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五八章 祭壇上的五個牌位

論辨明風向、察言觀色,江總這傢伙的確是個好手。

既然自己的出場有可能惹來很多老臣的不快,那乾脆就只站在幕後。反正讓許善心這個立了大功的人出面主持,你們總不能再有什麼異議了吧。

李藎忱對着許善心微微頷首,示意可以開始了。

許善心深吸一口氣,今日能夠站在這裡,對於他來說,又何嘗不是一種榮幸。

李藎忱面前的桌案上,擺放着五個牌位,分作兩層,上面一層有三個,中間的上面寫着“昊天”,代表的正是上天。蒼天悠悠,把控着人間的生死悲歡,也把控着無數的宿命使然。

而昊天牌位的兩側,一邊是黃帝之位,一邊是炎帝之位。

炎黃,這已經是從秦漢一直到今日都得到公認的華夏起源。將黃帝和炎帝的牌位擺在這裡,自然是要告慰這兩位華夏的開創者們,今日華夏兒女終於歷經三百年的血火苦戰之後,將蹂躪他們、也蹂躪這一方千百年傳承下來的土地的胡人,全部驅趕或者消滅,讓華夏的旗號重新遍佈神州各個角落。

當然這個驅趕和消滅並不是實際意義上的讓所有胡人都消失在華夏的領土上,這也是不現實的。

在李藎忱看來,當胡人已經完全被同化的時候,實際上和把這些胡人民族全部都消滅並沒有什麼區別了。比如鮮卑人,當他們也開始以華夏子孫自居,當他們已經忘記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之後,當他們不記得祖輩們曾經在草原上信奉的那些神佛之後,他們和華夏還有什麼區別呢?

同化,本來就是華夏民族的種族特技之一——假如這個算是“之一”的話,那李藎忱竊以爲唯一能夠與之相提並論的,恐怕也就只有“種菜”了。

實際上從華夏崛起於黃河流域開始,整個民族強大的過程,就是不斷的和其餘的部落、之後再和其餘的國家融合的過程,黃帝和炎帝之間也是爆發了戰爭之後才合二爲一的。

現在華夏逐漸徹底把巴人、南蠻還有鮮卑等等族羣融入到自己的血脈之中,實際上也是這麼一個民族融合的過程。雖然這個過程之中原本充滿了悲慘和血腥,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有了這些族羣的加入,華夏的文化也更加的多元化、華夏所能夠直接管轄的土地也更加的遼闊,而華夏這個民族,也註定了愈發的強大。頑強而又包容,這或許是這個民族能夠數千年經久不息的原因之一。

當初的黃帝和炎帝能夠拋棄成見、共同發展,方纔有了今日的炎黃子孫,因此李藎忱相信這兩位華夏始祖的在天之靈還是很願意看到華夏在李藎忱的帶領下走出這樣一步的。

畢竟民族想要發展,就必須要擴充自己的地盤、增加自己的人口,這是任何人都不能改變的客觀規律。

這大好的江山,不是那麼容易就能夠拿下來,也不是那麼容易就能夠牢牢坐穩的。

而在這一排的下面一排,有兩個牌位,左爲尊,左邊的是李成的牌位,李成已經被追諡爲元皇帝。

雖然他並不是李藎忱的親生父親,但是的確對李藎忱有養育之恩,又有兩次救命之恩,自然當之無愧。至於李藎忱可能的親生父親楊愔,身爲北齊一國之相,其身份畢竟敏感,而且歸根到底,他是爲了北齊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了,而北齊在大漢的宣傳之中可也不是什麼好貨色,到時候一旦又拿出來說楊愔是陛下的父親、是大漢的先祖,那可就沒有辦法解釋爲什麼大漢的先祖會盡心竭力的爲鮮卑人服務了。

甚至有可能街巷坊間還會出現各種傳聞,直接質疑李藎忱的真實身份,懷疑他會不會是鮮卑人之類的,皆有可能。

爲了避免這麼多麻煩的產生,直接隱藏這個事實似乎反倒是最好的選擇了。

而且弘農楊氏現在已經通過聯姻和皇室以及朝堂上的權貴等等緊密的結合在一起,所以本來就不渴求一個得到證實的皇室身份。因爲那往往意味着肯定也會有人指摘說弘農楊氏附庸富貴,對於弘農楊氏本身難道就是好事麼?

不見得。

實際上作爲一個後來人李藎忱很清楚,歷史上楊堅作爲弘農楊氏不知道流落在民間多少代的寒門旁支——假如這是事實的話——硬生生的要把弘農楊氏變成皇親國戚,以表明自己出身根正苗紅,並且儘可能的拉攏以楊素爲代表的弘農楊氏貴族。

可是最後結果呢?

楊堅並不能阻止後人依舊在這件事上嘲笑他的牽強附會,而隋朝的滅亡和楊素之子、名義上的皇親國戚楊玄感的叛亂也有脫不開的關係,所以楊堅所做的不過是給後人留下了一個笑柄罷了。

既然沒有必要,那李藎忱自然也就不會去做。

畢竟在李藎忱心中,真正對自己有養育之恩的實際上還是李成。

上一次大漢渡過淮水的時候,李藎忱爲了主持潁水這邊的戰事,並沒有來得及前往呂梁收斂李成的屍骨,只能在遺憾之中把這個任務交給了自己的妹妹。

李憐兒已經在那個山洞之中搜尋到了衆人的骨殖,只可惜早就已經不能辨認,而且當初搜剿山林的北周士卒因爲同樣付出了不小的代價而深恨之,因此不少骨殖都已經遭到了非常明顯的破壞。李憐兒也只能把這些骨殖全部收斂起來,運到洛陽。

村寨之中的大多數人,都是那些年北方戰亂南下的流民,因此本來就應該葬在北方更加合適。而對於李成等人來說,追隨陳慶之完成的洛陽之戰,既是華夏軍事史上的神來之筆,也是他們一生的榮耀和驕傲,所以把這些老兵葬在洛陽城外,他們也不會有遺憾的。

他們的在天之靈,重新看到這一片曾經浴血廝殺並且刻下輝煌之名的土地,不知道會不會感慨萬千。

至於元皇帝李成的牌位旁邊,則是“大漢英烈”之牌位。

顧名思義,這就是爲了祭奠從大漢立國之後時至今日,所有前赴後繼戰死的將士們。

李藎忱要豎立這個牌位,一開始是有很多人表示反對的。

原因無他,以往歷朝歷代的祭祀,都是祭祀天地之後再祭祀本王朝的列祖列宗,豈有皇帝祭祀平民之道理?

第七百八十章 分割第七百六十四章 不同意第一四七二章 從南陽向洛陽第九百三十四章 來自荊州的試探第一七零七章 倒黴的崔景嵩第七百七十章 霹靂車第一三八八章 摳門的陛下第一千四十章 血已經夠多第五百九十八章 光與暗第二三四零章 陛下的心結第一七八零章 致命的威脅第二三三三章 重返鍾離第七百一十九章 各憑本事第一二零七章 白袍的重心第一八七零章 我撿便宜了?第二零一二章 我承認我有賭的成分第七百零五章 大變將起第九百五十七章 造錢第三百五十八章 萬川第七百一十七章 江山如此多嬌第一六零三章 卿家一小步第二零五一章 陛下在幹什麼?第一百四十三章 都是走後門的第六百三十九章 倒是一個好機會第九百九十章 激戰湘州城第一九零七章 冰下的兇險第一二六一章 梟雄末路第一五八三章 賣姊姊第一八二一章 兩個混世小魔王第二三五三章 大漢第一“妻管嚴”第一九四四章 龍門書院山長的人選第二一三八章 潛移默化,由緩至極第一三零九章 直迫上洛第一六九五章 將軍,帶我們守住這裡第一九七八章 先連成一片第一三九零章 惺惺相惜第四百零五章 出嫁第二一七四章 浴血武威第六百六十五章 突擊訓練第一千六十七章 鬥志昂揚第一六八六章 打的就是精銳第七百零三章 必須要做第八百五十一章 戰利品第九十四章 過吳府第二一九八章 奮進的時代第七百三十九章 離開的時候第六百零三章 各項事務第一五九八章 少傅和陪讀第九百零九章 去西北的人選第一百四十一章 如蓮第一四九八章 鎮定自若的巡撫第八百九十一章 紮營雲田第七百七十一章 威風第八百三十七章 作壁上觀的感覺第十一章 往事(下)第九百七十四章 夷陵外第一百一十一章 家第八百五十二章 有死有活第三百一十一章 黃雀在後第一八六四章 強權大漢與分權北周第一六四七章 潼關下,火炮初戰第二百五十五章 棋差一招第九百二十四章 密使第一九六零章 貫通河淮,再造鴻溝第一九二八章 恩科第二百三十一章 爲什麼是某第一二九三章 兩代人之間的爭鋒第六百七十一章 歸來第一八九八章 不來武鬥來文鬥----第一八九九章 斷了腿的駙馬不足爲慮第一二八五章 倒黴蛋宇文溫第二百八十七章 步履維艱第一九六九章 君臨河內第二一九二章 他是將,不是兵西樑——一城之地,夾縫之國第一七九六章 金墉城破第七十章 衝殺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栽樹第一三零三章 抗命第二二八三章 先建後奏第二一七七章 驚天一爆第二一七八章 雪中送炭第一九四九章 猶記當年,石頭山上第一百零三章 考覈第一七九九章 天助我大漢第二二二八章 張掖第三百七十九章 竟全功第七百二十四章 走水第二二零八章 憋屈的精銳第二零一二章 我承認我有賭的成分第一九八八章 這不是田忌賽馬第八百七十章 各自的路第一五三一章 白袍的努力第一六零二章 反正朕都不吃虧第四百二十七章 重見顧野王尾聲 江山如畫第二二五五章 安排的明明白白第二三五八章 鍼砭時弊第二百二十章 缺口第七百九十九章 江南士族第一一八一章 北人侍衛
第七百八十章 分割第七百六十四章 不同意第一四七二章 從南陽向洛陽第九百三十四章 來自荊州的試探第一七零七章 倒黴的崔景嵩第七百七十章 霹靂車第一三八八章 摳門的陛下第一千四十章 血已經夠多第五百九十八章 光與暗第二三四零章 陛下的心結第一七八零章 致命的威脅第二三三三章 重返鍾離第七百一十九章 各憑本事第一二零七章 白袍的重心第一八七零章 我撿便宜了?第二零一二章 我承認我有賭的成分第七百零五章 大變將起第九百五十七章 造錢第三百五十八章 萬川第七百一十七章 江山如此多嬌第一六零三章 卿家一小步第二零五一章 陛下在幹什麼?第一百四十三章 都是走後門的第六百三十九章 倒是一個好機會第九百九十章 激戰湘州城第一九零七章 冰下的兇險第一二六一章 梟雄末路第一五八三章 賣姊姊第一八二一章 兩個混世小魔王第二三五三章 大漢第一“妻管嚴”第一九四四章 龍門書院山長的人選第二一三八章 潛移默化,由緩至極第一三零九章 直迫上洛第一六九五章 將軍,帶我們守住這裡第一九七八章 先連成一片第一三九零章 惺惺相惜第四百零五章 出嫁第二一七四章 浴血武威第六百六十五章 突擊訓練第一千六十七章 鬥志昂揚第一六八六章 打的就是精銳第七百零三章 必須要做第八百五十一章 戰利品第九十四章 過吳府第二一九八章 奮進的時代第七百三十九章 離開的時候第六百零三章 各項事務第一五九八章 少傅和陪讀第九百零九章 去西北的人選第一百四十一章 如蓮第一四九八章 鎮定自若的巡撫第八百九十一章 紮營雲田第七百七十一章 威風第八百三十七章 作壁上觀的感覺第十一章 往事(下)第九百七十四章 夷陵外第一百一十一章 家第八百五十二章 有死有活第三百一十一章 黃雀在後第一八六四章 強權大漢與分權北周第一六四七章 潼關下,火炮初戰第二百五十五章 棋差一招第九百二十四章 密使第一九六零章 貫通河淮,再造鴻溝第一九二八章 恩科第二百三十一章 爲什麼是某第一二九三章 兩代人之間的爭鋒第六百七十一章 歸來第一八九八章 不來武鬥來文鬥----第一八九九章 斷了腿的駙馬不足爲慮第一二八五章 倒黴蛋宇文溫第二百八十七章 步履維艱第一九六九章 君臨河內第二一九二章 他是將,不是兵西樑——一城之地,夾縫之國第一七九六章 金墉城破第七十章 衝殺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栽樹第一三零三章 抗命第二二八三章 先建後奏第二一七七章 驚天一爆第二一七八章 雪中送炭第一九四九章 猶記當年,石頭山上第一百零三章 考覈第一七九九章 天助我大漢第二二二八章 張掖第三百七十九章 竟全功第七百二十四章 走水第二二零八章 憋屈的精銳第二零一二章 我承認我有賭的成分第一九八八章 這不是田忌賽馬第八百七十章 各自的路第一五三一章 白袍的努力第一六零二章 反正朕都不吃虧第四百二十七章 重見顧野王尾聲 江山如畫第二二五五章 安排的明明白白第二三五八章 鍼砭時弊第二百二十章 缺口第七百九十九章 江南士族第一一八一章 北人侍衛