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九一章 中原決戰方案

話鋒一轉,李藎忱還是又說了一句:“不過如果高麗有膽量支援宇文憲或者單純的想要算計我們,那也不用跟他們客氣,海軍的火炮不是吃素的。”

大漢固然現在不想和高麗出現矛盾衝突,但是大漢也不能給高麗一種好欺負的感覺,這樣只會導致以後邊境上會有更多的麻煩。先給高麗施加一下壓力,至少可以在以後爆發戰爭的時候讓高麗束手束腳,大漢才能掌握戰爭的主導權。

在座的衆人都用驚奇和詫異的目光看向李藎忱,難免都露出欽佩的神色。即使是對於李詢這樣出身北方的將領來說,高麗也是一個很遙遠、遙遠到甚至都讓人覺得有些不真實的存在,而李藎忱竟然已經把高麗考慮在整個戰略部署之中,陛下之高瞻遠矚,我等望塵莫及啊。

當然他們並不知道,李藎忱更主要的還是因爲知道歷史上隋唐時期高麗和中原王朝的那些恩恩怨怨罷了。

既然到時候戰爭不可避免,那就不如先敲打敲打高麗。

意識到自己這一次北上的責任有多重大,王昌和邱志也都收起來笑容,鄭重拱手應是。

楊素旋即轉移目光,沉聲說道:“宇文憲能夠橫行北方,得賴於其麾下鮮卑騎兵的強大,除了騎兵之外,大隊的步卒人數雖然衆多,但是多數都是收編當年齊國降兵,真正屬於周國的老卒並不算多,因此反倒是不足爲慮。”

李藎忱微微頷首,明白楊素的意思。

北周軍隊當中鮮卑將領和漢人將領之間的分化還是非常明顯的,一般騎兵以鮮卑人爲主,都掌握在鮮卑將領的手中,而步卒則是以北地的漢人爲主,自然也都是漢人將領統帶的多,換句話說,讓鮮卑將領去統帶步卒以及讓漢人將領去統帶騎兵,也都有些強人所難。

因此當初北周分家的時候,北周國內的步卒主力基本都在楊堅這邊,現在也都隨着楊堅勢力的覆沒,或是編入漢軍,或是歸家務農,不復存在,楊堅麾下的騎兵屈指可數,也幾乎都覆滅在了當初的上洛血戰中。

而北周國內的騎兵主力則依舊在陳王宇文純等人的手中,在宇文憲的麾下,反倒是步卒,除了淮北王軌麾下的一部分之外,其餘的多數都是當初的北齊軍隊改編或者拉來的壯丁,戰鬥力自然堪憂。

所以漢軍這一次北伐,最主要解決的肯定還是北周的騎兵。

“現在周人主力分作四部分,一部分在淮北王軌麾下,以步卒爲主,主要是守衛城池,除非我軍放棄進攻淮北,否則必然不會輕易有所調動,”楊素對於這些敵情消息自然是爛熟於心,“一部分在潼關尉遲迥手中,步騎混編,也是以守衛潼關到函穀關一線爲主要任務,除非我軍突入洛陽,否則也應該不會輕動;還有一部分在晉陽,是宇文憲手中規模最大的一支騎兵,歸屬於宇文純,最後一部分自然是宇文憲親自統帶的大軍,分別駐紮於洛陽和鄴城,以鄴城爲主,也是步騎混合編制。”

旁邊的張須陀也起身補充:“敵人的主力可戰之兵在二十萬上下,其中騎兵有六七萬,如果加上各地守備之鄉兵,總兵力應該在五十萬上下,而戰爭開始之後,估計還能再徵調二十萬左右的兵力作爲丁壯,用於守備城池或者後勤運輸。”

從金陵書院畢業之後,張須陀進入太尉府,充當楊素的副手,雖然位置不高,但是執掌的都是大漢軍事機密,其能力可見一斑。有這麼一個歷練的經驗,以後快速上升絕非難事,由此可見,楊素對於這個李淵在學堂上的“勁敵”還是很器重的。

李藎忱沉聲說道:“我們不能留給宇文憲那麼多時間,現在大漢舉國上下北伐,能夠動用的兵力也就在二三十萬左右,再加上民夫丁壯也不過四五十萬,和敵人不相上下,而我們雖然有火器之利,卻在騎兵數量上遠遠弱於敵人,勝算遠沒有那麼大。”

大家都紛紛點頭。

大漢既然要北上,就是以傾國之力,說句不好聽的,就是國運相賭。一旦戰敗,後果不堪設想,說不定就落得一個“元嘉草草、倉皇北顧”的下場,到時候大漢元氣大傷,說不定將會重新把局面變成當初南北朝割據的樣子。

要知道一次元嘉北伐失敗,南朝可是幾代人都沒有恢復過來元氣。

所以要打,那就要全力以赴,而且就算不是勝券在握,七八成的成功可能性總歸是要有的吧,否則甚至還不如暫時維持如今的局面。

“在實力上雙方差距不大,所以我們就必須要從戰略上下功夫,”楊素沉聲說道,“大漢現在有火器之利,這是我們最大的優勢,所以臣等以爲應該把敵人引誘到城池衆多、山丘高矮不平之處決戰,趁機消滅敵人絕大多數的可戰之兵,尤其是給予敵人騎兵以致命打擊,否則的話戰事一旦拖延到大河以北的原野上,將是敵人騎兵突進的絕佳機會,屆時大漢將處於劣勢。”

“決戰於中原是可行的,”李藎忱微微頷首,“大漢有火器之利,就算是攻堅也並不是什麼難事,反倒是將敵人拖入城池之中,可以有效地減少敵人騎兵的威脅,另外海軍可以溯流而上,切斷敵人從中原北上鄴城或者晉陽的道路,從而形成包圍。不過這樣的決戰之處,又應該選擇在哪裡?”

裴子烈徑直說道:“整個中原有如此之地的,不外乎青州和洛陽,而如果我們突破淮北之後,敵人不一定會全力把守青州,畢竟青州一帶和淮北連成一片,面向南面無險可守,相比之下,洛陽或許已經是唯一符合的選擇了。”

“這確實是敵所必救。”李詢也開口說道,“洛陽一丟,宇文憲將失去大河以南最重要的城池,宇文憲不會坐視洛陽丟掉。當初周國和齊國於洛陽拉鋸之慘烈,宇文憲是親自參與和見證過的,但是即使是如此,他也未曾勸說宇文邕放棄洛陽,可見在宇文憲之心中,洛陽就算是再是個陷阱,也只能硬着頭皮殺進來。

第一八六八章 大軍渡河第一三六七章 一屋之朕第一一四一章 初擔重任第二零四四章 且用且珍惜第九百九十八章 戰俘第一三零一章 宇文述的野望第一九八九章 沁水以南,盡爲漢土第二二四五章 牛刀小試第八百七十八章 長安大第三百八十六章 未來的對手第九百五十九章 新的行政區劃第二二七七章 落葉滿長安第二一八三章 遺書都寫好了第一八二零章 無事獻殷勤第二百九十四章 改變第二三四四章 故友第五百九十二章 揹負罪名第二百八十二章 真正的將軍第二百零六章 默契(第一更)第二二二五章 半夜起牀的原因第二一九一章 校尉老孫第四百五十章 胡鬧第一四三四章 特事特辦第一九一六章 大漢的戲劇第六百零二章 驚喜第一二三四章 暴殄天物第一八八一章 糧價不穩第一六八七章 四面合圍第一百五十九章 槳聲燈影第九百五十一章 溫水煮青蛙第一三零一章 宇文述的野望第一二三二章 雞湯第八百二十四章 黑暗和恐懼第七百一十四章 天將明第一一八零章 過新年第一五零一章 求死不得第一千一十七章 嚴關第一千六十八章 小人的用處第八百六十三章 襄陽守將第一二一七章 入門三考第一千三十七章 樓船瓜洲外第一八二二章 山東見聞第一九九四章 海軍,靠得住麼?第一九二六章 穩定西北,當步步爲營第一八二五章 錢莊的問題第八百九十八章 六盤山下第一三四七章 陛下偷個懶第九百二十五章 雙全法第一百七十二章 盛怒第二二四零章 汽車?火車?第二二四一章 其實已到尾聲第二一五一章 以後有他們好看第九百零五章 各有難處第一百八十五章 隱患第九百一十八章 白紙般的巴蜀第二百九十章 星暗淡第一三八五章 給尉遲迥的信第一二三零章 土地集中制第九百一十八章 白紙般的巴蜀第二三三二章 是空中樓閣麼?第一三九零章 惺惺相惜第二零二七章 魯班橋頭,三軍爭渡第二一五六章 三省的瓦解第四百一十四章 氣運第一八零一章 一杯酒第一三五五章 戰鬥的節奏第一千六十九章 利益鎖鏈第五百八十九章 風口浪尖第八百七十四章 楊素的使者第三百零二章 來客第二零九八章 今夜開門,迎入王師第一九三七章 從內府到內廷尾聲 江山如畫第七百二十一章 牽手第一九二五章 朕信她,從未改變第二零五二章 反戰第二三二九章 海晏河清,天下太平第六百零七章 兩條計策第七百八十四章 軍屯第一三三一章 困獸猶鬥第六百二十八章 變了第一一一零章 陣法變化第一七八四章 鏖戰前夜第一百一十八章 字謎第一二九六章 陛下不是之前的陛下第一九二一章 怎麼變成朕帶孩子了?第四百七十五章 殺上去真的對嗎第二一七四章 浴血武威第一九八二章 絕望的進攻第二一三一章 龍門書院的新學生第二百零四章 翻牆第一百二十四章 題目第一百二十一章 對詩第一一七七章 九比一第二一三零章 內府要改制第九百零五章 各有難處第一四零七章 國丈受驚了第一六一三章 一粒米,一個國第二零三二章 跟着陳宣華不學好第二一七八章 雪中送炭
第一八六八章 大軍渡河第一三六七章 一屋之朕第一一四一章 初擔重任第二零四四章 且用且珍惜第九百九十八章 戰俘第一三零一章 宇文述的野望第一九八九章 沁水以南,盡爲漢土第二二四五章 牛刀小試第八百七十八章 長安大第三百八十六章 未來的對手第九百五十九章 新的行政區劃第二二七七章 落葉滿長安第二一八三章 遺書都寫好了第一八二零章 無事獻殷勤第二百九十四章 改變第二三四四章 故友第五百九十二章 揹負罪名第二百八十二章 真正的將軍第二百零六章 默契(第一更)第二二二五章 半夜起牀的原因第二一九一章 校尉老孫第四百五十章 胡鬧第一四三四章 特事特辦第一九一六章 大漢的戲劇第六百零二章 驚喜第一二三四章 暴殄天物第一八八一章 糧價不穩第一六八七章 四面合圍第一百五十九章 槳聲燈影第九百五十一章 溫水煮青蛙第一三零一章 宇文述的野望第一二三二章 雞湯第八百二十四章 黑暗和恐懼第七百一十四章 天將明第一一八零章 過新年第一五零一章 求死不得第一千一十七章 嚴關第一千六十八章 小人的用處第八百六十三章 襄陽守將第一二一七章 入門三考第一千三十七章 樓船瓜洲外第一八二二章 山東見聞第一九九四章 海軍,靠得住麼?第一九二六章 穩定西北,當步步爲營第一八二五章 錢莊的問題第八百九十八章 六盤山下第一三四七章 陛下偷個懶第九百二十五章 雙全法第一百七十二章 盛怒第二二四零章 汽車?火車?第二二四一章 其實已到尾聲第二一五一章 以後有他們好看第九百零五章 各有難處第一百八十五章 隱患第九百一十八章 白紙般的巴蜀第二百九十章 星暗淡第一三八五章 給尉遲迥的信第一二三零章 土地集中制第九百一十八章 白紙般的巴蜀第二三三二章 是空中樓閣麼?第一三九零章 惺惺相惜第二零二七章 魯班橋頭,三軍爭渡第二一五六章 三省的瓦解第四百一十四章 氣運第一八零一章 一杯酒第一三五五章 戰鬥的節奏第一千六十九章 利益鎖鏈第五百八十九章 風口浪尖第八百七十四章 楊素的使者第三百零二章 來客第二零九八章 今夜開門,迎入王師第一九三七章 從內府到內廷尾聲 江山如畫第七百二十一章 牽手第一九二五章 朕信她,從未改變第二零五二章 反戰第二三二九章 海晏河清,天下太平第六百零七章 兩條計策第七百八十四章 軍屯第一三三一章 困獸猶鬥第六百二十八章 變了第一一一零章 陣法變化第一七八四章 鏖戰前夜第一百一十八章 字謎第一二九六章 陛下不是之前的陛下第一九二一章 怎麼變成朕帶孩子了?第四百七十五章 殺上去真的對嗎第二一七四章 浴血武威第一九八二章 絕望的進攻第二一三一章 龍門書院的新學生第二百零四章 翻牆第一百二十四章 題目第一百二十一章 對詩第一一七七章 九比一第二一三零章 內府要改制第九百零五章 各有難處第一四零七章 國丈受驚了第一六一三章 一粒米,一個國第二零三二章 跟着陳宣華不學好第二一七八章 雪中送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