰,收攏敗兵,總算是扼守住了這個從潼關到長安道上的最後要點。

韋孝寬的兵敗實際上也在情理之中,武關失守之後,藍田受到直接的威脅,隋王軍隊上下軍心浮動,不可避免的也出現了和武關一樣的潰逃現象,但是這種潰逃終歸還是被韋孝寬勉強遏制住了,然而尉遲迥也不是省油的燈,及時抓住這個機會猛攻。爲了保留實力,韋孝寬只能率領精銳部衆突出重圍。

否則的話恐怕這一支大軍都要覆滅在潼關了。

現在蕭世廉兵鋒直指上洛,尉遲迥在潼關修整之後應該就會進攻華陰,而韓擒虎拿下豳州之後也實際上再一次對長安形成威脅——這意味着李衍的防線將會從右扶風擴大到左馮翊,當然了從現在的情況來看,韓擒虎進攻蕭關的戰略目的應該已經很明顯,但是楊堅應該已經沒有機會再救援蕭關了。

李藎忱下意識的向北看,宇文盛父子跑到了銀州。

這倒是“聰明人”。

李藎忱和宇文憲已經對關中形成包夾之姿態,接下來如果楊堅只是一味固守的話,那李藎忱和宇文憲必然就要發動下一輪進攻了。

“陛下,就現在來看,宇文憲拿下潼關之後應該也不會輕動。”楊素站在李藎忱的身後沉聲說道。

事已至此,楊堅已經註定不會成爲李藎忱和宇文憲的對手了,華夏逐鹿的戰場他已經沒有了資格,不過是這兩方眼中的一塊肉罷了,而應該怎麼吃這塊肉纔是最重要的,但是這無疑也會帶來新的矛盾,畢竟誰都不想吃虧。

越是擔心對方會先對自己動手,大家就只能越是小心。所以李藎忱也勒令蕭世廉拿下上洛之後就放慢進攻速度,同時從兩淮到荊州各線都要做好隨時和宇文憲全面開戰的準備。

“長安就像是一朵枝頭上的鮮花,現在就看花落誰家了。”李藎忱微笑着說道。

按照大漢的戰略部署,拿下長安倒也不是現在的頭等大事,長安在偌大的關中範圍內終究只是一座城,而李藎忱想要的是整個關中。想來宇文憲也有類似的想法,大家都在等着恢復之前大戰中消耗的元氣,準備一戰定關中。

這一場大戰,第一階段應該是共同消滅楊堅,第二階段應該就是兩邊開戰了,要說只是走完第一步,現在就可以動手。

第一六五一章 不對等戰爭第九十九章 旨意第二二四五章 牛刀小試第六百七十章 開拓的精神第一四二四章 韓擒虎的猶豫第六百一十六章 世家興亡第二零九六章 孤軍轉戰,將軍乃人傑第六百九十二章 歷史終究改變第一四六六章 帝王的弱點第一千六十三章 登基第一三一九章 大相徑庭第五十四章 篝火第五百九十七章 可憐第一千零五章 牙疼的裴子烈第一四零一章 宇文述的噩夢第五十七章 恩人之後第二一二二章 請冊太子,以安民心第三百三十九章 池上鴛鴦啄翠羽(下)第一三四九章 日南和灌湯包第二二七三章 財政補貼第一七零零章 單騎第七百六十九章 戰爭的目的第一一九七章 楚囚第一九三零章 陛下對皇后有猜忌?第一三零九章 直迫上洛第一三六四章 有人坐不住了第六百九十四章 訪客第九百五十四章 守歲第一八二四章 扶貧第二百一十一章 霧氣第二三五零章 上天第八百四十八章 不甘的尉遲順第二百四十七章 頑強第一九一二章 早晚會有那麼一代人(如約加更!)第四十七章 香囊第六百零三章 各項事務第一三零八章 軍心潰第一一六一章 幾分真幾分假第七百零二章 孔範第一七五四章 外室打上門來了?第二百九十四章 改變第一七二九章 函谷關外幾人回第一二二二章 他以爲他是誰第二三六零章 上山採蘼蕪第一百四十七章 逼問第一五三三章 平亂的好辦法第一六五七章 披甲第二零四零章 搶灘,不惜代價!第二零五二章 反戰第一千二十四章 後塵第五百四十三章 昏招第九百六十八章 有喜第一一四七章 血夜第一二八四章 程峰他有前科第六百零三章 各項事務呂梁之戰——隋唐盛世的濫觴第二二二七章 陛下的雄心第二三三四章 萬歲第一四九二章 第一滴血第一二八二章 眼前只有關中嗎?第六百三十章 異動第一二九八章 武關道上的流言第一七九二章 糾結第九百九十九章 人心第三百五十七章 巴人八部第一六四一章 新卻月陣第一七七四章 求生欲極強第六百七十三章 不滿第四百四十三章 攻與守第一百四十章 心思第一千七十五章 是分贓不是收編第一百五十三章 上鉤第一百五十二章 禮物第一千四十三章 入城第七百九十七章 淳于家的底蘊第二二八八章 大漢第一份公開的輿圖第二三四二章 一碗水端平第一三五五章 戰鬥的節奏第一百六十三章 畫卷第一五零三章 年輕人的較勁第兩千零八章 宇文貢還不想死第六十五章 選擇第一二零零章 華夏的文藝復興第一六六四章 歧途第二百零五章 堆積如山第三十五章 動靜第一五二七章 戰盧容,火槍對炮灰第五百五十六章 早知今日第三百三十四章 巧合第二一二三章 裴子烈持節第五百章 天降第九百四十二章 農耕事宜第五百一十章 試探第一九零三章 汾水邊的清晨第一一七三章 年關第二百五十七章 阻驚濤第一四五零章 出賣第二百三十九章 勢均力敵第六百八十二章 登城第一五七七章 皆大歡喜
第一六五一章 不對等戰爭第九十九章 旨意第二二四五章 牛刀小試第六百七十章 開拓的精神第一四二四章 韓擒虎的猶豫第六百一十六章 世家興亡第二零九六章 孤軍轉戰,將軍乃人傑第六百九十二章 歷史終究改變第一四六六章 帝王的弱點第一千六十三章 登基第一三一九章 大相徑庭第五十四章 篝火第五百九十七章 可憐第一千零五章 牙疼的裴子烈第一四零一章 宇文述的噩夢第五十七章 恩人之後第二一二二章 請冊太子,以安民心第三百三十九章 池上鴛鴦啄翠羽(下)第一三四九章 日南和灌湯包第二二七三章 財政補貼第一七零零章 單騎第七百六十九章 戰爭的目的第一一九七章 楚囚第一九三零章 陛下對皇后有猜忌?第一三零九章 直迫上洛第一三六四章 有人坐不住了第六百九十四章 訪客第九百五十四章 守歲第一八二四章 扶貧第二百一十一章 霧氣第二三五零章 上天第八百四十八章 不甘的尉遲順第二百四十七章 頑強第一九一二章 早晚會有那麼一代人(如約加更!)第四十七章 香囊第六百零三章 各項事務第一三零八章 軍心潰第一一六一章 幾分真幾分假第七百零二章 孔範第一七五四章 外室打上門來了?第二百九十四章 改變第一七二九章 函谷關外幾人回第一二二二章 他以爲他是誰第二三六零章 上山採蘼蕪第一百四十七章 逼問第一五三三章 平亂的好辦法第一六五七章 披甲第二零四零章 搶灘,不惜代價!第二零五二章 反戰第一千二十四章 後塵第五百四十三章 昏招第九百六十八章 有喜第一一四七章 血夜第一二八四章 程峰他有前科第六百零三章 各項事務呂梁之戰——隋唐盛世的濫觴第二二二七章 陛下的雄心第二三三四章 萬歲第一四九二章 第一滴血第一二八二章 眼前只有關中嗎?第六百三十章 異動第一二九八章 武關道上的流言第一七九二章 糾結第九百九十九章 人心第三百五十七章 巴人八部第一六四一章 新卻月陣第一七七四章 求生欲極強第六百七十三章 不滿第四百四十三章 攻與守第一百四十章 心思第一千七十五章 是分贓不是收編第一百五十三章 上鉤第一百五十二章 禮物第一千四十三章 入城第七百九十七章 淳于家的底蘊第二二八八章 大漢第一份公開的輿圖第二三四二章 一碗水端平第一三五五章 戰鬥的節奏第一百六十三章 畫卷第一五零三章 年輕人的較勁第兩千零八章 宇文貢還不想死第六十五章 選擇第一二零零章 華夏的文藝復興第一六六四章 歧途第二百零五章 堆積如山第三十五章 動靜第一五二七章 戰盧容,火槍對炮灰第五百五十六章 早知今日第三百三十四章 巧合第二一二三章 裴子烈持節第五百章 天降第九百四十二章 農耕事宜第五百一十章 試探第一九零三章 汾水邊的清晨第一一七三章 年關第二百五十七章 阻驚濤第一四五零章 出賣第二百三十九章 勢均力敵第六百八十二章 登城第一五七七章 皆大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