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零一章 問計

當然了李藎忱作爲一位開國君主,想要自己的江山社稷穩定,也不可能過分的打壓開國功臣——這其中多少也包括很多世家——的利益,因此李藎忱也不可能表現的太過分。

縱觀歷代君王,實際上開國功臣都是一個炙手可熱的問題,漢高祖劉邦採取了“官逼民反”的戰術,最後依次掃平曾經的功臣,而東漢和唐都是採用捧起來的方式,尤其是漢光武的“雲臺二十八將”,唐太宗的“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等於把這些功臣們捧在了很高的位置上,除非是諸如侯君集那樣已經徹底被捲入漩渦之中難以自拔的,其餘的功臣也不會寧肯抹黑自己的名聲也要做出來什麼出格的事情。

而趙匡胤的杯酒釋兵權也有異曲同工之妙,至於朱元璋,完全就是遵循劉邦的老路子,結果到頭來劉邦後有呂后,朱元璋後有靖難之役,不過不管怎麼說至少江山還在自家子孫手裡。

功臣古往今來都是一個不好解決的問題,當然了現在李藎忱還沒有問鼎中原,自然也還沒有到考慮這個問題的時候,尤其是作爲首功的裴家和蕭家實際上已經和皇權一體,其餘的吳家和徐家等等也積極的想要通過聯姻等等手段融入到這個團體之中,這對於李藎忱來說當然不是一件壞事。

但是李藎忱也不可能一點兒都不考慮功臣的存在,因此他也只能說是給所有想要進取的人們一個相對公平的競爭機會或者說是機遇,至於他們能不能把握住,那李藎忱也無法多說,畢竟機遇本來就是留給那些真正用心的人,而英雄人物也從來不會因爲時代不同就不會最終嶄露頭角。

李藎忱是在告訴和鼓勵人們上進,也是在通過衆多的書院來啓蒙和指點這個時代的思想。華夏思想在封建時期實際上是完全領先於整個世界的,即使是察舉制和九品中正制,也在維護統治和維繫國家統一上有可圈可點的地方,就更不要說在封建時期已經把社會選賢舉能的方法演化到極致的科舉制。

但是也正是因爲這種長期的領先,讓華夏在思想的變化和進步上動作越來越慢,尤其是隨着後來的閉關鎖國,思想更是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倒退。

或許是因爲華夏上國的身份地位讓當朝根本不想有所改變,又或許是華夏安土重遷的傳統思想讓人們也樂得“蕭規曹隨”。但是終歸這對於一個想要強大的民族來說並不是什麼好事,因此李藎忱要對這個民族的思想進行啓蒙,要讓他們知道“變”以及如何“變”的重要性。因此與其說李藎忱是在進行華夏的文藝復興,倒不如說是在進行屬於華夏的啓蒙運動。

通過啓蒙思想、給予機會,李藎忱在教給這個民族應該如何跟着滾滾的潮流向前變動。

而李藎忱給予這些人機遇的方式,就是“考試”這種無論放在哪個時空之中都是相對最公平的選拔制度。

說到這裡,就連李藎忱都有些痛心疾首。想當年自己更或者說絕大多數的學生最厭惡的恐怕就是考試了吧?

而現在自己要做的,就是把這個讓後世幾代人恐慌卻又不得不投身於的考試放出來,以考試選拔人才。而實際上考試也是科舉的核心所在,只不過正如之前所說,李藎忱並不打算直接把科舉推行出來,而是以學院作爲契機,一點一點的改變天下讀書人的思想,同時恩威並施以防止世家的反撲。

這注定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也是一場艱苦的奮鬥。李藎忱深深吸了一口氣:“你們要儘快拿出來合適的章程報給朕,只要合適,你便是大功一件。”

蕭琮驚喜的拱手應是,而李藎忱大步穿過迴廊,驟然看到了站在迴廊下那個稍微有些蒼老的身影。

那人顯然也看到了李藎忱,急忙恭敬的和李藎忱打招呼,而站在李藎忱身邊的蕭湘則快步衝上前:“爹爹!”

李藎忱當然不相信以蕭琮這和自己不相上下的年紀能夠把一切都看的這麼深刻,事情也都準備的如此妥當,蕭巋這個經歷了大起大落的老人顯然在其中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

當即李藎忱微微側頭:“朕和岳父聊些家常,無關人等都退下吧。”

跟在後面的那些書院的先生們如蒙大赦,他們可沒有心思知道陛下和這位曾經的西樑皇帝相互之間到底是什麼關係,又有什麼對對方的看法或者意見。

而蕭琮急忙派人燒水煮茶,做了一個請的手勢。

蕭巋正笑眯眯的和女兒嘮着家常,顯然他的心情應該很不錯。擡頭看到李藎忱,他微微躬身:“草民參見陛下。”

儼然這位皇帝陛下對於曾經戰勝和活捉自己的對手多少還有些不忿,更何況李藎忱還是他不折不扣的晚輩,所以他並不想行全禮。而李藎忱也不以爲忤,對於蕭巋這樣命運已經註定了的人來說,李藎忱也不苛求他什麼。

“蕭公別來無恙。”李藎忱微笑着說道。

“身體尚佳,前些日子偶感風寒,現在已經無恙。”蕭巋點了點頭,慈愛的看着自己的女兒。

曾經他把這個女兒當做自己的災星,而到頭來卻發現真正護住了自己性命的實際上也是這個女兒,再加上人都已經淪落到這個地步了,能夠有兒女繞膝已經是一種福分,所以看透了世態炎涼和人生百態,也品嚐了巔峰和沒落的蕭巋,反倒是愈發的珍惜親情。

李藎忱沉聲說道:“某此次前來,一來是拜會蕭公和看一下金陵書院的建設情況,二來也有疑惑想要詢問蕭公。”

蕭巋怔了一下,李藎忱是來問計的?而李藎忱堂堂皇帝陛下,又有什麼需要詢問自己這半個階下囚?

旁邊的蕭琮和蕭湘也有些奇怪,蕭巋拍了拍女兒,讓她去看自己的書房,而蕭琮也很有眼色的屏退下人,親自端茶倒水。

捋着自己的鬍子,蕭巋微笑着說道:“陛下但說無妨,老夫但能解決,自當全力以赴。”

李藎忱很給他面子,他自然也不會端架子。

“蕭公和尉遲迥也算打過交道吧?”李藎忱斟酌問道,“就當今之形勢,蕭公認爲朕應當如何破解洛陽之難題?”

第一百八十九章 孤家寡人第一四六八章 聽雪問政第一五六七章 戶部的小心思第八百六十二章 安靜的清晨第四百四十一章 杯水車薪也算給第七百一十九章 各憑本事第三百四十七章 初生牛犢第二三三七章 安撫江南第二三六七章 松江第八百三十九章 鳴金第三百四十八章 過三峽第二二五四章 收復四門第二二七九章 心服口服第二百九十一章 陳叔寶第二零八五章 河套告急第一一九三章 醉生夢死番外一·都中知我劉文靜第二百五十五章 棋差一招第一六三八章 丟掉的要拿回來第二百五十二章 圍點打援第一一一八章 一份子第七百一十九章 各憑本事第九百三十四章 來自荊州的試探第一二四八章 加到八成第二百八十八章 插一手第三十八章 進山第七百九十九章 江南士族第一六九六章 轉進,時間不等人第六百一十章 潤物細無聲第一五九七章 但願人長久第一一七八章 意料之外的贊同第七百八十七章 既然開始第一二七一章 某相信某的士兵第四百四十二章 濟濟一堂第八百九十九章 “路”第一五一零章 十月的嶺南第一九六三章 教育科目的多樣化第一五八一章 各領風騷數百年第二百五十八章 好男兒至此(上)第五百四十五章 蟬第一六二二章 功在千秋第一四零七章 國丈受驚了第一一七二章 毀滅的力量第二一三八章 潛移默化,由緩至極第五百零七章 驚人的消息第一六四三章 貧富差距第一八八三章 我就知道姊夫你最好了第二零三八章 水師格外積極第七百一十八章 迎親第一七三零章 打斷了脊樑第二零二四章 回馬灘頭,激戰不休第一九三一章 只懲首惡,不及家人第一九四五章 裴矩,牆頭草的典型第一千三十七章 樓船瓜洲外第一九六七章 各軍爭鋒第六百三十六章 他的意見第九百二十一章 宇文溫第二百四十一章 須臾需爭第一八五三章 回去罰他請自己吃酒第一千八十四章 打突厥?第一二六一章 梟雄末路第八百六十六章 不同的戰略思想第六百二十六章 未來第九百五十九章 新的行政區劃第八十六章 三天第二二八三章 先建後奏第一九三九章 醫療發展的好處第二零九九章 禍起蕭牆,我自有理第二二零零章 身手矯健第一千一十二章 沉重的車輪第九百九十九章 人心第六百零一章 天下爲之動第一一六五章 總要改變什麼第二一七八章 雪中送炭第二十四章 誘餌第九百八十五章 沒有近戰第六百六十四章 誓師第一七四三章 軒轅關,全軍衝鋒!(補上昨天少的一章)第二一九七章 守土有責第一百四十六章 留意第八百九十四章 覆轍第一五六四章 內府也不富第八百二十九章 持平第二百九十七章 常山之蛇第一八二九章 着急的崔世濟第一五七五章 戰爭服務於政治第十章 往事(上)第二二二一章 繞城而戰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靠稟報打仗?第二三二三章 吐蕃和大蕃第二零九六章 孤軍轉戰,將軍乃人傑第一三七九章 長安一片月第三十六章 蕭世廉第一五四四章 以其人之道第二一四一章 不是你和我們,是我們第一三八五章 給尉遲迥的信第一一二五章 楊堅的應對第一七五二章 被李藎忱噁心到了第一五九四章 秋來得快第一二七六章 爲大漢之崛起而讀書
第一百八十九章 孤家寡人第一四六八章 聽雪問政第一五六七章 戶部的小心思第八百六十二章 安靜的清晨第四百四十一章 杯水車薪也算給第七百一十九章 各憑本事第三百四十七章 初生牛犢第二三三七章 安撫江南第二三六七章 松江第八百三十九章 鳴金第三百四十八章 過三峽第二二五四章 收復四門第二二七九章 心服口服第二百九十一章 陳叔寶第二零八五章 河套告急第一一九三章 醉生夢死番外一·都中知我劉文靜第二百五十五章 棋差一招第一六三八章 丟掉的要拿回來第二百五十二章 圍點打援第一一一八章 一份子第七百一十九章 各憑本事第九百三十四章 來自荊州的試探第一二四八章 加到八成第二百八十八章 插一手第三十八章 進山第七百九十九章 江南士族第一六九六章 轉進,時間不等人第六百一十章 潤物細無聲第一五九七章 但願人長久第一一七八章 意料之外的贊同第七百八十七章 既然開始第一二七一章 某相信某的士兵第四百四十二章 濟濟一堂第八百九十九章 “路”第一五一零章 十月的嶺南第一九六三章 教育科目的多樣化第一五八一章 各領風騷數百年第二百五十八章 好男兒至此(上)第五百四十五章 蟬第一六二二章 功在千秋第一四零七章 國丈受驚了第一一七二章 毀滅的力量第二一三八章 潛移默化,由緩至極第五百零七章 驚人的消息第一六四三章 貧富差距第一八八三章 我就知道姊夫你最好了第二零三八章 水師格外積極第七百一十八章 迎親第一七三零章 打斷了脊樑第二零二四章 回馬灘頭,激戰不休第一九三一章 只懲首惡,不及家人第一九四五章 裴矩,牆頭草的典型第一千三十七章 樓船瓜洲外第一九六七章 各軍爭鋒第六百三十六章 他的意見第九百二十一章 宇文溫第二百四十一章 須臾需爭第一八五三章 回去罰他請自己吃酒第一千八十四章 打突厥?第一二六一章 梟雄末路第八百六十六章 不同的戰略思想第六百二十六章 未來第九百五十九章 新的行政區劃第八十六章 三天第二二八三章 先建後奏第一九三九章 醫療發展的好處第二零九九章 禍起蕭牆,我自有理第二二零零章 身手矯健第一千一十二章 沉重的車輪第九百九十九章 人心第六百零一章 天下爲之動第一一六五章 總要改變什麼第二一七八章 雪中送炭第二十四章 誘餌第九百八十五章 沒有近戰第六百六十四章 誓師第一七四三章 軒轅關,全軍衝鋒!(補上昨天少的一章)第二一九七章 守土有責第一百四十六章 留意第八百九十四章 覆轍第一五六四章 內府也不富第八百二十九章 持平第二百九十七章 常山之蛇第一八二九章 着急的崔世濟第一五七五章 戰爭服務於政治第十章 往事(上)第二二二一章 繞城而戰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靠稟報打仗?第二三二三章 吐蕃和大蕃第二零九六章 孤軍轉戰,將軍乃人傑第一三七九章 長安一片月第三十六章 蕭世廉第一五四四章 以其人之道第二一四一章 不是你和我們,是我們第一三八五章 給尉遲迥的信第一一二五章 楊堅的應對第一七五二章 被李藎忱噁心到了第一五九四章 秋來得快第一二七六章 爲大漢之崛起而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